資源簡介 (共33張PPT)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1951-20218月19日,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會在拉薩隆重舉行5.2社會歷史的發展第五課尋覓社會的真諦5.2社會歷史的發展01030204歡天喜地:西藏解放翻天覆地:一躍千年頂天立地:社義必勝經天緯地:西藏改革總議題:社會歷史是如何發展的?歡天喜地西藏解放:翻身農奴把歌唱01議學材料:西藏解放,百萬農奴站起來了議學材料:西藏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極大改善2020年,西藏自治區居民洗衣機、電冰箱、移動電話的每百戶擁有量分別為86.9臺、91.6臺、244.9部,比2015年分別增加了26.5臺、30.1臺、59.1部。2020年,西藏自治區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7%和37.8%,分別比2013年下降4.6個百分點和9.8個百分點。居民居住在鋼筋混凝土、磚混材料、磚木結構住房的戶比重為45.1%、24.4%、23.0%。據了解,2020年底,西藏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到32.37平方米,增長近11倍;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到41.15平方米。西藏自治區逐步形成了高端有市場、低端有保障的多層次、合理化、覆蓋城鄉居民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讓人民住有所居。議學任務:根據課本相關知識,說說西藏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歸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議學提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生產關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的社會關系生產力最革命、最活躍客觀物質力量決定反作用于生產力含義: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生產關系含義: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和產品分配關系手推磨產生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馬克思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態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要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發展起阻礙作用。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判斷技巧:經濟體制改革一般都屬于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狀況經天緯地西藏改革:稅收改革助力社會發展02議學材料:西藏自治區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出實招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稅務局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西藏自治區《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提出,將在智慧稅務建設、發票電子化改革、數據共享、大數據和新技術應用4類改革任務上進行部署,確保在2025年基本建成智慧稅務,實現稅務執法、服務、監管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全面升級。議學材料:西藏開征契稅了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報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西藏自治區將于2021年9月1日起開征契稅。據介紹,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西藏自治區是全國唯一沒有開征契稅的省級行政區。經報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西藏自治區自2021年9月1日起開征契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第三條“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規定,本著稅負從輕的原則,5月28日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契稅具體適用稅率等有關事項的決定》,明確西藏自治區契稅適用稅率為最低檔3%。對于西藏自治區開征契稅的重大意義,西藏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西藏自治區開征契稅不僅有利于維護全國稅制統一,也是落實總書記關于西藏自治區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稅收法定”原則的具體體現。西藏自治區開征契稅將對全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吨腥A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對于滿足基本居住需要的房屋,適用低稅率,且符合條件的還可以享受減免優惠,間接體現了高收入者多收稅,對中低收入者少收稅或不收稅的思路。同時契稅將作為西藏自治區穩定的、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為西藏自治區各級政府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民生直接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對于調節收入分配將發揮重要作用。議學材料:西藏就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廣泛征求意見近期,西藏就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廣泛征求意見建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議學任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相關知識,說說西藏上述改革的合理性。歸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原理。議學提示: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等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總和決定反作用于生產力決定反作用于意識形態制度、組織和設施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是辯證統一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上層建筑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就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生產力: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判斷技巧:政治體制改革一般都屬于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是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這一普遍規律的發現,使人類第一次解開了社會歷史領域之謎,使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翻天覆地一躍千年:西藏穩步向前03議學材料: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議學材料:一躍跨千年70年來,西藏農牧民收入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98元,是1965年有數據統計以來的135倍。作為全國唯一集中連片的省級貧困地區,2019年底,西藏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今,雪域高原與全國一道,邁進小康社會,也將翻開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議學任務:一越跨千年,西藏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說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什么?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為西藏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提兩條哲學建議。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過程曲折發展的總趨勢前進、上升世界是永恒發展的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社會歷史研究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社會發展的實現途徑: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即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中實現的。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通過改革解決。建議: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導,調整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調整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狀況,促進生產力進步。含義: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特點: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根本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改革5.2社會歷史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歷史的發展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曲折通過改革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堅定社會主義必勝信念頂天立地社義必勝:中國制度優勢明顯04議學材料:70年,換了人間議學材料:70年,換了人間議學材料:70年,換了人間議學任務:有人說,西藏的發展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運用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此觀點的看法。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信社會主義必勝信念。請為專題發言擬兩條發言提綱。議學材料:70年,換了人間4.社會主義必定戰勝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共產主義的目標是消滅階級對立,建立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這個聯合體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①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走向共產主義,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②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就是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鄧小平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社會歷史的發展(西藏:一躍千年)議題式課件.pptx 巨變70年,今天的西藏你一定要看看!.mp4 瞰中國最·西藏醉·西藏.mp4 西藏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