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五課尋覓社會的真諦5.1社會歷史的本質勞動、實踐、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難點關鍵詞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切實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圖為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這是23日下午,習近平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考察。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壩上地區,是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直屬的大型國有林場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經營面積140萬畝,森林覆蓋率80%,有林地面積112萬畝,林木蓄積量1012萬立方米。塞罕壩機械林場1962年建場以來,塞罕壩機械林場幾代人聽從黨的召喚,響應國家號召,在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將荒原變成林海,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2017年以來,大力推進荒山造林綠化,完成各類造林5.6萬畝,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每年產出的物質產品和生態服務總價值達145.83億元。塞罕壩機械林場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周邊區域鄉村游、農家樂、土特產品加工等產業迅速發展,年社會總收入達6億多元,有力推動了周邊鄉村脫貧致富。曾獲“地球衛士獎”“時代楷?!钡确Q號。在塞罕壩,有這樣一片以人名命名的林子,叫“尚海紀念林”。林子里有一座墓碑,那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的墓。尚海紀念林“山上能自然生長松樹,我不信機械造林不活!”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尚海紀念林——塞罕壩精神發源地在塞罕壩陰河林場,有一座小樓房,是用來望火情的,名叫夫妻“望海樓”,只有夫妻二人看守。其實,它最初名為“望火樓”,但一是因為森林忌“火”,二是遠遠望去林場宛若一片林海,遂改名“望海樓”。望海樓“總書記說在這兒工作很辛苦,叮囑我們一定要守護好這片林海?!?br/>“塞罕壩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有責任守護好我們的家!”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望海樓防火員劉軍、王娟視頻:這里是塞罕壩4“發展”至“復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要如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3“精神”促“發展”“塞罕壩”精神如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2“林場”現“精神”“塞罕壩”林場與“塞罕壩”精神有何關系?1“荒原”變“林場”塞罕壩林場是如何建設起來的?目錄ONE01“荒原”變“林場”塞罕壩林場是如何建設起來的?從1962年開始,三代塞罕壩人用50多年時間,將這片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僻高嶺改造成為面積115萬畝、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從一棵樹繁衍出一片“?!?,每棵樹的年輪都見證了塞罕壩的成長,記載著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塞罕壩:荒原變林場專家在考察荒蕪的塞罕壩時發現這棵年逾200歲的“功勛樹”,成為“塞罕壩能種樹”的標志林業調查隊員在塞罕壩林場進行森林調查(20世紀80年代資料照片)塞罕壩:荒原變林場工人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林場內運輸苗木(2013年7月11日攝)工作人員行走在塞罕壩機械林場(2017年7月14日攝)議學問題是什么使塞罕壩從“荒原”變“林場”的?結合上述材料,說說勞動在社會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結合上述分析,說說社會生活的本質是什么?議學提示:1.勞動的重要性: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2.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勞動發展史是理解所有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經濟領域:人類進行物質生產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政治領域:人類調整、改革社會關系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精神文化領域:人類創造科學文化的實踐構成的社會生活領域。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br/>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注意:是勞動創歷史,不是宗教神明或者英雄人物的意志創造歷史。注意: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TWO02“林場”現“精神”“塞罕壩”林場與“塞罕壩”精神有何關系?從369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拓荒先鋒到一代又一代久久為功的造林人,從老一代塞罕壩職工的“戰天斗地”到新一代林場職工的接力傳承,每一代塞罕壩人用其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獻精神,詮釋了對綠色理念的徹悟和堅守,踐行了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使命和擔當。視頻:塞罕壩的“精神密碼”塞罕壩:“林場”現“精神”“功勛樹”“塞罕壩能種樹”的標志“這棵松樹少說有150多年歷史,它是歷史的見證,活的標本,證明塞罕壩上可以長出參天大樹。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會有億萬棵松?!?br/>1961年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局副局長劉琨在肯尼亞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老、中、青三位塞罕壩人陳彥嫻(左二)、劉?,摚ㄖ校⒂谑繚ㄓ叶╊I取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2017年12月5日攝)塞罕壩:“林場”現“精神”塞罕壩:“林場”現“精神”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頒獎。議學問題:結合材料信息,說說什么是塞罕壩精神?塞罕壩“林場”與塞罕壩“精神”誰是第一性?3.根據上述分析,說說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區別。塞罕壩林場建設過程中誕生塞罕壩精神,塞罕壩精神反映塞罕壩林場建設。議學提示:社會存在第一性社會意識第二性議學提示:塞罕壩“林場塞罕壩“精神”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還包括地理環境、人口等社會生活地物質方面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既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也包括社會心理和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3.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社會存在社會意識何者是第一性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心主義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物質決定意識辯證唯物主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注意: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在歷史領域的具體表現。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議學提示:THREE03“精神”促“發展”“塞罕壩”精神如何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將牢記囑托,一代接著一代干!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換來了這百萬畝林海,我們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一生為之自豪!視頻:塞罕壩綠水青山換來真金白銀塞罕壩:“精神”促“發展”“我們始終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因林施策的理念,按照‘以育為主、育護造改結合、永續利用’的經營方針,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和人工商品林皆伐,開展實施了景觀游憩林改良、人工林天然化改良、落葉松中小徑級培育、樟子松大徑材培育、低效天然次生林改培等項目,森林質量不斷精準提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br/>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業科副科長范冬冬塞罕壩:“精神”促“發展”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分場馬蹄坑營林區護林員楊春友“我在林場做護林工作已經16年了。剛來到河北省塞罕壩那會兒,地上都是土路,沒有現在這種整潔寬闊的柏油馬路?,F在你看多好,馬路通暢,當地人和游客出游太方便了?!?br/>引領一地、帶動一方!林場通過生態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輻射帶動近4萬人受益。其中,林場營造林生產活動每年為當地提供4000多個就業崗位,3200多貧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達1.5萬元,同時拉動當地林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年產值達2億多元。周邊地區發展生態苗木基地1000余家4400多畝,苗木總價值達7億多元,年產值1.4億元,3500多戶貧困戶4500多貧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塞罕壩:“好風景”帶來“好光景”塞罕壩機械林場苗木基地為百姓提供了眾多就業崗位近年來,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每年接待游客穩定在50萬人次以上,直接提供臨時就業崗位約1.5萬個。此外,林場還通過自籌和爭取國家項目投資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打造了七星湖濕地公園、塞罕塔等高品位生態旅游文化景區,帶動哈里哈、姜家店、御道口等周邊鄉鎮生態旅游發展,每年可實現社會總收入6億多元,拉動1200余戶貧困戶、1萬余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塞罕壩:“好風景”帶來“好光景”塞罕壩七星湖如畫的秋景令眾多游客流連忘返2016年以來,塞罕壩機械林場成立了駐村工作組,一對一精準幫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建設精品民宿和養殖小區,發展山野珍品產業經濟,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借助合作社及經濟平臺實現山野資源產、供、銷有效對接,帶動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增收。塞罕壩:“好風景”帶來“好光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里哈鄉莫里莫村30公里“北中國最美森林騎行線”,吸引了眾多騎行愛好者前往游玩議學問題:結合材料信息,說說塞罕壩精神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2.歸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要求。在塞罕壩精神的正確指導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議學提示:4.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決定反作用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時間上:社會意識有時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不完全同步)性質上: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性質上: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性質”決定“性質”)過程上: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變化”決定“變化”)這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反對錯誤的社會意識。這要求我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唯心主義。注意: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映,有正誤之分議學提示:5.1社會歷史的本質社會意識第一性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歷史唯心主義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唯心主義勞動實踐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社會歷史的起點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決定社會存在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具有相對獨立性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第一性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FOUR04“發展”助“復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要如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從一代人、一棵樹,到一群人、一片林,塞罕壩已經創造了一個綠色奇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在塞罕壩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正在新時代激蕩起高質量發展磅礴動力。與建場初期相比,塞罕壩及周邊區域小氣候得到有效改善,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日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mm增加到460mm。林場內林地面積達到112萬畝,深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著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澤被著京津,造福著地方,被譽為“華北的綠寶石”。塞罕壩:“發展”助“復興”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自2015年啟動實施林業碳匯項目,截至目前共完成造林和森林經營兩個碳匯項目30年計入期(2005年6月30日至2035年6月29日)共474.8512萬噸國家核證減排量在國家發改委備案工作,完成了首批造林碳匯18.275萬噸國家核證減排量的簽發,已完成銷售16.2181萬噸,實現收入309.0753萬元。塞罕壩:“發展”助“復興”視頻:塞罕壩的“生態換算式”“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在新征程上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堅持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塞罕壩:“發展”助“復興”視頻:發揚塞罕壩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視頻:我們“林三代”一定續寫好塞罕壩的綠色傳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塞罕壩精神為標桿,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議學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說說塞罕壩精神對你的學習生活有何借鑒意義?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在行動。請擬兩條宣傳標語,每條字數不超過15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社會歷史的本質(塞罕壩,不只是林場)議題式教學課件.pptx 塞罕壩 全國脫貧攻堅楷模.mp4 塞罕壩的“生態換算式”.mp4 河北承德:塞罕壩的“精神密碼”.mp4 綠水青山換來真金白銀.mp4 這里是塞罕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