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奉化區錦屏中學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模擬試卷(5.27-5.28)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2021·奉化模擬)2021年2月5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 )探測器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A.天問一號 B.嫦娥五號 C.天宮一號 D.嫦娥三號(2021·奉化模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于2021年3在北京召開。回答問題。2.中國政府網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開展2021“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廣大網民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能充分體現公民意志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民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詞”。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體現哪一戰略( )A.人才強國戰略 B.可持續發展戰略C.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D.鄉村振興戰略4.(2021·奉化模擬)電影《你好,李煥英》講述了2001年,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卻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并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在她們的相遇期能聽見的時代歌曲是( )A.“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B.“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C.“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D.“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5.(2021·奉化模擬)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有利于( )①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學習英雄,緬懷英雄,增強民族凝聚力④激發人們的創新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021·奉化模擬)2021年3月23-29日,“長賜”號集裝箱貨輪擱淺蘇伊士運河致使通航暫時中斷,引發全球關注。據下圖回答問題。6.作為全球海運的咽喉,蘇伊士運河( )①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③是亞洲和非洲分界線 ④是歐洲至印度洋的最近海上航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貨輪擱淺、通航中斷,延遲了紙漿、咖啡、石油、液化天然氣等運輸,影響了全球市場的供應。據統計,該事件可能使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由此可見( )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特征之一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③各國應增強風險意識,維護經濟安全 ④世界多極化是造成貿易損失的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1·奉化模擬)寧波加快智慧燈桿的建設應用。不起眼的路燈桿不僅能完成城市照明,還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智慧燈桿還搭載5G基站,開放共享后臺數據。這說明( )①寧波已建成科技強市 ②科技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③科技促進社會進步 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9.(2021·奉化模擬)《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嚴的等級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開創考試選官制度 D.對中央各機構進行有效管理10.(2021·奉化模擬)下列是五四運動的口號,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廢除二十一條C.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11.(2021·奉化模擬)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大事表,這組大事集中說明了這一時期( )①冊封達賴和班禪 ②平定噶爾丹叛亂③設立駐藏大臣 ④設立伊犁將軍A.皇權達到頂峰 B.盛世局面下危機四伏C.抗擊外國侵略戰績卓著 D.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12.(2021·奉化模擬)歷史譜寫著歌曲,歌曲凝聚著歷史。下列歌曲與史實搭配正確的是( )①《十送紅軍》——紅軍長征 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③《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救亡 ④《跨過鴨綠江》——九一八事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1·奉化模擬)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列強的侵略 B.近代化探索C.民主與共和 D.“實業救國”14.(2021·奉化模擬)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汽車 ②宇宙飛船 ③火車 ④5G手機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2021·奉化模擬)“時代楷模”張桂梅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拖著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家庭困難女生圓了大學夢。據此回答小題。15.張桂梅的可敬之處是( )①律己寬人,揚善懲惡 ②勇于擔當,敬業友善③為人師表,無私奉獻 ④平凡生命,彰顯偉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孩子的未來,用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這說明( )①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教育扶貧是戰勝貧困的唯一手段③教育為個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1·奉化模擬)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是小明的課堂筆記,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題是( )A.新體制的創立 B.資本主義的擴展C.走出中世紀的蒙昧 D.民族解放運動發展18.(2021·奉化模擬)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與1992年,2001年分別對應的事件是( )①開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③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 ④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9.(2021·奉化模擬)2021年4月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明確:現階段,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并實行全民免費接種。這說明( )①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②我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③我國政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④接種新冠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1·奉化模擬)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點是( )①促進區域文明的交流 ②具有開拓冒險精神③世界開始連成整體 ④進行殖民擴張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21題為行為判斷題,22-26為材料分析題,共50分)21.(2021·奉化模擬)請對下列行為或觀點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1)小明經常以查找學習資料為名,在網上沉迷網絡游戲。判斷 ;理由 (2)公民李某符合征兵條件,以經營企業為由拒不入伍。判斷 ;理由 (3)寧波的一名愛心人士“順其自然”22年累計捐款達1258萬元。判斷 ;理由 (4)中學生王某在學習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中,查找了西安事變的有關資料。判斷 ;理由 (5)某企業在夜間把污水直接排到河流中。判斷 ;理由 22.(2021·奉化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以長江為重點的漁政執法能力建設,確保十年禁漁令有效落實。2021年3月1日起,我國首部有關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1)根據圖片寫出河姆渡遺址所在省的字母。(2)結合相關知識和鏈接1,請從氣候條件和人文條件角度分析長江有“黃金水道”稱號的原因。(3)從人口資源環境發展關系的角度分析出臺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的意義是什么?23.(2021·奉化模擬)民生,是我國從古到今一直以來關心的事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杜甫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材料二: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實現國家統一、振興中華而殫精竭慮的一生。但近代貧困的夢魘嚴重地困擾著中國人民。材料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帶領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依靠貧農,斗爭富農,帶動中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行“包干到戶,包產到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1)根據所學知識,列舉古代統治者為實現人民這一愿望的舉措一例。(2)為了實現“民生幸福”,孫中山提出什么主張?聯系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說明其實現情況。(3)根據材料三,運用史實闡釋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24.(2021·奉化模擬)法治是我國的價值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法治之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 “更新”后的刑法增設了冒名頂替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其中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降低至12周歲的條款更是引發了公眾高度關注。材料二:【少年之痛】材料三:【正義之劍】2020年3月1日上午,網民“辣筆小球”因發布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我國戍邊英雄官兵的違法言論,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3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全國檢察機關依照該法辦理的第一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刑事案件。(1)材料一體現全國人大哪一職權。(2)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什么趨勢?從法律作用角度分析我國刑法調低刑責年齡的意義。(3)“辣筆小球”言行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說說理由。25.(2021·奉化模擬)【看今朝】在迎來建黨百年之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材料一:材料二:1997年,村黨支書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歷經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2005年,毛相林又帶領村民脫貧攻堅,歷經15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讓村莊貧窮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觀。2016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材料三:2018年,浙江和四川兩省供銷社簽署浙川東西部扶貧協議,諸暨著名民營企業藍美公司積極參與。通過全產業鏈平臺和藍莓精深加工的優勢,將苗木、肥料等生產物資優惠供應,提供免費技術輔導,讓利3100多萬元給貧困地區。楊曙方,藍美股份董事長、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1)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請分別描述圖1、圖2反映的信息,并說明圖1、圖2關系。(2)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是不會忘記那些平凡又偉大的付出。請依據材料二、三,分析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原因。26.(2021·奉化模擬)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01的辛丑年】【2021的辛丑年】注:2021年3月,中美高層舉行戰略對話。中方代表強調:“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1)根據圖文和相關知識,說說《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2)根據相關鏈接,說明中方代表理直氣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底氣來自哪里。(3)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綜合上述材料說出你的感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2月5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答案】2.C3.B【知識點】可持續發展;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新型民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2.中國政府網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開展2021“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 ,這說明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① 錯誤,社會主義民主體現的是廣大人民的意志,不是公民的意志。④錯誤,我國人民不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故答案為:C。3.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有利于保護環境, 表明我國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國際責任,體現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B。4.【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所以1981年 賈曉玲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 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所以C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選項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是抗日戰爭年代所作的。B錯誤,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是五十年代的歌。D錯誤,《東方紅》是四十年代所作的歌曲。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逐個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5.【答案】C【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體現了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所以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 學習英雄,緬懷英雄,增強民族凝聚力, ②③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我們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不符合題意,創新精神不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內容。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組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答案】6.D7.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從圖中獲取信息和經濟全球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6.分析地圖可知,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分界線 , 是歐洲至印度洋的最近海上航線, 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 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②錯誤, 蘇伊士運河 位于東半球。故答案為:D。7.“長賜”號集裝箱貨輪擱淺蘇伊士運河致使通航暫時中斷 ,影響了全球市場的供應,這說明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特征之一 , 各國應增強風險意識,維護經濟安全,所以①③符合題意,正確。②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和平問題和世界多極化的問題,應排除。故答案為:B。8.【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 智慧燈桿的建設應用,可以充分推進大城市的智能城市建設,改善城市管理, 優化路燈管理系統,節約資源等, 這說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促進社會進步, 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寧波不是科技強市。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網絡的弊,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9.【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監。“這一措施是郡縣制。郡縣制的直接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ACD三項都不是是實行郡縣制的作用,不符合題意;B項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是實行郡縣制的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郡縣制的作用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分析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朝郡縣制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10.【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運動期間的革命口號“外爭國權”體現五四運動對外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內懲國賊”體現五四運動對內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ABC三項都不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不符合題意;D項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性質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掌握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尤其是五四運動的性質和口號要重點掌握。11.【答案】D【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置駐藏大臣屬于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噶爾丹叛亂是對北方蒙古的管轄;設立伊犁將軍是對新疆地區的管轄。這些措施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ABC三項和題干大事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是題干大事集中說明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掌握清朝時期對邊疆地區的管轄。12.【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抗日戰爭【解析】【分析】《盧溝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它與國民大革命無關。《跨過鴨綠江》反映的是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與九一八事變無關。排除②④。B項①③搭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歌曲與歷史事件的搭配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注意靈活運用相關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13.【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辦的;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上述圖片分別反映了近代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各派別對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索歷程,即由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過程。A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近代化探索是題干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幅歷史圖片為切入點,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圖片的解讀,掌握中國近代化的相關史實。14.【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①汽車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②宇宙飛船出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③火車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④5G手機2017年首發版本正式發布。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①②④。B項③①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熟練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發明是解答此題的關鍵。【答案】15.D16.D【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敬業精神,生命的平凡與偉大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15.張桂梅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家庭困難女生圓了大學夢。 這體現了她 勇于擔當,敬業友善 , 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平凡的生命中彰顯了偉大。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不符合題意,題文材料沒有體現律己寬人,揚善懲惡。故答案為:D。16.分析題意,找到關鍵信息,用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這說明 教育為個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觀點錯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 中的唯一手段是錯誤的,應排除。故答案為:D。17.【答案】A【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圖示反映的是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A項新體制的創立是小明的課堂筆記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筆記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圖示內容。18.【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84年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啟動,以擴大企業自主權為關鍵推動了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不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為加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搭建了更好地平臺。B項③④分別是與1992年、2001年對應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掌握我國的對外開放的史實。19.【答案】D【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并實行全民免費接種。這有利于疫情防控 ,說明我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觀點錯誤,我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20.【答案】A【知識點】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和平交往,促進了亞非的經濟文化交流,故③④不符合。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屬于容易題。21.【答案】(1)錯誤;小明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義務,缺乏誠信,沒有合理利用網絡(2)錯誤;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李某沒有履行義務(3)正確;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活出了生命的意義。為他人和社會奉獻力量(4)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5)錯誤;保護壞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企業違反法律,沒有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網絡交往;誠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1)觀點錯誤,理由可以從小明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義務,缺乏誠信,沒有合理利用網絡等方面回答即可。(2)錯誤,理由可以從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李某沒有履行義務等方面回答。(3)正確,理由可以從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活出了生命的意義。為他人和社會奉獻力量等方面回答。(4)正確,理由是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5)錯誤, 保護壞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企業違反法律,沒有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履行法定義務,合理利用網絡,誠信,依法服兵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2.【答案】(1)D(2)氣候條件:長江流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一月均溫零度以上,終年不凍,江闊水深,宜賓以下四季通航。人文原因:長江經濟帶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經濟較發達,對航運需求大。(3)①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②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出臺有利于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③有利于保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促進資源高效利用。④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人們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知識點】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余姚。A是貴州,B是四川,D是浙江,D是江蘇。(2)根據題干“氣候”,結合所學可知,長江流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因此河流水量大;1月平均氣溫高于0℃,宜賓以下終年不凍,適合四季通航。從人文角度分析,長江流域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航運需求大。(3)根據題干“人口資源環境發展”角度分析,禁漁和長江保護法,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故答案為: (1)D(2) 氣候條件:長江流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一月均溫零度以上,終年不凍,江闊水深,宜賓以下四季通航。人文原因:長江經濟帶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經濟較發達,對航運需求大。(3) ①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②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出臺有利于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③有利于保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促進資源高效利用。④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人們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點評】本題考查母親河長江的自然人文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難度略大。23.【答案】(1)例:唐太宗把君民關系比喻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常重視發展農業,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三民主義(民生主義);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孫中山的民生幸福目標沒有實現。(3)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各地出現分田分地的景象;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1)唐太宗在位時認識到君民的關系如同舟水,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視民生大計,他在位期間減輕農民的負擔,輕搖薄賦發展生產。注意戒奢從簡,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等。(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為中國謀幸福,提出民生主義,要在中國平均地權。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之后中國歷史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民生主義沒有實現。(3)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故答案為:(1)例:唐太宗把君民關系比喻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常重視發展農業,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三民主義(民生主義);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孫中山的民生幸福目標沒有實現。(3)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各地出現分田分地的景象;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今農業問題。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4.【答案】(1)全國人大有最高立法權。(2)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法律具有保護和規范作用。刑法調低刑責年齡有利于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發揮刑法懲罰犯罪規范社會生活的作用,有利于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諧。(3)犯罪。“辣筆小球”言行嚴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權、榮譽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法修正案(十一)》,具有刑事違法性。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符合刑罰處罰性。【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1)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 這體現全國人大 最高立法權。(2)根據表格內容可知,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 我國刑法調低刑責年齡的意義可以從 刑法調低刑責年齡有利于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發揮刑法懲罰犯罪規范社會生活的作用,有利于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 “辣筆小球” 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 這說明他的行為是犯罪行為。理由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人大的職權,法律的作用,犯罪行為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5.【答案】(1)信息:圖1: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圖2:我國貧困發生率下降及至全部脫貧。關系:由于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所以在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隨著隨著經濟發展,扶貧力度加大貧困發生率下降。經濟發展為脫貧提供物質基礎。(2)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政治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為脫貧提供精神動力;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經濟發展原則;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把脫貧轉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圖 1體現 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 。 圖2體現我國貧困發生率下降及至全部脫貧。它們的關系可以從 扶貧力度大, 經濟發展, 使貧困發生率下降, 經濟發展為脫貧提供物質基礎等方面回答即可。(2)根據所學,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原因可以從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經濟發展原則;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把脫貧轉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科教興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6.【答案】(1)巨額賠款,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中國的貧困。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已全部脫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發展實際,具有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謀求合作共贏。(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辛丑條約》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和諧穩定,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脫貧人數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共同發展謀求合作共贏。(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巨額賠款,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中國的貧困。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已全部脫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發展實際,具有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謀求合作共贏。(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堅持黨的正確領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為主線,考查《辛丑條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等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辛丑條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等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奉化區錦屏中學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模擬試卷(5.27-5.28)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2021·奉化模擬)2021年2月5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 )探測器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A.天問一號 B.嫦娥五號 C.天宮一號 D.嫦娥三號【答案】A【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2月5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的首幅火星圖像,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021·奉化模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于2021年3在北京召開。回答問題。2.中國政府網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開展2021“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廣大網民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能充分體現公民意志②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民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詞”。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體現哪一戰略( )A.人才強國戰略 B.可持續發展戰略C.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D.鄉村振興戰略【答案】2.C3.B【知識點】可持續發展;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新型民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2.中國政府網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開展2021“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 ,這說明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① 錯誤,社會主義民主體現的是廣大人民的意志,不是公民的意志。④錯誤,我國人民不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故答案為:C。3.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有利于保護環境, 表明我國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國際責任,體現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B。4.(2021·奉化模擬)電影《你好,李煥英》講述了2001年,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卻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并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在她們的相遇期能聽見的時代歌曲是( )A.“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B.“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C.“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D.“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所以1981年 賈曉玲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 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所以C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選項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是抗日戰爭年代所作的。B錯誤,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是五十年代的歌。D錯誤,《東方紅》是四十年代所作的歌曲。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逐個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5.(2021·奉化模擬)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有利于( )①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學習英雄,緬懷英雄,增強民族凝聚力④激發人們的創新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體現了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所以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 學習英雄,緬懷英雄,增強民族凝聚力, ②③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我們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不符合題意,創新精神不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內容。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組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021·奉化模擬)2021年3月23-29日,“長賜”號集裝箱貨輪擱淺蘇伊士運河致使通航暫時中斷,引發全球關注。據下圖回答問題。6.作為全球海運的咽喉,蘇伊士運河( )①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③是亞洲和非洲分界線 ④是歐洲至印度洋的最近海上航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貨輪擱淺、通航中斷,延遲了紙漿、咖啡、石油、液化天然氣等運輸,影響了全球市場的供應。據統計,該事件可能使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由此可見( )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特征之一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③各國應增強風險意識,維護經濟安全 ④世界多極化是造成貿易損失的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6.D7.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從圖中獲取信息和經濟全球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6.分析地圖可知,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分界線 , 是歐洲至印度洋的最近海上航線, 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 巴拿馬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②錯誤, 蘇伊士運河 位于東半球。故答案為:D。7.“長賜”號集裝箱貨輪擱淺蘇伊士運河致使通航暫時中斷 ,影響了全球市場的供應,這說明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特征之一 , 各國應增強風險意識,維護經濟安全,所以①③符合題意,正確。②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和平問題和世界多極化的問題,應排除。故答案為:B。8.(2021·奉化模擬)寧波加快智慧燈桿的建設應用。不起眼的路燈桿不僅能完成城市照明,還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智慧燈桿還搭載5G基站,開放共享后臺數據。這說明( )①寧波已建成科技強市 ②科技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③科技促進社會進步 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 智慧燈桿的建設應用,可以充分推進大城市的智能城市建設,改善城市管理, 優化路燈管理系統,節約資源等, 這說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促進社會進步, 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錯誤,寧波不是科技強市。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網絡的弊,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9.(2021·奉化模擬)《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嚴的等級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開創考試選官制度 D.對中央各機構進行有效管理【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那置守、尉、監。“這一措施是郡縣制。郡縣制的直接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ACD三項都不是是實行郡縣制的作用,不符合題意;B項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是實行郡縣制的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郡縣制的作用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分析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朝郡縣制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10.(2021·奉化模擬)下列是五四運動的口號,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廢除二十一條C.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運動期間的革命口號“外爭國權”體現五四運動對外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內懲國賊”體現五四運動對內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ABC三項都不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不符合題意;D項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性質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要求學生掌握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尤其是五四運動的性質和口號要重點掌握。11.(2021·奉化模擬)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大事表,這組大事集中說明了這一時期( )①冊封達賴和班禪 ②平定噶爾丹叛亂③設立駐藏大臣 ④設立伊犁將軍A.皇權達到頂峰 B.盛世局面下危機四伏C.抗擊外國侵略戰績卓著 D.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答案】D【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置駐藏大臣屬于對西藏的管轄;平定噶爾丹叛亂是對北方蒙古的管轄;設立伊犁將軍是對新疆地區的管轄。這些措施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ABC三項和題干大事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是題干大事集中說明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掌握清朝時期對邊疆地區的管轄。12.(2021·奉化模擬)歷史譜寫著歌曲,歌曲凝聚著歷史。下列歌曲與史實搭配正確的是( )①《十送紅軍》——紅軍長征 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③《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救亡 ④《跨過鴨綠江》——九一八事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抗日戰爭【解析】【分析】《盧溝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它與國民大革命無關。《跨過鴨綠江》反映的是1950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與九一八事變無關。排除②④。B項①③搭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歌曲與歷史事件的搭配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注意靈活運用相關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13.(2021·奉化模擬)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列強的侵略 B.近代化探索C.民主與共和 D.“實業救國”【答案】B【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辦的;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上述圖片分別反映了近代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各派別對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索歷程,即由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過程。A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近代化探索是題干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幅歷史圖片為切入點,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圖片的解讀,掌握中國近代化的相關史實。14.(2021·奉化模擬)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汽車 ②宇宙飛船 ③火車 ④5G手機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①汽車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②宇宙飛船出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③火車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④5G手機2017年首發版本正式發布。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①②④。B項③①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熟練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發明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021·奉化模擬)“時代楷模”張桂梅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拖著病體戰勝千難萬難,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家庭困難女生圓了大學夢。據此回答小題。15.張桂梅的可敬之處是( )①律己寬人,揚善懲惡 ②勇于擔當,敬業友善③為人師表,無私奉獻 ④平凡生命,彰顯偉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張桂梅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孩子的未來,用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這說明( )①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②教育扶貧是戰勝貧困的唯一手段③教育為個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5.D16.D【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敬業精神,生命的平凡與偉大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15.張桂梅扎根在云南貧困山區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家庭困難女生圓了大學夢。 這體現了她 勇于擔當,敬業友善 , 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平凡的生命中彰顯了偉大。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不符合題意,題文材料沒有體現律己寬人,揚善懲惡。故答案為:D。16.分析題意,找到關鍵信息,用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這說明 教育為個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觀點錯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② 中的唯一手段是錯誤的,應排除。故答案為:D。17.(2021·奉化模擬)梳理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是小明的課堂筆記,可以概括出的共同主題是( )A.新體制的創立 B.資本主義的擴展C.走出中世紀的蒙昧 D.民族解放運動發展【答案】A【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圖示反映的是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A項新體制的創立是小明的課堂筆記的共同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筆記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圖示內容。18.(2021·奉化模擬)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與1992年,2001年分別對應的事件是( )①開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③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 ④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984年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啟動,以擴大企業自主權為關鍵推動了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不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為加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搭建了更好地平臺。B項③④分別是與1992年、2001年對應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掌握我國的對外開放的史實。19.(2021·奉化模擬)2021年4月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明確:現階段,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并實行全民免費接種。這說明( )①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②我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③我國政府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④接種新冠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并實行全民免費接種。這有利于疫情防控 ,說明我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①觀點錯誤,我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20.(2021·奉化模擬)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點是( )①促進區域文明的交流 ②具有開拓冒險精神③世界開始連成整體 ④進行殖民擴張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A【知識點】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和平交往,促進了亞非的經濟文化交流,故③④不符合。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屬于容易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21題為行為判斷題,22-26為材料分析題,共50分)21.(2021·奉化模擬)請對下列行為或觀點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1)小明經常以查找學習資料為名,在網上沉迷網絡游戲。判斷 ;理由 (2)公民李某符合征兵條件,以經營企業為由拒不入伍。判斷 ;理由 (3)寧波的一名愛心人士“順其自然”22年累計捐款達1258萬元。判斷 ;理由 (4)中學生王某在學習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中,查找了西安事變的有關資料。判斷 ;理由 (5)某企業在夜間把污水直接排到河流中。判斷 ;理由 【答案】(1)錯誤;小明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義務,缺乏誠信,沒有合理利用網絡(2)錯誤;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李某沒有履行義務(3)正確;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活出了生命的意義。為他人和社會奉獻力量(4)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5)錯誤;保護壞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企業違反法律,沒有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網絡交往;誠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1)觀點錯誤,理由可以從小明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義務,缺乏誠信,沒有合理利用網絡等方面回答即可。(2)錯誤,理由可以從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李某沒有履行義務等方面回答。(3)正確,理由可以從踐行了友善的價值準則。活出了生命的意義。為他人和社會奉獻力量等方面回答。(4)正確,理由是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5)錯誤, 保護壞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企業違反法律,沒有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沒有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履行法定義務,合理利用網絡,誠信,依法服兵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2.(2021·奉化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以長江為重點的漁政執法能力建設,確保十年禁漁令有效落實。2021年3月1日起,我國首部有關流域保護的專門法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1)根據圖片寫出河姆渡遺址所在省的字母。(2)結合相關知識和鏈接1,請從氣候條件和人文條件角度分析長江有“黃金水道”稱號的原因。(3)從人口資源環境發展關系的角度分析出臺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的意義是什么?【答案】(1)D(2)氣候條件:長江流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一月均溫零度以上,終年不凍,江闊水深,宜賓以下四季通航。人文原因:長江經濟帶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經濟較發達,對航運需求大。(3)①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②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出臺有利于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③有利于保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促進資源高效利用。④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人們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知識點】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余姚。A是貴州,B是四川,D是浙江,D是江蘇。(2)根據題干“氣候”,結合所學可知,長江流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因此河流水量大;1月平均氣溫高于0℃,宜賓以下終年不凍,適合四季通航。從人文角度分析,長江流域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航運需求大。(3)根據題干“人口資源環境發展”角度分析,禁漁和長江保護法,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故答案為: (1)D(2) 氣候條件:長江流域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一月均溫零度以上,終年不凍,江闊水深,宜賓以下四季通航。人文原因:長江經濟帶人口眾多,市場廣闊,經濟較發達,對航運需求大。(3) ①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整體。②禁漁令和長江保護法出臺有利于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③有利于保護長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促進資源高效利用。④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人們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點評】本題考查母親河長江的自然人文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難度略大。23.(2021·奉化模擬)民生,是我國從古到今一直以來關心的事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杜甫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材料二: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實現國家統一、振興中華而殫精竭慮的一生。但近代貧困的夢魘嚴重地困擾著中國人民。材料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帶領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依靠貧農,斗爭富農,帶動中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行“包干到戶,包產到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1)根據所學知識,列舉古代統治者為實現人民這一愿望的舉措一例。(2)為了實現“民生幸福”,孫中山提出什么主張?聯系近代中國的社會狀況說明其實現情況。(3)根據材料三,運用史實闡釋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答案】(1)例:唐太宗把君民關系比喻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常重視發展農業,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三民主義(民生主義);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孫中山的民生幸福目標沒有實現。(3)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各地出現分田分地的景象;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1)唐太宗在位時認識到君民的關系如同舟水,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視民生大計,他在位期間減輕農民的負擔,輕搖薄賦發展生產。注意戒奢從簡,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等。(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為中國謀幸福,提出民生主義,要在中國平均地權。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之后中國歷史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民生主義沒有實現。(3)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故答案為:(1)例:唐太宗把君民關系比喻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常重視發展農業,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2)三民主義(民生主義);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孫中山的民生幸福目標沒有實現。(3)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各地出現分田分地的景象;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的勞動熱情,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今農業問題。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4.(2021·奉化模擬)法治是我國的價值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法治之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 “更新”后的刑法增設了冒名頂替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其中最低刑事責任年齡降低至12周歲的條款更是引發了公眾高度關注。材料二:【少年之痛】材料三:【正義之劍】2020年3月1日上午,網民“辣筆小球”因發布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我國戍邊英雄官兵的違法言論,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這是《刑法修正案(十一)》3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全國檢察機關依照該法辦理的第一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刑事案件。(1)材料一體現全國人大哪一職權。(2)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什么趨勢?從法律作用角度分析我國刑法調低刑責年齡的意義。(3)“辣筆小球”言行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說說理由。【答案】(1)全國人大有最高立法權。(2)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法律具有保護和規范作用。刑法調低刑責年齡有利于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發揮刑法懲罰犯罪規范社會生活的作用,有利于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諧。(3)犯罪。“辣筆小球”言行嚴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權、榮譽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法修正案(十一)》,具有刑事違法性。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符合刑罰處罰性。【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1)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 這體現全國人大 最高立法權。(2)根據表格內容可知,我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總量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 我國刑法調低刑責年齡的意義可以從 刑法調低刑責年齡有利于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發揮刑法懲罰犯罪規范社會生活的作用,有利于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3) “辣筆小球” 被南京檢察機關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依法批準逮捕。 這說明他的行為是犯罪行為。理由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人大的職權,法律的作用,犯罪行為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5.(2021·奉化模擬)【看今朝】在迎來建黨百年之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材料一:材料二:1997年,村黨支書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歷經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2005年,毛相林又帶領村民脫貧攻堅,歷經15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游。讓村莊貧窮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觀。2016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材料三:2018年,浙江和四川兩省供銷社簽署浙川東西部扶貧協議,諸暨著名民營企業藍美公司積極參與。通過全產業鏈平臺和藍莓精深加工的優勢,將苗木、肥料等生產物資優惠供應,提供免費技術輔導,讓利3100多萬元給貧困地區。楊曙方,藍美股份董事長、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1)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請分別描述圖1、圖2反映的信息,并說明圖1、圖2關系。(2)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是不會忘記那些平凡又偉大的付出。請依據材料二、三,分析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原因。【答案】(1)信息:圖1: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圖2:我國貧困發生率下降及至全部脫貧。關系:由于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所以在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隨著隨著經濟發展,扶貧力度加大貧困發生率下降。經濟發展為脫貧提供物質基礎。(2)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政治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為脫貧提供精神動力;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經濟發展原則;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把脫貧轉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圖 1體現 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扶貧力度大 。 圖2體現我國貧困發生率下降及至全部脫貧。它們的關系可以從 扶貧力度大, 經濟發展, 使貧困發生率下降, 經濟發展為脫貧提供物質基礎等方面回答即可。(2)根據所學,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原因可以從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經濟發展原則;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把脫貧轉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科教興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26.(2021·奉化模擬)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901的辛丑年】【2021的辛丑年】注:2021年3月,中美高層舉行戰略對話。中方代表強調:“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1)根據圖文和相關知識,說說《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2)根據相關鏈接,說明中方代表理直氣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底氣來自哪里。(3)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綜合上述材料說出你的感悟。【答案】(1)巨額賠款,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中國的貧困。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已全部脫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發展實際,具有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謀求合作共贏。(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辛丑條約》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和諧穩定,國際地位顯著提高;脫貧人數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共同發展謀求合作共贏。(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巨額賠款,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中國的貧困。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已全部脫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發展實際,具有顯著優勢。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順應時代潮流,謀求合作共贏。(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堅持黨的正確領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同樣的辛丑年,不一樣的中國為主線,考查《辛丑條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等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辛丑條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等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奉化區錦屏中學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模擬試卷(5.27-5.28)(學生版).docx 浙江省奉化區錦屏中學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模擬試卷(5.27-5.28)(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