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l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質量檢測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問9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學號、姓名、試場號、座位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題卷判斷題:(本大題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改革開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2.面對美國對科技企業的圍獵,我國應該用創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3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兩種形式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5.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當下的中心工作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二、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7.下圖是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簽訂的一份和約。以下條文中,體現該會議分贓性質的一項是A.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B.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C.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獨立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8.狀元實業家張賽認為“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對其中“國體之改革”理解正確的有①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卷第1頁/共7頁③結束了兩干多年的封建制度④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A.①②B.①③c(2X4D.③49.在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觀念影響著中國的社會生活。下列能反映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是①旗袍西服中山裝,穿著舒適又大方②辮子搭肩三尺長,之乎者也說荒唐③禁纏足,倡女權,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稱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義深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42021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5周年,廣州市開展了“一城一中山假如你到廣州游學,探尋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跡,應該去A.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舊址B.辛亥革命首義紀念館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舊址D.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舊址1.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影響歷史發展的進程。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功績的組合,正確的有①羅斯?!捎脟腋深A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②陳獨秀一一參加中共一大③毛澤東——建立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④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取得勝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021年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97周年紀念。97年前,在中華大地上迅速掀起國民革命運動。下列屬于國民革命運動范疇正確的是A.全國人民呼吁“停止內戰,一致抗日”B.國民政府任命孫中山為總司令,率軍北伐C.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D.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下而四幅圖描述的是紅軍長征路線上真實情景,其順序正確的是①四渡赤水②遵義會議③過草地④飛奪瀘定橋A.①④②③B.①②4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14.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電朱德、彭德懷說:“貴部窺此良機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蔣介石致電嘉獎的這場戰役是A.盧溝橋保衛戰B.平型關大捷C.臺兒莊戰役D.百閉大戰15.我國當代著名學者氽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闭驹谀暇┏菈Φ膹U墟上,我們可以“讀到”的歷史包括①日軍大屠系②中華民國成立③臺兒莊戰役④凇滬會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16.國共兩黨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我國歷史上兩次國共合作的共同點包括①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都具有反帝性質③都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④都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卷第2頁/共7頁202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答案卷一、判斷題1-6 FFFTFT選擇題7—l1 DABDO12-16 DCDDA1718CA19--23 BDADCBABDC29-30AC三、非選擇題:31.(1)組織上:成立中國同盟會;思想上:把三民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2)辛亥革命;軌道:建立民主共和國,走資本主義共和道路。影響: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3)民生主義或平均地權;核心是解決土地問題。32.(1)新文化運動(1分)。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后,銳意改革,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理念,提倡學術思想自由;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志編輯部并遷往北大,在北大形成一個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陣營;胡適系統提出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3分)。2)五四運動(1分)。加速、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分)(3)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分);創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等(1分);(答“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展國民革命運動”也可得分)33.(1)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東北三省;發動七七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爭(4分)(2)“新長城”指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分(3)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國民黨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抗戰,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4分)4.(1)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2分)(2)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專家咨詢制度;(2分)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2分(3)材料一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體現立法機關應該科學立法;材料二中的公安機關打擊網絡暴恐音視頻,說明行政機關要嚴格執法;網絡機構因為違法行為而被公安機關打擊,說明公民應該加強法治意識,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觀念。(4分)(結合材料答出兩點即可)35.(12分)(1)提升創新能力。(敢于創新等)(2分)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或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蚋母锛せ顒撔?創新驅動發展(2分)(2)依法行政。(2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2分)(3)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狀況,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1分)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1分)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1分)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民發展和社會進步。(2分)③材料中,“桐廬百姓日”既有物質財富的共享,又兼頤了精神財富的享受,體現了實現社會公平、惠及全體的共享發展的理念,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共同富裕的精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法治.pdf 九年級社會法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