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學情調研試題卷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溫馨提示:1.全卷分試題卷(卷I、卷II)和答題卷,試題卷共26題。試題卷的答案必須全部涂、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2.全卷滿分80分,考試時間80分鐘。全卷實行開卷考試。卷I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并在答題卷上將相應題次中的對應字母方框涂黑。1.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順利將 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A.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B.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C.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D.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2.歷史興趣小組為下列圖片擬一歷史主題,最貼切的是A. 抗爭——中國人民擺脫外來侵略B. 探索——尋求強國御侮之道C. 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淵D. 復興——中華民族崛起之路3.《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紅軍長征時期 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4.為紀念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26屆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將圣雄甘地的誕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國際非暴力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A.使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 B.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C.鞏固了埃及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D.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5.某人征婚廣告稱:“(一)女子須不纏足者;(二)須識字者;(三)男子不取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婦如不相和,可離婚。”據所學知識可判斷此則廣告在中國最早可能出現在A.19世紀中期 B.20世紀初期 C.20世紀中期 D.21世紀初期6.政治口號是政黨、階級等為實現政治目標提出的帶綱領性,鼓動性的政治旗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后,資產階級迅速放棄他們早先提出的“驅除韃虜”主張,而主張“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A.實現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B.突出清朝政權已土崩瓦解C.反映社會性質的根本變化 D.防止列強瓜分中國,抵御外侮7.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下列有關我國改革開放說法錯誤的是A.改革開放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B.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C.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D.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8.中央領導在寧夏考察時說,“無論是全面小康、脫貧還是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群眾是一個大家庭, 要攜手并進”。由此可見A.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增進民生福祉B.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各民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C.各族人民手足相親、齊心協力,已實現了共同富裕D.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貧困問題同全面小康間的矛盾9.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本屆全國人大到會的代表中,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公務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解放軍戰士、各少數民族人士、港澳臺和華僑代表等,并均占一定比例。這說明在我國A.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 B.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C.有事好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D.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10.疫情期間,湖州部分獨居老人通過市長熱線反映,“家里冰箱小,所剩食品無機,告急”、“不會網購,子女進不來小區”、“老人機,無法上網買菜”等困難。收到消息后,政府迅速組織力量解決了這些困難。這種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是A.重大事項公示制度 B.專家咨詢制度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社會聽證制度11. “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歷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因 ①軍閥混戰割據 ②五次反圍剿失敗 ③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④二月革命果 ①第一次國共合作 ②紅軍長征 ③南京臨時政府 ④推翻沙皇統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拒絕在和約上簽字”③阿婆苦了幾十年,紅軍來后分了田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13.“紅色之旅”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某校組織“紅色之旅”——江西行,可以去考察的地方有①南昌 ②南湖 ③武昌 ④瑞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4.想象歷史場景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國,可能看到的場景有①人們乘火車出行 ②報紙上刊登著北伐戰爭的消息③有人閱讀《新青年》 ④青年學生熱議巴黎和會的情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1840年以來中國對西方的反應,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觀念的反應”三個階段。按此理解,下列事件與“反應”對應正確的是①師夷長技以制夷——技術 ②洋務運動——制度 ③辛亥革命——制度④戊戌變法——觀念 ⑤新文化運動——觀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16.李克強總理在作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國家高度重視深化改革是因為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②中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需要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④改革開放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根本保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扶貧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均等化問題,不能讓貧困人口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要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國家重視教育,是因為教育①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8.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必須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下列選項屬于這一范疇的有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0年9月15日,湖州市召開 “公述民評”面對面問政活動工作部署會,確定“環境整治還有哪些短板”“服務企業還有哪些不足”“社區治理還有哪些痛點”“強農惠農還有哪些弱項”四大主題。開展問政活動有利于①培養公民的民主參與意識 ②促進政府更好改進工作③凸顯民主選舉的獨特優勢 ④保障人民實行民主監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這說明①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二者相互融合②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③以道德承載法治理念,以法治滋養道德精神④既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某學校門口,因停車不便,接送孩子的家長連續被電子警察抓拍到違章停車。家長在接受處罰的同時,也給交警部門提出了建議。經實地考察,交警部門在該路段增設了一部分臨時車位,方便上下學時段家長接送孩子。這體現了①家長能理性客觀地看待電子抓拍行為 ②家長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③交警部門尊重公民參與權和表達權 ④交警部門做到了公正司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卷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48分。)22. (6分)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圖說歷史】(1)右圖所示歷史事件產生的最重要影響是什么 影響: 。(1分)【論從史出】 表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史實時間 參戰國與卷入人口 經濟損失 傷亡人員1914—1918年 30多個國家,約15億 3000多億美元 3000多萬斐迪南大公遇刺(2)據表2的史實,推導得出“一戰”相關的結論。結論: 。(1分)【問題探究】1914年8月,當戰爭爆發時,一位德國官員絕望地評論:“這一切都來自這種該死的聯盟體系(注:指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它們是現代戰爭的禍根。”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3)你同意材料中德國官員的觀點嗎?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23. (10分)【救亡圖存 振興中華】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毛澤東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觀點時間 著作或觀點1927年2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1929年4月 在《土地法》中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材料二:新道路材料三:“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1939年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1)根據材料一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4分)結合所學史實說說你對材料二“改變政令” 、“變革人心”的理解。(4分)(3)根據材料三,列舉一例史實,論證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之一。(2分)24. (10分)2021年10月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并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閱讀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圖,回答問題。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上海作為誕生地的原因和意義。(2分)(2)試從中國共產黨成立條件的角度分析“孕育”和“誕生”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4分)(3)上圖中從“創立”到“成熟”期間,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請運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兩例史實加以印證。(4分)25.(10分)農業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10月14日下午,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研發和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進行測產。經實測,“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的平均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創下鹽堿地水稻高產新紀錄。材料二: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農業科技未來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中國現在的很多核心關鍵技術領域依然受制于人,農業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需要下功夫改變這一局面。中國要在一些戰略必爭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搶占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根據所學知識,寫出袁隆平的創新所屬領域及其作用。(3分)(2)結合材料,分析當前中國用創新引領農業科學進步的重要性。(5分)(3)為了改變我國農業領域當前存在的問題,應重點實施哪些戰略?(2分)26.(12分)2020年11月1日起,《湖州市法治鄉村建設條例》正式施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8月27日,《湖州市法治鄉村建設條例(審議稿)》由市八屆人大常務委會第三十次會議第一次審議,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9月24日,在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準了該部法規。材料二:11月1日上午,吳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織里分局對轄區內人為損壞路燈的行為依照《條例》進行現場處罰,圍觀群眾紛紛給執法人員“點贊”。各部門積極組織學習和宣傳《條例》,引導市民在共建共治中增強法治意識,推動湖州法治鄉村建設提檔升級。材料三:湖州市市民小王,在湖州市網上信訪受理中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1)結合全面依法治國方針,指出材料二中執法人員獲贊的理由,并說明政府部門在行使權力時應奉行怎樣的基本準則。(2分)(2)運用參與民主生活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一、三分析如何體現我國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4分)(3)結合材料一、二,請從法治的要求角度說說湖州市如何落實法治鄉村建設的。(6分)長興縣實驗中學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九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A A B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C D D B D A B B B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48分)22.(6分)(1)成為一戰爆發的導火線。(1分)(2)結論:一戰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1分)(3)不同意,(1分)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造成國際關系的極度緊張,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云之下。(1分)但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2分)23.(10分)(1)依靠工農群眾,廣泛發動人民群眾;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建立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基本國情出發,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4分)(2)改變政令:辛亥革命; 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分)變革人心:新文化運動; 意義: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2分)(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北伐的勝利進軍,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基本實現了全國統一。(2分)24.(10分)(1)原因:1921年7月,中共一大首先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分)(2)孕育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誕生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后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階級基礎(或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4分)(3)史實:①1927年,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編為工農紅軍第四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不斷壯大。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②第五次反“圍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4分)25.(10分)(1)技術的創新; (1分) 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2分)(2)“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農業科技未來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或“中國現在的很多核心關鍵技術領域依然受制于人,農業領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材料1分)說明了①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②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有利于促進農業科學進步,強占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每點2分,共4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任寫兩個,2分)26.(12分)(1)嚴格執法(1分,多寫不得分);依法行政(1分)(2)“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了民主決策;(材料1分,知識點1分,需對應)。“在湖州市網上信訪受理中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體現了民主監督(材料1分,知識點1分,須對應)。(3)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1分)。良法應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1分),湖州市人大常委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省人大常委審議通過“使該條例符合湖州市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促進湖州市更好發展。(材料1分,須與知識點對應)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1分)。法治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分),條例制定及其施行使湖州市民有更多的權利和機會參與法治鄉村建設工作,共建法治湖州。(材料1分,須與知識點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