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10月份月考九年級思社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中國共產黨第( )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黨的( )大代表名額共227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A、十六 B、十七 C、十八 D、十九2、2012年9月21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宣稱:日“購島”已影響中日邦交( )周年慶祝活動。A、30 B、40 C、50 D、603、示意圖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該趨勢是 ( )A、單極化趨勢 B、多極化趨勢 C、兩極對峙趨勢 D、全球化趨勢4、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自己召開的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是( )A、雅爾塔會議 B、亞非會議C、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D、“七十七國集團”會議5、對聯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其內容的演化也折射出歷史的滄桑巨變。下列對聯,反映了我國 20 世紀 50 年代歷史現象的是 ( )A、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B、深翻土地畝產萬斤糧,土法上馬日產千噸鋼 C、科學發展春風起,社會和諧旭日升 D、港澳回歸揚眉吐氣,申奧成功萬眾歡呼6、1970年4月24日21時50分,從太空中傳出的《東方紅》樂曲響徹宇宙。與此相關的事件是 ( )A、 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B、 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C、 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 D、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7、小張以“中國外交”為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發現2011年是我國某一重大外交事件發生40周年,這一外交事件是指(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簽署《聯合公報》 D、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8、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在( )時候形成的?A、解放戰爭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9、在2011年11月19日舉行的第六屆東亞峰會上,溫家寶指出,南海爭議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予以解決。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徹底解決東盟國家與中國分歧,共建和諧世界②有利于推進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合作,促進雙邊關系發展③表明國際局勢總體緊張,局部緩和 ④表明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②④10、如今寧波汽車保有量突破100萬輛,駕駛證突破200萬本。以760萬常住人口計算,平均每4人,就擁有1本機動車駕駛證,平均每3戶家庭,就有1輛汽車。機動車劇增帶來的問題有( )① 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 ② 造成能源緊張 ③ 增加城市大氣污染 ④大量占有森林資源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1、“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對對聯中的兩次“分田”認識正確的有 ( )①它們都發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②它們都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 ③它們都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④它們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12、下列示意圖告訴我們( )①人類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會引起生態平衡失調 ②要切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③經濟建設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④要先發展經濟,后保護環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白色污染”主要屬于下列哪一類污染?A、大氣污染 B、水體污染 C、熱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14、有數據顯示,我國的煤炭是世界人均的1/2多點,石油是1/13,天然氣是1/14;但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5—8倍。這表明我國在能源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不高 ③開發范圍狹窄 ④分布不平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閱讀右邊未來我國老年人口和人口總數預測圖,回答15—16題。15、右圖警示我們,未來幾十年我國仍將面對下列人口問題①人口總數過多②人口素質不高③人口日益老化④性別比例失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上述人口問題帶來的嚴峻挑戰主要包括①沉重的社會負擔②嚴峻的就業形勢③日益增加的資源消耗④日益降低的人均壽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48分)17.(8分)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中華民族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獨立夢、回歸夢、小康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現在又滿懷豪情地向新夢想大踏步地邁進。(1)實現獨立夢的標志是什么?我們已經實現了小康夢,這個小康有什么特點?(2分)(2)回歸夢是在什么基本方針的指引下實現的?這一方針的前提是什么?(2分)(3)本世紀頭二十年和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實現的新夢想分別是什么?(2分)(4)這些夢想的實現源于走對了一條怎樣的道路?邁進這一道路的標志是什么 (2分)18. (8分)我國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解決,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三農”問題,在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1)觀察 “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系變化”示意圖,分別寫出圖中A階段黨和國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2分)(2)在黨和國家土地政策的法規指導下,B階段生產資料的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3)請指出C階段政策的錯誤的原因。(2分)(4)從D階段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來看,黨和國家制定農村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分)19.(8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材料一:2010年6月1 9日,第二屆海峽論壇在福建隆重揭幕。閩臺優勢互補,合作空間廣闊,然而曾幾何時,臺當局的“禁足令”卻捆住了兩岸合作雙贏的腳步。捆得住腳步,卻捆不住心意。6月29日, 兩岸在重慶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ECFA的簽署表明了兩岸關系正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前進。材料二:2011年9月22日美國宣布對臺灣出售武器,中國和美國之間關系再度緊張。中國對美國的決定,提出強烈抗議,指責美國此舉違背了其承諾。(1)兩岸關系發展的“正確道路”是什么 (2分)(2)“禁足令”捆得住腳步,卻捆不住心意,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2分)(3)請分別說出50年代、70年代中美之間發生的重大事件。(3分)(4) 建設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要求雙方共同遵守的處理國際關系準則是什么?(1分)20.(8分)材料一:2011年11月1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我們國家有信心和決心,切實落實去年日本橫濱會議通過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增長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亞太地區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材料二:胡錦濤主席訪問非洲時強調: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中國人民都珍視同非洲的傳統友誼,中國和非洲都有共同的經歷,我們面臨著共同的發展任務。這次訪問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中國與往訪國家的友好關系,有利于推動中國同亞非國家關系邁上新臺階,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胡錦濤主席出席APEC會議說明當今世界面臨的哪一問題?材料二中“中國和非洲都有共同的經歷”是指什么?(2分)(2)材料一中胡錦濤在會上強調指出,我們國家有信心和決心,切實落實去年日本橫濱會議通過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增長戰略》。這說明了什么?(2分)(3)請結合當今時代主題說說胡主席的此次訪問為何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4分)21.(8分)材料一:我國經濟發展部分指標增長情況材料二:2010 年中國 GDP 同比增長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出口及外匯儲備均居世界第一。(1)材料反映了什么?(2分)(2)針對 2010 年中國 GDP 出現“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的現象,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報道贊揚的同時,有些西方國家認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請你結合國情判斷并說明理由。 (3分)(3)分析中國的經濟規模出現“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22、材料一:2011年9月2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動員和部署“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⑴談談我國為什么要進行節能減排 (3分)材料二:某小區低碳生活情況調查表序號 調 查 題 目 調查結果對比2009年 2010年① 你是否知道低碳生活的內涵和意義? 知道36% 知道65%② 你是否知道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 知道25% 知道35%③ 你家里是否使用節能燈? 是:17% 是:20%… …… …… ……⑵材料二的調查結果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⑶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為了響應國家的政策,學校組織了“低碳生活,我們也在行動”的創建活動,請聯系實際完成如下表的個人行動方案(部分)(3分)活動階段 我的具體做法宣傳發動行動實施獻計獻策2012學年第一學期10月份月考九年級社會答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非選擇題17. (8分) (1) (2分)(2)(2分)(3)(2分)(4)(2分)18. (8分) (1) (2分)(2)(2分)(3)(2分)(4)(2分)19.(8分)(1)(2分)(2)(2分)(3)(3分)(4)(1分)20.(8分)(1)(2分)(2)(2分)(3)(4分)21.(8分)(1)(2分)(2)(3分)(3) (3分)22、(8分)(1)(3分)(2)(2分)(3)(3分)2 012學年第一學期10月份月考九年級社會試卷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B B B A B B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B A D A C A二、非選擇題17. (8分)(1)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低水平 不全面 發展很不平衡的(2分) (2)一國兩制 一個中國(2分)(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分)(4)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2分)18. (8分) (1)A階段: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2分) (2)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轉變。(2分)(3)脫離基本國情、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等。(2分)(4)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答對兩點即可,2分)19. (8分)(1)正確道路: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2分)(2)臺灣本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兩岸統一順應歷史潮流(兩點即可)。(2分)(3)抗美援朝戰爭、1972年尼克松訪華 、 1979年中美建交(3分)(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20、(8分)(1)發展問題 ;源于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國家的殖民侵略(2分)(2)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或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2分)(3)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胡主席的此次訪問有利于促進中國與亞非人民之間的友誼,有利于維護亞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利于加強中國與亞非地區的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所以被稱為“合作之旅”。(4分)21、(8分)(1)從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兩個角度回答即可。(2分)(2)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由:(1)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2)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3)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3分)(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共的正確領導等。(3分)22、(1)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出現短缺,環境形勢嚴峻;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步伐,威脅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3分)(2)說明了某小區民眾的低碳生活意識在增強,但是實際行動還不夠。(2分)(3)宣傳發動階段:編寫、張貼宣傳標語、進行校園廣播等;行動實施階段:隨手關燈、紙張重復利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學習用具等;獻計獻策階段:建議課本循環使用、開展“低碳之星”評選等。(3分)過度放牧地表裸露沙塵暴重大損失年份 1978年 2007年 2010年GDP總量 3645億元 246619億元 397983億元GDP增速 6.62% 14.2% 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元 13786元 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113元 4140元 5919元進出口總額 206.4億美元 29727.6億美元 21738億美元學校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