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10月考生須知:1.本科目為開卷考試。答題時可查閱課本及其他材料,但必須獨立答題,不能交流材料、討論問題。2.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答題方式詳見答題紙上的說明。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4聚焦民生)》顯示,目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比為3.23:1,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這表明我國達到的小康還是A.不公平的 B.低水平的 C.不全面的 D.發展很不平衡的2.面對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中國應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發展科學技術;②堅持以軍事建設為中心,加快國防建設;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④加強與世界大國的結盟,提高國際地位。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下圖是1949-2009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新中國出現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中美關系的改善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D.蘇聯解體4.下列事件沒能體現當今時代主題的是①2011年9月23日,2011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開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李長春發表題為“共同開創歐亞合作新時代”的主題演講②美伊對抗,以色列威脅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③2011年11月3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六次峰會召開,倡導合作謀贏④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對中國國防建設說三道四,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評論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5.經濟特區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外資企業不單為中國政府提供大量稅收,還為中國引入先進生產管理技術……材料論述了經濟特區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 發展的過程 D.發揮的作用6.二戰后初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指出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杜魯門在這里把世界分成兩個敵對堡壘的標準是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C.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權政策7.“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實現的地點在右圖中的字母代號是8.“麻城建國第一社出現天下第一田——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边@則舊報紙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學的激烈爭論,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的觀點較為典型,你認為正確的是A.甲說,該消息反映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后,農民已經走向共同富裕B.乙說,該消息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剛完成,生產迅速發展C.丙說,該消息明顯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產物D.丁說,該報紙應該出版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鮮明地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成就9.二戰后,世界格局出現了“兩極”與“冷戰”。下列圖片能體現“冷戰”特征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011年9月21日,美國政府宣布了總額58.52億美元的向臺灣出售武器計劃,這已經是奧巴馬政府第二次對臺軍售。中方提出了嚴正交涉,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回答10—11題。10.下列對于美國政府對臺軍售行為理解正確的是①嚴重干涉中國內政 ②嚴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③損害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中美關系 ④任何國家都不能向別國出售武器裝備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這是因為①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②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給臺灣作出了榜樣 ③一國兩制的方針是完全準確 ④臺灣回歸將結束我國作為他國殖民地的歷史 ⑤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12.流行歌曲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下列歌曲流行于我國解放后不同的歷史時期,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②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③生產大躍進哪,大家一條心,農業綱要四十條,五年來完成,嘿五年來完成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13.中國為了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7次反恐聯合軍演“和平使命-2010”,派出約1000名士兵和包括99坦克、殲-10戰機在內的諸多最新裝備。下列對“上海合作組織”描述正確的是①它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 ②是我國改革開放開始的標志③有利于改善中美關系 ④“上合”組織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系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14.2011年,恰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周年。這十年間,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都取得了迅猛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貿易合作遍及世界。對此,我們在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①我國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②我國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③當今世界,國際局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不進則退④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最近幾年,國際石油價格跌宕起伏,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構成了重大影響。回顧上世紀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我們越來越感受到:石油,已經日益成為國與國之間博弈的對象,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推手?;卮?5——16題。15.上世紀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其實質是A.石油資源日益匱乏 B.產油國利用石油這個武器對抗西方發達國家C.采油技術比較落后 D.波斯灣地區爆發了大規模戰爭16.石油危機對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①促使美國采取節能措施 ②促使美國開始研究太陽能等新能源③促使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④促使美國的工業生產大幅下降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進入2011年以來,南海問題驟然升級。菲律賓、越南等周邊國家加快了蠶食南海的步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以保護“南海通航權”為名意圖染指南海。我國政府秉承“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一貫原則,嚴辭譴責任何國家的單方面行動,反對任何把南海問題國際化的企圖,強調通過爭議國家間的對話談判來解決。回答17——19題。17.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企圖染指南海,反映出當今世界A.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B.冷戰并未結束 C.正處于經濟危機之中 D.總體戰亂,局部和平18.我國強調通過爭議國家間的對話談判來解決南海問題,這體現出我國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軍事力量尚未足夠強大 D.“一邊倒”的外交原則19.我國要成功解決南海問題,歸根到底要靠A.強大的軍事力量 B.聯合國的權威C.跟南海周邊國家搞好關系 D.綜合國力的強大20.某生為探究“二戰結束以來美蘇關系的演變”,所擬標題與這一主題不相符合的是A.《兩極!單極!多極!!》 B.《美蘇戰時同盟記》C.《蘇聯解體與北約東擴報告》 D.《美蘇冷戰始末》21.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個好兄弟不如一個好鄰居”。聯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交突出體現這種思想的是A.中美歷經曲折,最終建立外交關系 B.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C.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D.參與發起創立亞太經合組織22.建國以來農家曾盛行兩幅春聯:“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據此判斷兩幅春聯所處的時期分別是A.新中國成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B.土地改革的完成、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C.新中國成立時期、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D.抗日戰爭勝利后、社會主義改造時期23.二戰以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A.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動 B.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扶持C.各國政府進行社會改革 D.戰后社會秩序相對穩定24.我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舉辦“弘揚社會主義先進人物文化”展示會。他們找到了以下圖片資料。你認為下列人物與稱號對應正確的是①“解放軍的好戰士” ②“兩彈元勛” ③“黨的好干部” ④“毛澤東與地質之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5.冷戰結束以后,世界局勢的發展引人矚目。對于當今世界局勢的表述,正確的有①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②和平成為時代主題之一③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6.我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舉辦“一五計劃成果”展示會。他們找到了以下圖片資料,你認為適合采用的是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 ②第一批國產噴氣式飛機 ③武漢長江大橋 ④大慶油田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周恩來是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也是一位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外交家。在一場“周恩來的外交風范”研討會上,小李同學列舉了四個事例,其中有一例列舉不當,它是A. 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 推動了中美關系的正?;? D. 與美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28.下列內容沒有關聯的一組是A.納米比亞的獨立——冷戰開始——殖民時代結束B.“小球轉動大球”——尼克松訪華——中美正式建交C.“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大躍進運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D.APEC——2001年、上?!袊衽e行的規模最大的多邊外交活動29.歷史結論的提出,必須言之有理、論之有據。下列歷史結論,正確的是A.《雅爾塔協定》的簽訂,標志著聯合國的成立B.古巴導彈事件的發生,標志著“冷戰”的開始C.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發展中國家經濟上已經完全擺脫發達國家的控制D.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標志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二、非選擇題(本大題5小題,共42分)30.(11分)[中美關系]2012年是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中美關系歷經風雨,取得了長足發展……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代表我國政府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為了保衛和平,從來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br/>材料二:兩幅照片記錄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性會晤。材料三:當前,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逐漸定型,并在2012年初寫入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中。結合近年美國在南海等問題上的多番策動,中美關系很可能會因美國強硬地重返亞洲受到沖擊,相應的危機管理將成為未來數年保持中美關系健康狀況的關鍵之舉。(1)材料一中的“鄰人”指誰?當時中美之間展開的一場殊死較量指什么事件?中國出兵的目的是什么?(3分)(2)上面兩幅圖分別描述了兩任美國總統訪華的歷史時刻,請說出左圖所描述的歷史性事件和意義。當時的世界處于怎樣的格局中?(3分)(3)奧巴馬總統在會晤胡錦濤主席時表示: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始終沒有變化。這一立場指什么?(1分)(4)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政府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1分)這一方針首先在哪個地區成功實踐?(1分)(5)縱觀中美關系發展歷程,你認為未來兩國關系怎樣才能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2分)31.(9分)[共和國的風雨歷程]材料一:從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一九五六年,……黨確定的指導方針和基本政策是正確的,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材料二:1958—1976年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出現了三次嚴重失誤,但從三十多年前,……從那時以來……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地展開了。請回答:(1)材料一中“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主要是指哪些勝利?(至少答出三點及以上)(3分)(2)材料二中“歷史性變化”的起點是什么?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是什么?(2分)(3)請寫出改革和開放最早在哪里展開?具體內容分別是什么?(4分)32.(7分)[糧食生產]閱讀50年代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發展情況曲線圖,完成下列表格。 歷史階段 發展趨勢 具體原因 得到的啟發 Ⅰ(1952-1957) 較快發展 ① (2分) ⑤ (2分) ?、颍?957-1960) ②(1分)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影響。 Ⅲ(1978-2008) ③(1分) ④ (1分) 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33.(8分)[追逐夢想]材料一:耕田夢中國農民千百年來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后這一夢想終于變為現實。材料二:小康夢[相關連接]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變化情況:年份 1998 2000 2001 2004 2008城鎮居民 44.5% 39.5% 38.2% 37.7% 36.3%農村居民 54.3% 49.9% 47.7% 47.2% 43.1%備注: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認為,高于60%屬絕對貧窮,在60%--50%之間的是溫飽,在50%--40%之間是富裕。材料三:2011年9月14日,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溫家寶總理出席達沃斯論壇并致辭時指出,中國不斷提升開放式經濟發展水平,過去十年發生巨變,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二位。(1)新中國成立后,通過什么措施實現了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1分)(2)實現小康是中國人民的美好向往,請你根據“相關連接”及書本知識概括我國小康夢的實現情況。(3分)(3)夢無止境,有夢想就會有追求。到本世紀頭20年我們要實現什么更遠大夢想?(1分)(4)看了材料三,有同學說,我國已經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是進入了社會主義高級階段。請你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3分)34.(7分)[時代主題]2011年是國際局勢風起云涌、變幻莫測的一年。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中東、北非動亂;美國強勢重返亞洲;中國南海主權遭遇嚴重挑釁。請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債危機從希臘開始,先后向愛爾蘭、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蔓延。歐債危機嚴重拖累了全球經濟復蘇。歐盟連續召開會議,商討解決危機方案。(債務危機是指在國際借貸領域中大量負債,超過了借貸者自身的清償能力,造成無力還債或必須延期還債的現象。)材料二:美國強勢重返亞洲。2011年,美國明顯把戰略重點轉向亞洲:強化駐日韓美軍,加強與菲律賓、越南軍事合作,強推南海問題國際化,宣布與澳大利亞簽署永久駐軍協議……目標直指中國。對此,中國國防部明確指出,美國的做法是冷戰思維的表現,與和平、合作、發展的時代潮流背道而施。材料三:中國政府于9月25日發布《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系統全面地闡述了釣魚島的歷史背景和問題實質,用無可辯駁的史實證明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揭露了日本竊取釣魚島的歷史真相,并進一步表明中國政府對待釣魚島問題的態度。主張在涉及主權、統一及領土完整的問題上,中國決不退讓,決不妥協。中國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1)三段材料再次彰顯了當今時代的什么主題?(2分)(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美蘇冷戰開始與結束的標志分別是什么?(2分)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影響當前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主張體現了怎樣的外交原則?(1分)2012學年第一學期學生學習能力測試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5小題,共42分)30.(11分)(1)(3分)朝鮮;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鞏固新政權;(1分一個)(2)(3分)1972年尼克松訪華;(1分)簽署了《聯合公報》,結束了兩國長達20多年的敵對、隔絕狀態;(1分)兩極格局(1分)(3)(1分)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2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分) 香港(1分)(5)(2分)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強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言之有理即可,答出兩點得2分)31.(9分)(1)(3分)①1950年開始土地改革;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③1953年7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鞏固了新生人民政權;④肅清反革命殘余勢力;⑤建立各地各級人民政府;⑥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⑦1953年開始執行一五計劃,到1957年超額完成; ⑧1956年基本完成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基本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答出三點即得3分)(2)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分)從單一的公有制變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1分)(3)(4分)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1分)1979年在安徽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開放首先在沿海展開,(1分)1980年設立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1分)32.(7分)① (2分)完成土地改革和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1分1個)② (1分)明顯下降③ (1分)穩定快速增長;或持續增長④ (1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⑤ (2分)① 一切要從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出發或者認清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1分)② 發展經濟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1分)33.(8分)(1)(1分)1952年土地改革(2)(3分)2000年底達到的總體小康 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每一個特點1分)(3)(1分)全面小康(4)(3分)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①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比較低;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1分1條)①柏林墻②古巴導彈危機③北約和華約軍事集團分布④“9.11”事件1952 57 60 65 1978 20082008生產狀況年份ⅠⅡ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