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 法治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90 分鐘。2.答案全部填寫在答題卡上。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場重要戰役描述的關鍵詞有“首次使用毒氣彈”、“絞肉機”,這場戰役最有可能是A.馬恩河戰役 B.索姆河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莫斯科保衛戰2.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上文中的“他”可能是A.林則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陳獨秀3.1919 年,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條陳中寫道:“此次罷學風潮,近因由政治問題發生。”條陳中說的“罷學風潮”和“政治問題”分別是指A.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C.五四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D.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4.1919 年 4 月底,美國哲學家杜威應胡適等人邀請來華講學,先后在北京、上海等 11 個省市高校講演 100 余場,歷時 1年零 3 個月。杜威在華期間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某報紙上刊登了白話文作品 B.學生紛紛南下廣州,參加北伐戰爭C.學生上街游行,聲討賣國賊 D.各地工人發動罷工,支援學生運動5.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是①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②五四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③秋收起義——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④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6.圖 1中的兩個人在 20 世紀 30 年代發動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兵諫”,有關該事件的歷史要素,敘述正確的是①時間:1936 年 12 月 12 日 ②地點:陜西西安③目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④意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圖 1 張學良、楊虎城合影7.誦讀偉人詩詞,重溫革命崢嶸歲月,領略偉人革命情懷。下列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 ②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③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8.與表 1 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的歷史事件分別是A.南昌起義、土地革命 表 1 1927-1937 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表B.秋收起義、紅軍長征 時間 1927.4 1927.8 1934.9 1937.1C.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 人數 5.7 萬 1 萬多 30 多萬 4 萬多D.反革命政變、土地革命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1 頁 共 6 頁學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_______________1941 年 12 月,《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指出:“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回答 9—10 題。9.材料反映 1941 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A.中國忙于內戰無暇顧及 B.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C.日本停止對重慶的轟炸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建立10.“侵略者之日本向我美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的標志性事件是A.偷襲珍珠港 B.中途島海戰 C.諾曼底登陸 D. 阿拉曼戰役11.1942 年 7 月開始,“蘇德兩軍在此進行了一場對雙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象征性的戰役……到 1943 年 2 月德軍投降時,人數已不足最初的一半”。這場戰役A.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B.使德軍喪失太平洋戰場主動權C.標志著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轉折點12.1943 年 11 月,美、英、中三國領導人在某次會議上,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聲明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必須歸還中國。此次會議是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13.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近代以來,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風云變幻。下列對有關圖片的解釋,正確的是14.蔣介石曾對周恩來說:“盼告訴潤之(毛澤東),要和,就照這條件和。不然,請他回延安帶兵來打。”從材料可以看出,蔣介石多次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是為了A.實現國共第二次合作 B.爭取國內民主與和平C.商討新中國成立事宜 D.為獨裁假和平真內戰15.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里所說的三大戰役是①遼沈戰役 ②平津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渡江戰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自 2013 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得到了全球范圍的積極響應,中國先后與 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這說明①進入新時代,中國已經步入發達國家行列②中國在自我發展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世界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④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北宋教育家胡瑗曾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下列說法與其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2 頁 共 6 頁寓意相符的是A.國家強大靠教育,其他方面不重要 B.教育激發人的潛力,使人智力均等C.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D.我國教育事業已不再需要繼續改革18.以下說法與圖 2 反映的現象相符合的是A.我國目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貧富懸殊問題B.我國已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C.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D.我國經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19.華為作為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自創辦以 圖 2來,就堅持每年把銷售收入的 10%以上投入科技研發。華為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在企業中位居全球第一,企業發展也欣欣向榮。華為的發展經歷告訴我們A.大眾創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B.我國科技創新實力領先世界C.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D.應把發展科技作為中心工作20.從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誕生;從“海水稻”試驗成功到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 1 號”投入使用,這一切都共同說明了①我國科技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國在尖端技術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③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 5 大題,共 60 分。)21.(10 分)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進步的道路上不斷求索。材料一 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林伯渠(1)根據材料一,指出 20 世紀初哪一歷史事件促使專制主義成為“過去”,并分析其歷史意義。(5分)材料二 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這腐舊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凈凈不可。——《新青年》第 3 卷(2)為將舊思想“洗刷得干干凈凈”,當時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什么運動,高舉什么旗幟。(3分)(3)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2分)22.(10 分)2020 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5 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以兩組圖片來銘記這段歷史。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3 頁 共 6 頁【人物篇】圖 3:李宗仁 圖 4:彭德懷(1)根據圖 3、圖 4舉出正面戰場或敵后戰場的一個戰役。(2 分)【場館篇】圖 5:盧溝橋遺址 圖 6:哈爾濱蘇軍烈士紀念碑(2)列舉相關史實,說明圖 5 紀念地設立的理由。(4 分)(3)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4 分)23.(12 分)歷史充滿選擇,歷史因選擇而不同。【首相的選擇】“讓德國恢復國土就可以保持英德兩國長期友好和平穩定的關系……這是我張伯倫們時代的和平”。 ——張伯倫參加慕尼黑會議歸國后所作的演講“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防衛本土……我們決不投降。”丘吉爾——丘吉爾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以后所作的演講(注:張伯倫于 1937-1940 年任英國首相;丘吉爾于 1940-1945 年任英國首相)▲圖 7 二戰初期德國擴張示意圖(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圖 7 的年代尺。(2 分)(2)根據表格內容,概括英國兩任首相對德政策的變化,并用一例史實證明該變化。(4 分)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4 頁 共 6 頁【人民的選擇】美國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在評論 1941 年發生的一件歷史事件時說道:“由于敵人蠢到極點,他們終于幫助我們解決了種種困難,解除了重重疑慮,使我國人民團結起來,走上了那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長而艱苦的道路……”(3)指出促使美國人民“團結起來”的歷史背景。(2 分)【國家的選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對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茲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國家宣言》圖 8 《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儀式(4)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論述圖 8 中這些“國家的選擇”的必要性。(4分)24.(14 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1)根據材料一指出李大釗為建立“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所做的貢獻,并闡述這一政黨的誕生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4 分)(2)概述材料三中鄧小平“勇挑重擔”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2分)(3)請按圖中所示,舉一例毛澤東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事跡。(2分)(4)利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6分)(要求:表述成文,邏輯嚴密。)25.(14 分)習近平主席說:“2020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5 頁 共 6 頁【奮進的中國】年份 世界排名 GDP 總量(億美元)1978 年 15 30591990 年 10 93362000 年 5 239832010 年 2 651502019 年 2 990865表 2 1978 年-2019 年中國 GDP 總量及排名變化(1)從表 2 可以獲取什么信息。(2 分)【溫暖的中國】城鎮新增就業 1352 萬人,調查失業率在 5.3%以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 1109 萬,貧困發生率降至 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 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摘自《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2)材料反映了黨和政府在努力踐行哪一發展思想?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黨和政府是如何踐行這一發展思想的。(6分)【創新的中國】2004 年國務院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作出了加快高鐵發展的重要決策,每年投入上千億的資金用于建設和研發。中車四方公司由此開啟了高速列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2007 年,在女總工梁建英的帶領下,高鐵研發團隊成功突破制約速度提升的關鍵技術,研制出時速 300 公里高速動車組;其中,CRH380A 型電力動車組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團隊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3)聯系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怎么做?(6分)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6 頁 共 6 頁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 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A C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D A D C D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 (10分)(1)辛亥革命;(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分)(2)新文化運動(1分);民主和科學。(2分)(3)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領域的繼續和深化;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精神動力(或者: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寫出一點即可)22.(10分)(1)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敵后戰場:百團大戰。(2分,寫出一個即可)(2)圖5: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4分)(3)①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全民族抗戰,使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2分)②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對中國抗戰的支援,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2分)23.(12分)(1)德國突襲波蘭。(2分)(2)變化:從奉行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法西斯國家。(2分)史實:1940年7月,不列顛之戰,英國軍民在丘吉爾的帶領下堅決抵抗德國。(2分)(3)背景: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2分)(4)隨著法西斯國家的侵略不斷深入(1分),中、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分)加強了反法西斯國家之間的團結協作,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任寫1點得1分)24. (14分)(1)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北京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等(2分,寫出1點即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分)(2)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2分)(3)示例: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領導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創建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2分,寫出1點即可)(4)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此后,中國共產黨通過艱難的探索,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創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戰勝利后,面對蔣介石挑起的內戰,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解放戰爭,于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總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6分)25.(14分)(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2分)(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分)“減少貧困人口”等說明黨和政府在努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說明黨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基本養老、醫療水平提高”說明黨和政府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結合材料,任意寫出2點得4分)國家要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等;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術等;個人要弘揚創新精神,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角度敘述得6分)九年級社會 法治參考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學校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_______________)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 法治試題卷溫馨提示: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案全部填寫在答題卡上。卷 Ⅰ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場重要戰役描述的關鍵詞有“首次使用毒氣彈”、“絞肉機”,這場戰役最有可能是A.馬恩河戰役 B.索姆河戰役 C.凡爾登戰役 D.莫斯科保衛戰2.民國時期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彌漫的大道上。”上文中的“他”可能是A.林則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陳獨秀3.1919年,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條陳中寫道:“此次罷學風潮,近因由政治問題發生。”條陳中說的“罷學風潮”和“政治問題”分別是指A.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C.五四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D.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4.1919年4月底,美國哲學家杜威應胡適等人邀請來華講學,先后在北京、上海等11個省市高校講演100余場,歷時1年零3個月。杜威在華期間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某報紙上刊登了白話文作品 B.學生紛紛南下廣州,參加北伐戰爭C.學生上街游行,聲討賣國賊 D.各地工人發動罷工,支援學生運動5.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是①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②五四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③秋收起義——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④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6.圖1中的兩個人在20世紀30年代發動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兵諫”,有關該事件的歷史要素,敘述正確的是①時間:1936年12月12日 ②地點:陜西西安③目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④意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圖1 張學良、楊虎城合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誦讀偉人詩詞,重溫革命崢嶸歲月,領略偉人革命情懷。下列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 ②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③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表1 1927-1937年中國共產黨人數變化表)8.與表1中共產黨人數大量減少有關的歷史事件分別是A.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時間 1927.4 1927.8 1934.9 1937.1人數 5.7萬 1萬多 30多萬 4萬多B.秋收起義、紅軍長征C.反革命政變、紅軍長征D.反革命政變、土地革命1941年12月,《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指出:“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回答9—10題。9.材料反映1941年前國民政府遲遲不對日正式宣戰的原因是A.中國忙于內戰無暇顧及 B.國民政府曾對日本抱有幻想C.日本停止對重慶的轟炸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尚未建立10.“侵略者之日本向我美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的標志性事件是A.偷襲珍珠港 B.中途島海戰 C.諾曼底登陸 D. 阿拉曼戰役11.1942年7月開始,“蘇德兩軍在此進行了一場對雙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象征性的戰役……到1943年2月德軍投降時,人數已不足最初的一半”。這場戰役A.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B.使德軍喪失太平洋戰場主動權C.標志著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轉折點1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領導人在某次會議上,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會后聲明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必須歸還中國。此次會議是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波茨坦會議13.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近代以來,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風云變幻。下列對有關圖片的解釋,正確的是14.蔣介石曾對周恩來說:“盼告訴潤之(毛澤東),要和,就照這條件和。不然,請他回延安帶兵來打。”從材料可以看出,蔣介石多次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是為了A.實現國共第二次合作 B.爭取國內民主與和平C.商討新中國成立事宜 D.為獨裁假和平真內戰15.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里所說的三大戰役是①遼沈戰役 ②平津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渡江戰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得到了全球范圍的積極響應,中國先后與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這說明①進入新時代,中國已經步入發達國家行列②中國在自我發展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世界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④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已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北宋教育家胡瑗曾說:“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下列說法與其寓意相符的是A.國家強大靠教育,其他方面不重要 B.教育激發人的潛力,使人智力均等 C.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D.我國教育事業已不再需要繼續改革18.以下說法與圖2反映的現象相符合的是A.我國目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貧富懸殊問題B.我國已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C.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圖2)D.我國經濟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19.華為作為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自創辦以來,就堅持每年把銷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科技研發。華為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在企業中位居全球第一,企業發展也欣欣向榮。華為的發展經歷告訴我們A.大眾創業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B.我國科技創新實力領先世界C.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D.應把發展科技作為中心工作20.從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誕生;從“海水稻”試驗成功到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投入使用,這一切都共同說明了①我國科技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國在尖端技術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③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大題,共60分。)21.(10分)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進步的道路上不斷求索。材料一 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林伯渠(1)根據材料一,指出20世紀初哪一歷史事件促使專制主義成為“過去”,并分析其歷史意義。(5分)材料二 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這腐舊思想布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凈凈不可。——《新青年》第3卷(2)為將舊思想“洗刷得干干凈凈”,當時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什么運動,高舉什么旗幟。(3分)(3)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2分)22.(10分)2020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讓我們以兩組圖片來銘記這段歷史。【人物篇】圖3:李宗仁 圖4:彭德懷(1)根據圖3、圖4舉出正面戰場或敵后戰場的一個戰役。(2分)【場館篇】圖5:盧溝橋遺址 圖6:哈爾濱蘇軍烈士紀念碑列舉相關史實,說明圖5紀念地設立的理由。(4分)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4分)23.(12分)歷史充滿選擇,歷史因選擇而不同。【首相的選擇】張伯倫 “讓德國恢復國土就可以保持英德兩國長期友好和平穩定的關系……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 ——張伯倫參加慕尼黑會議歸國后所作的演講丘吉爾 “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防衛本土……我們決不投降。” ——丘吉爾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以后所作的演講(注:張伯倫于1937-1940年任英國首相;丘吉爾于1940-1945年任英國首相)(圖9 二戰初期德國擴張示意圖▲)(圖7二戰初期德國擴張示意圖)(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圖7的年代尺。(2分)(2)根據表格內容,概括英國兩任首相對德政策的變化,并用一例史實證明該變化。(4分)【人民的選擇】美國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在評論1941年發生的一件歷史事件時說道:“由于敵人蠢到極點,他們終于幫助我們解決了種種困難,解除了重重疑慮,使我國人民團結起來,走上了那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長而艱苦的道路……”(3)指出促使美國人民“團結起來”的歷史背景。(2分)【國家的選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對力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的力量從事共同的斗爭,茲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和約……——《聯合國家宣言》)(圖8《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儀式)(4)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論述圖8中這些“國家的選擇”的必要性。(4分)24.(14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根據材料一指出李大釗為建立“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所做的貢獻,并闡述這一政黨的誕生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4分)概述材料三中鄧小平“勇挑重擔”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2分)請按圖中所示,舉一例毛澤東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事跡。(2分)利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6分)(要求:表述成文,邏輯嚴密。)25.(14分)習近平主席說:“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年份 世界排名 GDP總量(億美元)1978年 15 30591990年 10 93362000年 5 239832010年 2 651502019年 2 990865【奮進的中國】(表21978年-2019年中國GDP總量及排名變化)從表2可以獲取什么信息。(2分)【溫暖的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調查失業率在5.3%以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摘自《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材料反映了黨和政府在努力踐行哪一發展思想?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黨和政府是如何踐行這一發展思想的。(6分)【創新的中國】2004年國務院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作出了加快高鐵發展的重要決策,每年投入上千億的資金用于建設和研發。中車四方公司由此開啟了高速列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2007年,在女總工梁建英的帶領下,高鐵研發團隊成功突破制約速度提升的關鍵技術,研制出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其中,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發團隊將“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3)聯系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怎么做?(6分)九年級社會 法治試題卷(EZ)第 5 頁 共 5 頁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答題卡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答題前考生務必將答題卡上的學校、年級、班級、姓名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并正確填涂右側考號。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嚴格按照題號在相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無效、在草稿紙和試卷上答題無效。要求書寫工整,保持答題卡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破損。22.(10分)(1)(2分)(2)(4分)(3)(4分)姓名:班級: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注 意 事 項正確填涂錯誤填涂填涂樣例缺考考生,由監考員填寫準考證,并用黑色字跡的書寫筆填寫右側缺考標記: 考生禁填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23.(12分)(1)(2分)(2)(4分)(3)(2分)(4)(4分)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ABCD2ABCD3ABCD4ABCD5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1)(5分)(3分)(2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勿在此區域內答題25.(14分)(1)(2分)(2)(6分)(3)(6分)24.(14分)(1)(4分)(2)(2分)(3)(2分)(4)(6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2020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 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A C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D A D C D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有 5 小題,共 60 分)21. (10 分)(1)辛亥革命;(1 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分)(2)新文化運動(1分);民主和科學。(2 分)(3)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領域的繼續和深化;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精神動力(或者:奠定了思想基礎)。(2 分,寫出一點即可)22.(10 分)(1)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敵后戰場:百團大戰。(2分,寫出一個即可)(2)圖 5:1937 年 7 月 7 日,日軍炮轟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4分)(3)①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全民族抗戰,使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2分)②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對中國抗戰的支援,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2分)23.(12 分)(1)德國突襲波蘭。(2分)(2)變化:從奉行綏靖政策到堅決抵抗法西斯國家。(2分)史實:1940 年 7 月,不列顛之戰,英國軍民在丘吉爾的帶領下堅決抵抗德國。(2 分)(3)背景: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2分)(4)隨著法西斯國家的侵略不斷深入(1 分),中、美、英、蘇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 分)加強了反法西斯國家之間的團結協作,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任寫 1 點得 1 分)24. (14 分)(1)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在北京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等(2分,寫出 1點即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分)(2)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2 分)(3)示例: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領導了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創建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2分,寫出 1點即可)(4)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此后,中國共產黨通過艱難的探索,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創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九年級社會 法治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抗戰勝利后,面對蔣介石挑起的內戰,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經過三年解放戰爭,于 1949 年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總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 28 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6分)25.(14 分)(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2 分)(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分)“減少貧困人口”等說明黨和政府在努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 3 萬元”說明黨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基本養老、醫療水平提高”說明黨和政府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結合材料,任意寫出 2 點得 4 分)(3)國家要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等;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術等;個人要弘揚創新精神,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角度敘述得 6 分)九年級社會 法治參考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2020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答題卡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答題卡上的學22.(10 分)姓名: 校、年級、班級、姓名用黑色字跡0 0 0 0 0 0 0 0 0 01 1 1 1 1 1 1 1 1 1 注的簽字筆填寫,并正確填涂右側考 (1)(2分)班級: 2 2 2 2 2 2 2 2 2 2 意號。3 3 3 3 3 3 3 3 3 34 4 4 4 4 4 4 4 4 4 事2、 選擇題必須用 2B 鉛筆填涂;非選擇5 5 5 5 5 5 5 5 5 5 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 (2)(4分)填正確填涂 項6 6 6 6 6 6 6 6 6 6錯誤填涂 3、 嚴格按照題號在相應區域內作答,涂 7 7 7 7 7 7 7 7 7 7樣 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無效、在草稿紙8 8 8 8 8 8 8 8 8 8例 9 9 9 9 9 9 9 9 9 9 和試卷上答題無效。4、 要求書寫工整,保持答題卡卡面清缺考考生,由監考員填寫準考證,并用黑色字跡的書寫筆填寫右側缺考標記: 考生禁填 (3)(4分)一、選擇題(本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3.(12 分)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1)(2分)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 5 小題,共 60 分。)(2)(4分)21.(10 分)(1)(5 分)(3)(2分)(2)(3 分)(4)(4分)(3)(2 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24.(14 分) 25.(14 分)(1)(4分) (1)(2 分)(2)(6 分)(2)(2分)(3)(6 分)(3)(2分)(4)(6分)請勿在此區域內答題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內區域的答案無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參考答案最終稿.doc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參考答案最終稿.pdf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答題卡.doc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答題卡.pdf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試題卷最終稿.docx 202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二次月考社會·法治試題卷最終稿.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