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法治學科練習卷試 卷 Ⅰ (選擇題 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下圖表示我國某地傳統民居,以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圍聳起馬頭墻,墻頭高出屋頂,作階梯狀,白墻黛瓦,明朗而素雅。讀圖回答1-2題。1.馬頭墻、天井這種民居最可能位于( )A.東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南方地區2.下列有關這種民居建筑設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曬通風和排水 B.馬頭墻能在發生火災時防止火勢蔓延C.為了抵御風沙和防寒保暖 D.與當地多雨潮濕的環境有關紀錄片《航拍中國》展示了我國歷史、自然及社會發展。據右圖回答3-4題。3.“它”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冬季阻擋著冷空氣南下,夏季暖濕氣流也難以北上。因為它,中國有了南方和 北方。“它”主要位于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4.這座城市“是全世界離海洋最遠的大城市,因此有了干旱的氣候;但也是離冰川最近的大城市,冰雪融水給了這座城市生機和活力。”這座城市位于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5.某中學實施“舊物愛心計劃”:同學們把自己閑置的圖書、小工藝品等貼上標簽,標上價格,放到學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這些物品的同學拿走物品時,把錢自主放到公益箱內,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公益組織。實施“舊物愛心計劃”有助于( )①養成親社會行為,讓同學學會分享 ②培養同學們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③提高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和實踐能力 ④增強同學們的溝通意識和合作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網絡之所以普及迅速,是因為( )①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②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③網絡提供了人們便捷的信息檢索渠道 ④網絡方便了人們的信息交流和傳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類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煙可以抗擊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風險”的傳言滋生蔓延。當在網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時,青少年應該( )A.制定法規,自覺遵守 B.及時轉發,付之于行C.加強管控,凈化環境 D.理性對待,積極求證8.違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不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序號 案例 違法行為 承擔責任① 李某不按交通標志線行駛,被罰200元 行政違法 行政處罰② 張某利用職權受賄,被判有期徒刑3年 民事違法 民事責任③ 錢某因債務糾紛毆打他人,致人重傷 刑事違法 刑罰處罰④ 王某在網上散布疫情謠言,造成民眾恐慌 民事違法 民事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湖北日報》2021年9月27日報道:武漢科技大學出現了一個“網紅打卡點”——盒飯自提點。自提點采用從取餐到付款全自助的“無人售賣”模式,每天賣近千份沒有出現逃單情況。后臺數據統計也發現,銷售額與數量相符。“無人售賣”模式的推出需要個人( )A.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風尚B.弘揚誠信文化,構建個人誠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C.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做老實人,辦老實事D.完善懲戒機制,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受限10.下列思維導圖中,①和②應填的內容是( )A.嚴重社會破壞性 法律要求B.嚴重社會危害性 法律標志C.嚴重社會暴力性 法律觀念D.嚴重社會制約性 法律準則11.青少年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的相貌、去向,巧妙借助社會力量將歹徒抓獲B.在雙方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更要講究智斗C.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保護好作案現場D.不管怎樣,都要挺身而出,與不法分子拼到底12.宋教仁被刺殺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了( )A.二次革命 B.護法運動 C.護國運動 D.北伐戰爭13.1860年10月9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最近兩天發生在圓明園的景象是用任何筆桿子都無法恰當描述的……”這則報道反映了( )A.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 B.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史實 D.抗日戰爭的史實14.1897年張謇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他由此棄官經商,開始倡導( )A.實業救國 B.維新變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學15.“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翻。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A.關天培 B.林則徐 C.鄧世昌 D.左宗棠16.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發表《八一宣言》C.“一二·九運動” D.國民黨發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17.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照壁上刻有這樣的話:“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這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是( )A.忘卻歷史,撫平傷痛 B.牢記血淚,盼望復仇C.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D.抹殺歷史,拒絕戰爭18.右側是同學們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最適合的名稱應該是( )A.近代開端B.走向共和C.軍閥割據D.國家統一19.“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這段文字反映的是( )A.東北三省淪陷 B.南京大屠殺慘案 C.抗日戰士血染盧溝橋 D.重慶大轟炸慘案20.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 )①平津戰役 ②遼沈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渡江戰役。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法治學科答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觀察右圖,《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調最低刑責年齡。(1)用“規則的維護與改進”相關知識,分析該漫畫所反映事件的原因。(4分)材料二: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小吳同學因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而受到教育懲戒,其家長對此頗有微詞,他們認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實施教育懲戒容易傷害他們的健康,應以鼓勵、表揚為主。(2)請運用“遵守社會規則”相關知識,對小吳同學家長的言行進行簡要分析。(6分)22.(12分)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標簽和最高的榮耀。“創建不是一些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已成了我們紹興城的寫照。閱讀八年級學生小徐的三則日記片段,回答問題。【文明·點贊】今天同桌被評上了本月的校園之星。和同學約好的事情,他總是說到做到,從不耽擱;犯了什么錯誤,他總是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從不逃避。為他高興!向他學習!(1)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看,小徐同桌的表現主要體現了哪一價值準則?這一價值準則有何重要意義?(4分)【文明·助力】作為一名共青團團員,我踴躍參加校團委組織的“清除小廣告”“宣傳垃圾分類”等活動,發揮青年先鋒模范作用;作為一名志愿者,爸爸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撿拾垃圾、文明勸導、風雨無阻;作為一名醫生,媽媽救死扶傷。爸爸說媽媽對待本職工作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也是在為創文添色彩,鄰居說我們是奉獻的一家。真自豪!很開心!(2)從服務社會的角度談談小徐一家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做法給你的啟示。(4分)【文明·捍衛】班里有同學在校外被敲詐勒索。小涵同學在暗中觀察、了解敲詐團伙的具體情況后,向老師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學校報案,依法對敲詐團伙成員進行了處理。班里同學對小涵的行為紛紛點贊。很勇敢!真機智!(3)當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小涵積極履行了哪一義不容辭的責任?小涵的做法告訴我們在履行這一責任時要注意什么?(4分)23. (14分)關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建立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讀下圖和表,回答問題。氣溫(℃) 1月 -0.57月 26.3降水量(mm) 1月 6.17月 92.8全年 573(1)根據圖、表中信息,說一說渭河的水文特征。(4分)(2)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城市眾多,請根據材料說說其形成的有利條件。(6分)(3)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發展目標之一。請從旅游資源角度說說當地擁有哪些優勢?(4分)24.(14分)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閱讀年代尺(1)寫出材料一年代尺所示的歷史階段名稱。任選其中一個“新”,用相關歷史事件說明你對“新”的理解。(4分)材料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2)根據材料二,列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創造奇跡”的歷史事件名稱及其意義兩例。(6分)材料三: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講話(3)運用北伐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史實各一例,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4分)25.(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選自五四運動之《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原載1919年5月11日《每周評論》)材料二:華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現在,眼見華北的主權,也要繼東三省熱河之后而斷送了!這是明明白白的事實,而舉國上下,對此卻不見動靜。……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親愛的全國同胞父老……,不但是依賴負有守土之責的長官,尤其希望全體民眾,也都能一致奮起,統一步伐,組織起來,實行武裝自衛。——選自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刊登于1935年12月10日《怒吼吧》)(1)材料一、二中奮起擔責的青年學生有著怎樣的共同境遇?(4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解釋材料一、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的積極作用。(6分)8202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會法治學科練習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A B C D B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A C A C B B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0分)(1)①漫畫中《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調最低刑責年齡,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預防未少年人違法犯罪,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②漫畫中《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調未成年刑責年齡,說明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修改和完善。(4分)(2)①小吳同學家長的觀點是錯誤的。(2分)②維護秩序靠規則。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受到相應的處罰。③小吳同學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不僅違反了規則,也損害了其他同學的自由和權利,給予其適當懲戒,能夠增強他的規則意識,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其健康成長。④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對青少年教育要以鼓勵、表揚為主。適當使用教育懲戒,寬嚴相濟,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答出②-④中兩點即可,4分)22.(12分)(1)誠信。(2分)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②能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2分)(2)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從實際出發,講求實際效果。②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學會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將來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做好準備。(4分)(3)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2分)②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2分)23.(14分)(1)①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②有結冰期;③含沙量大;(2點即可4分)(2)①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②河流眾多,生產生活的水源充足;③氣候宜人;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每點2分,共6分)(3)【自然條件】①周邊有華山、終南山、秦嶺、黃土高原、黃河等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條件】②域內的西安、咸陽是歷史古都,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4分)24.(14分)(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分)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任答一點2分)(2)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每點3分,共6分)(3)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查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擔架、獨輪車,幫助人民解放軍筑路、修橋、轉運傷員、運送物資。(4分)25.(10分)(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4分)(2)材料一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3分)材料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3分)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