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水市2021學年第一學期初中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模擬卷(一)七年級中國歷史道德與法治人文地理試題卷仝卷由社會·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考試吋間為90分鐘考生須知:本次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全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3.請用藍色或黑色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部分(50分)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某班同學進行主題研究,根據提供的三個關鍵詞可以判的生活關鍵詞1:黃河流域橫線上應填入(▲)關鍵詞2:種植粟A.山頂洞人B.半坡人關鍵詞3:半地穴式房屋C.河姆渡人D.良渚人2.下列對秦漢時期的相關歷史事實或歷史現象表述正確的第1題是(▲)①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分封”建議,下詔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②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③張仲景發明了“麻沸散”,他醫術精湛,被世人稱為“醫圣”④西域都護府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A.①②C.②④③④3.與圖中所示溫和的大一統舉措是(▲)、「諸侯王]A.中央設置司隸校尉B.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地C.大力實行“推恩令”諸侯王的孩子們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3題邵4.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建筑技術的進步B.人工取火的發明C.飼養水平的提高D.生產工具的改進5.有學者形容先秦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氣,平治天下;有的愛好和平,講求實際功利;有的刻薄嚴苛,法度嚴明;有的帶著逍遙魂兒,避世尋自由。上述思想分別指(▲)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七年級中國歷史·道德與法治·人文地理(一)試題卷第1頁共8頁6.右圖是某校為應邀來訪的學者設計的講座海報,下列內容符合該主題的有(▲)①華佗發明了“麻沸散”,創編出“五禽戲”,幫助人們強講座海報時間月12日②顧愷之是著名畫家,他的作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身健體主題:兩漢的科技和文化③祖沖之的《九章算術》為我國在數學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內容④張仲景著作《傷寒雜病論》,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第6題D.①④7.海昏侯墓是(西漢)漢廢帝劉賀的墓葬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②③代列侯等級墓葬。其出上的文物可能有(▲)齊民要術①孔子圖像②《齊民要術》③五銖錢④五禽戲圖①③8.讀下列四大洋經緯度位置圖,以下各組排序與圖示一致的是(▲)30°W180°60°N23°26'N26's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市”在最早時候它的意思是(▲)A.用于防御野獸的城墻B.古代居民居住區的水井C.商品交易的場所D.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級中國歷史·道德與法治·人文地理(一)試題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