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歷史與社會部分(50分)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的簽訂,中國的主權(quán)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旋渦。”文前省略的是B.《天津條約》C.《馬關(guān)條約》D.《辛丑條約》A.《南京條約》2,觀察下列圖片,為了防范專制獨裁,確保中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中華民國頒布了天朝田制度三主義中華民國的D3.1929年12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古田會議確立了A.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B.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C.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的主張D.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4.某知識競賽的試題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組詞語:“華清池、兵諫、聯(lián)共抗日、和平解決”由此判斷,該歷史事件是D.西安事變A.護國戰(zhàn)爭B.五四運動C.九一八事變5.文獻記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衛(wèi)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fā),毛打趣的說:“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fā),值得!”“三個勝仗”是指①孟良崮戰(zhàn)役②遼沈戰(zhàn)役③平津戰(zhàn)役④淮海戰(zhàn)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詩句“南國春意暖,北國正冰封”反映出我國A.海岸線漫長曲折B.國土面積廣大C.緯度跨度較大D.經(jīng)度跨度較大7.下面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圖中,最能反映我國地勢特征的是西東西東東西ABD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1(共6頁)8.“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描述的景觀是A.內(nèi)蒙古高原B.華北平原C.四川盆地D.黃土高原9.某校開展了一次家鄉(xiāng)的社會調(diào)查活動,下列是他們的調(diào)查步驟,其正確的排序是①擬訂提綱②實施調(diào)查③確定主題④撰寫調(diào)查報告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10.某中學地理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qū)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nèi)容合適的是A.①海拔較低,一馬平川空氣稀薄+②B.②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世界屋脊屋①上高寒氣候風光獨特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雪山連綿④D.④湖泊多,水陸交通很發(fā)達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11.在近代化的過程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前赴后繼、不屈不撓,譜寫了一曲曲悲壯激越的近代史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轉(zhuǎn)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我們自己也在內(nèi)部改變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nèi)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新的中國。裴鈺《改變中國》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在這場革命中接受洗禮的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繼續(xù)探尋救國救民道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中國共產(chǎn)黨應運而生。習近平《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講話》(1)寫出李鴻章、康有為嘗試改變“清代中國”的歷史事件名稱。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找到一條“催生一個新的中國”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分)(2)運用所學知識說說辛亥革命對“催生一個新的中國”的貢獻。(4分)(3)綜合上述材料說說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具有怎樣的歷史必然性 (2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2(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