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 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教學評價試題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道德與法治部分(4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1-5 CBACC 6-10 DCA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2 題,共 20 分)11.(1)“我身高 172,步幅優勢不明顯,所以我用肌耐力和爆發力彌補短板”表明蘇炳添是通過自我評價來認識自己。(2分)(2)友誼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有利于我們實現自我價值;朋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經驗,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悟生命的美好。(兩點即可,4分)(3)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到一起;努力,需要堅持;努力,需要方法。(兩點即可,4 分)12.(1)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生命是珍貴的,要敬畏生命;自覺珍愛他人的生命。(言之有理一點即可,2分)(2)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2分)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2分)(3)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平凡的人可以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當我們把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言之有理兩點即可,4 分)J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案第 1頁 共 2頁歷史與社會部分(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13-17 CADAC 18-22 DABBA 23-27 BCDA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3 題,共 30 分)28.(1)比例尺;50。(2 分)地處平原,地勢低平;靠近河流,生活用水豐富;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答出兩點,2分) (2)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種類復雜多樣 ,中間高、四周低,自中間流向四周,放射狀。(5 分) (3)②(1分)29.(1)河姆渡人,長江流域,7000 年。(3 分) (2)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廣,(2 分)(3)江南地區經濟狀況:富庶。(1 分)影響:為日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打下基礎。(2 分)(4)優越的自然條件(或靠近大江大河);注重科技創新(或創新生產工具);穩定的社會環境。(答出兩點即可,2 分)30.(1)措施: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戰。(2 分)(2)改革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朝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2 分)(2)政治:頒布“推恩令”,還建立刺史制度。(2 分)思想:罷黜百家,尊崇儒術。(2 分)(3)都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鞏固和促進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言之成理答出一點即可,2分)J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答案第 1頁 共 2頁2021 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教學評價試題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親愛的考生:歡迎參加考試! 請你認真審題, 仔細答題, 發揮最佳水平。 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由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兩個部分組成。2.全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道德與法治部分 (40 分 )一、選擇題(本題有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1 年 10 月 16 日, ▲ 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隨后進入預定軌 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A.神州十一號 B.神州十二號 C.神州十三號 D.神州十四號 2.2021 年 8 月 8 日,東京奧運會閉幕。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收獲 38 枚金牌、32 枚銀牌、18枚銅牌,金牌數和總獎牌數均位居 ▲ 。A.第一 B.第二 C. 第三 D.第四3.跨進中學的大門,生命翻開了新的篇章。“中學生”成了我們的新名字,這個“新名字”意味著 ▲ ①新的角色和身份 A.①②③②新的環境和起點 B.①②④③新的功課和挑戰 ④新的教室和課桌椅C.②③④ D.①③④4.在學習了《認識自己》 后,小陽同學整理了如下資料,其中解讀錯誤的是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己很重要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要善于通過他人了解自己③茍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 明日之我一定會優于今日之我 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無法認識自己,總是被事物所迷惑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5.右圖所示《學習金字塔》 告訴我們 ▲①學習方法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②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③學會學習,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④學會學習,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在道德與法治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準備辦一期以“友誼的天空”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列同學留言中符合手抄報主題的是 ▲①無論事情大小都替朋友做決定③指出朋友的缺點,絕不顧及情面②尊重朋友,把握分寸④對朋友無意的傷害,相互理解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1頁(共 6 頁)7.右圖漫畫說明了 ▲A.網絡交友太危險,必須遠離網絡B.網絡可以幫助我們結交更多新的伙伴C.網上交友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需要慎重對待D.網上交友不利于現實生活中友誼的獲得8.魯迅幼年時曾師從壽鏡吾先生。盡管求學時間不長,但他對壽先生一直很尊敬。成年后前 往南京求學,每次回老家紹興必定會抽空去看望先生。出國留學后,也經常寫信給壽先生 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魯迅先生的尊師行為告訴我們 ▲A.尊師敬長,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B.尊重師長,只尊重喜歡的老師C.尊重師長,只要尊重表揚、肯定自己的老師D.尊重老師,就是要對老師無條件的服從9.“不談學習,母慈子孝; 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這是網絡上針對父母輔導子女學習狀況 的調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親子關系直接影響著家庭的氛圍 ②父母應該多理解、包容和遷就子女③子女要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 ④心智、學識和經歷差異容易造成沖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2021 年 1 月,陳薇在“最美浙江人 ·浙江驕傲”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榮獲 “年度致 敬人物”稱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她敢打敢拼,不懼艱難,領銜開發新冠病毒疫苗。她的事跡表明 ▲ ①生命有限度,但價值可以延伸③生命的意義在于獲取更多榮譽②生命的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④生命的價值在于利人利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2 題,共 20 分)11.(10 分) 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百米決賽上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關 注“中國飛人”。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賽后采訪時,蘇炳添直言“跑步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我會利用這個天賦好好 跑下去”, 并且說,“我身高 172,步幅優勢不明顯,所以我用肌耐力和爆發力彌補短板”。(1) 結合材料一,談談蘇炳添是通過什么途徑來正確認識自我的。 (2 分)材料二: 在長年累月的訓練過程中,蘇炳添經常與隊友分享訓練技術,與隊友關系友好, 他賽后感言,“能有今天的勝利,完全離不開國家田徑隊的栽培,以及隊友的幫助和鼓勵。”(2) “能有今天的勝利,離不開隊友的幫助和鼓勵”, 蘇炳添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成長道路上 友誼具有怎樣的意義? (4 分)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2頁(共 6 頁)材料三: 賽后,蘇炳添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言: “所有夢想在這一瞬間變成現實! 請相 信自己,沒有不可能!”經過多年的堅持不懈,蘇炳添成為首位進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亞洲人, 他實現了一直追求的夢想,也實現了中國短跑歷代前輩的共同夢想。(3) 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是每個人追尋的愿望。縱觀蘇炳添的圓夢之路,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4 分)12.(10 分) 疫情下的社會百態,再現生命的重要性。鏡頭人生 感悟人生鏡頭一: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勇敢逆行, 告訴我們怎樣的生命觀? (2 分)鏡頭二:疫情之下,武漢方艙醫院里病人的生活遠遠比 外界想象的更加豐富,醫護人員帶著患者們跳起了 歡快的舞蹈,做起了廣播體操,一掃疫情陰霾,放 松患者的情緒。 運用“珍視生命”的相關知識, 說明醫護人員為什么要“多此一 舉”, 帶動患者們唱歌跳舞?(4 分)鏡頭三:2021 年 10 月內蒙古額濟納旗確診病例多起。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生紛紛請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不到兩小時,迅速有一千多名學生“請戰”加入抗 疫,學生一個個按下鮮紅的指印。一封封“請戰書” 讓國人叫好淚目。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大災大難 面前,生命往往會綻放出別樣的光 芒。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們應該 如何在平凡中創造偉大? (4 分)歷史與社會部分( 60 分 )一、選擇題(本題有 1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22 年元月杭紹臺高速鐵路已開通, 使臺州到杭州的鐵路出 行時間大大縮短了,便利了人們的出行。 請回答 13-15題 13.想乘坐該鐵路從臺州到杭州,應該選擇哪幅地圖查找交通路線 ▲A.《世界政區圖》C.《浙江省交通圖》14.下列圖例表示鐵路的是 ▲C. D.15.該鐵路臺州段總長 114 千米,小李在某杭紹臺鐵路示意圖上量得臺州段長度為 5.7 厘米, 請問該圖的比例尺為 ▲A.1:2000 B.1:20000 C.1:200000 D.1:200000016.小王同學上網查詢某國的基本信息,得知該國“國土面積是 937 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 約 3.30 億,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官方語言是英語”。 該國是 ▲A.美國 B.英國 C.中國 D.韓國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3頁(共 6 頁)17.關于某地(25°S,60°W)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半球、北半球、高緯度 B.東半球、北半球、中緯度C.西半球、南半球、低緯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18.觀察下面的示意圖,你認為“山頂洞人”所在的時間位置應該是 ▲距今 170 萬年 距今 70 萬年 距今 20 萬年 距今 3 萬年 2022 年時間隧道A B C D 19.詩句“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 表明了“中華開國”的人物是▲A.黃帝 B.炎帝 C.禹 D.舜20.《禮記.禮運》 記載: ”今大道既隱, 天下為家 … … ”材料反映了 ▲A.禪讓制開始出現C.分封制開始出現 B.世襲制開始代替禪讓制 D.分封制開始代替禪讓制21.《論語 ·學而篇》中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體現了 ▲學派思想。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22.象棋棋盤上標有“楚河”“漢界”, 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發生在▲A.秦亡后不久 B.陳勝、吳廣起義爆發時 C.赤壁之戰后 D.淝水之戰后23.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 一書中說: “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 能在經濟上體現這一現象的措施是 ▲①修筑長城 ②統一貨幣 ③統一度量衡 ④建立中央集權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5 月 18 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某博物館在當天推出了以“融 ·合: 從春秋到秦漢”為主題的文物圖片線上展覽。下列符合該主題的圖片有 ▲①司母戊鼎 ②秦半兩錢 ③三星堆青銅面具 ④ 吳王夫差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5. 日本有蔡倫宮,法國有蔡倫博物館……蔡倫受到如此尊敬,是因為他 ▲ A.發明了造紙術 B.發明了印刷術 C.發明了火藥 D.改進了造紙術26.把握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以下三幅示意圖整體反映出 ▲A.統一趨勢不斷加強C.三國鼎立局面形成B.東漢末年軍閥割據D.魏晉時期政權并立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4頁(共 6 頁)27.“漢朝絲綢由中亞、西亞運到羅馬帝國,成了羅馬元老院議員和其他貴族的夫人的珍貴 服飾:羅馬的鐵制品、玻璃、金銀流入了漢朝”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①古羅馬人穿絲綢服裝很普遍③西方與漢朝存在著經濟貿易 A.①② B.①③②漢朝與西方的交通保持通暢④漢朝絲織品的價格非常便宜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 3 題,共 30 分)28. ( 10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是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1) 觀察上圖,圖中缺少地圖三要素中的 ▲ ,等高距是 ▲ 米。(2 分) 并分析圖中 E 城鎮形成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2 分)材料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亞洲地形圖臺州市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2) 根據材料二說說: 亞洲的氣候特點是: ▲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亞洲地形 ▲ 。受 亞洲地勢 ▲ 的影響,亞洲的河流大多流向為 ▲ ,呈 ▲ 分布。(5 分)(3) 根據材料二判斷: 我們的家鄉臺州的氣候類型是 ▲ 。(填寫數字)(1 分)29.(10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起源篇】 材料一: 2021 年 11 月 21 日在國 家博物館“稻 ·源 ·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 展”中展出臺州仙居下湯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炭化稻米,證明了該遺址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 地之一。(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一,請回答: 像下湯人一樣栽培水稻的是哪一原始人? 他們生活在哪一流域? 此遺址距今約多少年? ( 3 分)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5頁(共 6 頁)【生產篇】 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圖片最早反映了何時何種現象? (2 分)【發展篇】 材料三: 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 ——《晉書.食貨志》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 ——《宋書》(3) 根據材料三說說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狀況并對我國古代經濟產生了什么影響? ( 3 分)(4) 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2 分)30.(10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漢書 ·食貨志上》材料二: 秦朝作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肇始,在史冊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 筆墨。秦始皇……締造了一個大一統的大秦帝國……然而這個偉大帝國僅僅歷時十幾年就轟 然倒塌了。歷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國成為世人關注的千古之謎。——《王立群讀(史記) 之秦始皇》(1) 根據材料一,歸納“商君”改革的兩項措施。 (2 分)(2)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君”改革是如何為材料二中的“秦始皇……締造了一個大一 統的大秦帝國”奠定基礎的? (2 分)材料三: 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 整合與凝聚,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 息。——翦伯贊《中國史十五講》(3) 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的漢武帝為實現“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 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別采取的措施? (4 分)(4) 毛澤東《沁園春 ·雪》一詞中有“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秦 皇漢武”所采取措施在中國歷史上產生的共同作用。(2 分)J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 第 6頁(共 6 頁)B.《中國政區圖》 D.《臺州市交通圖》A. B.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社會法治試題.doc 答案 七年級社會.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