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中考時政熱點專題:中國夢1、?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2、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必須貫徹什么方針?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3、2012年11月29日,在國博“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新任總書記習近平說:“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習近平重申了十八大報告中的兩個“一定能”,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引人注目的是,他進而提出第三個“一定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習總書記還向全黨提出三個“必須牢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回首過去,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審視現在,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來,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1)你認為“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答:①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國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2)“三個‘必須牢記’”體現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答:①發展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需要艱苦奮斗精神的支撐和鼓舞。④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3)制約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在經濟、科技上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②面臨著嚴峻的資源、人口、環境等問題;③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加;④我國周邊的安全形勢比較嚴峻;⑤面臨著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恐怖勢力的威脅。4、材料一:12月21日,“漢語盤點2012”揭曉儀式在京舉行,經網民推薦、專家評審、網絡票選等環節,“夢”、“釣魚島”分列年度國內字、國內詞第一。?據介紹,在票選階段,“夢”作為年度國內字便一路領跑。南方日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該活動公布年度國內字結果時對“夢”字的解說是: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諾貝爾獎夢,GDP趕英超法,一一兌現,“可見,國運來了,擋也擋不住”。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在國博“復興之路”展覽現場說:“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材料三: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材料一中的諸多“夢”和材料二中的“中國夢”有什么關系?答:通過材料一中的奧運夢、飛天夢、航母夢、諾貝爾獎夢的逐一實現,有力的推動了中華民族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前進步伐,激發民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熱情。中華民族在追求中國夢這個共同理想的過程中,可以促進每個人個人理想的實現,可以促進人民群眾不斷實現方方面面的夢想。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5、(1)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民??生】10萬多億的財政收入,六成多投向了民生。民生支出以近20%的速度增長,超過了經濟總量的增速,也超過了財政收入的增速。“三農”、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國家財政的賬本上,有著大寫的民生。(2)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關注民生?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目前存在貧富懸殊,各地發展不平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等。【反腐敗】十八大之后,借力中央高層懲治打擊腐敗的決心,中國“網絡反腐”多處開花,20多天之內,十多名被查官員中,超過半數與網絡舉報有關,引發一波又一波網絡圍觀熱潮。網絡時代,人人都有一個“麥克風”。在網民看來十分給力的“網絡反腐”,其實也是把雙刃劍,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娛樂化的成分之外,“誤傷”也時有發生。(3)如何避免網絡反腐中出現“誤傷”?建立和完善反腐的法律法規;健全暢通反腐渠道,降低對網絡反腐的依賴;加快推進反腐制度改革,嚴厲懲處腐敗;公民要樹立強烈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不侵犯他人隱私;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規范自己的言行等等。【正能量】?“正能量”絕對是2012年13億國人最愛的詞匯之一。一位的哥拉載盲人小伙不收錢,他的理由是:我不偉大,但我掙錢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堅持多付費,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偉大,但我掙錢比您也容易點。同一個理由,串起兩顆愛心,感動了無數人。他們釋放的是“正能量”。(4)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無數人在積極地傳遞著正能量,帶動身邊生活情趣。請談談你怎樣傳遞正能量?增強責任意識,尊重社會,關愛他人;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服務社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熱愛生活等。6. (1)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到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是什么?(2分)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要實現中國夢應采取哪些措施?(2分)A.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B.堅持改革開放;C.重視改善民生;D.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7、(l)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實現了哪些夢想?(列舉幾個)最偉大的“夢想”是什么?(2)展開你的想象,描繪一下中國夢實現后的美麗藍圖。(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引領我們“圓夢”的基本國策和戰略有哪些?其中夢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關鍵是什么?8、⑴、本世紀頭二十年的“中國夢”(奮斗目標)是什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解決主要矛盾/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徑?—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9、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據)答:①這是由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②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③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依然是我國的主要矛盾。④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需要。⑤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怎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國家角度獻計獻策。)(劃線部分內容出自書本P130第一段)答:①經濟方面——增強發展協調性,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②政治方面——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權益、社會公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治國方略)③文化方面——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以德治國方略;弘揚民族精神、艱苦奮斗精神)④社會方面——發展社會事業,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完善低保、醫保、社保等社會保障制度;改善民生)⑤生態方面——建設生態文明,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堅持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依法保護環境)—— 堅持“五位一體”的戰略新布局。11、作為一個有志青年,你打算怎樣響應黨的召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實現民族復興)做貢獻。答:我們要樹立崇高遠大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水平、法制觀念;發揚艱苦奮斗、創新精神、民族精神;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才,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勇擔民族復興的崇高使命!?12、、全面小康社會的特征?(或:總體要求/勾畫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藍圖/你將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答案一(P130段2.):①綜合國力增強,人民富裕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②生態環境良好;③人民享有更充分的權力;④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⑤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答案二(十八大報告內容):①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②人民民主不斷擴大,③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答案三: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環境更加優美……13、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從“建設”到“建成”,一字的修改,彰顯出了哪些中國力量?(或:信心的來源)答: 改革開放來,我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黨的正確領導,始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讓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成果;科學發展觀;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14、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物質文明)、政治建設(政治文明)、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社會建設(社會文明)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體現我國可持續、科學發展理念(道路、思路)。建設美麗中國,體現我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15、為什么要建設美麗中國?(或:為什么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答:①這是由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②我國目前面臨著嚴峻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意義):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有利于公民養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慣。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需要。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說明了什么?(要點②→⑤)16、暢想八年后,你將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美麗中國”?(從五位一體的戰略新布局方面描述)—— ①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②人民民主不斷擴大,③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17、請你思考: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中華民族古老的夢想,在這短短的9年一一成為現實?物質上:經濟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制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精神上:科技工作者團結協作、艱苦奮斗、銳意創新;政策上: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國家的高度重視、黨的正確領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