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七上第1-5單元)考點整理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一輪復習學案:(七上第1-5單元)考點整理資料

資源簡介

2013年中考湘師版思品第一輪復習(一)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走進中學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將擁有——————————————
2、進入中學的新體驗?
3、進入中學的新變化?
4、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點?
5、什么叫“心理斷乳期”?
6、為什么說初中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期”?
7、我們怎樣認識中學時期?
8、面對“人生的第二次起跑”我們應該怎么做?或如何把握中學時期(設計成長新方案)?
9、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學習?
10、道德的含義?
11、道德起作用的手段是什么?
12、“ 五愛”指什么?中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什么?
13、為什么要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14、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5、為什么要學會認識自我?
16、如何正確認識自我?
17、如何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途徑)?
18、自我評價的缺點?
19、如何對待他人評價?
20、他人評價的優(yōu)缺點?
21、為什么要展現(xiàn)自我風采?
22、如何展現(xiàn)自我風采?
23、一個人在積極展現(xiàn)自我的同時,為什么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
24、一個人怎樣才能走出舊我,走向新我?
25、生活中最基本的情緒類型?
26、中學生的情緒特點?
27、為什么中學生的情緒起伏變化大,很不穩(wěn)定?
28、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對人的影響有哪些?
29、什么是健康情緒?
30、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情緒?
31、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第一節(jié) 第二起跑線
1、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我們將擁有新的生活、新的體驗、新的收獲。
2、進入中學的新體驗?
①期待與新同學交往,又害怕別人不接受自己。
②學習科目更多,學習更有挑戰(zhàn)性。
③有遠大理想,卻又不知從何做起。
3、進入中學的新變化?
(1)生理上: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大腦發(fā)育、各個器官也逐漸完善:
出現(xiàn)第二性特征等
(2)心理上:渴望獨立,獨立意識增強,處于“心理斷乳期”、半成熟期。
(3)學習上:學習科目增多,難度加大;學習環(huán)境變化很大。
(4)生活和人際交往:面對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感到陌生,無法真正獨立,人際交往出現(xiàn)問題。
4、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點? (處于半成熟期,像個“小大人”。)
5、什么叫“心理斷乳期”?(指青少年企圖從心理上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希望獨立的心理狀態(tài)。)
6、為什么說初中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期”?
①中學時期,人的生理開始出現(xiàn)顯著變化,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大腦發(fā)育日趨完善。
②個人的行為、習慣、愛好、興趣、性格特點逐漸形成
③中學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期”,也是個人自我定位、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時期。
7、我們怎樣認識中學時期?
(1)中學時期是人的生理出現(xiàn)顯著變化的時期。
(2)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關鍵時期;
(3)中學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4)中學時期是個人自我定位、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時期。
8、面對“人生的第二次起跑”我們應該怎么做?或如何把握中學時期(設計成長新方案)?
①學會學習 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③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④勇于創(chuàng)新,勤于實踐
9、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學習?
中學生不但要學習知識技能,而且要學會學習,把學會學習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 越快,只有“樂學”的精神和“會學”的能力永遠不會過時。(樂學、會學)
10、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規(guī)范我們該怎么做和不該怎么做的基本行為準則。)
11、道德起作用的手段是什么?
它依靠學校教育、社會輿論、人們的內(nèi)心信念和習慣發(fā)生作用。
12、“ 五愛”指什么?中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什么?
“五愛”是指“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社會主義”。
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13、為什么要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中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變化最快的階段,也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這需要我們把關注心理健康、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作為自我發(fā)展的重要任務。
14、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①多動腦。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不迷信書本和權威,有自己的想法,把知識學活、用活、努力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
②勤動手。善于把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問題,提高自己的社會生活實踐能力。
第二節(jié) 亮出你自己 考點:□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理解)
15、為什么要學會認識自我?(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①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既不過高也不過低地評價自己,樹立良好的自我認識,在生活中積極展現(xiàn)自我,對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
②通過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來進行自我評價,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個性特點。我們是自己的生命主宰,全面認識自我,使自己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就可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16、★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方法)
要把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揚長避短;還要正確對待他人評價,個人的行為不能完全受他人評價的支配,對他人提出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繼續(xù)發(fā)揚,對他人指出的缺點和錯誤要樂于接受,并努力改正。要不斷完善自我,促進自身健康、順利成長。
17、★如何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途徑)?
①通過反思和自我檢查來認識、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斷正視自我、反思自我促進自身健康發(fā)展。
②回顧以前的經(jīng)歷,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來進行自我評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個性特點。
③通過與同齡伙伴在個性、能力、與人交往的態(tài)度、情感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找出自己的特點,確定自己在同齡群體中的位置,準確認識自己
18、自我評價的優(yōu)缺點?
自我評價有了相對的獨立性,開始顯得有“主見”了,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性逐漸減弱,也能以一定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行為準則為依據(jù)對自己作出評價。由于自我認識能力的不足,或者對自己的期望值不當?shù)仍颍袝r我們總是不能客觀公正地做出評價,從而陷入自卑或自負的誤區(qū)。
19、如何對待他人評價?
①不能完全受他人評價的支配。
②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對他人提出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繼續(xù)發(fā)揚,對他人提出的缺點和錯誤樂于接受,并努力改正。
20、他人評價的優(yōu)缺點?
他人評價比自我評價更客觀,但有的評價由于了解不全面,帶有主觀色彩 。 個人的行為完全受他人評價的支配,容易失去自我
21、為什么要展現(xiàn)自我風采?
我們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也常被別人欣賞。樂于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積極展現(xiàn)自身的才智與風采,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精彩。
22、如何展現(xiàn)自我風采?
(1)尋找個人自信的支點,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
(2)克服膽怯心理,逐步練習當眾大聲發(fā)言。
(3)積極的自我暗示。
23、一個人在積極展現(xiàn)自我的同時,為什么還要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
①當自己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他人時,惰性往往也容易暴露出來,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放棄前進。
②自己與別人相比處于落后狀態(tài)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緊迫感、壓力感,從而迫使自己奮起直追。
24、一個人怎樣才能走出舊我,走向新我?
①樹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學無止境”的信念,以一種不滿足的精神去追求自我完善。
②通過設置更高的發(fā)展目標,來引導自我、激勵自我。
第三節(jié) 擁有好心情 考點:□理解情緒的多樣性,學會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情緒(理解)
25、生活中最基本的情緒類型?(喜、怒、哀、懼)
26、中學生的情緒特點?(大都豐富而熱烈,起伏變化也較大,很不穩(wěn)定。)
27、為什么中學生的情緒起伏變化大,很不穩(wěn)定?(因為中學生內(nèi)心存在很多矛盾。)
28、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對人的影響有哪些?(或問:為什么情緒需要調(diào)節(jié)?)
(1) 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開朗豁達(積極情緒) ①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②容易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提高學習、工作效率;
(2)長期處于憤怒、憂愁、焦慮等消極情緒的人(消極情緒) ①很容易患各種疾病 ②其判斷和分析能力會下降 ③容易失去理智,缺乏自制力
(3)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 智力發(fā)展 、學習效率有著完全不同的作用。情緒是把雙刃劍,情緒需要調(diào)節(jié)。我們要學會有意識地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時克服不良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使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
29、什么是健康情緒? (1)事出有因 (2)表現(xiàn)恰當 (3)適可而止
30、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情緒?
人的情緒易受到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而多變的情緒常常會使人難以專心做好一件事,學習和生活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影響到人際關系,這些對于人的健康成長和順利成長都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有意識地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時克服不良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使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
31、★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轉(zhuǎn)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理性升華、改變認識、幽默。
(請理解并區(qū)別,具體見書)
移注意力——當產(chǎn)生不良情緒時,有意識地轉(zhuǎn)移注意力,改變注意的焦點,不去想引起自己煩惱的事,而去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或嘗試改變生活環(huán)境,使情緒逐步好轉(zhuǎn)。
合理宣泄——在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膱龊希赃m當?shù)姆绞脚沤庑闹械牟涣记榫w,通過合理宣泄,釋放緊張、憤怒、郁悶等不良情緒。
如:進行體育運動、向朋友傾訴、寫日記、大哭一場、放聲歌唱等。
理智控制——主動地、正確的“管住自己”,利用理智這道“閘門”來控制不良情緒,努力使情緒愉快起來,可采用 自我暗示 、 自我激勵 的方法。
理性升華——把受挫而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引向崇高的境界,將其強大的能量凝聚到 學習 、 工作 或生活中。
改變認識——引起不良情緒的原因有時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不合理的想法。因此,人要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及時改變不合理想法。
2013年中考湘師版思品第一輪復習(一)
七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在成長的道路上
1、為什么成長的道路上有苦有樂?
2、怎樣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順與逆?
3、生活中的順境是否只對人的成長有正面作用,逆境只對人的成長有負面作用?
4、★如何正確分析、對待順境?
5、如何在順境中健康成長?
6、★如何正確分析、對待逆境
7、對面挫折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8、怎樣迎難而上、戰(zhàn)勝挫折?
9、怎樣才能培養(yǎng)自己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zhì)?
10、對同樣的挫折,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反應?
11、對待挫折的重要手段是什么?為什么要具備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意識?
12、志趣的含義及高尚志趣有何意義?
13、怎樣培養(yǎng)高尚志趣?
14、意志品質(zhì)的表現(xiàn)?
15、堅強意志的作用?
16、如何鍛煉堅強的意志?
考點1:□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理解)
考點2☆磨礪意志,陶冶情操,鍛煉個性心理品質(zhì)(運用)
考點3☆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運用)
七上 第二單元 第一節(jié) 感受成長
我們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成長的道路上有失敗和挫折。這要求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精神,具備百折不饒的堅強意志。
1、為什么成長的道路上有苦有樂?
是由于生活中的諸多復雜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有來自個人自身的,也有來自家庭、社會的,等等
2、怎樣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順與逆?
①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精神,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②要保持勤奮、自律、堅強、進取的品質(zhì)
③遇到困境時,積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努力走出困境。
3、生活中的順境是否只對人的成長有正面作用,逆境只對人的成長有負面作用?
不是。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對于我們的成長有兩面性,順境也有負面效應,逆境也有正面效應。既可以成為促進人發(fā)展的動力,也可以成為妨礙人成長的阻力。
4、★如何正確分析、對待順境:
(1)一般來說,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能給個人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使人比較順利地成長。
(2)順境也有負面效應:順境容易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
(3)如何在順境中健康成長:只有當個人能始終保持 勤奮、自律、堅強、進取 等優(yōu)良品質(zhì)時,順境才會更好地促進人健康成長。
5、如何在順境中健康成長?(保持勤奮、自律、堅強、進取等優(yōu)良品質(zhì))
6、★如何正確分析、對待逆境: (七上2.1)
逆境也有積極的一面。a.逆境能使人變得更堅強。逆境可以成為催人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力量,它使人在吃苦受累、備受艱辛時磨礪意志、鍛煉毅力。b.逆境會促使人增長才干。在承受各種挑戰(zhàn)、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的才能也得到了有效的開發(fā),意志經(jīng)受了鍛煉。
七上 第二單元 第二節(jié) 直面挫折
7、對面挫折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①畏難止步,向挫折屈服②迎難而上,勇于戰(zhàn)勝挫折
8、怎樣迎難而上、戰(zhàn)勝挫折?
①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tài)度,是戰(zhàn)勝挫折、開拓進取的必要條件。
②面對挫折能冷靜對待,無所畏懼,積極地接受挫折和困難的挑戰(zhàn),把挫折當做磨礪自己意志的機會,積極分析產(chǎn)生挫折的原因,尋找擺脫困境的方法,千方百計戰(zhàn)勝困難,使自己獲得成功。
③面對挫折,剛毅頑強 ④面對挫折,智慧豁達 ⑤面對挫折,勇敢無畏
9、怎樣才能培養(yǎng)自己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zhì)?
①正確認識挫折②敢為人先③培養(yǎng)高尚的志趣④適當轉(zhuǎn)換追求目標
10、對同樣的挫折,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反應?(因為人們對挫折的認識不同。)
11、對待挫折的重要手段是什么?為什么要具備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意識?
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是應對挫折的重要手段。
我們正處于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需要具備敢為人先的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12、志趣的含義及高尚志趣有何意義?
志趣就是人的志向和興趣。高尚的志趣會使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并能以苦為樂,樂此不疲。
13、怎樣培養(yǎng)高尚志趣?
志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去培養(yǎng)。我們應在良師益友的指導和幫助下,自覺培養(yǎng)高尚的志趣。
七上 第二單元 第三節(jié) 立志和成功
14、意志品質(zhì)的表現(xiàn)?
獨立性、果斷性、自制性、堅忍性。(理解記憶)
15、堅強意志的作用?
(1)、激發(fā)人的潛能。(2)、幫助人們持之以恒,戰(zhàn)勝困難。(3)、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16、如何鍛煉堅強的意志?
(1)、樹立理想,促進成長。(2)、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3)、在勞動和體育鍛煉中成長。(4)、嘗試做不感興趣卻富有意義的事。
七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相處之道
1親子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
2為什么要正式親子矛盾
3怎么樣實現(xiàn)親子和諧或者說與父母實現(xiàn)溝通?
4、我們?yōu)槭裁匆⒕锤改?
5、我們應當怎樣孝敬父母:讀七上教材 P46《我們可以這樣孝敬父母》
6、克服“逆反”心理(含義、危害、怎樣克服)
7、師生之間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
8、為什么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矛盾?
9、老師能被取代嗎?
10、怎樣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1)為什么要尊重老師 (尊重老師的重要性)(2)怎樣尊重老師 (3)當老師出錯時,我們怎樣向老師提意見?(4)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表達對老師的關心?
1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
12、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交往準則是什么?
13、判斷說明題: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因此我們不需要老師了,也不存在對老師的尊重了。
14、我們生活為什么需要友誼
15、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呢?(交友的原則)
16、怎樣讓友誼長存 (我們應該怎樣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
17、判斷說明題:交友就要從自己的需要、利益出發(fā),只交那些自己有利用價值的人。
考點1:□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理解)(七上3.1)
考點2:□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yǎng)自己付出的辛勞,能孝敬父母和長輩(理解)
考點3:△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識記)(七上3.3)
考點4:□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理解) (七上3.2)
第一節(jié) 親子之間
1、親子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
①子女:獨立意識增強和閉鎖心理,不良習性的養(yǎng)成
②客觀因素:生活背景、年齡特征、社會地位等差異(出現(xiàn)代溝)
③父母:親子矛盾既有父母方面的原因.(A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但子女對此不理解B對青春的子女變化過度關注C以自己的看法為子女制定人生目標D父母習慣于把子女當成是未長大的孩子;).也有子女方面的原因(A閉鎖心理的出現(xiàn);B獨立意識增強;C不良習性的養(yǎng)成)
2、為什么要正式親子矛盾:
①親子矛盾的不利影響:使子女在成長的道路上平添許多煩惱,也會使父母憂心忡忡,從而影響家庭的和睦。
②正視并化解親子矛盾能促進家庭和諧,有利于我們的成長。
3、 怎么樣實現(xiàn)親子和諧或者說與父母實現(xiàn)溝通:
①理解父母:A理解父母的 期望 ;B理解父母的 關愛 ;C理解父母承受的 壓力 。
②要學會向父母表達:向父母表達要注意場合、講究方式、掌握分寸、就事論事。當和父母發(fā)生矛盾時,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又要有自己的主見。彼此理解,相互溝通。A注意場合。避免當著“外人”的面和父母大聲爭吵。B講究方式。如有什么意見和想法,應盡量及時并當面向父母提出。如果有些話不方便當面說,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發(fā)郵件與父母溝通。C掌握分寸;D平心靜氣,就事論事。
③學會必要的讓步和道歉:對自己的父母讓步或表示歉意,并不是懦弱和 遷就 ,而是親情的表達。與父母發(fā)生矛盾時,在一些非原則 問題上,可以適當讓步,以促進矛盾的消除和事情的解決,增進家庭和睦;在一些瑣事上不要 固執(zhí)己見 ,要學會接受、欣賞父母的觀點;在激烈的爭吵時,即便是父母的不是,也可以“得理也讓人”,暫時平息,待雙方冷靜下來再慢慢交談。
4、我們?yōu)槭裁匆⒕锤改福?br/>①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教我們怎樣做人,飽嘗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和無奈,為家庭和社會作出貢獻,所以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②孝敬父母是全人類共同崇尚的美德,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③孝敬父母是我們子女都應并都能做到的,是我們的義務。
5、我們應當怎樣孝敬父母:讀七上教材 P46《我們可以這樣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體現(xiàn)在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體貼父母的辛勞;關心父母的健康;了解父母的心意;聽取父母的教誨;分擔父母的憂慮;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②我們應該對父母表達感激之心、親愛之心。我們要理解父母對自己總是有比對他人更多的關愛,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意見中正確合理的東西。在不同意父母的意見時能平靜地思考自己的意見是否有道理。對于自己認為有道理的東西要以尊重的態(tài)度與父母商量,并尋求父母的理解。
6、克服“逆反”心理:
A含義: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常常產(chǎn)生反感,即產(chǎn)生 逆反心理 。
B極端逆反心理的危害: 與父母發(fā)生沖突,如果以強硬的態(tài)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者對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對,或者由對某事的分歧遷移到對父母本人的惡感,甚至采用極端的方法來處理,其結果都是懲罰自己,傷害父母,造成家庭不和睦,造成極大的危害。
C怎樣克服: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不能一概說是錯誤的,我們父母不是圣人,在家庭教育方面難免有誤區(qū)。但是一味逆反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父母是我們?nèi)松牡谝蝗卫蠋煛K麄儽任覀兘?jīng)驗豐富,見識廣,經(jīng)歷多,我們應該虛心聽取他們的教誨,選擇父母的合理意見,認真去做。在情緒沖動時,我們要努力控制自己。彼此理解,相互溝通。向父母表達,學會必要的讓步與道歉,學會關愛、理解父母,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不過多地埋怨父母。
師生之間
7、師生之間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
答:(1)、師生角色的差異(2)、地位的不同(3)、看問題的立場不同(4)、視角的分歧(5)、在學校里,學生和老師朝夕相處,有時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誤會,出現(xiàn)小分歧。 (6)、每個學生都希望不受批評,但難免受批評。(重要原因)
8、為什么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矛盾?
師生關系不僅影響我們的學習質(zhì)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fā)展。
9、老師能被取代嗎?
老師不能被取代。老師工作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做人,用人格魅力為我們做出榜樣。
10、怎樣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①尊重老師。
(1)為什么要尊重老師 (尊重老師的重要性):A尊重老師是師生交往的起點;B是作為學生的基本道德要求;C促進我們學業(yè)、身心的發(fā)展,融洽師生關系
(2)怎樣尊重老師 :尊重老師,一方面是尊重老師的 人格 ,另一方面是尊重、理解老師的勞動。
②坦誠交流。
(1)當老師出錯時,我們怎樣向老師提意見?(把握時機、語氣平和、坦誠相待、注意方式)。
③關心老師。學生對老師的關心,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和 激勵 。
(1)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表達對老師的關心?
答:A體貼老師的辛勞,我們可以表示內(nèi)心的感激和敬重,可以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B關心老師的健康(老師生病時主動照顧老師,多說寬慰話,替老師減輕工作);C聽取老師的教誨D分擔老師的憂愁;主動問候老師,對老師的工作支持和激勵,認真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1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
答:①要有正確的認識,老師對學生違紀,違德,違法和違反常理的行為視而不見是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師者傳道援受來解惑他,老師的首要是傳授做人之道。即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糾正學生錯誤。老師的批語是對學生的關愛,善于聽取老師的批評,是尊重老師的表現(xiàn)。
②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正確的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老師的表揚是肯定、是鼓勵、是期待。老師的批評是愛護,是鞭策,也是期待。表揚讓我們體驗成功,批評讓我們體驗挫折,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財富,當我們覺得被誤解時,可以向老師做出解釋,但解釋一定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并且是為了更好的溝通,而不是想逃避自己的責任,對待表揚要再接再厲。③對待批評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2、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交往準則是什么?(尊重他人)
13、判斷說明題: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因此我們不需要老師了,也不存在對老師的尊重了。
(1)、錯誤
(2)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我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同時我們也需要老師,也需對老師尊重。
(3)知識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但老師不僅交給我們知識,還教會我們思考的方法,交給我們怎樣做人,用人格影響人格。
(4) 尊重老師是師生交往的起點;是作為學生的基本道德要求;促進我們學業(yè)、身心的發(fā)展,融洽師生關系
(5)所以,我們需要老師,也需要尊重老師。
與友同行
14、我們生活為什么需要友誼
(1)、P53L2 (是一種心理需要,是一種精神營養(yǎng))
(2)、P53L3.(幫助我們排解生活中的煩惱和憂愁,分享幸福和歡樂,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3)、有利于學習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益于身心健康.
(4)、是我們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
15、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呢?(交友的原則)
(1)善交益友(正直、誠實守信、見多識廣的朋友),不交損友,樂交諍友:與這樣的朋友交往,不僅能坦誠相待,彼此寬容,還能及時指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幫助自己上進。
(2)樂交需要你的朋友:交友不能只從自己的需要、利益出發(fā);我們應當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16、怎樣讓友誼長存 (我們應該怎樣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
答A朋友也需要尊重(維護對方的自尊心,不說傷害朋友自尊心的話,不做傷害朋友的事;還需要彼此之間碰等對待,適度把握交往原則,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 B交流創(chuàng)造友誼 C用關愛傳遞友誼
D贊揚和鼓勵 ,積極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真誠地贊揚對方、激勵對方
E以寬容維護友誼(要能對朋友的不同意見持寬容態(tài)度;能容納朋友的長處和短處,不因朋友成功而心生妒忌,也不因朋友的缺點而歧視朋友)。
17、判斷說明題:交友就要從自己的需要、利益出發(fā),只交那些自己有利用價值的人。
(1)、錯誤
(2)、交友不能只從自己的需要、利益出發(fā),不能只交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人。
(3)、交友要交正直、誠實守信、見多識廣的朋友,要交益友、諍友,還要樂交需要你的朋友。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關心和幫助
2013年中考湘師版思品第一輪復習(一)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小荷爭露尖尖角
1、團隊及團隊精神的含義?
2、競爭的方式
3、合理競爭的含義?
4、合理競爭的原則?
5、為什么要提倡合理競爭精神?
6、不合理競爭的含義是什么
7、不合理競爭的手段?
8、不合理競爭的作用
9、競爭的三種結局?
10、競爭最理想的結局?
11、競爭的作用?(兩面性)
12、在合作中競爭應注意?
13、怎樣實現(xiàn)雙贏?
14、競爭和合作的關系?
15、合作的作用?
16、怎樣進行良好的合作(或良好的合作要注意什么問題?/或者說培養(yǎng)自己的合
作精神?)
17、為什么競爭不忘合作?
18、為什么合作不忘競爭?
19、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性:
20、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為什么?怎么樣?)
21、當不公平的現(xiàn)象發(fā)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第二節(jié)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什么是“換位思考”?
3、為什么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的作用)
4、怎樣換位思考?
5、怎樣做到寬容?(P70咨詢窗口)
6、什么是相互支持?
7、為什么要相互支持?
8、怎么做到相互支持
第三節(jié) 團結就是力量
1、為什么說團結就是力量?(團結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養(yǎng)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呢?)
2、良好班集體的作用?
3、怎樣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集體?
4、集體的力量取決于什么?
5、怎樣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6、怎樣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考點1:□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養(yǎng)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理解變運用(七上4.1)
考點2:□理解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性,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理解(七上4.1)
考點3:□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理解)(七上4.3)
考點4:□關心和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理解)(七上4.2)
第一節(jié) 小荷爭露尖尖角
1、團隊及團隊精神的含義?
團隊是為了共同的目標組合而成的集體。團隊精神就是協(xié)作精神,是在團隊中為了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密切配合的精神。
2、競爭的方式?(合理競爭和不合理競爭)
3、合理競爭的含義?
立足于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點,按照平等、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不通過不道德的手段為他人的發(fā)展設置障礙的競爭。
4、合理競爭的原則?(平等、公平、誠實、守信)
5、為什么要提倡合理競爭精神?(合理競爭的作用)
(1)、對個人:有利于開發(fā)個人的潛能,使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2)、對團體:有利于團體凝聚力的形成和團體整體能力的提升。
(3)、對學習:提高學習的動力和學習效率
(4)、對國家: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6、不合理競爭的含義是什么
通過壓制、打擊、敗壞他人聲譽來突出自己,達到個人的目的。
7、不合理競爭的手段?(壓制、打擊、敗壞他人聲譽)
8、不合理競爭的作用
(1)、違反道德,觸犯法律。
(2)、會削弱團隊精神,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3)、對個人:使人習慣于投機取巧,養(yǎng)成懶惰、自私的壞習慣,甚至降低競爭者的整體實力
(4)對團體:形成不良的團隊氛圍,影響團體成員的發(fā)展和進步。
(5)、對社會:影響社會風氣。
9、競爭的三種結局?(輸——贏,輸——輸,贏——贏)
10、競爭最理想的結局?(雙贏)
11、競爭的作用?(兩面性)
(1)、競爭的積極作用:相互競爭可以充分調(diào)動人的主動性,激發(fā)人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人的潛能。
(2)、競爭的消極作用:長時間的競爭也容易讓人產(chǎn)生緊張、不安、失敗感和敵意。
12、在合作中競爭應注意?
答:①要學會在合作中競爭才能達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競爭。該服輸時就服輸。 ②盡自己所能幫助競爭對手,且要尊重競爭對手,虛心向競爭對手學習。③要善于找準自身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敢于與他人競爭。④學會將心比心。⑤要倡導一種全新的競爭理念: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于充實自己,超越自我,不嫉妒別人,不夜郎自大,在競爭中超越自我。
13、怎樣實現(xiàn)雙贏?
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良好的合作,需要個人有大局觀,有團體意識。在合作的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合作者之間相互溝通,出現(xiàn)矛盾和分歧及時解決,必要時能作出適當?shù)耐讌f(xié)和讓步。
14、競爭和合作的關系?
競爭不忘合作,合作不忘競爭,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5、合作的作用?
(1)積極作用:
A、每個人的個性和才干只有在團結合作中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B、積極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競爭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使每個人從集體中體驗到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心理效應,團隊精神得到培養(yǎng)。
C、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
(2)消極作用:
只注重合作,有可能使人產(chǎn)生依賴和懶惰的思想,缺乏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競爭的合作是一潭死水。
16、怎樣進行良好的合作(或良好的合作要注意什么問題?/或者說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精神神?)
①良好的合作需要個人有大局觀,有團體意識;有集體主義觀念和精神。 ②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合作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合作者之間相互溝通。 ③心胸開闊,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善待人、尊重、關心人。 ④必要時做出適當?shù)耐讌f(xié)和讓步。 ⑤換位思考,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⑥在合作中善于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發(fā)揮自己的獨特作用,做好自己的工作。
17、為什么競爭不忘合作?
(1)、競爭的消極作用:長時間的競爭容易讓人產(chǎn)生緊張、不安、失敗感和敵意。
(2)、合作的積極作用:積極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競爭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使每個人從集體中體驗到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心理效應,團隊精神得到培養(yǎng);每個人的個性和才干只有在團結合作中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
(3)所以競爭也不要忘了合作。
18、為什么合作不忘競爭?
(1)合作的消極作用:只注重合作,有可能使人產(chǎn)生依賴和懶惰的思想,缺乏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競爭的合作是一潭死水。
(2)競爭的積極作用:相互競爭可以充分調(diào)動人的主動性,激發(fā)人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人的潛能。
(3)所以,合作不忘競爭。
19、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性:
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需要維護社會公平:人們在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對待,就會感到氣憤,甚至導致報復行為。這種心理和行為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影響社會長治久安。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fā)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我們的生存和發(fā)展才有保障;我們才可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從而調(diào)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共同推動社會持續(xù)發(fā)展。
20、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為什么?怎么樣?)
①合作需要公平,公平的合作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個人發(fā)展。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wěn)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xiàn)這一點。
積極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競爭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使每個人從集體中體驗到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心理效應,團隊精神也得到了培養(yǎng)。
②在團隊中,只有相互協(xié)作、密切配合,才能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良好的合作創(chuàng)造雙贏。良好的合作需要個人有大局觀,有團體意識。在合作的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合作者之間相互溝通,出現(xiàn)了矛盾和分歧及時解決,必要時能作出適當?shù)耐讌f(xié)和讓步。
21、當不公平的現(xiàn)象發(fā)生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公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我們應該增強權利意識,用合法的手段尋求解決的途徑,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節(jié)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2、什么是“換位思考”?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
3、為什么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的作用)
(1)、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能讓團體更加和睦團結,有利構建和諧集體。
(2)、可以體驗他人情感世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3)、對個人:可以使人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生活。
4、怎樣換位思考?
(1)、多站在他人位置上思考問題。
(2)、克服偏激或走極端的思維習慣。
(3)、學會寬容。多記住他人的幫助,少想別人的過失,尊重、善待他人、體諒別人、坦誠相待。在集體中,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有隔閡,只要能從對方立場出發(fā),彼此尊重、支持,不唯我獨尊,不排斥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5、怎樣做到寬容?(P70咨詢窗口)
6、什么是相互支持?
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7、為什么要相互支持?
(1)個人需要:
①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他人而存在。衣食住行、學習工作、交往娛樂,都與他人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②人不能脫離他人而存在,個人力量單薄,無力解決所有問題。③在給予和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他人的尊重、理解、愛和關懷,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使他人生活更完美和諧,自己生活更富有意義。
(2)社會需要:
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社會主道德的基本要求。②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是責任感的體現(xiàn)。
8、怎么做到相互支持:
答:①學會待人和善,懂得關心他人,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企求匯報,真心希望別人生活得更好
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還表現(xiàn)在能以實際行動助人。如樂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他人;捐款、捐衣物、學習生活用品給貧困的人;看望空巢老人,幫助他們做家務等。
③適當?shù)亟邮軇e人的幫助,對他人的付出和關愛表示尊重。 我們也不應一味地拒絕別人的幫助,適當?shù)亟邮軇e人的幫助,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對他人所付出的愛的承認
第三節(jié) 團結就是力量
1、為什么說團結就是力量?(團結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要養(yǎng)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呢?)
(1)團結是個人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2)團結為實現(xiàn)集體的目標奠定基礎。
(3)團結可以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集體凝聚力,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潛能,促進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
2、良好班集體的作用?
(1)班集體對個人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習慣、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班集體為我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因為它能使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從而更積極地把自我融入班集體生活中,更充分地展現(xiàn)自我、充實自我、提高自我。
(3)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的重要條件。
(4)良好的班集體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它能使人感到班集體成員之間的溫暖的友誼、相互理解、尊重。
3、怎樣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集體?
(1)為集體的成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以集體利益為重,主動承擔集體成員應盡的義務。
(3)為營建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做出努力
(4)關愛集體,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努力學習,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為班級爭光。
4、集體的力量取決于什么?
不僅僅取決于成員數(shù)量的多少,更取決于成員之間的組織和配合。“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集體才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5、怎樣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1)個人是集體的組成部分,集體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同時,個體只有緊密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2)一個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個人價值。
6、怎樣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1)集體的榮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要關愛集體,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為集體建設貢獻才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2)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3)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fā)揮最大的力量。
(4)在集體中要顧全大局,以集體利益為重,集體中的每個成員都要主動承擔應盡的義務,為營造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做出努力。
第五單元 走近法律
第一節(jié) 法律是什么
1、法律是什么?
2、我國的行為規(guī)范主要有哪些?
3、法律是通過什么來發(fā)揮作用和功能的?
4、法律的特殊性或特征是什么?(為什么說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
5、我國法律是由國家_____機關制定和認可的.
6、“國法”的含義是什么?
7、法律的強制力是以__________作為后盾的。
8、我國的執(zhí)法機關有哪些?
9、法律的普遍約束力表現(xiàn)在哪里?
10、法律的本質(zhì)是什么?我國法律本質(zhì)是什么?
11、我國現(xiàn)行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12、14、15 材料題
13、法律和道德、紀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第二節(jié) 生活離不開法律
1、生活和法律的關系是什么?
2、為什么生活離不開法律?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4、協(xié)調(diào)糾紛的方式:
5、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法律解決糾紛?(兩點)
6、為什么說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而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
7、判斷說明題: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最好手段。
8、判斷說明題:任何糾紛的處理都可以采用“私了”的做法嗎?
9、10 材料題
11、辨析題:產(chǎn)生矛盾時通過法律解決容易造成雙方關系緊張,因此還是“私了”好。
第三節(jié) 維護權利、履行義務
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
2、維護權利的內(nèi)容是什么?
3、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是什么?
4、為什么要尊重他人權利?
5、怎樣履行義務?
6、公民法律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是什么?
7、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的要求是什么?
考點1:△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guī)范(識記變理解)(七上5.1)
考點2:△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xiàn)(識記)(七上5.1)
考點3:□懂得法律通過規(guī)定權利與義務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理解) (七上5.2~5.3)
考點4:□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理解(七上5.3)
第一節(jié) 法律是什么
1、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它不同于道德、紀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會行為規(guī)范。
2、我國的行為規(guī)范主要有哪些?
我國的行為規(guī)范主要有道德原則、宗教戒律、團體紀律、法律。其中法律最特殊,法律最權威,道德約束范圍最廣。
3、法律是通過什么來發(fā)揮作用和功能的?
(1)明確規(guī)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允許做,以此來發(fā)揮作用和功能。
(2)確立權利與義務關系來發(fā)揮作用和能力。
4、法律的特殊性或特征是什么?(為什么說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a除國家外,任何公民個人或其他社會組織,都無權制定法律。b其他規(guī)則、紀律的制定都必須以法律為基本依據(jù),而不能與法律相抵觸)
(2)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等)來保證實施的。
(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5、我國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和認可的.我國立法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我國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6、“國法”的含義是什么?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或P79L2)
7、法律的強制力是以警察、軍隊、法庭、監(jiān)獄、國家執(zhí)法機關作為后盾的。
8、我國的執(zhí)法機關有哪些?(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9、法律的普遍約束力表現(xiàn)在哪里?
第一、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允許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
第二、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一旦觸犯了國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許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觸犯法律,平等承擔法律責任。
10、法律的本質(zhì)是什么?我國法律本質(zhì)是什么?
法律是體現(xiàn)國家或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我國法律的本質(zhì)是體現(xiàn)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11、我國現(xiàn)行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1)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zhì)和要求。
(2)體現(xiàn)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體現(xiàn)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性質(zhì)。
12、新加坡法律規(guī)定:大小便后不沖廁所的罰款二百美元;美國紐約州的格林法律規(guī)定:舉行音樂會的時候不準人們在人行道上逆行;在新澤西州,在公共餐館喝湯發(fā)出咕嘟咕嘟的響聲就會被拘捕;愛爾蘭法律規(guī)定禁止離婚;中國法律規(guī)定:公民享有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
(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不同的國家的法律有明顯的差異)
(2)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那些 (國家性質(zhì)、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國情等方面的差異造成了這一差別。)
13、法律和道德、紀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聯(lián)系:見P79L1A3
法律 道德 紀律
產(chǎn)生條件不同 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人們的內(nèi)心信念和習慣 由團體制定。如學校紀律由學校制定,企業(yè)紀律由企業(yè)單位制定等等。
實現(xiàn)手段不同 國家強制力(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保證實施 社會輿論、學校教育、人們的內(nèi)心信念和習慣 紀律處罰
適用范圍不同 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約束范圍比法律大 只適用于團體成員。如學校紀律只適用于學生、教師,企業(yè)紀律只適用于企業(yè)成員等。
14、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杰,從1994年初至1998年間,利用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和人民政府主席的職務之便,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萬余元。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成克杰受賄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受賄罪判處成克杰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請問這一案例說明了什么?
答:(1)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2)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打擊腐敗分子體現(xiàn)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15、1991年9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國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說明了什么?
答:(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2)我國法律特別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權利的保護。(3)我國現(xiàn)行法律體現(xiàn)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第二節(jié) 生活離不開法律
1、生活和法律的關系是什么?(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2、為什么生活離不開法律?(P83L1)
答:法律與公民緊密相連,從時間看法律伴你一生,從空間看生活中處處有法律。法律雖然對人生形成約束,但是,法律是每個人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的基本依據(jù)和保護,它以獨特的方式保障生活有序和諧。法律是公民維護自身權益的基本依據(jù)和保障。
3、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法律為生活制定規(guī)矩(2)解決糾紛,協(xié)調(diào)關系(3)制裁違法犯罪。
4、協(xié)調(diào)糾紛的方式:
①與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②有關部門調(diào)解③由仲裁委員會仲裁④通過媒體曝光,利用社會輿論的力量解決⑤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來解決
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手段。
5、什么情況下可以采用法律解決糾紛?(兩點)
(1)P85L1A2有些矛盾糾紛,不僅涉及當事人利益而且涉及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不能私了,必須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2)P84L2A3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由于利益問題產(chǎn)生矛盾糾紛,無法通過其他方式解決,才會用法律手段解決。
6、為什么說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而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
①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性格,個性差異,以及利益沖突難免產(chǎn)生矛盾沖突或糾紛。
②矛盾糾紛一旦產(chǎn)生,需要解決,解決糾紛的方式是私自協(xié)商、調(diào)查解決;仲裁;媒體曝光;起訴等多種方式,法律并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
③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由于利益問題產(chǎn)生矛盾糾紛,無法通過其他方式解決,才會用法律手段解決。有些矛盾糾紛,不僅涉及當事人利益而且涉及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不能私了,必須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7、判斷說明題:法律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最好手段。
(1)錯誤 (2)P84L2
8、判斷說明題:任何糾紛的處理都可以采用“私了”的做法嗎?
(1)錯誤 (2)P85L1
9、 2004年3月2日,郭某乘出租車,不慎將手機丟在車上,后被司機王某拾得。第二天,郭某找到了王某,要求其歸還自己的手機,對郭某的要求王某堅決拒絕歸還,還說“撿東西有理,手機應當歸自己”。下列辦法是大家為郭某想出來的:
甲:可以邀自己的好友將王某毆打一頓,以解心頭之恨。
乙:給王某一定數(shù)額的酬金,或用其他物品換回自己的手機。
丙:尋求法律保護,向公安機關報案,來要回自己的手機。
請你為郭某選出最合適的一種方法,并說出你的理由。
答:甲采用的非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樣是違法行為。乙的做法雖然可能索回手機,但實際上也是縱容了違法行為,不是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丙的做法是最好的,郭某尋求法律保護,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表現(xiàn)。
10、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針對一狀況,某班決定請當?shù)貏诮趟耐緛硇W鲇嘘P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法制報告。小王同學認為,自己沒有違法犯罪,沒有必要參加這項活動。你是否贊同小王同學的觀點?說說你的理由。
答:不贊同小王同學的觀點。因為法律與人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它伴隨著人生的整個歷程,在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脫離法律。一方面法律約束我們的行為,使我們的行為更加規(guī)范;另一方面法律也是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的基本依據(jù)和保障。所以,作為青少年,要學法、懂法、守法、護法,自覺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11、辨析題:產(chǎn)生矛盾時通過法律解決容易造成雙方關系緊張,因此還是“私了”好。
答:①這個觀點是片面的。
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許多糾紛并不需要訴諸于法律來解決。法律往往是 解決 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手段。
③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甚至有時還不是最好的方式,這并不是要求人們在處理任何糾紛都采取“私了”的做法。有些問題就必須通過法律來解決,如糾紛的產(chǎn)生不僅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還涉及其他人的利益,特別涉及國家和集體利益的時候,就決不能通過任何妥協(xié)和“私了”的方式加以解決,使國家和集體的利益蒙受損失。
第三節(jié) 維護權利、履行義務
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
答:①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既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②每個人既享有權利,又承擔義務,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③權利總是與義務相關聯(lián)的。要維護權利,就必須履行義務,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前提。
2、維護權利的內(nèi)容是什么?
依法行使權利,依法享有權利,尊重他人權利
3、依法行使權利的要求是什么?
答:(1)公民行使權利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 ;(2)不得超越法律許可范圍;(3)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4)不得在合法范圍內(nèi)謀求非法利益。
4、為什么要尊重他人權利?(P89L1A+他人的權利和我們的個人權利具有同等地位)
5、怎樣履行義務?
(1)、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3)、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
6、公民法律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是什么?(見P90L6A1)
7、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的要求是什么?(見P90L1A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原阳县| 从化市| 阿拉善盟| 大悟县| 光山县| 江油市| 新余市| 隆化县| 巴青县| 常熟市| 田阳县| 大庆市| 仙居县| 德令哈市| 英超| 白城市| 乡宁县| 沙湾县| 望奎县| 武强县| 吴旗县| 太康县| 平度市| 遵义县| 闽清县| 固阳县| 罗定市| 晋州市| 濮阳市| 绥江县| 贵溪市| 南雄市| 灵川县| 祥云县| 孟村| 岑溪市| 集贤县| 梁河县| 分宜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