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 目 化學 年 級 九年級 設計者 上課日期 年 月 日課 題 質量守恒定律(三):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材分析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律的一門自然科學。如果把《化學》比作一顆大樹,“化學方程式”則是樹干,因為一個正確的化學方程式能清楚地顯示反應物、生成物的組成及結構,能揭示物質在反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方程式本身就反映出物質的變化規律。所以說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的核心,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載體。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實質,知道了一些化學反應和它們的文字表達式后,結合上一節學到的質量守恒定律,已經具備了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基礎。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化學方程式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的涵義?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守的兩個原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具體化學反應的分析,理解、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和讀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區分化學方程式與化學表達式,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事實的教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學習重點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學習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學方法 啟發—討論式教學學習程序回顧反饋 練習常見物質化學式 2、復習常見符號的意義,為理解原子反應前后個數不變做鋪墊。 討論合作 提問:化學反應的表示問題 “ 碳燃燒 ” 哪兒一種表示方法好呢?展示其不足。 導入 ?化學反應要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體現質量守恒這一特點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另一種國際通用的化學用語—化學方程式。 板書:板塊一 、化學方程式的定義 化學方程式的定義: 重點展示與化學表達式區別 不僅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還表示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認識化學方程式Mg + O2 → MgO 總結書寫方程式應滿足條件:1、尊重客觀事實。 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板塊二、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碳燃燒”(回憶化學式的意義83頁) 討論:?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那么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一定存在著質量關系,各物質間存在什么質量關系呢?根據化學式可計算相對分子量,計算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找出各物質質量比。 ?提問:?這正是一個化學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義,你能總結出化學方程式還有哪些含義嗎?(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1、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學生歸納總結) 質的意義:(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量的意義:1、表示各物質的粒子個數比 2、表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通過相對原子質量計算) 2、動手練習 練習1)、下列對化學方程式含義表達不正確的是( ) A、表示參加反應的物質和生成的物質 B、通過相對分子質量科表示各物質之間的 質量關系 C、表示化學反應的條件 D、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 練習2)、對于化學方程式“C+O2 =CO2 ”:表示的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在點燃條件下,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氣點燃等于二氧化碳 C每12份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能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D在點燃條件下每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化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說出過氧化氫分解、氫氣燃燒方程式的意義 (點燃)板塊三、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閱讀課本第96頁: 1、化學方程式的讀法:4P+5O=2P2O5 質的角度讀法:質的角度: 和 在 條件下反應,生成 …和 微觀讀法: 量的角度讀法: : 份 和 份 ,在 條件下反應,生成 份 和 ( )份 。 動手練習 讀水分解 碳和二氧化碳 雙氧水分解三個化學方程式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學會了…… 板塊四、課堂練習 1、根據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化學反應有哪些物質參加反應(反應物); 2)、通過什么條件反應; 3)、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 4)、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比是多少; 5)、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 6)、這個化學方程式有幾種讀法,怎么讀? 2、某學生寫了下面五個化學方程式: ① Mg+ O2====MgO2 ②KMnO4 ==== K2MnO4+ MnO2+ O2↑ ③ 4P + 5O2====2P2O5 ④ 2H2O ==== 2H2↑+ O2↑ 5)HgO == Hg + O2↑ 根據下列問題填寫答案(填寫序號) (1)化學式寫錯的有 ; (2)化學式正確但不滿足質量守恒的 ; (3)缺反應條件的有 ; 練習3、觀察圖例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它的意義 練習4、觀察圖例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它的意義: 板塊5、布置作業 練習題57頁4題 P58 5題課后檢測4題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