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第二單元課題3 制取氧氣(一)[教學設想]教材分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實驗教科書、化學(人教版)》第二單元課題三制取氧氣:內容分析: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實驗室制取氣體,為后面的實驗室制取氫氣和二氧化碳打下基礎。本節課不僅僅可以復習前面的儀器使用,還可以為后面的氣體制取的裝置、藥品選擇以及手機方法和儀器選擇做鋪墊,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所以本節內容對初中實驗內容起到承上啟下作用。[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分組協作、實驗研究法教學思路與設計:學生在上一個課時已經學習了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方法,但是對儀器選擇和收集氣體沒有概念,所以這節課通過氯酸鉀制備氧氣過程的介紹,讓學生學會簡單的選擇發生裝置,并且開始接觸排空氣集氣法,能區分排空氣和排水法的優缺點。[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實驗室和工業上制取氧氣的原理的不同;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原理、裝置、操作、氣體收集及其方案選擇;認識分解反應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制氧氣方案的比較、鑒別,學會選擇最佳的條件、原理、裝置。在觀察制取實驗的過程中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實驗習慣。[重點難點]重點: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難點: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介紹氯酸鉀和高錳酸鉀的制備原理,讓學生從講臺上的一堆儀器中選擇可以使用的發生裝置再讓學生選擇收集裝置,可以使排水法,然后取走水槽,再次讓學生選擇儀器。教師分布操作制備過程,讓學生觀察,并且讓學生記住實驗步驟。介紹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討論先放導管還是先捂住試管。裝藥品,控制藥品的量,強調用高錳酸鉀制備時要在試管口放棉花固定裝置,讓學生回憶給固體藥品加熱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點燃酒精燈,讓學生回憶加熱操作的注意點復習排水集氣法讓學生選擇儀器,練習排空氣法收集氣體,講解排空氣法的分類和操作要點。收集后結束后,讓學生討論,先移導管還是先移酒精燈。總結制備步驟和注意點 學生討論后,上講臺操作學生反復嘗試后選擇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學生討論后回答學生回憶后回答學生回憶后回答學生回憶后回答 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出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幫助學生掌握氣密性檢查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掌握固體藥品的加熱操作幫助學生回憶掌握酒精燈的加熱操作注意點掌握試管炸裂的有一個原因[板書設計]一、氯酸鉀制備氧氣(高錳酸鉀制備氧氣)步驟:檢查裝置氣密性 先將導管放入水槽裝藥品固定裝置 從上向下,從左向右點燃酒精燈收集氣體移導管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如大試管,使試管炸裂熄滅酒精燈二、收集氧氣的裝置選擇:條件:氣體無毒,不與空氣中的氣體反應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 向上排空氣法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向下排空氣法三、兩套制備裝置的適用條件液體和固體加熱反應 固體加熱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