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水“曬鹽”【教學內容】海水“曬鹽”——溶解度【教學目標】1.了解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2.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3.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含義。4.了解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5.認識氣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和影響因素。【教學重難點】1.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2.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含義。【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素材;托盤天平、量筒、小燒杯、試管、藥匙、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試管夾;蒸餾水、酒精、氯化鈉、碘、硝酸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意圖問題:1.什么叫飽和溶液?2.什么叫不飽和溶液?3.它們怎么互相轉化?4.氯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導入新課我們知道氯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等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那么物質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溶解度的有關問題。[揭示目標]投影揭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師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具體的任務,知道學習時的重點和難點。[實驗探究8-2]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實驗用品:托盤天平、量筒、小燒杯、試管、藥匙、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試管夾;蒸餾水、酒精、氯化鈉、碘、硝酸鉀。1.探究溶劑的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完成下列實驗并記錄現象:加入10mL水并振蕩加入10mL酒精并振蕩氯化鈉碘實驗結論: 。2.探究溫度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請你設計實驗探究溫度對硝酸鉀溶解性的影響。思路分析:在實驗中需要改變的因素是 ,需要保持不變的因素是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在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當升高溫度時,硝酸鉀晶體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會 ;當降低溫度時,硝酸鉀晶體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會 。投影探究要求,進行實驗指導,組織填寫實驗記錄。[歸納板書]1.影響固體物質的影響因素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外因:溫度[問題]同樣是易溶的物質怎么比較溶解性的大小呢?[追問]什么叫溶解度?知道學生自學溶解度的概念。[投影并板書]2.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通常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概念再探]指導學生思考填空。溶解度概念四要素:(1)條件:在一定 下;(2)標準: g溶劑;(3)狀態:達到 狀態;(4)單位:質量單位是 。指導學生理解概念,并在2分鐘內記住概念。[問題]以下四句話錯在哪里?(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鈉,所以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2)在10℃時,燒杯內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銨,所以硝酸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鉀,所以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75g。(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鉀,所以硝酸鉀在這溫度下的溶解度是124。指導學生討論、辨析、糾正錯誤,認識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完整意義。[歸納總結]3.溶解度的含義(1)表示某溫度時,100g水中溶解某物質達到飽和狀態時的質量為多少 。(2)表示某溫度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多少克某物質。[追蹤練習]①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表示什么含義?②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20℃時,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氯化鈉,所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B.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C.20℃時,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鈉完全溶解,則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5g。D.20℃時,100g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鈉,則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27g。E.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問題]物質的溶解度與溶解性有什么關系?指導學生自學課本找出問題的答案。[總結板書]4.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20℃時(用S表示溶解度)易溶:S>10g可溶:1g<S<10g微溶:0.01g<S<1g難溶:S<0.01g[拓展延伸](1)溶解性是指物質在某種溶劑中溶解的能力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難溶(不溶)來粗略表示,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而溶解度是從定量的角度來表示物質溶解性的大小。(2)習慣上把難溶稱為“不溶”,但是絕對不溶的物質是不存在的。[問題]下雨前,水中的魚兒有什么表現,為什么?指導學生自學課本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并完成填空題。[板書]5.氣體溶解度(1)氣體溶解度:一定 、一定 下1體積水中最多溶解氣體的 數。(2)在一定壓強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 。 思考并回答問題。明確學習目標。按要求完成實驗,并填寫空格。分組設計、完成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看書回答:溶解度思考。自學。明確溶解度的概念。思考、回答。讀概念。思考、回答。練習。自學、回答。聽講、體會。思考、回答。自學,完成有關填空。 通過幾個簡單問題的回答使學生自行進入本節的學習。定位學習方向,導航學習過程。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合作、觀察、比較、歸納能力。引入主題。培養自學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使學生強化記憶概念。使學生理解溶解度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溶解度的概念及含義的理解。使學生了解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培養自學能力。進一步體會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系。使學生認識氣體溶解度,培養自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6 -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