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中的生物昆蟲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概述昆蟲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過程與方法:嘗試完成觀察昆蟲的活動;運用昆蟲圖片資料進行交流,培養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如蝗災),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概述昆蟲的主要特征。教學難點:進行觀察昆蟲的活動。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發現法教具準備:PPT、昆蟲模型五、 教學過程教 學 過 程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謎語導入新課 PPT展示謎面: 頭戴綠帽,身穿綠袍; 腰細肚大,手拿雙刀。 (二)五彩繽紛的昆蟲 1.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一類動物,已知昆蟲有100多萬種 PPT展示一系列昆蟲圖片 引導學生觀察昆蟲圖片,說出它們的共有特征,PPT文字總結呈現 4.復眼圖片展示 (三)觀察蝗蟲 1.PPT呈現自主合作探究任務 ①蝗蟲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摸體表,感覺堅韌還是柔軟? ②蝗蟲有幾對足,有什么不同?有幾對翅? ③蝗蟲的頭部有什么結構?有什么功能? ④你能總結出蝗蟲有哪些適應環境的特征嗎? PPT文字總結呈現 播放蝗蟲視頻 4.昆蟲特征運用,蜘蛛和蜈蚣是昆蟲嗎?為什么? 昆蟲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許多昆蟲對人類有益,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有害的昆蟲又有哪些呢? 我們是否應該完全消滅害蟲?為什么? 課堂小結 運用板書,總結本節課內容 (六)布置作業 學生猜謎 聽講 一起說出昆蟲的名稱 搶答說出自己看到的昆蟲共有特征 看圖 學生自學教材、思考、討論、回答 聽講、做筆記 觀看視頻、思考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跟隨教師,一同復述 啟迪思維,激發興趣 感受昆蟲家族的龐大 直觀感受各種昆蟲,與學生的經驗聯系 學生自主發現昆蟲特征 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平時不熟悉的復眼 自主發現蝗蟲的結構和特征 直觀感受蝗蟲的生活習性和蝗災 學以致用 關注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小結鞏固板 書 設 計 第2節 空中的生物-昆蟲 昆蟲的主要特征 節肢動物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頭部有1對觸角、1對復眼、1個口器 胸部有3對足和2對翅 觀察蝗蟲 外骨骼 后足發達,適于跳躍 單眼3個,只能感光 成蟲食量大,繁殖能力強,成群遷飛 保護色 通過氣管呼吸 蛻皮 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有益 有害教學反思: 優點-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謎語導入,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缺點:進教室忘記帶螳螂模型了,導致導入部分趣味性減弱,辛苦跑2元店買的模型卻沒用上;學生回答昆蟲特征時候沒有及時板書,導致板書和講授不同步;板書設計不夠美觀。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