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說出生態系統的定義。2.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3.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1.生態系統的組成。(二)教學難點1.生態系統的定義。2.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的作用。三、學情分析在上一節“生物與環境”的學習后,學生已經對“生物”和“環境”有一定認識,認識到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的,本節教學重視立足學生已學知識和手中共有教學資源,引導構建核心概念——生態系統,讓學生理解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時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信息整理、分析能力。四、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學》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一節是在上一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的基礎上,采取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等活動來建構知識的寫法,其中利用“想一想、議一議”來建構生態系統的概念、通過“資料分析”來建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其相互關系的概念,通過配圖增強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直觀認識。三、教學設計思路1.章節聯動,認知順承上一節“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中學生已建立“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和影響環境”的認知,所以本節課引入時可利用本節“想一想、議一議”的配圖,以牧草為主要觀察對象,讓學生分析影響其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并通過其相互間關系認識到生物與環境之間有著非常復雜的相互依存、相制約的關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而讓學生構建起“生態系統”的概念。2.從現象到本質,觀察-歸納-提升充分利用教材已有文字和圖片信息,讓學生從現象到本質,觀察現象,歸納特性、提出相關定義。如對于生態系統組成的教學中,可讓學生在“牧草生活環境”的配圖、“資料分析”的配圖、“蘋果腐爛”圖中討論各圖中生物間的關系,以及這些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繼而引導學生從生物個體的角度 上升至所有的植物、動物 、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承擔的角色,在此基礎上引導得出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定義。并通過繪制關系圖,體現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復習引入 回顧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溫故知新,通過對上一節重點知識的回顧復習引出新課內容1.以教材 P.19“想一想,議 1.思考和分析影響牧草生活 利用“想一想,議一議”一議”中的牧草為例,引導學 的各種生態因素。 牧場生態系統的圖文生分析牧草生活的環境。 分析,讓學生分析該一、生態系統 2.引導學生分析牧草及各種 2.分析牧草及各種生態因素 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生態因素的關系。 的關系,及試驗區中加網罩的 境的關系從而構建情況,得出生物與環境是一個 “生態系統”的概念不可分割的整體;3.引導構建“生態系統”的 3.構建“生態系統”的概念概念 4.判斷舉例是否屬于“生態 強化“生態系統”的4.舉出“生態系統”的正例 系統” 概念和反例引導學生辨別1.引導學生分析教材 P.20 1.閱讀教材 P.20 “資料分析” 分析樹、昆蟲的幼蟲和啄木鳥之間的關系; 進一步分析它們連接它們間相互間關系原因是物質傳遞和能量流動; 分析腐爛樹樁最終會消失嗎? 2.歸納各生態系統中的組成。 3.嘗試標出 P.19 牧 場生態系統中各角色,梳理其相互關系。“資料分析”利用教材已有文字和圖片信息,讓學生從二、生態系統的現象到本質,觀察現組成象,歸納特性、提出相關定義。2.引導學生綜合分析各生態系統中組成部分。3.介紹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及其作用。1.介紹生態系統中吃被吃關 1.找出生態系統中吃與被吃的系的源于有機物的傳遞和能 關系量的流動,給出食物鏈的概三、食物鏈念。2.引導學生分析食物鏈的書 2.分析和歸納食物鏈的書寫寫特點 特點四、小結 1、生態系統的概念 2、生態系統的組成 3、食物鏈的定義和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