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單細胞的生物體教學目標說出單細胞生物體的構成;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體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能利用顯微鏡進行草履蟲的觀察;初步具有收集、整合和利用課內外(互聯網)有關單細胞生物體的資料以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通過單細胞生物的探究與應用,體會生物學對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實驗,體驗小組合作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內容與學情分析本課是蘇科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單元第9章第3節《單細胞的生物體》的內容。本節課主要介紹常見的單細胞生物體的結構、生活習性、以及與人類的關系,這是對多細胞生物體組成的探究之后又進一步對一些特殊生物體生命活動規律的探究,由復雜到簡單,由一般到特殊對生物體的結構組成進行系統學習。七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能自己熟練使用希沃白板軟件、顯微鏡進行裝片的觀察、網絡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時結合前兩節的內容,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探究方法,并且能自主探尋課本中資源進行學習,同時和同伴之間進行討論與合作探究。在自學、網絡調查和小組合作過程中將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能對相關問題進行總結歸納,這些能力的具備為本節課重難點的突破起到很好的作用。針對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能力,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明顯體現出來,教師只是作為教學環節的引導者。學生能在本節知識的學習中再次掌握一定的方法,也為后續關于土壤微生物的學習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將前后知識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教學重點: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學難點:通過探究草履蟲的形態結構以及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提高小組合作與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進一步熟練顯微鏡的操作;提高網絡資源的收集和處理能力。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網絡調查等。教學準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資源包,白板課件,iPad(平板電腦),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和數碼顯微鏡),酵母菌培養液,草履蟲培養液以及一些刺激物。七、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多媒體展示問題】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師:那么一個細胞能構成一個生物體嗎?它能進行哪些生命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究單細胞的相關知識吧!揭示主題:第9章第3節 單細胞的生物體【板書】【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植物體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也了解到他們都能進行運動、呼吸、消化、生殖等生命活動,那么這些微小的單細胞呢?先來欣賞一段視頻吧!環節一:多種多樣的單細胞生物師:【快速瀏覽課本】(提示學生記錄課本中提到的單細胞種類)學生:瀏覽課本,做記錄。【看后匯報,教師給予評價。】師:那我們就以同學們說的幾種單細胞為例,來進行網絡調查吧!(提前分組、每一小組一部平板電腦或者筆記本電腦)活動一:當堂網絡調查(各個小組分配不同任務:第一組搜索藍細菌;第二組搜索變形蟲;第三組搜索衣藻;第四組搜索酵母菌;第五組搜索草履蟲。)【提示:可以以圖片、文字、視頻形式展現調查結果,并且截屏給老師。】(意圖:學生利用互聯網獲取資源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在課堂中的應用,同時培養小組合作的意識。)活動二:結果反饋與展示(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視頻展示活動三:老師展示其他單細胞生物師:同學們查的非常不錯,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種單細胞生物,我們也來看一看吧!(提示:認真看啊!接下來還有任務呢!)【討論】根據調查結果,快速討論梳理以下問題:總結單細胞生物體的概念。【匯報:像衣藻、眼蟲、變形蟲、酵母菌等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單細胞生物。】(意圖:沒有直接給出,學生總結,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單細胞生物體能進行哪些生命活動呢?【匯報:單細胞生物體也能進行運動、呼吸、消化、生殖等生命活動。】【過渡】:在以上那些單細胞生物中,其中有兩類和我們人類的關系最密切的明星單細胞,一類是酵母菌,一類是草履蟲。先來認真學習酵母菌吧!環節二:觀察酵母菌活動一:酵母菌裝片觀察(提前準備酵母菌培養液)【顯微鏡裝片制作與觀察】(老師巡視指導)【意圖: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夠直觀感知酵母菌形態和結構。】【過渡】經過實驗操作,我們從課本出發,深入了解酵母菌吧!活動二:酵母菌知識總結【用到白板的思維導圖的遮罩功能】【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31、p38:完成白板導學中酵母菌結構圖和討論題,同時展示。【白板展示并指導學生書寫】2、動畫展示“酵母菌”結構【師、生、機互動】3、【思維導圖小結】逐級展開方式:(學生根據提示依次完成)師:第一環節我們進行的非常不錯,接下來還有更大的挑戰,加油吧孩子們,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吧!環節三:觀察草履蟲活動一:實驗觀察草履蟲的結構1、觀看數碼顯微實驗【老師利用數碼顯微鏡進行實驗操作同屏展示】(提示:重點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方式。)【利用思維導圖的備注和逐級展開功能。】合作學習(朗讀p34、38):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白板書寫功能:體現學生與白板互動】【過渡】前面我們提到單細胞也能像多細胞一樣進行各種生命活動,就讓我們利用草履蟲來進行探究吧!活動二: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師:還記得科學探究的五部分嗎?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師評價:記憶力不錯】針對這個實驗說一說吧!【學生說:老師利用白板的蒙層功能展示】制定計劃:多名學生說出自己的實驗方案。【意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與思考度】(分小組進行實驗操作:期間老師巡視,給予指導)【學生小組活動:刺激物有:食鹽、醋、辣椒醬,牛肉汁等】實驗結論匯報:多組匯報。【師生總結】:草履蟲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草履蟲能夠趨向有利刺激,逃離有害刺激。師:這就是我們這節探究的主要內容,通過探究我們了解到單細胞生物也能夠像多細胞生物體一樣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單細胞雖小,但是與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環節四: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閱讀課本p35總結:【過渡】內容學完了,讓我們來檢測一下吧!環節五:【七嘴八舌話收獲】環節六:課內檢測環節七:實踐與拓展:1、自學【傳統發酵技術p32】2、自己在家用酵母菌制作饅頭。3、取河水鑒定它的清潔度。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 http: / / web.5ykj.com / " \t "http: / / www.5ykj.com / Health / qi / _blank )亮點:1、比較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2、學生的參與度較高。課前準備充分,學生課堂中的合作幾乎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感受知識的形成與生成過程;小組合作進行網絡資料的查閱、學習、展示、歸納總結不僅加大參與的廣度與深度,也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信息技術與課堂的高度融合:在自主學習提綱的出示、歸納中多次使用思維導圖;在學生反饋中使用白板書寫;在資源獲得中采用互聯網查閱;在探究中使用數碼顯微鏡展示等,為知識的獲得提供技術支持。4、教學方法多樣:自主學習、上網查資料、交流展示、小組合作討論等。5、課堂有生成性資源:如學生上網查閱的資源的截圖上傳和多種應激反應的探究過程以及歸納小結。總之,教師引導,學生能踴躍參與,師生利用信息技術與課堂高度有效的融合,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巧妙利用生成性資源,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