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八年級上冊 3.1.3芽的發育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3.1.3芽的發育 單元 三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說明莖是由芽發育成的。首先從芽的種類入手,使學生對芽的位置、外觀及發育的方向有常識性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通過重點探究枝芽的內部結構和發育結果。然后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生理解主干和側枝發育的相關性的具體利用。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為突破口?;诮虒W中側重科學方法的培養,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為課堂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配以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實踐中學習、資料中學習、娛樂中學習。教學目標 探究實踐:通過觀察葉芽的結構,描述芽的類型和葉芽的結構。培養觀察力和實踐能力。 科學思維:闡明葉芽和枝條之間的發育關系。發展科學思維能力 態度責任:舉例說明植物的頂端優勢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提升社會責任感。 生命觀念:識別常見植物的葉芽、花芽和混合芽。具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重點 1.葉芽的結構 2.植物的頂端優勢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難點 1.闡明葉芽和枝條之間的發育關系 2.植物的頂端優勢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身邊事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人們會發現各種植物的枝條,隨著春風擺動,慢慢地抽出了嫩芽。這時,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芽大小不同、形態各異,有的長成了葉,有的長成了花,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一、芽的類型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芽可分為多種類型 1.按照著生位置分類 (1)頂芽——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芽。 (2)側芽——著生在枝條側面的芽。 2.按照將來發育情況分類 (1)葉芽——將來發育成枝條。 (2)花芽——將來發育成花。 (3)混合芽——將來發育成枝條和花。 提示 頂芽和側芽根據位置很容易辨認,而葉芽、花芽和混合芽卻不容易辨認。通常情況下,葉芽體積較小,而混合芽和花芽體積較大。當然,內部結構的不同才是它們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點撥 1.頂芽和側芽可能是花芽、葉芽,也可能是混合芽,芽的位置與發育的結果無關。 2.混合芽將來發育成枝條和花?;ㄑ?、混合芽通常比葉芽肥大,比較容易區分。 二、芽的結構及發育 1.觀察芽的結構 取大葉黃楊(或其他植物)的枝條,把枝條上的葉芽輕輕摘下,用刀片沿著葉芽縱向剖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芽的各部分結構,并對照教材中圖認識各部分結構的名稱。 提示 ①楊樹枝的頂芽中有較多的黏液,最好提前1~2周將它們浸泡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中,以除去黏液,便于觀察。 ②用刀片縱剖葉芽時,要捏緊刀片,小心地一次性完成剖切,盡量不要來回拉切,這樣可保證剖面平整,有利于觀察芽的結構 視頻:葉芽的發育 2.葉芽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葉芽的形狀一般是瘦長的,很容易與花芽相區別??v切的葉芽中央有一個中軸,叫做芽軸,其頂端有生長點。在芽軸上部,節和節間的界限尚不明顯,周圍有許多突出物,這是葉原基和芽原基。在芽軸下部,節與節間開始分化,葉原基發育為幼葉,幼葉層層包著芽軸,保護著生長點。 比較葉芽和枝條,分析枝條的各部分是由葉芽的哪一結構發育來的。 (1)芽軸——發育成莖。 (2)生長點——細胞不斷分裂,使芽軸不斷伸長,發育成頂芽。 (3)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4)幼葉——發育成葉。 (5)芽原基一發育成側芽,側芽發育成側枝。 注意 芽原基逐漸發育成側芽;不要將側芽認為是側枝上的芽;芽軸可以看成是節間距離極度縮短、未伸長的莖。 三、頂端優勢及應用 1.概念 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抑制側芽生長發育的現象叫頂端優勢 規律總結 頂端優勢與生長素 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芽的生長,高濃度抑制芽的生長。頂端產生較多的生長素,生長素由頂端向下運輸,導致側芽處的生長素濃度升高,離頂端越近的側芽生長素的濃度越高,這種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的生長,頂芽處則由于生長素向下運輸,生長素的濃度較低,生長較快,這樣就出現了頂芽處生長素濃度低而促進生長,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高而抑制生長的現象。 拓展 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如胚芽鞘尖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不能倒轉過來運輸,它在植物體內的分布經常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大部分集中在背光一面。 2.實際應用 根據頂端優勢的原理,在農業、林業和園林藝術等生產實踐中,對各種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進行整枝、打權、造型,目的就是促進或抑制植物的頂端優勢,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提高果樹、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以及園林花卉的觀賞價值。整枝、打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剪枝、摘心除芽等。 (1)蘋果、桃的整枝修剪,通過調整主枝及果枝的分布,去掉老、弱、病、殘枝條,能增加通風透光,集中養分,提高蘋果及桃的品質和產量。 (2)花芽過多時,有計劃地剪掉一些果枝,能避免果樹結果的大小年現象。 (3)棉花及番茄摘心,可以促進側芽生長發育,形成果枝,就會多開花、多結果,提高棉花、番茄的產量。 (4)盆景和大街兩旁的行道樹(如懸鈴木),可以去掉頂芽或主莖,使側芽發育以做造型,達到遮陰、美化環境、提高觀賞價值的目的。 (5)用材林木可以去掉側芽,保護頂芽,使其主干得到充分的生長和發育,提高木材的產量和質量。 第12頁“思考” 對蔬菜或花卉進行摘心或打權,可以促進側芽生長發育,就會多開花、多結果,提高產量。 易誤易混 誤認為生長素越多越能促進發育 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處積累過多,從而抑制了側芽的生長,因而出現頂端優勢的現象,可見生長素濃度過高不是促進發育,而是抑制發育。 知道芽的分類 了解芽的區別方法 嘗試觀察芽的結構 識記芽的結構 知道芽的結構發育 知道什么是頂端優勢 拓展了解生長素 知道頂端優勢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介紹芽的分類 拓展介紹芽的區別 指導觀察 出示葉芽結構 介紹芽的結構發育 介紹頂端優勢 拓展頂端優勢與生長素 介紹頂端優勢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課堂練習 1.按照著生的位置,植物的芽可以分為( B ) A.葉芽和花芽 B.頂芽和側芽 C.葉芽和頂芽 D.葉芽、花芽和混合芽 2.去除頂芽后,側芽受到的抑制解除,很快發育成側枝的原因是( C ) A.側芽得到了更多的營養物質 B.側芽集中了更多的生長素 C.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了 D.側芽能接受更多的陽光 3.園林工人經常對校園內樹木、花卉進行修整,剪去頂芽以促進側芽的發育,其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是( A ) A.頂端優勢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騰作用 4.下面不屬于頂端優勢原理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的是( C ) A.棉花生長到一定的時期要摘心 B.花卉到了一定時期進行整枝、打權 C.果樹到了一定的生長時期和季節對莖進行適度環剝 D.果農到了春天要對果樹進行修剪 5.圖為葉芽與一段枝條的結構圖。據圖回答: (1)圖乙中的葉是由圖甲中[ c ]幼葉發育而來的,圖乙中的[f]側芽是由圖甲中的[ e ]芽原基發育而來的,圖乙中的[h]莖是由圖甲中的[ d ]芽軸發育而來的。 (2)a是生長點,屬于分生組織,作用是使d不斷伸長。 習題訓練 知識鞏固課堂小結 1.葉芽的結構包括生長點、芽軸、葉原基、芽原基、幼葉。 2.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抑制側芽生長發育的現象,叫頂端優勢。 3.在生產實踐中,對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進行整枝、打杈、造型,目的是促進或抑制植物的頂端優勢,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提高果樹、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以及園林花卉的觀賞價值。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