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教學目標(一)知識方面描述呼吸作用的過程。說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能力方面觀察演示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1. 認同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2.圍繞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問題,關注和探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呼吸作用的過程。教學難點呼吸作用的實質。三、教學設計思路采用探究式教學設計,圍繞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以實驗為依托,以生活和環境事件為載體,從分析實驗現象入手,推測出呼吸作用的原料、產物以及有機物分解和釋放能量的實質,揭示呼吸作用的實質與普適性。然后結合此前所學的光合作用的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接著從生物圈的角度探討碳—氧平衡,反思人與生物圈的關系。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學習導入 【引言】有人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更新居室的空氣,于是在臥室里擺放多盆綠色植物。你認為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 聯系已學的光合作用知識,結合實際生活,思考新問題。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 【提問】植物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外,還具有另外一種作用,即呼吸作用。那么,呼吸作用在植物體內是怎樣進行的呢? 聯系已學的光合作用知識,思考新問題。 通過進一步的提問,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并由此引出實驗。實驗一:有機物分解時釋放能量 【演示】播放實驗一視頻,請同學們思考:種子萌發過程中,能量發生了什么變化。 【提問】 1.請同學們觀察兩支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有什么不同? 2.甲乙兩瓶溫度的對比說明了什么? 觀察并記錄兩支溫度計的讀數。 分析實驗結果,思考問題,得出結論:種子萌發時放出能量。 化抽象為具體,并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能力。【概括】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實驗二: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 【提問】伴隨著這種能量的產生,萌發種子中的有機物最終轉變成了什么物質呢? 【演示】播放實驗二視頻,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 【提問】 同學們觀察到什么現象呢?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了什么呢? 【概括】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來自種子中的有機物,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時,不僅產生二氧化碳,還產生水。 質疑,進一步探究。 觀察實驗現象。 分析實驗結果,思考問題,得出結論:種子萌發時放出了二氧化碳。 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能力。實驗三:有機物分解需要氧的參與 【提問】萌發種子中的有機物,在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中,還需要哪些物質的參與呢? 【演示】播放實驗三視頻,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蠟燭在甲、乙兩瓶中的燃燒情況,思考:種子在萌 針對新問題,繼續探究。 觀察實驗現象。 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能力。發的過程中吸收了什么氣體? 【提問】 同學們觀察到什么現象呢? 為什么甲瓶中的蠟燭會熄滅呢? 甲瓶里的氧到哪里去了呢? 【概括】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時,需要氧的參與。 分析實驗結果,思考問題,得出結論:種子萌發時吸收了氧氣。歸納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及實質 【提問】下面請大家根據三組實驗的分析結果,歸納呼吸作用的概念。 【概括】 1.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2.反應式。 3.實質: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 【提問】呼吸作用主要在細胞的什么部位進行呢? 【概括】線粒體是動植物細胞共有的能量轉換器,也是呼吸作用 用語言描述和反應式兩種形式表示呼吸作用的過程。 回答呼吸作用主要發生在線粒體內。 通過總結呼吸作用的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學習能力。的主要場所。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講述】無論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其體內有機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啟發學生得出結論: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 【回顧】在臥室里擺放多盆綠色植物,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 【提問】 1.為什么農田要適時松土? 2.水澇地區的番茄苗,如果不及時排水,番茄苗就會死亡,為什么? 3.水稻、玉米等糧食收獲后,為什么要及時晾曬? 4.想較長時間貯藏蔬菜水果,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回答不科學,并說明原因。 質疑,釋疑。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通過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那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區別和聯系呢?請同學們用 2 分鐘完成課本 P131 練習題 1。 思考問題,并總結、歸納、比較。 通過表格引領,進而歸納出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異同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講述】無論動物、還是植物,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另外,人類 認真傾聽,了解碳—氧平衡。 從維護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人類活動的生活和生產正在大量消耗各種燃料。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也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這里的碳指二氧化碳氣體,氧指氧氣。 【提問】碳—氧平衡會不會被打破呢?什么情況下會被打破 呢? 【提問】作為生物圈的一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護綠與低碳方面應該做些什么呢? 回答會,并列舉人類活動破壞碳—氧平衡的實例。 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情感。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省用紙,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愛護花草樹木,義務植樹等等。 對生物圈的影響”這一重要概念。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使學生認同低碳生活的重要價值,形成保護環境的迫切感和使命感。知識總結 總結知識要點。 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回顧。 通過回顧與評價,梳理課堂達成的教學目標。練習鞏固 組織學生練習鞏固。 完成習題。 強化所學新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