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株的生長【教學目標】1.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育的過程。2.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3.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無機物。【教學重難點】1.測量數據的方法,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根尖臨時裝片的制作及觀察,根尖。2.各部分細胞的特點;通過合理施肥的學習,滲透環保意識。3.實驗中測量數據的方法數據分析及處理;根尖臨時裝片制作及觀察。【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準備缺氮的、缺磷的、缺鉀的和正常的菜豆植株各一盆,葉芽的結構和枝條圖,根尖的結構,培養皿坐標紙等;制作PPT課件、視頻、圖片。2.學生準備:上課前一周左右通過上網調查、訪談的形式交流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做好調查記錄;以小組為單位參照課本自己設計方案觀察根尖伸長最快的部位,做好觀察記錄以備交流。【教學過程】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 俗話說“參天大樹,始于種子”,你能說出這句話的含義嗎?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種子的萌發,那么萌發后的種子又是如何生長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進入植株生長的學習。 根據老師提出的俗語,對大樹的生長產生聯想,復習上一節課種子萌發的內容,展開植株生長的學習。(二)幼根的生長 引導學生了解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探究實驗,指導興趣小組同學描述實驗設計方案及實驗的過程。并將探究結果(表格)投影到大屏幕,讓學生分析,討論以下問題:1.各小組的測量數據出現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處理?2.如果探究活動只有一個人做,只有一株幼苗夠不夠?為什么?根尖的各段在生長中變化明顯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動畫展示根尖縱切面的結構,據根尖的縱切面結構圖,播放根尖結構動畫及課件,區分根尖4部分細胞的數量和體積的大小。小結:根的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是分生區細胞的不斷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不斷增大。 閱讀課本,興趣小組展示所做的探究實驗結果,分析討論實驗中產生的問題。閱讀課本,觀看動畫,了解根尖各段的特點。總結引起根尖生長的原因。(三)條由芽發育而成 植株的千萬枝條和綠葉都是由芽發育而成的,那么芽是怎樣發育的呢?引導學生閱讀芽的發育內容,播放植株的芽發育成枝條視頻及課件,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植株的芽發育成枝條示意圖,對照芽和枝條的生長位置關系。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圖,了解枝條加粗的原因。小結:植株的生長,首先是根莖葉的生長,種子萌發之后,幼根根尖的分生區和伸長區使根的長度不斷增加,葉芽發育為枝條,一棵小小的幼苗逐漸形成參天大樹。 自主閱讀課本,觀看視頻及課件,了解植株的芽發育為枝條的過程。總結植株的生長過程。(四)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植株的生長過程需要不斷的補充營養物質,植株的生長和無機鹽又有什么關系呢?引導學生了解植株生長需要營養物質內容,播放植物生長所需營養物質視頻及課件,指導學生開展玉米幼苗培養演示實驗,描述現象診斷病因,提問:1.兩組幼苗的生長狀況是怎樣的?2.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土壤浸出液能夠保證植株正常生長?3.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4.施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缺少氮磷鉀會給植物帶來什么影響? 閱讀課本,觀看視頻及課件,進行玉米幼苗培養演示實驗,回答來時問題,理解營養物質對植株生長的重要性。(五)小結 1.根的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是分生區細胞的不斷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不斷增大。2.植株的生長,首先是根莖葉的生長,種子萌發之后,幼根根尖的分生區和伸長區使根的長度不斷增加,葉芽發育為枝條,一棵小小的幼苗逐漸形成參天大樹。 學生和老師一起復習,查漏補缺。【板書設計】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