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認識種子的主要結構。 2、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了解種子的壽命及種子植物適于陸地生活的特點。能力培養: 1、學會科學觀察的基本步驟及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3、通過兩類種子結構特點的比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形成善于通過分析,歸納而得出結論的習慣。情感教育: 1、參與搜集種子的活動,體驗人與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過認識種子的結構,認同綠色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2學情分析本節課是繼“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之后的第二節,學生對綠色植物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礎,并理解了孢子植物的生存條件。學生通過觀察種子的結構,能更好地理解種子比孢子更適合陸地生活的特征,進而認同結構與功能、生物與環境的密切關系。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認識種子的結構。2、學習科學觀察種子的基本步驟及方法。[教學難點] 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一個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知識回顧藻類、苔蘚、蕨類三類植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 活動2【導入】導入新課引言:我們發現這三類植物的生活環境都離不開水,植株長得一般都很矮小。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觀察一種生活完全脫離水的限制、并且植株比較高大的一類植物-----種子植物(出示一組常見的種子植物圖片)美嗎 其實這些植物就在你的身邊,并且大部分都是靠種子來繁殖后代的,你知道哪些植物能產生種子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粒小小的種子為什么會有這么神奇的力量 今天我們要從研究種子的結構開始了解它。活動3【講授】講授新課(一)出示本節課的實驗目標。(二)共同認識實驗器材:解剖盤、浸軟的菜豆種子、玉米種子、花生種子、刀片、放大鏡、碘液。活動4【活動】學生實驗(三)實驗:A、出示解剖菜豆種子的方法步驟:(1)首先觀察菜豆種子的外部形態,如:顏色、形狀等。(2)剝去種皮,分開合攏的兩片子葉。(3)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說出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在此實驗觀察過程中,師生互相探討、總結,得出實驗結論,并隨時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其它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圖片:蠶豆、大豆、花生、綠豆……B、解剖花生種子的結構,讓學生比較花生種子與菜豆種子的異同。(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C、出示解剖玉米種子的方法步驟:(1)首先觀察玉米種子的外部形態,如:顏色、形狀等。(2)按照圖8中虛線的位置,用刀片將玉米種子從中央縱向剖開。(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種子內部結構,說出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在此實驗觀察過程中,師生互相探討、總結,得出實驗結論,并隨時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其它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圖片:小麥、高梁、水稻……活動5【講授】講授新課(四)比較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異同 (讓學生充分討論、總結。)(五)知識擴展:1、了解不同類種子的壽命:小麥、水稻、白菜、千年古蓮……世界上最長命的種子是我國的古蓮子。這是1951年在遼寧省普蘭店泡子屯村的泥炭層里發現的。人們推斷它們已在地下靜靜的睡了一千年左右,但是它們并沒有死亡。我國科學工作者用銼刀輕輕地把古蓮子外面的硬殼銼破,然后泡在水里,古蓮子不久就抽出嫩綠的幼芽來了。2、討論(1)孢子與種子相比,誰更能適應陸地生活 為什么 (2)你愿意做種子呢,還是孢子呢 (學生討論出學習種子不懼陸地干旱多變的環境,努力成長的精神。)活動6【活動】練習提升一、選擇題: 1、種子中能發育成新植物幼體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葉 D.胚 2、不是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都具有的結構是( ) A、種皮 B、胚 C、胚乳 D、子葉 3、下列結構中,作為玉米種子主要部分的是( ) A、胚乳 B、子葉 C、胚 D、種皮 4、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分別儲存( ) A、子葉、胚乳 B、胚、種皮 C、胚、子葉 D、種皮、胚乳二、識圖題:(出示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結構圖)上圖分別是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上圖中,1是_____(其中玉米還包括____ );2是____ ;3是____ ;4是____ ;5是____ ;6是____ ;7是____ 。三、分析題:(出示四種不同情況的玉米圖片)下圖哪粒玉米種子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仍不可能萌發 (陰影部分表示被切除)活動7【作業】課后作業在家中找出任何一些種子,把它們浸泡一天,對你的父母講一講它的結構名稱,看看你有多棒!活動8【活動】總結收獲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