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的萌發【教學目標】1.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2.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3.運用實驗法完成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運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4.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實踐活動,培養愛護植物的情感。【教學重難點】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實驗探究相關的器材和材料,制作PPT課件、視頻、圖片。2.學生準備:玻璃瓶或燒杯、玻璃水杯、罐頭瓶等;通過咨詢和查閱相關的資料,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種子萌發的一般規律;試做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實驗;收集各種不同類型的種子。【教學過程】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請同學們解釋上述詩句的含義,并體味詩中蘊含的對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動寫照。俗話說:“一大之計在于晨,而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那么植物的一生從什么開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種子的萌發內容。 根據老師提出的詩句、俗語,對生命的歷程產生聯想,開展對生命周期的探索。(二)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引導學生說出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了解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探究實驗,播放視頻及課件,創設情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探究。提問:1.怎樣探究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應當分成幾組?2.怎樣設置對照組,對照組應提供什么樣的溫度、水分、光和空氣等條件?3.提供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種子就一定能萌發嗎?4.什么樣的種子才能萌發?總結: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都是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 回顧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觀看視頻及課件,4人小組討論設計探究種子萌發環境條件實驗。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探究,回答老師問題,明確滿足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三)測定種子的萌發率 一粒種子在外界的環境條件具備時,一定能萌發嗎?在農業生產上,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播種之前必須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學生了解測定種子萌發率探究實驗,播放探究視頻,引導生物課外小組學生演示課前做的測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現象和結果,并進行描述,提出實驗要求和注意事項。提供實驗材料,開展利用抽樣檢測的方法進行的測定種子發芽率的探究活動。總結種子發芽需要的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還需度過休眠期。 明確種子發育率的測定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閱讀課本,觀看演示視頻,利用抽樣檢測的方法進行種子發芽率的探究活動。總結種子萌發所需自身條件。(四)種子萌發的過程 引導學生了解種子萌發的過程內容,引導各小組描述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萌發的過程,進一步展示種子萌發過程的視頻及課件,提問學生,引導其利用種子的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問:1.農業生產上如何促進種子的提早萌發?2.如果你到種子公司購買當年播種所需的種子,應選擇什么樣的種子呢?3.我國北方早春播種后,為什么要地膜覆蓋? 閱讀課本,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觀看種子萌發的視頻及課件,根據老師所提問題嘗試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種子萌發相關的實際問題。(五)小結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都是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2.種子發芽需要的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還需度過休眠期。3.種子萌發的過程:突破種皮的順序:先胚根后胚芽。 學生和老師一起復習,查漏補缺。【板書設計】(一)種子萌發的條件1.環境條件: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2.自身條件:胚成熟、完整、有活力。(二)測定種子的發芽率1.抽樣調查法。2.計算種子的發芽率。(三)種子萌發的過程突破種皮的順序:先胚根后胚芽。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