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課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課時安排 2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節內容。本節內容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實質,也是本節內容的重點,這部分內容在處理時,應注意兩個實驗的處理,如果沒有條件完成實驗,頁要通過媒體讓學生看到,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區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上的應用,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并結合課本上的介紹能夠距離說出即可。第三部分是技能訓練,這部分內容重在訓練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教學目標 1、說明光合作用的實質。2、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在農業上的應用3、通過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重點:光合作用的實質、光合作用在農業上的應用難點:光合作用的實質、分析實驗數據教學策略 本節課中采取先學后較,但在課堂中不以學案為載體,二是以多媒體為載體,讓學生在老師的問題引導中,通過觀察實驗動畫,演示實驗,圖片以及課本上位文字的介紹等學習新知識,最后通過老師的點撥掌握知識。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修改明確目標 課件出示目標并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學習目標。光合作用的原料 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實驗,之后出示問題:1、通過這個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植物能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2、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明確:二氧化碳、水 觀看實驗,思考并回答問題1閱讀課本122頁,嘗試回答問題2光合作用的產物 如有條件,向學生展示演示實驗(金魚藻釋放氧氣)沒有試驗條件的課向學生展示動畫視頻試驗,之后出示問題:光合作用產生了什么氣體?(提示氧氣具有助燃作用)明確:氧氣 觀看實驗過程,回答問題1光合作用的實質 光合作作用的實質是什么?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明確: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誰轉換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給學生2分鐘時間,用自己的方式當堂記憶光合作用的實質。 閱讀課本124頁,回答問題2用自己的方式,當堂記憶光合作用的實質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上的應用 出示問題:你知道光合作用在農業上有哪些應用嗎? 閱讀課本125頁,回答問題技能訓練 分析實驗結果:金魚藻的實驗中,試管離白熾燈的距離不同,產生的氣泡個數也不同,觀察數據請分析:試管與燈的距離cm每分鐘產生的氣泡個數1060202530104051、光源與金魚藻的距離遠近與其產生的氣泡數目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距離越遠,氣泡越少,距離越近,氣泡越多。結論,光源越強,光合作用越強。2、如果這個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你能預測結果嗎?沒有氣泡產生。 看題目,分析表格,思考,并嘗試說出自己的觀點練習 要求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題。老師針對學生有問題的習題進行講解。 完成課后練習題,并回答。板書設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光能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 + 氧氣 葉綠體 (儲存著能量)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