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生長發育》在教學中,對本節的要求是是學生能夠描述種子的萌發條件和過程。種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的基礎。學生只有了解種子的結構才能進一步學其萌發和生長的過程。教材在安排上采用動手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解刨出種子來觀察結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知識目標】1.概述種子的形態和結構。2.分析種子的萌發與外界條件的關系。3.說明種子萌發的過程。4.說出葉芽的結構。【能力目標】了解種子結構的解剖和觀察,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和功能的特點,進一步樹立生物和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通過小組的活動和組間展示活動,體驗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長的快樂。【教學重點】能夠概述種子的結構,嘗試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教學難點】觀察幼芽的結構。課本,教參書,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一、復習回顧 1.認識種子各部分的結構、比較蠶豆種子與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 二、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種子萌發所需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那么種子是如何萌發成新的植物體的呢?最先突破種皮的是種子的哪一部分 能夠伸出土壤表面的又是哪一部分 三、互動探究 (一)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 1.引導學生觀察P100圖,思考分析以下問題: ? (1)種子胚的胚根、胚軸、胚芽各發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種子的哪一個結構最先發育突破種皮? (2)如果將蠶豆的子葉切去,它的萌發情況會怎樣呢? (3)師生小結: 結構主要功能發育時的變化 種皮 保護 脫落 胚胚芽 是新植株的幼體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根發育成根子葉逐漸消失(二)芽的發育 觀察P101圖,思考以下問題: 1、葉芽的結構包括哪幾部分?葉芽的各部分結構將來各自發育成枝條的哪一部分? 2、葉芽和枝條有什么關系? 四、鞏固練習 補充習題P70第19題和同步導學P61 五、課堂作業 蠶豆種子的子葉里儲存大量營養物質,玉米種子的胚乳里儲存大量的營養物質,蠶豆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只有一片子葉。 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展示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觀察芽各部分結構,小組討論探究問題略。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