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認識我們身邊的其他生物》 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1.知道病毒、細菌是生物2.識別霉菌和菇的種類,認識到霉菌和麓菇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能力:1.參與霉菌的培養和觀察過程,以及通過對麓菇的觀,初步訓練實驗觀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參與課堂討論,分析資料,訓練綜合分析能力和語音表達能力。3.通過對霉菌和蘑菇的觀,學會使用放大鏡。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羨團隊意識。初步會我們身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教學重點 識別霉菌和蘑菇的種類,認識到霉菌和蘑菇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教學難點 識別霉菌和蘑菇的種類,認識到霉菌和蘑菇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觀察法、實驗法教學準備 PPT、放大鏡、霉菌培養物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時間安排【圖片展示】 如引起“非典 ”的冠狀病毒的圖片,不同種類細菌圖片,提出問題:這種肉眼看不見的物體是什么?屬于生物嗎?從而引出本節內容:微生物。【提出問題】1. 什么是微生物?2. 微生物主要包括那些?3.真菌的分布?小結:1. 微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生物。2. 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微生物和人類的關系:【圖片展示】我們身邊的真菌1.觀察圖片,分析總結他們的結構特征。2.真菌與人類的關系。觀察青霉和蘑菇學生觀察實驗:分組觀察,已經準備的培養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它們的形態和顏色。觀察新鮮蘑菇的形態,并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青霉和曲霉在形態和顏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點?圖片展示青霉和曲霉的放大圖片(2)展示各類蘑菇的圖片,介紹常見的食用蘑菇。思考: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什么?【小結】【檢測與評價】教材第十頁 觀察思考閱讀課本有關部分內容,分析,歸納出問題的答案。觀察 討論 交流小組觀察觀察青霉和曲霉以,總結出其形態結構特點。嘗試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觀察蘑菇,嘗試畫出蘑菇的結構圖學生總結本節主要內容獨立完成 引出本節教學內容通過閱讀教材,初步了解微生物練習使用放大鏡,觀察霉菌 3min10min5min20min3min5min板書設計 第二節 我們身邊的其他生物一 霉菌二 蘑菇三 與人類的關系課后反思 對于霉菌的教學內容,學生了解的已有知識不多,可以進行觀察的材料較少,只有一小部分圖片可進行觀察,效果一般。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