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第一次工業革命(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2)領先國家: 英國(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一、第一國際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易混易錯】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6.工業革命的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1.(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與其結論對應正確的( )A. A B.B C. C D.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答案] 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D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排除A項;莫斯科保衛戰打敗: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排除B項;工業革命完成后,人類歷史進入了“蒸汽時代”,排除C項。故選D項。2.(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還要大。”材料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 )A.原因 B.背景 C.過程 D.影響[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答案] D[詳解]根據題干“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影響,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后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防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D項正確;題干描述的不是工業革命的原因、背景和過程,排除AB和C項。故選D項。3.(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下表數據選自斯塔大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影響該組數據變化的因素有英國某時期煤鐵產量變化表①流水線生產的推廣②蒸汽機廣泛使用③內燃機的普遍應用④冶鐵技術的革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答案] C[詳解]通過表格分析,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流水線生產的推廣,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②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對煤、鐵的需求迅速增加,蒸汽機的使用推動了煤、鐵的生產,③內燃機的普遍應用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④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興起,對鐵的需要不斷增加,從而推動冶鐵技術的革新。故選C。4(2019·浙江臺州中考真題).重大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歷史事件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新航路開辟——使區域聯系日益密切②瓦特改進蒸汽機——出現了工廠制度③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潮流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知識點]辛亥革命的影響和意義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答案] 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500年開始的新航路, 使區域聯系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了一個整體,①正確,符合題意; 1785年,瓦特改了蒸汽機,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工廠突破了自然條件的局限性,出現了工廠制度,②正確,符合題意; 1898 .年,康有為和梁啟超進行了戊成變法,這是近代中國第-個思想解放潮流, 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③正確,符合題意;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④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CD三項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5.(2019·浙江中考真題)“全部近代歷史上,沒有別的事件比它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廣闊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劇烈的苦難和不滿。”這里的“它”是指( )A.文藝復興 B .啟蒙運動 C .工業革命 D.百日維新[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影響[答案] C[詳解]依據材料“全部近代史上沒有別的事件能更驚人的影響普通人的生活,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它既是建設性的,又是破壞性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它"是指發生于英國開始于18世紀六十年代的工業革命。到19世紀初起,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法國、德國、美國等國擴展。它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工業革命,開創了人類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極大的發展了生產力,標志著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去加速 了世界殖民;運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苦難,由于生產力的需求,資源爭奪成為主要矛盾,導致戰爭不斷,破壞了自然環境,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75年至1813年,英國伯明翰有一個科學和工藝研究的學會。改良蒸汽機的瓦特是其會員之一,會員間相互合作,促進了科學的應用。該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光榮革命”的爆發C.文藝復興的開始 D.“電氣時代”的來臨【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7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故A符合題意;“光榮革命”的爆發在1688年,故B不符合題意;明治維新發生在日本,故C不符合題意;“電氣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工業革命是人類進入“蒸汽時代”。2.(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65年,英國的紡織總量是價值50萬磅的棉花,全部是手紡。1784年,這一總量躍升到1200萬磅,全部是機紡。到1830年,棉布料占到了英國出口貿易量的一半以上,而這竟是出自一個看不到棉花種植的國家。與這一變化密切相關的是( )A.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B.殖民掠奪和啟蒙運動C.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 D.工業革命和殖民掠奪【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1765年,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為了工業革命的需要,英國在殖民地掠奪資源。所以與這一變化密切相關的是工業革命和殖民掠奪,故D符合題意;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不能影響到英國棉紡織業的發展,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在,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它的發明是棉紡織業中第一項有深遠影響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3.(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現狀》中描述:“倫敦特別是倫敦工人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在倫敦工會1883年的報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結核。此時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醫療技術水平停滯不前 B.農業歉收導致食物短缺C.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惡化 D.人口膨脹致使工人貧困【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根據材料“倫敦特別是倫敦工人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1883年”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時的英國處于工業革命時期,此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惡化,故C符合題意;ABD三項在材料中都沒有涉及,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4.(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89年法國的煤產量是70萬噸,而同年英國已高達1000萬噸。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要求增加煤、鐵的供應量,1800年英國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上其他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都還要多。材料表明工業革命( )A.推動生產機器的改進 B.利于自然資源的開采C.帶來自然環境的污染 D.帶動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英國煤、鐵需求的激增原因是改良蒸汽機在諸多生產領域的廣泛使用。材料表明工業革命利于自然資源的開采,故B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煤和鐵產量的增加,ACD的內容未涉及,故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極大的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5.(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以機器代替人工,以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自然力,并由此大大節約人的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最早“以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自然力”的交通工具是( )A.汽車 B.飛機 C.火車 D.電車【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火車),從此開始,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關鍵工具。故C符合題意;汽車、飛機電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輪船和火車的發明引起了陸上運輸業和水上運輸業的飛躍,使世界交通運輸進入了“汽輪時代”和“鐵路時代”,迅速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6.(2022九上·拱墅期末)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 。龐大的廠房 ,發出隆隆的轟鳴 ,打破了原來中世紀 田園生活的恬靜 ,歷史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里“新的時代”是指( )A.蒸汽時代 B.文藝復興時代C.殖民時代 D.火車時代【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結合所學知識:由“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歷史。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蒸汽機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大工業生產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排除BCD,選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知識點,應把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蒸汽機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大工業生產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7. 1775年瓦特——布爾頓公司成立,他他們將自己的商品先賒銷給買主,只按照此商品節約的煤價的的一定比例付錢,在推銷過和中用了這樣的廣告詞:“先生,我在此賣全世界都想擁有的東西——力量”。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公司工生,我在此賣全世界都想擁有的東西——力量”。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公司售賣的商品( )A.馬車 B.蒸汽機 C.火車 D.輪船【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根據題干材料“ 1775年瓦特——布爾頓公司成立,他他們將自己的商品先賒銷給買主,只按照此商品節約的煤價的的一定比例付錢 ”及所學知識可知,早期發明的蒸汽機由于抽干礦井中的積水,很不完善。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來源的發明家是瓦特。18世紀中期,瓦特對蒸汽機作了一系列改進。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B選項正確;馬車不是新的動力,A選項錯誤;火車是史蒂芬森發明的,不是瓦特,C選項錯誤;輪船是美國人富爾頓發明的,不是瓦特,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在于找準材料中的關鍵詞,需要識記并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家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8.(2022九上·拱墅月考)有學者說:“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則無疑是法國之歐洲。”材料中所說英國、法國開先河的事件是( )A.確立君主立憲制、文藝復興 B.工業革命、文藝復興C.工業革命、啟蒙運動 D.確立君主立憲制、啟蒙運動【答案】C【知識點】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根據題干“若是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十八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是從思想文化的角度而言,十八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可知是對英國工業革命與法國啟蒙運動的描述。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以法國為中心的啟蒙運動延續了整個18世紀,它作為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為資本主義的各項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論框架,影響深遠,C符合題意;其它三項與材料無關,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啟蒙運動,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9.(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邊知識結構圖反映的探究主題是( )A.早期殖民侵略的形成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C.工業革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根據所學解讀結構圖可知,新航路開辟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工業革命的進行,讓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故結構圖探究的主題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B正確;結構圖反映了新航路開辟帶來了早期殖民擴張,但結構圖的探究主題并非這個,A錯誤;工業革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結構圖的探究主題也不是這個,C錯誤;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相關的事件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和日本明治維新,與結構圖不符,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市場的形成,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對知識的歸納能力,難度適中。解答本題時,可以根據結構圖結合所學,用排除法排除不相關的選項,最終選取正確選項。10.第一次工業革命掀起了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鐵路開始修建②內燃機廣泛使用③工廠取代手工工場④流水線生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的工業革命,最先開始于棉紡織業。英國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在交通運輸領域,以蒸汽機為動力,英國的斯蒂芬森發明了火車。1840年前后,英國最先完成工業革命,工廠取代手工工場。亨利 福特是美國汽車工程師與企業家,福特汽車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汽車的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工業革命有關知識的認識,重點掌握其成就。1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該“宣言”是( )A.《共產黨宣言》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權利法案》【答案】A【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解析】根據題干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可知,該宣言指的是《共產黨宣言》。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A符合題意;《獨立宣言》發表于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1776年,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文獻,故B不符合題意;《人權宣言》頒布于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后,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文獻,故C不符合題意;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2.(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馬克思說:“現在,(巴黎公社)普選權已被應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選舉他們的行政和創制法律的公職人員。”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A.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 B.工人階級取得民主權利C.建立公有制的經濟基礎 D.巴黎公社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答案】D【知識點】第一國際【解析】根據題干“由各公社選舉它們的行政的和創制法律的公職人員”可知,巴黎公社的真正的目的是人民真正的掌握國家權力,說明了巴黎公社成為無產階級政權,故D符合題意;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故“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不是巴黎公社的真正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工人階級取得民主權利”只是說了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一個方面,故B不符合題意;題干與建立公有制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1871年3月巴黎公社建立。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公社戰士大無畏的精神永遠激勵后人,它的經驗和教訓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13.它是階級意識尚不成熟的巴黎工人階級在危急時刻尋求保衛祖國的本能歸宿,是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階段西歐城市自治傳統的悲情謝幕,而當時的法國根本不具備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客觀條件。這段材料解說的史實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巴黎起義成立公社C.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答案】B【知識點】第一國際【解析】根據題干“ 它是階級意識尚不成熟的巴黎工人階級在危急時刻尋求保衛祖國的本能歸宿,是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階段西歐城市自治傳統的悲情謝幕,而當時的法國根本不具備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客觀條件。 ”及所學知識可知,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3月28日,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B選項正確;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與題干描述的信息不符,A選項錯誤;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題干信息不符,C選項錯誤;《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題干信息不符,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需要識記并掌握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14.(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圖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畫面中的陳望道在翻譯此書時,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話。下列選項與著作中“真理味道”有關的是( )①“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②學問雖遠在中國,也當求之③工人階級創造巨大社會財富 ④工人階級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C【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解析】根據題干中的“《共產黨宣言》”,結合所學可知,《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他們卻相對日益貧困,這說明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工人階級要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進行無產階級革命,③④符合題意,C正確;“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這一歐洲諺語反映的是歐洲中世紀城市擁有相對的自由,①不符合題意,AB錯誤;“學問雖遠在中國,也當求之”是阿拉伯諺語,與《共產黨宣言》無關,②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的內容,考查學生的理解與識記能力,難度適中。首先應理解題干中的“真理味道”指的是《共產黨宣言》的內容,然后根據所學找出《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即可。也可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題意的①②,進而保留正確答案。15.(2022九上·拱墅月考)如下圖中A、B兩處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中的兩件大事,其中B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第一國際成立C.十月革命勝利 D.建立巴黎公社【答案】D【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反映了 19 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歷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3月2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D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發表干 1848年,A不符合題意;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B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于1917年取得勝利,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巴黎公社,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6.(2022九上·拱墅月考)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實和結論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英國議會呈遞《權利請愿書》 說明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B 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表明英國承認美國獨立C 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 反映出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D 巴黎公社規定,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體現了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廢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體現了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D符合題意;《權利請愿書》并不能說明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A不符合題意;獨立戰爭勝利后,英國承認美國獨立,B不符合題意;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巴黎公社運動的開始,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掌握史論結合的學習方法,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17.列寧曾說:“公社被鎮壓了,但鮑狄埃的《國際歌》卻把它的思想傳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 )A.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B.自由、平等的思想C.無產階級革命思想 D.人文主義核心思想【答案】C【知識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根據提干“公社被鎮壓了,但鮑狄埃的《國際歌》卻把它的思想傳遍了全世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歌》是巴黎公社失敗后創作的歌曲,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展現了無產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排除A、B、D選項,C選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需要識記并掌握巴黎公社的有關內容。18.巴黎公社是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的偉大創舉,主要表現在( )A.廢除了舊的軍隊、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國家機構B.規定工作人員的年薪一律不得超過工人的最高工資C.實行了一系列保護工人階級利益的政策D.接管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答案】A【知識點】第一國際【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奪取權力的嘗試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2課“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第一子目奪取權力的嘗試中的內容:“巴黎公社還宣布:廢除一切舊政府機構,建立新的國家政權;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歸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也實行了一系列保護勞動人民利益的經濟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實行義務教育,公社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普通技術工人的工資等等。這些措施表明,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可知,巴黎公社廢除了舊的軍隊、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國家機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的偉大創舉,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奪取權力的嘗試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巴黎公社的背景、成立和意義。19.世界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是( )A.雅各賓派專政 B.巴黎公社C.俄國蘇維埃政府 D.蘇聯【答案】B【知識點】第一國際【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奪取權力的嘗試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2課“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第一子目奪取權力的嘗試中的內容:“巴黎公社還宣布:廢除一切舊政府機構,建立新的國家政權;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歸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也實行了一系列保護勞動人民利益的經濟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實行義務教育,公社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普通技術工人的工資等等。這些措施表明,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可知,巴黎公社廢除了舊的軍隊、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國家機構,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奪取權力的嘗試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巴黎公社的背景、成立和意義。20.“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這氣勢磅礴的旋律,發自勞動者肺腑的歌聲,已經傳遍全球。與這首歌的誕生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巴黎公社運動 D.俄國十月革命【答案】C【知識點】第一國際【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響徹世界的歌聲史實的識記。題中這些歌詞出自《國際歌》,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2課“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第一子目奪取權力的嘗試中的內容:“五月流血周以后,1871年6月,公社成員、詩人歐仁·鮑狄埃懷著滿腔熱血寫下了一首詩,名為《英特納雄耐爾》,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起來,砸碎舊世界的鎖鏈,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這首詩后來由法國工人音樂家底蓋特譜了曲,這就是著名的《國際歌》。”可知,《國際歌》的誕生直接與法國巴黎公社運動相關,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響徹世界的歌聲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國際歌》的背景、時間和影響。材料分析題2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工業的第一種形式即為他人生產的工業盛行于中世紀早期,莊園作坊的生產目的主要是滿足莊園內部的消費需要,只有剩余才拿到市場出售,因而基本上屬于非市場的工業。工業的第二種形式,即由個體工匠從事的為市場而生產的工業在中世紀中期以來的城鄉已經普遍化。……這種為出售而生產的第二種形式或第二階段的工業最終轉變為現代工業。——徐浩《西歐工業化的中世紀起源》材料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代之以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劉宗緒《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的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部編九年級《世界歷史》教材(1)根據材料一,指出區別兩種工業形式的依據是什么?“工業的第二種形式”的主要參與者是誰?(2)結合材料二,說明你對“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的理解。(3)材料三揭示了當時的社會出現了怎樣的現象?馬克思和恩格斯為此指出了怎樣的出路?【答案】(1)市場 工匠(2)生產方式的轉折: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轉變;社會經濟結構的轉折: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轉變。(3)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知識點】西歐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 (1)據材料一,區別兩種工業形式的依據是是否為市場而生產;根據“工業的第二種形式,即由個體工匠從事的為市場而生產的工業在中世紀中期以來的城鄉已經普遍化。”可知“工業的第二種形式”的主要參與者是工匠。(2)根據材料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代之以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可知,工業革命在生產方式的轉折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轉變;在社會經濟結構的轉折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轉變。(3)據材料三“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的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可知,社會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日益激化。馬克思和恩格斯為此,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當時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歐洲怎樣的生活哲學 為反對該生活哲學,后來掀起了哪一運動 (2)依據材料二,概括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聯系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啟蒙運動對當時歐洲社會產生的影響。(3)材料三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哪一理論的誕生 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請列舉兩個史實加以說明。(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思想文化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答案】(1)神權至上。文藝復興運動。(2)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 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論準備。(3)理論:馬克思主義。 史實:1864年,英、法、德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第一國際,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思想文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發展也會促進思想文化的發展。【知識點】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及意義【解析】(1)根據材料一“中世紀的歐洲封建社會,在社會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反對任何思想自由”可知當時的歐洲社會宣揚“神權至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嘶吼聲入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2)根據材料二“ 思想和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經濟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國家干預、人民與統治者相互制約等。”可得出,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是“自由平等”與“權力制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3)根據材料三“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1864年,英、法、德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第一國際,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思想文化的發展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發展,二者相互影響。故答案為:(1)神權至上。文藝復興運動。(2) 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 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論準備。(3) 理論:馬克思主義。 史實:1864年,英、法、德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第一國際,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 思想文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發展也會促進思想文化的發展。【點評】本題考查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資本主義的萌芽與《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需要依據課本知識,并結合對材料的分析,綜合運用基礎知識作答。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第一次工業革命(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2)領先國家: 英國(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一、第一國際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易混易錯】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6.工業革命的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1.(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實與其結論對應正確的( )A. A B.B C. C D.D2.(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 還要大。”材料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 )A.原因 B.背景 C.過程 D.影響3.(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下表數據選自斯塔大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影響該組數據變化的因素有英國某時期煤鐵產量變化表①流水線生產的推廣②蒸汽機廣泛使用③內燃機的普遍應用④冶鐵技術的革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9·浙江臺州中考真題).重大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歷史事件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新航路開辟——使區域聯系日益密切②瓦特改進蒸汽機——出現了工廠制度③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潮流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19·浙江中考真題)“全部近代歷史上,沒有別的事件比它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廣闊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劇烈的苦難和不滿。”這里的“它”是指( )A.文藝復興 B .啟蒙運動 C .工業革命 D.百日維新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75年至1813年,英國伯明翰有一個科學和工藝研究的學會。改良蒸汽機的瓦特是其會員之一,會員間相互合作,促進了科學的應用。該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工業革命的興起 B.“光榮革命”的爆發C.文藝復興的開始 D.“電氣時代”的來臨2.(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65年,英國的紡織總量是價值50萬磅的棉花,全部是手紡。1784年,這一總量躍升到1200萬磅,全部是機紡。到1830年,棉布料占到了英國出口貿易量的一半以上,而這竟是出自一個看不到棉花種植的國家。與這一變化密切相關的是( )A.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B.殖民掠奪和啟蒙運動C.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 D.工業革命和殖民掠奪3.(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現狀》中描述:“倫敦特別是倫敦工人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在倫敦工會1883年的報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結核。此時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醫療技術水平停滯不前 B.農業歉收導致食物短缺C.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惡化 D.人口膨脹致使工人貧困4.(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789年法國的煤產量是70萬噸,而同年英國已高達1000萬噸。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要求增加煤、鐵的供應量,1800年英國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上其他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都還要多。材料表明工業革命( )A.推動生產機器的改進 B.利于自然資源的開采C.帶來自然環境的污染 D.帶動資本主義的發展5.(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以機器代替人工,以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自然力,并由此大大節約人的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最早“以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與自然力”的交通工具是( )A.汽車 B.飛機 C.火車 D.電車6.(2022九上·拱墅期末)英國到處都建立起大工廠 。龐大的廠房 ,發出隆隆的轟鳴 ,打破了原來中世紀 田園生活的恬靜 ,歷史已經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里“新的時代”是指( )A.蒸汽時代 B.文藝復興時代C.殖民時代 D.火車時代7. 1775年瓦特——布爾頓公司成立,他他們將自己的商品先賒銷給買主,只按照此商品節約的煤價的的一定比例付錢,在推銷過和中用了這樣的廣告詞:“先生,我在此賣全世界都想擁有的東西——力量”。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公司工生,我在此賣全世界都想擁有的東西——力量”。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公司售賣的商品( )A.馬車 B.蒸汽機 C.火車 D.輪船8.(2022九上·拱墅月考)有學者說:“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則無疑是法國之歐洲。”材料中所說英國、法國開先河的事件是( )A.確立君主立憲制、文藝復興 B.工業革命、文藝復興C.工業革命、啟蒙運動 D.確立君主立憲制、啟蒙運動9.(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邊知識結構圖反映的探究主題是( )A.早期殖民侵略的形成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C.工業革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10.第一次工業革命掀起了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鐵路開始修建②內燃機廣泛使用③工廠取代手工工場④流水線生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1848年在倫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為“所有國家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國際性的著作”。該“宣言”是( )A.《共產黨宣言》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權利法案》12.(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馬克思說:“現在,(巴黎公社)普選權已被應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選舉他們的行政和創制法律的公職人員。”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A.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 B.工人階級取得民主權利C.建立公有制的經濟基礎 D.巴黎公社建立無產階級政權13.它是階級意識尚不成熟的巴黎工人階級在危急時刻尋求保衛祖國的本能歸宿,是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階段西歐城市自治傳統的悲情謝幕,而當時的法國根本不具備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客觀條件。這段材料解說的史實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巴黎起義成立公社C.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4.(2022九上·杭州月考)下圖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畫面中的陳望道在翻譯此書時,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話。下列選項與著作中“真理味道”有關的是( )①“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②學問雖遠在中國,也當求之③工人階級創造巨大社會財富 ④工人階級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2022九上·拱墅月考)如下圖中A、B兩處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中的兩件大事,其中B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第一國際成立C.十月革命勝利 D.建立巴黎公社16.(2022九上·拱墅月考)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實和結論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英國議會呈遞《權利請愿書》 說明議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B 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表明英國承認美國獨立C 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 反映出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D 巴黎公社規定,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體現了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A.A B.B C.C D.D17.列寧曾說:“公社被鎮壓了,但鮑狄埃的《國際歌》卻把它的思想傳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 )A.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B.自由、平等的思想C.無產階級革命思想 D.人文主義核心思想18.巴黎公社是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的偉大創舉,主要表現在( )A.廢除了舊的軍隊、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國家機構B.規定工作人員的年薪一律不得超過工人的最高工資C.實行了一系列保護工人階級利益的政策D.接管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19.世界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是( )A.雅各賓派專政 B.巴黎公社C.俄國蘇維埃政府 D.蘇聯20.“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這氣勢磅礴的旋律,發自勞動者肺腑的歌聲,已經傳遍全球。與這首歌的誕生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巴黎公社運動 D.俄國十月革命材料分析題21.(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工業的第一種形式即為他人生產的工業盛行于中世紀早期,莊園作坊的生產目的主要是滿足莊園內部的消費需要,只有剩余才拿到市場出售,因而基本上屬于非市場的工業。工業的第二種形式,即由個體工匠從事的為市場而生產的工業在中世紀中期以來的城鄉已經普遍化。……這種為出售而生產的第二種形式或第二階段的工業最終轉變為現代工業。——徐浩《西歐工業化的中世紀起源》材料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長期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代之以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劉宗緒《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工人變成赤貧者,貧困比人口和財富增長的還要快。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于社會了……”。——部編九年級《世界歷史》教材(1)根據材料一,指出區別兩種工業形式的依據是什么?“工業的第二種形式”的主要參與者是誰?(2)結合材料二,說明你對“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的理解。(3)材料三揭示了當時的社會出現了怎樣的現象?馬克思和恩格斯為此指出了怎樣的出路?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歐洲怎樣的生活哲學 為反對該生活哲學,后來掀起了哪一運動 (2)依據材料二,概括啟蒙思想家的主要觀點。聯系所學知識,舉例說明啟蒙運動對當時歐洲社會產生的影響。(3)材料三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哪一理論的誕生 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請列舉兩個史實加以說明。(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思想文化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原卷版.docx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