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下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fā)展的世界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下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fā)展的世界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fā)展的世界
( 1991年至今)(10年10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解析,初步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和作用。
2.時空觀念: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解析,知道經濟全球化的歷程;初步了解“冷戰(zhàn)”后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趨勢。
3.史料實證、唯物史觀:通過閱讀教材和與生活實際聯系 ,以計算機網絡、生態(tài)與人口等問題為例,了解現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及面臨的挑戰(zhàn)。
4.通過世界多極化,了解現代世界的基本特點;知道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意義。
【內容要點】
一個時代主題 和平與發(fā)展。
兩大世界支柱 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兩大發(fā)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
三大焦點問題 網絡安全問題、生態(tài)問題、人口問題。
知識點1:聯合國經濟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霸權主義與地區(qū)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
一、聯合國(UN)與國際安全:
1.成立時間:1945年10月 2.總部:美國紐約
3.主要機構:①聯合國大會;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簡稱安理會),擔負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由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③聯合國秘書處。
4.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5.作用: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避免了一些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
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WTO):
1.經濟全球化:
(1)原因:①生產力的大幅提高(根本原因); ②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③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各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④高速發(fā)展的科技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時空距離。
表現:①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②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
③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明顯; ④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2.世界貿易組織:
(1)成立時間:1995年1月1日(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
(2)宗旨:以非歧視性 、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fā)展,保證就業(yè)、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
(3)職能:制定和規(guī)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4)作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其成員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貿易壁壘進一步減少,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
三、霸權主義與地區(qū)沖突
1、冷戰(zhàn)結束后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fā)展。
2、冷戰(zhàn)結束后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地區(qū)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活動。
3、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
①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
②2003年,美國未經過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占領 伊拉克 。
四、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1、原因: 歐盟、日本和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或國家聯盟在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2、表現:(了解即可)
①歐盟成立后,歐洲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地位進一步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日本也在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③中國通過 改革開放 ,經濟快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④俄羅斯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致力于國家復興,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⑤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
1.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二戰(zhàn)后)至今
2.重要標志: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應用。
3.成果:①電子計算機、手機、互聯網 ②原子能、航天技術、生物工程
六、計算機網絡
1、信息時代: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2、影響:積極: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chuàng)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消極: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知識點2: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
1、表現:①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各國致力于發(fā)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2.中國態(tài)度:①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 、包容互鑒 、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③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知識點3:婦女地位的提高;生態(tài)與人口問題
一、婦女地位的提高
1.選舉權: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②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
2.就業(yè)權:在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行業(yè)中,都活躍著女性的身影,女性就業(yè)率持續(xù)增長
3.平等權: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切形式歧視公約》
二、生態(tài)與人口問題
1、生態(tài)問題:溫室效應加劇、臭氧層被破壞、淡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嚴重、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等
2、人口問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并在教育、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帶來新的挑戰(zhàn)。
3.發(fā)展中國家問題:人們的衛(wèi)生和健康狀況難以得到迅速改善,耕地和水資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經常導致普遍的饑荒。
4.應對:
①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利用資源,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②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③加強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努力,全球治理
【易混易錯】
1.世界貿易組織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又被稱為經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為經濟全球化的交往與合作提供了規(guī)范的平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表現。
2.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對發(fā)展中國家無利。( )
經濟 全球化 促進了生產的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各國經濟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關系
發(fā)展中國家因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常處于不利局面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核心素養(yǎng)】
1.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與認識
2.科技新時代
3.人類社會的時代演進
4.“化”時代的到來
【歷史解釋】
1.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①高速發(fā)展的科技大縮短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
②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各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③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2.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應該如何以應對
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把握機遇,一方面努力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另一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引進世界先進科技成果,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以迎接挑戰(zhàn)。同時,對國際競爭中潛在的風險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趨利避害,建立健全應對危機的安全機制。
3.中國主張建立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基本原則: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
4.推動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因素。
(1)直接原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2)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根本原因。
(3)多個大國的崛起推動了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5.中國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和對策是什么?
(1)主張:①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
(2)對策:①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②同時,中國還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6.為什么說環(huán)境惡化也是經濟和社會問題
原因:人類為了快速發(fā)展經濟,開采大量自然資源,加速了環(huán)境惡化。環(huán)境惡化不僅會破壞地球生態(tài),也給人類的經濟、生活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
7.當今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應對方法
(1)共同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人們關心的共同問題也越來越多,如戰(zhàn)爭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恐怖主義問題、資源短缺、人口問題、毒品蔓延、核武器擴散、重大自然災害、疾病。
(2)應對方法: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強環(huán)保投資、保護有限資源,開發(fā)新能源;各國加強反恐合作,加大反恐力度;采用協商和對話的手段解決矛盾沖突;發(fā)揮聯合國的積極作用;加強和平力量的聯合,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zhàn)爭,促進共同發(fā)展;加快科技發(fā)展,提高應對重大自然災難的能力。
【時空觀念】
1.三次技術革命與三個時代演變
2.冷戰(zhàn)結束后,多極化趨勢。
3.國際秩序的變化:
【唯物史觀】
1.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對發(fā)展中國家無利。這種說法對不對?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促進了生產的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各國經濟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關系;發(fā)展中國家因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常處于不利局面;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2.分析經濟全球化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有何利弊?
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資;
(2)帶來實用技術、管理經驗;
(3)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
(4)有利于發(fā)展中國家的貨幣化和金融深化;
(5)有利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轉型。
弊端:
(1)容易造成債務負擔;
(2)對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yè)沖擊較大;
(3)使發(fā)展中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4)增大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度;
(5)加速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3.談談你對全球化的認識。
提示:①積極影響: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促進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fā)展。②負面影響:導致世界貧富分化現象更加嚴重,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尤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1.(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
1945年6月在《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上,中國代表第一個在憲章 上用毛筆和中文簽字,開創(chuàng)歷史之舉。這表明我國( )
①成為聯合國創(chuàng)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②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
③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④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識點]聯合國與世界和平
[答案] 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提出了建立戰(zhàn)后國際安全組織的主張。1945年10月, 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1945年6月在 《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上,中國代表第一個在憲章上用毛筆和中文簽字,開創(chuàng)歷史之舉。這表明我國成為聯合國創(chuàng)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①符合題意。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②符合題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③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生的人民政權誕生,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
故選A項。
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回顧和平之約,1945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規(guī)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這一規(guī)定旨在( )
A .結束冷戰(zhàn)對峙的局面 B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C .促進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D .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
[知識點]聯合國與世界和平
[答案] B
[詳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提出了建立戰(zhàn)后國際安全組織的主張。1945年10月, 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其首要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可知,這-規(guī)定旨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B項正確;
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結束,排除A項;
促進世界貿易發(fā)展的是世貿組織,排除C項;
《聯合國憲章》規(guī)定并不是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排除D項。
故選B項。
3.(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德國統(tǒng)一后,俾斯麥積極推進全國統(tǒng)-幣制,統(tǒng)-度量衡,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這說明德國的統(tǒng)一( )
A.實現了民主自由的愿望 B .有利于德國經濟的發(fā)展.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D .確立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知識點]“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
[答案] B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德國統(tǒng)一后, 俾斯麥積極推進全國統(tǒng)- -幣制, 統(tǒng)-度量衡,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這是德國在經濟方面采取的措施,這些措施說明德國的統(tǒng)-有利于德國經濟的發(fā)展,B項正確;
實現了民主自由的愿望并未實現,排除A項;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排除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
從1918年-戰(zhàn)結束,到1939年發(fā)動二戰(zhàn),作為戰(zhàn)戰(zhàn)敗國的德國,用了短短二十年時間便再度成為了歐洲霸主,排除D項。
故選B項。
4.(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下列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新發(fā)明與新能源,解讀內燃機與新交通工具,信息技術的誕生與發(fā)展
[答案] 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80年代, 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了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蒸汽機車發(fā)明是在1825年;智能手機與圖像識別是21世紀的成就;世界首臺電子計算機發(fā)明是在1946年,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②①④③,故D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C項。
故選D。
5.(2019·浙江中考真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聯系。下列選項中 ,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是( )
①美國大幅上調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
②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③英國議會表決通過《退出歐洲聯盟法案》
④中國主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的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答案] D
[詳解]依據所學可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和中國主辦第二屆“一帶-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都有利于推動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商品和貿易活動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進程,②④正確,D項符合題意。而①美國大幅上調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會阻礙中國和美國的經濟交流與發(fā)展,不符合題意,③《退出歐洲聯盟法案》不利于歐洲各國的經濟交流與發(fā)展,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
1.有人評論冷戰(zhàn)時期的聯合國:“由于提供權宜的解決辦法和討論各種牢騷的講壇,有助于防止兩個巨人的迎面沖突。”可見,他認為聯合國(  )
A.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B.加快了兩極格局的終結
C.推進了世界的多極化 D.促進了美蘇兩國的聯合
【答案】A
【知識點】聯合國與“安理會”
【解析】聯合國1945年成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fā)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以增進普遍和平等。題目中“有助于防止兩個巨人的迎面沖突”是說明冷戰(zhàn)時期聯合國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聯合國的成立。
2.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的是(  )
A.跨國公司 B.壟斷集團 C.發(fā)展中國家 D.發(fā)達國家
【答案】A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yè),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yè)。在經濟全球化中跨國公司則是新技術的最早使用者和推行者。他們將這些新技術新產品銷售推廣到世界各地。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扮演了連接者和行動者的角色,可以說他們就是經濟全球化的實踐者,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故選A項。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還可以改為:當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是(  )
A.市場經濟 B.發(fā)達國家 C.跨國公司 D.發(fā)展中國家
3.當美國人用10000美元從通用汽車公司買回一輛汽車,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給韓國裝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給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德國設計師的報酬,400美元是用來購買臺灣、新加坡的零件,250美元付給英國的廣告商,余下的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紐約的銀行、保險公司分享。上述現象最能反映當今世界哪一發(fā)展趨勢(  )
A.政治多極化 B.文明多元化 C.經濟全球化 D.區(qū)域集團化
【答案】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解讀材料信息信息,一輛汽車的生產需要多種工序,需要許多國家的分工協作才能完成,根據所學知識,世界貿易組織(簡稱WTO)成立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總部設在日內瓦。其宗旨是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發(fā)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yè)、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并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一輛汽車的生產需要多個國家的協作,集中體現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中國經過努力爭取,最終于2001年11月加入了世貿組織,簡稱WTO,本題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解讀圖片信息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學生還應知道,中國經過努力爭取,最終于2001年11月加入了世貿組織,簡稱WTO,材料題是考試中常見的一種題型,它以信息量豐富,考察角度廣泛而深受命題者的喜愛,解答這種題,學生需要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學生能夠解讀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根據信息和所學知識結合,二是要對相關的基礎知識特別熟悉,最后得出答案。
4.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總趨勢。下面關于經濟全球化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
B.各國、各地區(qū)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
C.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逐漸消失
D.經濟全球化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利有弊
【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第一子目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中的內容:“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fā)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fā)展。”可知,B選項正確,故選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全球化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故AD選項錯誤。依據“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是: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可知,C選項也是錯誤的。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表現和影響。
5.1991年中國正式成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中國積極參與這兩個組織主要是為了(  )
A.確立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B.發(fā)揮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C.擴大中國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銷售 D.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答案】D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第二子目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中的內容:“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同時,制定了防范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2001年,中國上海成功地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領導人會議;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可知,中國積極參與這兩個組織主要是為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故選D。ABC選項表述都是錯誤的。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表現和影響。
6.2008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說明了(  )
A.經濟全球化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只有弊端
B.經濟全球化是經濟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C.各國在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也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
D.經濟全球化對于發(fā)達國家來說只有利處
【答案】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史實的識記。題目中的提示:中國2001年加入、前身是關貿總協定,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第二子目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中的內容:“國際經濟風險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進一步加大。1997年,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引發(fā)了亞洲金融危機,亞洲很多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困難,政局動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經濟危機說明各國在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也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故選C。AD選項表述是片面的。B選項表述正確,但經濟危機的發(fā)生不能說明經濟全球化趨勢。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表現和影響。
7.張老師就某一國際組織給出了以下三個提示。你認為該國際組織成立的時間是(  )
A.1945年 B.1947年 C.1995年 D.1999年
【答案】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題目中的提示:中國2001年加入、前身是關貿總協定,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第一子目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中的內容:“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這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表現。世界貿易組織希望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組織就是世界貿易組織,它成立的時間是1995年,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表現和影響。
8.下列對當今世界經濟、政治發(fā)展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 B.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D.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
【答案】D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霸權主義與地區(qū)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第一子目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中的內容:“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fā)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fā)展。”可知,A選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強,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故B選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全球化對于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故D選項錯誤,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表現和影響。
9.2000年美國自1947年以來第一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說明了(  )
A.歐洲盟國不再支持美國了
B.俄國的強烈反對
C.美國沒有同其他國家打好招呼
D.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借人權干涉別國內政、推行霸權主義做法的不滿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科索沃戰(zhàn)爭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二子目科索沃戰(zhàn)爭中的內容:“在科索沃戰(zhàn)爭中,美國首次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干涉并侵略一個主權國家。”可知,美國借人權干涉別國內政,推行霸權主義。2000年美國自1947年以來第一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正好說明了美國這種政策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反對,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科索沃戰(zhàn)爭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科索沃戰(zhàn)爭的時間、概況和影響。
10.下列關于科索沃戰(zhàn)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克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首次不經聯合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作用
B.克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的挑戰(zhàn)
C.克索沃戰(zhàn)爭以南聯盟的勝利而告終
D.美國首次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科索沃戰(zhàn)爭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二子目科索沃戰(zhàn)爭中的內容:“1999年3—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以南斯拉夫聯盟軍隊屠殺科索沃地區(qū)阿爾巴尼亞族人為借口,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南聯盟的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違背國際法基本準則,公然對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動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可知,A選項是正確的。C選項是錯誤的,故選C。依據“科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zhàn),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可知,B選項是正確的。依據“在科索沃戰(zhàn)爭中,美國首次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干涉并侵略一個主權國家。”可知,D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科索沃戰(zhàn)爭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科索沃戰(zhàn)爭的時間、概況和影響。
11.小張?zhí)骄俊岸?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時,取材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美蘇“冷戰(zhàn)”始末》 B.《世界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報告》
C.《“一超多強”局面的成因》 D.《薩拉熱窩事件揭秘》
【答案】D
【知識點】“北約”與“華約”的對峙;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題中小張?zhí)骄康氖恰岸?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一子目“一超多強”中的內容:“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可知,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經歷了兩極格局、一超多強局面,世界呈現多級化趨勢,因此ABC選項都符合這一主題。D選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導火線,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一超多強形成的原因、概況和影響。
1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的是(  )
A.軍事實力 B.經濟實力 C.外交手段 D.文化吸引
【答案】B
【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一子目“一超多強”中的內容:“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過程中,經濟實力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知,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一超多強形成的原因、概況和影響。
13.有人評論當今國際局勢說:“當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國是萎縮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一評論說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
A.美、日、歐盟、俄、中的五極格局
B.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
C.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D.美國無力推行霸權政策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評論當中當今國際局勢出現了日本、俄羅斯、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勢力,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一子目“一超多強”中的內容:“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可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多極化的基本特點,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一超多強形成的原因、概況和影響。
14.20世紀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導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變動。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的特點是(  )
A.兩極格局 B.全球化趨勢
C.由政治對峙向經濟競爭過渡 D.多極化趨勢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一子目“一超多強”中的內容:“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可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的特點是多極化趨勢,故選D。A選項蘇聯解體后已經結束。B選項是當今世界經濟格局呈現的特點。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一超多強”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一超多強形成的原因、概況和影響。
15.美國擁有許多世界一流的大學,研究電子計算機的人卻對其中的情有獨衷,因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就是誕生在它的實驗室,它是(  )
A.賓西法尼亞大學 B.麻省理工學院
C.哈佛大學 D.紐約大學
【答案】A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名叫ENIAC(愛尼阿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 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算器), 目的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它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使得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故選A項。
【點評】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至今已將近60年了,在這期間,計算機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著,首先是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繼而是微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使得計算機處理器和存貯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數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貯容量迅速增加。
16.長春電影制片廠要與好萊塢競爭國際市場,你認為長影最有競爭力而又最符合實際可行性的競爭方案是(  )
A.政府實行貿易保護政策
B.拍攝具有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影片
C.加大投資,引進一流的設備,聘用一流的國際巨星
D.采用高科技手段拍攝數碼電影
【答案】B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第二子目好萊塢中的內容:“除了好萊塢之外,其他國家的電影業(yè)在不斷地發(fā)展,拍出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影片,有力地抵御了好萊塢對本國電影市場的沖擊。”可知,長影要與好萊塢競爭國際市場可以拍攝具有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影片,這也是最符合實際可行性的競爭方案,故選B。A選項不符合公平競爭的規(guī)則。CD選項不符合實際情況。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好萊塢的地位和影響。
17.如果請你為好萊塢寫一篇“簡介”,在你的“簡介”中,不會出現的描述是(  )
A.好萊塢是世界電影的發(fā)源地與代名詞
B.好萊塢在經歷了二戰(zhàn)后初期的低谷后,經過改革在50年代復興
C.好萊塢電影以大眾娛樂為目的,題材豐富,喜聞樂見
D.好萊塢對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答案】A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第二子目好萊塢中的內容:“1985年12月28日,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大咖啡館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銀幕上供許多人觀看,后來就把這一天視為電影的誕生日。”可知,電影的發(fā)源地是法國,因此A選項表述不正確,故選A。依據“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電視的出現和普及給電影業(yè)造成強烈沖擊,加上歐洲電影業(yè)的復興和歐洲各國政府采取的電影貿易保護措施,好萊塢娛樂電影跌入低谷。經過對制作技術和題材、制作方法的革新,從50年代起,好萊塢電影重新崛起。”可知,B選項表述是正確的。依據“好萊塢電影以大眾娛樂為目的,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類型片來吸引觀眾。”可知,C選項表述是正確的。依據“除了好萊塢之外,其他國家的電影業(yè)在不斷地發(fā)展,拍出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影片,有力地抵御了好萊塢對本國電影市場的沖擊。”可知,D選項表述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好萊塢的地位和影響。
18.如果你想調查美國的電影市場,一定會先到洛杉磯,因為這里有號稱“世界夢工廠”的(  )
A.好萊塢 B.華特迪士尼公司
C.試金石影片 D.環(huán)球影片
【答案】A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第二子目好萊塢中的內容:“作為美國電影代名詞的好萊塢。”結合所學知識,好萊塢位于洛杉磯,號稱“世界夢工廠”,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好萊塢的地位和影響。
19.電影在它的一百多年的歷程中始終展現突出的藝術魅力,其中的奧秘不包括(  )
A.技術上的更新,給了觀眾更大的視覺空間與聯想空間
B.不斷更新的題材,緊扣人們的心弦
C.音樂、燈光、照相等多種藝術的共同融合與發(fā)展
D.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D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電影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第二子目好萊塢中的內容:“19世紀末以來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電影經歷了由無聲到有聲,由黑白道彩色,由單一銀幕到多種銀幕的發(fā)展。技術上的不斷變革,使電影具有了更強的藝術表現力。”可知,AC選項是電影有藝術魅力的奧秘。依據“隨著電影對現實生活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再現與反映,電影逐漸具備了傳播、教育、認知、審美、文獻等多種功能。”可知,B選項是電影有藝術魅力的奧秘之一。D選項只會提高人民群眾對電影事業(yè)的要求,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考查學生對電影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電影發(fā)展的概況和影響。
20.好萊塢的電影被世界人民所喜愛,其原因不包括(  )
A.美國政府對電影實行的貿易保護措施
B.好萊塢一流的電影制片公司和電影導演
C.好萊塢一流的電影拍攝技術和拍攝場地
D.好萊塢創(chuàng)作不同類型的影片吸引觀眾
【答案】A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9課現代音樂和電影,第二子目好萊塢中的內容:“作為美國電影代名詞的好萊塢,匯集了著名的電影制片公司、名導演和名演員,擁有世界一流的電影制作技術和拍攝場地,攝制出許多聞名世界的影片。”可知,BC選項是其受世界人民喜愛的原因。依據“好萊塢電影以大眾娛樂為目的,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類型片來吸引觀眾。”可知,D選項也是其受世界人民喜愛的原因。A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好萊塢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好萊塢的地位和影響。
材料分析題
21.(2018九下·農安月考)觀察下列兩幅漫畫,然后回答問題。
(1)漫畫一準備投籃的“隊員”代表哪一國家 隊員們防守其“投籃”有何寓意?
(2)漫畫二中的這些企業(yè)借助哪一經濟組織不斷成長壯大?
(3)兩幅漫畫分別體現了當今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哪一發(fā)展趨勢?
(4)在這些發(fā)展趨勢中,你認為我國如何更好地扮演其中的角色?
【答案】(1)美國;牽制美國稱霸世界。
(2)WTO
(3)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
(4)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增強綜合國力,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積極的大國作用。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解析】⑴根據漫畫一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中準備投籃的“隊員”代表美國,這幅漫畫表現了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隊員們防守其“投籃”是比喻世界各國牽制美國,阻礙美國稱霸世界。
⑵根據漫畫二的內容,結合所學的知識可知,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這是經濟全球化的典型表現,世界各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同時,借助世貿組織不斷成長壯大。
⑶根據兩幅漫畫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描述的是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圖二描述的是世界的全球化趨勢。
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這些發(fā)展趨勢中,我國應該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增強綜合國力,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積極的大國作用。
【點評】本題考查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本題以圖片為材料,考查考生讀圖能力,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難度適中,是一道非常好的試題。
2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世紀美國不同階段的經濟狀況
材料二:法國前總統(tǒng)德斯坦也說:“……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
材料三: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個地區(qū)的國家為增強實力,提高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積極推動區(qū)域經濟合作。隨著跨國公司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材料四:“一帶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縮寫B(tài)&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qū)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積極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請回答:
(1)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一中階段①中什么事件使美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明顯下降?美國是怎樣度過這次危機的?
(2)材料二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趨勢是怎樣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樣的?
(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說出20世紀90年代“區(qū)域經濟合作”在歐洲的具體表現是什么?“信息時代的到來”與哪一事件有關?
(4)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結合材料四,請你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出合理的建議
【答案】(1)受到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通過羅斯福新政度過這次經濟危機。
(2)經濟全球化暫時一超多強;朝多極化趨勢發(fā)展。
(3)歐盟的成立、第三次科技革命。
(4)建議:增強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堅持對外開放等。
【知識點】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戰(zhàn)后的歐洲的聯合;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解析】⑴第一問依據材料圖表信息可知,受到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①中美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明顯下降;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通過羅斯福新政度過這次經濟危機。
⑵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可知,此內容反映了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是暫時一超多強,朝多極化趨勢發(fā)展;
⑶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1993年歐盟成立;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信息時代的到來”與第三次科技革命有關;
⑷開放性題目,依據所學可知,增強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堅持對外開放等。
【點評】本題考查考生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主要知識點設計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二戰(zhàn)后世界的政治經濟發(fā)展趨勢,難度適中,能較好的檢測考生基礎知識。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fā)展的世界
( 1991年至今)(10年10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解析,初步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和作用。
2.時空觀念:通過閱讀教材和材料解析,知道經濟全球化的歷程;初步了解“冷戰(zhàn)”后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趨勢。
3.史料實證、唯物史觀:通過閱讀教材和與生活實際聯系 ,以計算機網絡、生態(tài)與人口等問題為例,了解現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及面臨的挑戰(zhàn)。
4.通過世界多極化,了解現代世界的基本特點;知道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意義。
【內容要點】
一個時代主題 和平與發(fā)展。
兩大世界支柱 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兩大發(fā)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
三大焦點問題 網絡安全問題、生態(tài)問題、人口問題。
知識點1:聯合國經濟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霸權主義與地區(qū)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網絡
一、聯合國(UN)與國際安全:
1.成立時間:1945年10月 2.總部:美國紐約
3.主要機構:①聯合國大會;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簡稱安理會),擔負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由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③聯合國秘書處。
4.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5.作用: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避免了一些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
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WTO):
1.經濟全球化:
(1)原因:①生產力的大幅提高(根本原因); ②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③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各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④高速發(fā)展的科技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時空距離。
表現:①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 ②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
③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明顯; ④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2.世界貿易組織:
(1)成立時間:1995年1月1日(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
(2)宗旨:以非歧視性 、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fā)展,保證就業(yè)、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
(3)職能:制定和規(guī)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4)作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其成員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貿易壁壘進一步減少,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
三、霸權主義與地區(qū)沖突
1、冷戰(zhàn)結束后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fā)展。
2、冷戰(zhàn)結束后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地區(qū)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活動。
3、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
①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
②2003年,美國未經過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占領 伊拉克 。
四、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
1、原因: 歐盟、日本和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或國家聯盟在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2、表現:(了解即可)
①歐盟成立后,歐洲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地位進一步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日本也在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③中國通過 改革開放 ,經濟快速發(fā)展,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④俄羅斯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致力于國家復興,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⑤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
1.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二戰(zhàn)后)至今
2.重要標志: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應用。
3.成果:①電子計算機、手機、互聯網 ②原子能、航天技術、生物工程
六、計算機網絡
1、信息時代: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2、影響:積極: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chuàng)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消極: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知識點2: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
1、表現:①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標志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各國致力于發(fā)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2.中國態(tài)度:①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 、包容互鑒 、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③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知識點3:婦女地位的提高;生態(tài)與人口問題
一、婦女地位的提高
1.選舉權: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②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
2.就業(yè)權:在現代社會幾乎所有的行業(yè)中,都活躍著女性的身影,女性就業(yè)率持續(xù)增長
3.平等權: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切形式歧視公約》
二、生態(tài)與人口問題
1、生態(tài)問題:溫室效應加劇、臭氧層被破壞、淡水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嚴重、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等
2、人口問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并在教育、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帶來新的挑戰(zhàn)。
3.發(fā)展中國家問題:人們的衛(wèi)生和健康狀況難以得到迅速改善,耕地和水資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經常導致普遍的饑荒。
4.應對:
①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利用資源,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②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③加強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努力,全球治理
【易混易錯】
1.世界貿易組織是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又被稱為經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為經濟全球化的交往與合作提供了規(guī)范的平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表現。
2.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對發(fā)展中國家無利。( )
經濟 全球化 促進了生產的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各國經濟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關系
發(fā)展中國家因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常處于不利局面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核心素養(yǎng)】
1.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與認識
2.科技新時代
3.人類社會的時代演進
4.“化”時代的到來
【歷史解釋】
1.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①高速發(fā)展的科技大縮短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
②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各國積極尋求國際合作;
③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2.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應該如何以應對
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把握機遇,一方面努力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另一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引進世界先進科技成果,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以迎接挑戰(zhàn)。同時,對國際競爭中潛在的風險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趨利避害,建立健全應對危機的安全機制。
3.中國主張建立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基本原則: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
4.推動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的因素。
(1)直接原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2)世界經濟力量結構的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根本原因。
(3)多個大國的崛起推動了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5.中國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和對策是什么?
(1)主張:①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
(2)對策:①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②同時,中國還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6.為什么說環(huán)境惡化也是經濟和社會問題
原因:人類為了快速發(fā)展經濟,開采大量自然資源,加速了環(huán)境惡化。環(huán)境惡化不僅會破壞地球生態(tài),也給人類的經濟、生活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
7.當今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及應對方法
(1)共同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人們關心的共同問題也越來越多,如戰(zhàn)爭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恐怖主義問題、資源短缺、人口問題、毒品蔓延、核武器擴散、重大自然災害、疾病。
(2)應對方法: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強環(huán)保投資、保護有限資源,開發(fā)新能源;各國加強反恐合作,加大反恐力度;采用協商和對話的手段解決矛盾沖突;發(fā)揮聯合國的積極作用;加強和平力量的聯合,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zhàn)爭,促進共同發(fā)展;加快科技發(fā)展,提高應對重大自然災難的能力。
【時空觀念】
1.三次技術革命與三個時代演變
2.冷戰(zhàn)結束后,多極化趨勢。
3.國際秩序的變化:
【唯物史觀】
1.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對發(fā)展中國家無利。這種說法對不對?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促進了生產的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各國經濟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關系;發(fā)展中國家因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常處于不利局面;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2.分析經濟全球化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有何利弊?
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資;
(2)帶來實用技術、管理經驗;
(3)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
(4)有利于發(fā)展中國家的貨幣化和金融深化;
(5)有利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轉型。
弊端:
(1)容易造成債務負擔;
(2)對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yè)沖擊較大;
(3)使發(fā)展中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4)增大了金融市場的風險度;
(5)加速了發(fā)展中國家和發(fā)達國家之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3.談談你對全球化的認識。
提示:①積極影響: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促進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fā)展。②負面影響:導致世界貧富分化現象更加嚴重,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尤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1.(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
1945年6月在《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上,中國代表第一個在憲章 上用毛筆和中文簽字,開創(chuàng)歷史之舉。這表明我國( )
①成為聯合國創(chuàng)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②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顯著提高
③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④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回顧和平之約,1945年簽署的《聯合國憲章》規(guī)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這一規(guī)定旨在( )
A .結束冷戰(zhàn)對峙的局面 B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C .促進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D .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
3.(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德國統(tǒng)一后,俾斯麥積極推進全國統(tǒng)-幣制,統(tǒng)-度量衡,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這說明德國的統(tǒng)一( )
A.實現了民主自由的愿望 B .有利于德國經濟的發(fā)展.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D .確立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4.(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下列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5.(2019·浙江中考真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聯系。下列選項中 ,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是( )
①美國大幅上調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
②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③英國議會表決通過《退出歐洲聯盟法案》
④中國主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1.有人評論冷戰(zhàn)時期的聯合國:“由于提供權宜的解決辦法和討論各種牢騷的講壇,有助于防止兩個巨人的迎面沖突。”可見,他認為聯合國(  )
A.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B.加快了兩極格局的終結
C.推進了世界的多極化 D.促進了美蘇兩國的聯合
2.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的是(  )
A.跨國公司 B.壟斷集團 C.發(fā)展中國家 D.發(fā)達國家
A.市場經濟 B.發(fā)達國家 C.跨國公司 D.發(fā)展中國家
3.當美國人用10000美元從通用汽車公司買回一輛汽車,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給韓國裝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給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德國設計師的報酬,400美元是用來購買臺灣、新加坡的零件,250美元付給英國的廣告商,余下的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紐約的銀行、保險公司分享。上述現象最能反映當今世界哪一發(fā)展趨勢(  )
A.政治多極化 B.文明多元化 C.經濟全球化 D.區(qū)域集團化
4.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總趨勢。下面關于經濟全球化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
B.各國、各地區(qū)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
C.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逐漸消失
D.經濟全球化對發(fā)展中國家有利有弊
5.1991年中國正式成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中國積極參與這兩個組織主要是為了(  )
A.確立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B.發(fā)揮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C.擴大中國商品在世界各地的銷售 D.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6.2008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說明了(  )
A.經濟全球化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只有弊端
B.經濟全球化是經濟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C.各國在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也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
D.經濟全球化對于發(fā)達國家來說只有利處
7.張老師就某一國際組織給出了以下三個提示。你認為該國際組織成立的時間是(  )
A.1945年 B.1947年 C.1995年 D.1999年
8.下列對當今世界經濟、政治發(fā)展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 B.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D.經濟全球化只對發(fā)達國家有利
9.2000年美國自1947年以來第一次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選中落選說明了(  )
A.歐洲盟國不再支持美國了
B.俄國的強烈反對
C.美國沒有同其他國家打好招呼
D.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借人權干涉別國內政、推行霸權主義做法的不滿
10.下列關于科索沃戰(zhàn)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克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首次不經聯合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作用
B.克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的挑戰(zhàn)
C.克索沃戰(zhàn)爭以南聯盟的勝利而告終
D.美國首次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
11.小張?zhí)骄俊岸?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時,取材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美蘇“冷戰(zhàn)”始末》 B.《世界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報告》
C.《“一超多強”局面的成因》 D.《薩拉熱窩事件揭秘》
1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的是(  )
A.軍事實力 B.經濟實力 C.外交手段 D.文化吸引
13.有人評論當今國際局勢說:“當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國是萎縮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一評論說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
A.美、日、歐盟、俄、中的五極格局
B.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
C.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D.美國無力推行霸權政策
14.20世紀人類社會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導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變動。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的特點是(  )
A.兩極格局 B.全球化趨勢
C.由政治對峙向經濟競爭過渡 D.多極化趨勢
15.美國擁有許多世界一流的大學,研究電子計算機的人卻對其中的情有獨衷,因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就是誕生在它的實驗室,它是(  )
A.賓西法尼亞大學 B.麻省理工學院
C.哈佛大學 D.紐約大學
16.長春電影制片廠要與好萊塢競爭國際市場,你認為長影最有競爭力而又最符合實際可行性的競爭方案是(  )
A.政府實行貿易保護政策
B.拍攝具有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影片
C.加大投資,引進一流的設備,聘用一流的國際巨星
D.采用高科技手段拍攝數碼電影
17.如果請你為好萊塢寫一篇“簡介”,在你的“簡介”中,不會出現的描述是(  )
A.好萊塢是世界電影的發(fā)源地與代名詞
B.好萊塢在經歷了二戰(zhàn)后初期的低谷后,經過改革在50年代復興
C.好萊塢電影以大眾娛樂為目的,題材豐富,喜聞樂見
D.好萊塢對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18.如果你想調查美國的電影市場,一定會先到洛杉磯,因為這里有號稱“世界夢工廠”的(  )
A.好萊塢 B.華特迪士尼公司
C.試金石影片 D.環(huán)球影片
19.電影在它的一百多年的歷程中始終展現突出的藝術魅力,其中的奧秘不包括(  )
A.技術上的更新,給了觀眾更大的視覺空間與聯想空間
B.不斷更新的題材,緊扣人們的心弦
C.音樂、燈光、照相等多種藝術的共同融合與發(fā)展
D.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好萊塢的電影被世界人民所喜愛,其原因不包括(  )
A.美國政府對電影實行的貿易保護措施
B.好萊塢一流的電影制片公司和電影導演
C.好萊塢一流的電影拍攝技術和拍攝場地
D.好萊塢創(chuàng)作不同類型的影片吸引觀眾
材料分析題
21.(2018九下·農安月考)觀察下列兩幅漫畫,然后回答問題。
(1)漫畫一準備投籃的“隊員”代表哪一國家 隊員們防守其“投籃”有何寓意?
(2)漫畫二中的這些企業(yè)借助哪一經濟組織不斷成長壯大?
(3)兩幅漫畫分別體現了當今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哪一發(fā)展趨勢?
(4)在這些發(fā)展趨勢中,你認為我國如何更好地扮演其中的角色?
2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世紀美國不同階段的經濟狀況
材料二:法國前總統(tǒng)德斯坦也說:“……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
材料三: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個地區(qū)的國家為增強實力,提高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積極推動區(qū)域經濟合作。隨著跨國公司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材料四:“一帶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縮寫B(tài)&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qū)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積極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請回答:
(1)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一中階段①中什么事件使美國經濟發(fā)展水平明顯下降?美國是怎樣度過這次危機的?
(2)材料二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趨勢是怎樣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樣的?
(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說出20世紀90年代“區(qū)域經濟合作”在歐洲的具體表現是什么?“信息時代的到來”與哪一事件有關?
(4)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究,結合材料四,請你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出合理的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恩平市| 克拉玛依市| 吴堡县| 浦北县| 进贤县| 阿鲁科尔沁旗| 呼伦贝尔市| 孝昌县| 蒲城县| 莱阳市| 榆林市| 仁化县| 麻江县| 周口市| 沂水县| 开封市| 宣恩县| 安丘市| 靖边县| 石屏县| 米林县| 景宁| 岐山县| 陇南市| 兴山县| 德钦县| 益阳市| 化隆| 娱乐| 灵武市| 北宁市| 和硕县| 申扎县| 蛟河市| 呼伦贝尔市| 宁明县| 苗栗县| 郁南县| 克拉玛依市|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