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10年6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通過電的利用,內燃機與汽車、飛機的誕生等史實,了解第二次工 業革命。(唯物史觀)2.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3.通過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和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學和文 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二次工業革命。近代科學文化發展。三大發明成就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卡爾·本茨制造出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試飛飛機成功。兩大科學家 牛頓、達爾文。五大作品 《物種起源》《人間喜劇》《戰爭與和平》《英雄交響曲》《向日葵》。知識點1: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化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原因:1.政治前提: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進一步鞏固和擴大。2.經濟基礎: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3.理論條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步,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4.市場條件:市場的擴大。(二)開始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三)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使用(四)成就:1.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前提:英國科學家 法拉第 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代表人物:愛迪生成就: 發明耐用的 白熾燈泡 、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其他發明:發電機、發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時代特征:人類社會進入 “電氣時代” 。電力的優點:更加強勁;清潔環保;傳遞速度快;能遠距離輸送;控制方便。2.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內燃機發明國家:(德國) ①1876年,德國人: 奧托 制造出煤氣內燃機;②1883年,德國人: 戴姆勒 研制出汽油內燃機; ③德國人: 迪塞爾發明了柴油內燃機。內燃機的的發明,使得(石油)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產生了石油開采業等新行業.3.交通工具:①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汽車②1913年,美國人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開始成為大眾化交通工具。因此產生了汽車工業等新行業③1903年,萊特兄弟試飛飛機成功,因此產生了航空工業等新行業4.化學工業和新材料:① 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加速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②19世紀60—80年代,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成本更低、性能更好。③1867年,瑞典的 諾貝爾 發明現代炸藥和無煙炸藥,在軍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④1869年,美國人 海厄特 發明 賽璐珞 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⑤1884年,法國人 夏爾多內 發明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小結:新動力:電動機、內燃機新能源:電力、石油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新交通:汽車、飛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單獨生活:便利了人們出行,縮短了出行時間,加強了人與人的聯系> )(五)影響: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②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③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④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増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⑤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六)特點:1.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最突出特點)2.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領先國家:美國和德國)3.有些國家的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4.以重工業為突破口。二、工業化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1、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發展,人口迅速增長2、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從事工商業的人口增多。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勞動者,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2、大眾教育:(1)概況: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英、法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德國建立初等、中等、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2)影響: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二)城市化1、工業革命后,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但城市缺乏統一規劃。2、19世紀中期,衛生條件改善。排水設施、街頭照明、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設施。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變化。(三)社會問題1、社會矛盾激化:資本家獲得極大的財富,工人高強度勞動卻難以生存。工人反抗斗爭日趨激烈。2、環境污染: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知識點2: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一、科學家1.牛頓,英國(國籍),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三大成就: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2.達爾文,英國(國籍),著作《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二、文學巨匠1.巴爾扎克,法國(國籍),代表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小說集人間喜劇。2.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國籍),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被譽為“心理描寫大師”、“俄國革命的鏡子”、“一個天才的藝術家”。三、音樂美術大師1.貝多芬,德國(國籍),代表作《英雄交響曲》(主要歌頌拿破侖),《命運交響曲》(樂壇雄獅)。2.梵高,荷蘭(國籍),代表作《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對生活的向往和熱愛),稱其為“用生命作畫的人”。【易混易錯】1.【歸納比較】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異同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同點 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程度 許多技術發明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與生產并未真正結合 自然科學的新發現開始同工業生產結合,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發生的國家 主要發生在英國 幾乎同時發生在美國、德國兩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部門 首先開始于輕工業部門,以紡織、煤炭、交通運輸為主 首先出現在重工業部門,以鋼鐵、石油、電力、化工和機械制造為中心發生的狀況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除一些先進國家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外,有些國家尚未開始或剛剛起步。這些國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也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相同點 1.都推動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2.都推動了社會的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封建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核心素養】【史料實證】1、知識比較:比較兩次工業革命三次科技革命中動力轉變3.西方殖民侵略大致經歷的四個階段4.近代歐洲科技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歷史解釋】1.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1)洋務運動后期(19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學習西方科技,創辦民用工業,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侵略中國,如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民族危機加深,最終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高漲,掀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2.思想解放與科學進步之間的關系。(1)思想解放是科學進步的前提。中世紀,神學思想籠罩歐洲,嚴重阻礙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的進步,歷史上稱這一時代為“黑暗時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批判封建神學,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而促進了近代科學的飛躍。(2)科學進步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如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直接動搖了神學根基。因此,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3.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技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科技發展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我們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應該趨利避害,讓科技為人類造福。【家國情懷】從科學家身上我們學到的優秀品質。(1)我們可以從科學家身上學到虛懷若谷的謙虛態度和嚴謹的科學態度。(2)學習科學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學習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 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3)成功需要努力和堅持,需要踏踏實實的態度。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機器的采用,化學在I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以上情景全部出現,最早可見于( )A.文藝復興時期 B .啟蒙運動時期C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與影響[答案] C .[詳解]根據‘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結合所學,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以石油為主的化學工業產生與發展,以電報為代表的通訊事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C項正確;文藝復興時期是思想方面的運動,排除A項;啟蒙運動時期是思想方面的運動,排除B項;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主要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技術革命,排除D項。故選C項。2.(2021·浙江溫州中考真題)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全境拼盡全力鋪設鐵路,為的只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動員更大規模的士兵百奔赴戰場”。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 B . 一戰波及到亞、非、歐和太平洋地區C .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 D .戰爭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與影響[答案]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并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的發展帶動了武器裝備的進步,使戰爭更加殘酷,故C正確;題干信息主旨與技術發明的高潮無關,故A錯誤;題干信息未提到戰爭波及的地域、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故B、D錯誤。綜上故選C。3.(2019·浙江紹興中考真題)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國公眾奉為最偉大的企業家”。20世紀初,他的一項創舉成為20世紀大規模生產的基礎。這項創舉是指( )A.工廠中采用蒸汽動力 B.建立工廠和工廠制度C .成功研制第一輛汽車 D .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知識點]內燃機與新交通 工具[答案] D[詳解]試題分析:亨利福特是美國汽車工程師與企業家福特汽車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汽車的人。他的生產方式使汽車成為-種大眾產品,它不但革命了工業生產方式,而且對現代社會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響。所以答案是D。[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人類邁入“電氣時代”1.交通工具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人類社會進入汽車時代開始于( ?。?br/>A.文藝復興時期 B.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促進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的發明。德國的卡爾·本茨發明汽車,因此人類社會進入汽車時代開始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本題難度適中。2.在電力技術方面,走在前頭的國家是( ?。?br/>A.英國 法國 B.法國 德國C.美國 德國 D.德國 英國【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美 德在第二次革命中領得先機 率先實現電氣化生產。1913年間 德國公司的產量占世界電氣產品的50%。故答案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史實,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3.假如某愛國企業家在20世紀初需要了解全國各地商業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br/>A.乘坐飛機赴各地了解 B.通過無線電報輸送信息C.通過互聯網 D.乘坐火車赴各地了解【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根據題干的“20世紀初”的時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期,中國沒有飛機、互聯網和火車,只有無線電報。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本題難度適中。4.(2022九上·拱墅月考)閱讀歐美18-19世紀大事年表(部分)。對這一時期歐美社會的分析和說明,符合歷史實際的是( )1785年 瓦特改良酷汽機投入使用1840年航后 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 馬克思主義誕生1850年前后 歐美工業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A.這一時期發展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革命 B.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物質條件已具備C.資本主義尚處于不斷上升和發展時期 D.社會主義制度即將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根據表格中列出的史實,大部分是反映資本主義的發展潮流,雖然有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革命與社會主義有關,但是,英國憲章運動由于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其進一步發展受到影響,巴黎公社革命雖然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但最終還是被殘酷鎮壓,這些事例說明了此時資本主義尚處在不斷上升和發展時期,C符合題意;其它三項與材料無關,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正確認識兩次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落實歷史學科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5.率先實現電氣化的國家是( ?。?br/>A.英國和美國 B.英國和法國C.美國和德國 D.美國和法國【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走在世界前列、率先實現電氣化的國家是美國和德國,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社會帶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愛迪生的發明成果有:電燈、油印機、蠟紙、留聲機等。發明的動力機械是電動機、內燃機。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以汽油內燃機為動力機械,發明了汽車;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出現了壟斷和壟斷組織。6.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是在( )A.19世紀上半期 B.19世紀下半期C.19世紀末20世紀初 D.20世紀初【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19世紀下半期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其核心是電,使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社會帶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愛迪生的發明成果有:電燈、油印機、蠟紙、留聲機等。發明的動力機械是電動機、內燃機。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以汽油內燃機為動力機械,發明了汽車;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出現了壟斷和壟斷組織。7.(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下表是英國人口變化表,造成農業人口比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br/>年代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中期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80% 25%A.國外市場的擴大 B.工業化與城市化C.資產階級革命 D.海外殖民擴張【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開始后的城市化與社會問題【解析】工業革命后,伴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許多人進入工廠做工。工業化及城市化的發展,使農村人口所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題干中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表反映的正是工業化進程的影響,故B符合題意;ACD不是英國農業人口減少的原因,故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入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8.(2019八下·嘉興期末)一項造福人類的偉大發明,總有發明它的偉大人物。下列就發明和其發明者的聯結,正確的是( ?。?br/>A.蒸汽機車——富爾頓 B.內燃機——愛迪生C.白熾燈泡——法拉第 D.無線電報——馬可尼【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蒸汽機車是斯蒂芬森發明的;內燃機是卡爾·本茨發明的;白熾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D發明和其發明者的聯結正確,符合題意;選項ABC搭配錯誤,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注重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能力,注意掌握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原因、實質、成果和歷史影響。9.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能源是A.煤炭和石油 B.石油和電力C.電力和核能 D.核能和太陽能【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能源的發明使用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內燃機發明后被廣泛應用到汽車、飛機上為動力,而這些都以石油為主要的燃料,導致石油產量增加。因此石油和電力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能源,本題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工業革命的識記和分析理解能力,兩次工業革命都是社會生產力的重大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都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都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也都帶來了相應的社會問題,兩次工業革命是教材的基礎知識也是考試命題的重點,對兩次工業革命的背景、內容、重大發明、意義和影響,同學們要注意重點識記和理解。10.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制成于( )A.1874年 B.1885年 C.1876年 D.1891年【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8課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第二子目非凡的輪子與翅膀中的內容:“卡爾·本茨是近代德國最著名的工程師之一。1885年,他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笨芍?,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汽車制成于1885年,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汽車和飛機發明的時間和影響。11.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A.最終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B.通過相互聯合保持了長久的和平C.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社會的基本矛盾發生了變化【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劃分兩個不同時代的革命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8課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第三子目劃分兩個不同時代的革命中的內容:“從政治角度看,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和壟斷組織的出現,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逐步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社會政治制度也隨之發生變化?!笨芍?,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劃分兩個不同時代的革命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科技成果對人類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下列科技成果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②卡爾·本茨設計的內燃機③亨利·福特改進的汽車④萊特兄弟研制成功的飛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8課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第二子目非凡的輪子與翅膀中的內容:“卡爾·本茨是近代德國最著名的工程師之一。1885年,他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笨芍?,②卡爾·本茨設計的內燃機是1885年。依據“隨后,美國工程師亨利·福特改進了汽車?!笨芍?,③亨利·福特改進的汽車是在②之后。依據“1899年,萊特兄弟開始了飛機的研究和設計工作。四年后,他們終于成功地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可知,④萊特兄弟研制成功的飛機是在1903年,因此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為①②④③,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汽車和飛機發明的時間和影響。13.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了人們的交往,當時人們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有( )①飛機②電子計算機③有線電話④汽車⑤火車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8課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第二子目非凡的輪子與翅膀中的內容:“卡爾·本茨是近代德國最著名的工程師之一。1885年,他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薄?899年,萊特兄弟開始了飛機的研究和設計工作。四年后,他們終于成功地制造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笨芍亠w機和④汽車都是當時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⑤火車的發明是在1825年,因此當時可以享用。故選D。結合教材內容,可知②電子計算機和③有線電話都不屬于交通工具。【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非凡的輪子與翅膀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汽車和飛機發明的時間和影響。14.(2020九上·綏中期末)周總理跟李德倫談話時曾經說:“貝多芬交響曲是好的嘛。拿破侖怎么了?拿破侖并不是那么壞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侖當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這里他們談論的音樂作品是( ?。?br/>A.《英雄交響曲》 B.《命運交響曲》C.《悲愴奏鳴曲》 D.《月光奏鳴曲》【答案】A【知識點】近代世界的文學藝術家及其作品【解析】《英雄交響曲》為貝多芬作品,原稿上的標題是《拿破侖·波拿巴大交響曲》,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侖寫的,但當時貝多芬聽到拿破侖稱帝的消息時,憤然撕去標題頁,改成了《英雄》的曲名。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貝多芬的主要成就,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5.他常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碑敶蠖鄶滴锢韺W家沿著牛頓的道路繼續前行時,他卻走上了一條創新之路,最終提出了物理學的相對論,對牛頓的力學體系和絕對時空觀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他是( )A.達爾文 B.巴斯德 C.愛因斯坦 D.愛迪生【答案】C【知識點】近代世界的文學藝術家及其作品【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愛因斯坦的認識。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揭示了時空的可變性、時空變化的聯系性,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由此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比較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與牛頓經典力學的區別。16.下列文獻最能體現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是( )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C.《明治憲法》 D.《1787年聯邦憲法》【答案】D【知識點】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最能體現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文獻是《1787年聯邦憲法》。1787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孟德斯鳩“三權分立”。17.美國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緊握《獨立宣言》,對這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有( ?。?br/>①誕生于美國獨立日 ②受啟蒙思想的影響 ③確立了美國的共和制 ④痛斥了英國殖民統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據題干“美國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緊握《獨立宣言》。”結合所學可知,1776年7月4日,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獨立宣言》痛斥了英國殖民統治,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思想武器。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制。故選B。【點評】本題以“美國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緊握《獨立宣言》?!睘榍腥朦c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本題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獨立戰爭的內容與影響。18.“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場運動的領袖是( ?。?br/>A.達 芬奇 B.哥白尼 C.伏爾泰 D.拿破侖【答案】C【知識點】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根據所學可知,發生于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抨擊封建制度,主要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ABD三個人物與啟蒙運動無關。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認識。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啟蒙運動的主要史實。19.“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場運動的領袖是( ?。?br/>A.達 芬奇 B.哥白尼 C.伏爾泰 D.拿破侖【答案】C【知識點】文藝復興;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根據所學可知,發生于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抨擊封建制度,主要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ABD三個人物與啟蒙運動無關。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認識。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啟蒙運動的主要史實。20.(2020九下·復興月考)一位社會學家曾說:“思想是行動的基礎?!蹦軌蜃糇C這一觀點的有( )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走向一個整體;②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③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礎;④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①15至16世紀的新航路開辟,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②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③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礎,啟蒙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④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所以思想方面的相關知識是②③④。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思想運動相關知識。本題考查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十八,十九世紀,革命者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試圖建立一個能夠代表民眾和需求的政府,來構建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材料二:為了證明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革命者主張人民主權——合法的政治權利不屬于國王而屬于組成社會的民眾。在北美革命者宣稱脫離英國而獨立,建立一個在人民主權原則上的新政權。材料三:法國在革命者廢除君主政體,重新構建了社會秩序。然而法國革命者卻無法設計出一個可以取代君主專制的穩定政體。19世紀初,拿破侖將法國置于軍事統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歐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簡明新全球史》(1)據材料一列舉一位啟蒙思想家代表。(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76年北美人民是如何依據人民主權的原則建立新政權的。北美這場革命有什么重要的影響?(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國革命者在革命中頒布的有關人權的文件。列舉拿破侖為鞏固資產階級政治而采取的主要舉措。(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啟蒙思想對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產生的影響。【答案】(1)伏爾泰或孟德斯鳩。(2)第二屆大陸會議頒布《獨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塊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國誕生;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3)《人權宣言》;對內頒布《拿破侖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事干涉,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4)促進了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知識點】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人權宣言》;拿破侖與拿破侖帝國;近代世界的科學思想家及其成就【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思想啟蒙運動的知識,思想啟蒙運動興起于18世紀的法國,代表人物有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等,思想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義。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2)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美國獨立戰爭中,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即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美國獨立戰爭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3)本題考查學生對法國大革命史實的識記。依據法國大革命中的內容:“革命形勢飛速發展,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不久又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睋丝芍度藱嘈浴分饕磉_了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國大革命結束后,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為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民法典》;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隊,乘勝擴大了法國的疆域。(4)本題考查的是思想啟蒙運動的影響。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法國大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因此啟蒙思想促進了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故答案為:(1)伏爾泰或孟德斯鳩。(2)第二屆大陸會議頒布《獨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塊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國誕生;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3)《人權宣言》;對內頒布《拿破侖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事干涉,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4)促進了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等史實,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題一要扎實掌握基礎知識,二要加強閱讀分析能力的訓練。22.創新是國家與民族進步發展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思想創新】材料一但丁 伏爾泰 馬克思材料二【制度創新】材料三:大約在150年前,(一個)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島國,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并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的欺凌、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成為唯一一個擠入帝國列強行列,靠侵略擴張在自己的國土外建立過殖民地的亞洲國家。——《大國崛起》解說詞【技術創新】圖一 圖二(1)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所代表是時代都產生過人類發展進程的偉大思想成果,請寫出這三種思想成果。(2)材料二中“德、賽兩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其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哪一場運動的口號?(3)材料三中的“島國”指的是哪個國家?這個國家是如何“棄舊圖新”的?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這個“島國”改革的原因和成果。(4)圖一的出現于哪一場生產領域的革命有關?結合圖二,分析這場革命有哪些影響。【答案】(1)人文主義;啟蒙思想;馬克思主義(2)民主和科學;新文化運動(3)日本;實行明治維新原因:西方列強入侵。成果:擺脫民族壓迫,實現現代化,成為亞洲強國。(4)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①創造了巨大生產力 ;②改變了社會生活和生產方式;③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知識點】新文化運動;文藝復興;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解析】(1)考查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思想理論及代表人物,屬于識記內容(2)考察中國近代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主要是其民主科學的口號和指導思想(3)并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的欺凌加之島國,分析考察的日本,主要四明治維新的內容、特點、作用的角度(4)從圖片看出此問考查的是工業革命,其影響主要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國際關系、階級關系、世界市場等角度分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10年6考)【時空線索】【課程標準】1.通過電的利用,內燃機與汽車、飛機的誕生等史實,了解第二次工 業革命。(唯物史觀)2.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3.通過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和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學和文 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內容要點】兩條主線 第二次工業革命。近代科學文化發展。三大發明成就 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卡爾·本茨制造出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試飛飛機成功。兩大科學家 牛頓、達爾文。五大作品 《物種起源》《人間喜劇》《戰爭與和平》《英雄交響曲》《向日葵》。知識點1: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化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原因:1.政治前提: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進一步鞏固和擴大。2.經濟基礎: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3.理論條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步,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4.市場條件:市場的擴大。(二)開始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三)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使用(四)成就:1.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前提:英國科學家 法拉第 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代表人物:愛迪生成就: 發明耐用的 白熾燈泡 、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其他發明:發電機、發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時代特征:人類社會進入 “電氣時代” 。電力的優點:更加強勁;清潔環保;傳遞速度快;能遠距離輸送;控制方便。2.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內燃機發明國家:(德國) ①1876年,德國人: 奧托 制造出煤氣內燃機;②1883年,德國人: 戴姆勒 研制出汽油內燃機; ③德國人: 迪塞爾發明了柴油內燃機。內燃機的的發明,使得(石油)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產生了石油開采業等新行業.3.交通工具:①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汽車②1913年,美國人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開始成為大眾化交通工具。因此產生了汽車工業等新行業③1903年,萊特兄弟試飛飛機成功,因此產生了航空工業等新行業4.化學工業和新材料:① 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加速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②19世紀60—80年代,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成本更低、性能更好。③1867年,瑞典的 諾貝爾 發明現代炸藥和無煙炸藥,在軍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④1869年,美國人 海厄特 發明 賽璐珞 的制造技術,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⑤1884年,法國人 夏爾多內 發明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小結:新動力:電動機、內燃機新能源:電力、石油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新交通:汽車、飛機(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單獨生活:便利了人們出行,縮短了出行時間,加強了人與人的聯系> )(五)影響: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②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③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④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増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⑤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六)特點:1.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最突出特點)2.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領先國家:美國和德國)3.有些國家的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4.以重工業為突破口。二、工業化帶來的社會進步和社會問題(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1、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發展,人口迅速增長2、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從事工商業的人口增多。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勞動者,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2、大眾教育:(1)概況: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英、法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德國建立初等、中等、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2)影響: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二)城市化1、工業革命后,工商業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但城市缺乏統一規劃。2、19世紀中期,衛生條件改善。排水設施、街頭照明、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設施。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變化。(三)社會問題1、社會矛盾激化:資本家獲得極大的財富,工人高強度勞動卻難以生存。工人反抗斗爭日趨激烈。2、環境污染: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知識點2:牛頓;達爾文;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貝多芬;梵高一、科學家1.牛頓,英國(國籍),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三大成就: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2.達爾文,英國(國籍),著作《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二、文學巨匠1.巴爾扎克,法國(國籍),代表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小說集人間喜劇。2.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國籍),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被譽為“心理描寫大師”、“俄國革命的鏡子”、“一個天才的藝術家”。三、音樂美術大師1.貝多芬,德國(國籍),代表作《英雄交響曲》(主要歌頌拿破侖),《命運交響曲》(樂壇雄獅)。2.梵高,荷蘭(國籍),代表作《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對生活的向往和熱愛),稱其為“用生命作畫的人”。【易混易錯】1.【歸納比較】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異同項目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同點 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程度 許多技術發明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與生產并未真正結合 自然科學的新發現開始同工業生產結合,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發生的國家 主要發生在英國 幾乎同時發生在美國、德國兩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部門 首先開始于輕工業部門,以紡織、煤炭、交通運輸為主 首先出現在重工業部門,以鋼鐵、石油、電力、化工和機械制造為中心發生的狀況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除一些先進國家已經完成或即將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外,有些國家尚未開始或剛剛起步。這些國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也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相同點 1.都推動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 2.都推動了社會的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封建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核心素養】【史料實證】1、知識比較:比較兩次工業革命三次科技革命中動力轉變3.西方殖民侵略大致經歷的四個階段4.近代歐洲科技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歷史解釋】1.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1)洋務運動后期(19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學習西方科技,創辦民用工業,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侵略中國,如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民族危機加深,最終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高漲,掀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2.思想解放與科學進步之間的關系。(1)思想解放是科學進步的前提。中世紀,神學思想籠罩歐洲,嚴重阻礙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的進步,歷史上稱這一時代為“黑暗時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批判封建神學,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而促進了近代科學的飛躍。(2)科學進步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如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直接動搖了神學根基。因此,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3.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技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科技發展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我們在發展科技的過程中應該趨利避害,讓科技為人類造福。【家國情懷】從科學家身上我們學到的優秀品質。(1)我們可以從科學家身上學到虛懷若谷的謙虛態度和嚴謹的科學態度。(2)學習科學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學習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 活躍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3)成功需要努力和堅持,需要踏踏實實的態度。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機器的采用,化學在I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以上情景全部出現,最早可見于( )A.文藝復興時期 B .啟蒙運動時期C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2.(2021·浙江溫州中考真題)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全境拼盡全力鋪設鐵路,為的只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動員更大規模的士兵百奔赴戰場”。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 ”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 B . 一戰波及到亞、非、歐和太平洋地區C .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 D .戰爭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3.(2019·浙江紹興中考真題)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國公眾奉為最偉大的企業家”。20世紀初,他的一項創舉成為20世紀大規模生產的基礎。這項創舉是指( )A.工廠中采用蒸汽動力 B.建立工廠和工廠制度C .成功研制第一輛汽車 D .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1.交通工具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人類社會進入汽車時代開始于( )A.文藝復興時期 B.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2.在電力技術方面,走在前頭的國家是( )A.英國 法國 B.法國 德國C.美國 德國 D.德國 英國3.假如某愛國企業家在20世紀初需要了解全國各地商業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飛機赴各地了解 B.通過無線電報輸送信息C.通過互聯網 D.乘坐火車赴各地了解4.(2022九上·拱墅月考)閱讀歐美18-19世紀大事年表(部分)。對這一時期歐美社會的分析和說明,符合歷史實際的是( ?。?br/>1785年 瓦特改良酷汽機投入使用1840年航后 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 馬克思主義誕生1850年前后 歐美工業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A.這一時期發展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革命 B.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物質條件已具備C.資本主義尚處于不斷上升和發展時期 D.社會主義制度即將代替資本主義制度5.率先實現電氣化的國家是( ?。?br/>A.英國和美國 B.英國和法國C.美國和德國 D.美國和法國6.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是在( )A.19世紀上半期 B.19世紀下半期C.19世紀末20世紀初 D.20世紀初7.(2023九下·杭州開學考)下表是英國人口變化表,造成農業人口比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br/>年代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中期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80% 25%A.國外市場的擴大 B.工業化與城市化C.資產階級革命 D.海外殖民擴張8.(2019八下·嘉興期末)一項造福人類的偉大發明,總有發明它的偉大人物。下列就發明和其發明者的聯結,正確的是( )A.蒸汽機車——富爾頓 B.內燃機——愛迪生C.白熾燈泡——法拉第 D.無線電報——馬可尼9.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能源是A.煤炭和石油 B.石油和電力C.電力和核能 D.核能和太陽能10.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制成于( )A.1874年 B.1885年 C.1876年 D.1891年11.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A.最終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B.通過相互聯合保持了長久的和平C.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社會的基本矛盾發生了變化1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科技成果對人類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下列科技成果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②卡爾·本茨設計的內燃機③亨利·福特改進的汽車④萊特兄弟研制成功的飛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13.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了人們的交往,當時人們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有( )①飛機②電子計算機③有線電話④汽車⑤火車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14.(2020九上·綏中期末)周總理跟李德倫談話時曾經說:“貝多芬交響曲是好的嘛。拿破侖怎么了?拿破侖并不是那么壞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侖當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這里他們談論的音樂作品是( ?。?br/>A.《英雄交響曲》 B.《命運交響曲》C.《悲愴奏鳴曲》 D.《月光奏鳴曲》15.他常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碑敶蠖鄶滴锢韺W家沿著牛頓的道路繼續前行時,他卻走上了一條創新之路,最終提出了物理學的相對論,對牛頓的力學體系和絕對時空觀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他是( ?。?br/>A.達爾文 B.巴斯德 C.愛因斯坦 D.愛迪生16.下列文獻最能體現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的是( ?。?br/>A.《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C.《明治憲法》 D.《1787年聯邦憲法》17.美國自由女神像,她左手緊握《獨立宣言》,對這部宣言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誕生于美國獨立日 ②受啟蒙思想的影響 ③確立了美國的共和制 ④痛斥了英國殖民統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場運動的領袖是( )A.達 芬奇 B.哥白尼 C.伏爾泰 D.拿破侖19.“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中屬于這場運動的領袖是( )A.達 芬奇 B.哥白尼 C.伏爾泰 D.拿破侖20.(2020九下·復興月考)一位社會學家曾說:“思想是行動的基礎?!蹦軌蜃糇C這一觀點的有( )①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走向一個整體;②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③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礎;④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思想條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十八,十九世紀,革命者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試圖建立一個能夠代表民眾和需求的政府,來構建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材料二:為了證明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革命者主張人民主權——合法的政治權利不屬于國王而屬于組成社會的民眾。在北美革命者宣稱脫離英國而獨立,建立一個在人民主權原則上的新政權。材料三:法國在革命者廢除君主政體,重新構建了社會秩序。然而法國革命者卻無法設計出一個可以取代君主專制的穩定政體。19世紀初,拿破侖將法國置于軍事統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歐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簡明新全球史》(1)據材料一列舉一位啟蒙思想家代表。(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76年北美人民是如何依據人民主權的原則建立新政權的。北美這場革命有什么重要的影響?(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國革命者在革命中頒布的有關人權的文件。列舉拿破侖為鞏固資產階級政治而采取的主要舉措。(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啟蒙思想對近代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產生的影響。22.創新是國家與民族進步發展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思想創新】材料一但丁 伏爾泰 馬克思材料二【制度創新】材料三:大約在150年前,(一個)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島國,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并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的欺凌、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成為唯一一個擠入帝國列強行列,靠侵略擴張在自己的國土外建立過殖民地的亞洲國家。——《大國崛起》解說詞【技術創新】圖一 圖二(1)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所代表是時代都產生過人類發展進程的偉大思想成果,請寫出這三種思想成果。(2)材料二中“德、賽兩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其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哪一場運動的口號?(3)材料三中的“島國”指的是哪個國家?這個國家是如何“棄舊圖新”的?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這個“島國”改革的原因和成果。(4)圖一的出現于哪一場生產領域的革命有關?結合圖二,分析這場革命有哪些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下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學案 原卷版.docx 【浙江專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下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學案 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