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12講人、環境與健康(課件 28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12講人、環境與健康(課件 28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
第12講 人、環境與健康
一、思維導航
二、知識梳理
知識點1、健康的含義
1、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健康、 和社會關系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關系三者處于 狀態。
2、亞健康:是指處于 和 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3、出現疾病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許多情況下,從健康到疾病是一個由 變到 變的過程。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就會引起細胞的損傷,從而出現 、 、形態結構紊亂。
知識點2、人體的免疫
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過程和能力。人體的免疫功能體現在 、自我穩定、 。
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
a.概念:人類種族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防御功能。
b.特點:人生來具有的,對 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c.組成:
第1道防線:由 、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等組成,其作用是阻擋或殺死 、清掃異物。
第2道防線:由體液中的 和 組成,其作用是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
(2)特異性免疫:
a.概念:只針對 的識別和殺滅作用,稱為特異性免疫。
b.特點:出現較慢,但是針對性 ,作用強大。
3、抗原和抗體
(1)抗原:指能夠刺激機體產生 免疫應答的物質。
(2)抗體: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的_____________。
(3)抗原與抗體的關系:
抗原指的是能夠進入人體,刺激人體產生 的物質,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質,多種物質都可成為抗原。
抗體是一種由人體的 細胞分泌的活性蛋白質,它是在抗原進入人體之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的特殊蛋白質。
抗體能與特異性的抗原相結合,主要是能夠幫助人體清除侵入人體內的 ,包括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等異物。
4、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1)人工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注射______或______物質,讓人體產生相應抗體。
人工被動免疫:把含 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注入人體,可使人體立即獲得免疫。
(2)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人體進行 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 的目的。
知識點3、平衡膳食
1、人體的七大營養素:①蛋白質;② ;③ ;④水;⑤無機鹽;⑥ ;⑦膳食纖維。
2、七大營養素中能提供能量的最重要物質是 ,貯藏能量的重要物質是 ;調節生命活動的有機物是 ;
3、平衡膳食:針對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及人體的需要量,每天食用較多的 類和 類,一定量的肉類和其他含蛋白質的食品,少量的脂肪類食物,且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知識點4、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1、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的嗜好,有 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心態等。
2、吸煙:香煙中含有 、煙堿、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損害人的 系統、 系統、 統、 系統等,使癌癥發病率大大提高。
3、吸毒:具有很強的 性;破壞身體各個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價格昂貴,傾家蕩產,危害社會。
4、酗酒: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 飲酒會使人急性酒精中毒,嚴重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
知識點5、冠心病、腫瘤、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其預防
1、腫瘤:一種_______疾病,由細胞不正常分裂產生,惡性腫瘤(即癌)的最大特點是腫瘤細胞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
2、動脈硬化:由血液中的_______物質(膽固醇)在動脈管壁沉積增厚,使管壁_____下降,血流量減少導致。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等。
3、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大于 千帕或舒張壓大于 千帕。
4、糖尿病:血糖濃度高,腎臟無法將葡萄糖全部吸收,隨尿液排出。原因是_______分泌不足。其治療辦法主要為 胰島素制劑,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知識點6、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1、傳染病:由 引起并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寄生蟲和微生物是兩大類病原體。
2、傳染病的三個特點:______、______及免疫性。
3、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1) :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 :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3)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4)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等為 ; 是病原體攜帶者。
4、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1)____________:對傳染病人治療、隔離。
(2)______________:對生活用具進行消毒,消滅媒介動物等。
(3)_____________:避免接觸,預防接種,鍛煉身體。
切斷其中 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
知識點7、人體運動系統及保健:
1、人體的運動系統由 、 和 組成;
2、人體全身有 塊骨骼, 塊骨骼肌;活動骨連接又稱 ,在運動中起 作用。
3、運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 和 ;
4、人體任何一個動作的形成,都不是一塊骨或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群在 的統一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5、 對于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功能影響很大,青少年學生應積極參加鍛煉,但既要控制運動量又要做到全面。
知識點8、逃生與急救:
1、地震發生時不要慌亂,要 ;若低層屋內,可逃出到 處,若在高樓層內無法逃出,可躲藏在 下或 中,同時注意保護 ,避開危險處;
2、泥石流發生時,逃生路徑應與泥石流的方向 的方向且朝兩邊的山坡向上逃生;
3、火災時,應采取 姿勢逃生,發現自己被火、煙追趕且又封鎖了向上的道路時,此時應果斷地選擇 逃生路線。
4、合理飲食:既要搞好飲食 ,又預防食物 。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過于生冷的食物,需要熱加工的食物一定要 以后再進行食用,不吃保存不當的食物和有毒的動植物。飲食習慣要好,不能暴飲暴食,飲食盡量 為主。
5、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排除 。如觸電者要使其脫離電源,溺水者要使口鼻保持暢通;如果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時,則需要進行 和胸外心臟按壓。若被毒蛇咬傷,應在傷口的 端結扎,防止蛇毒擴散,并應及時送醫院搶救。被毒蛇咬傷時不能 ,毒蟲咬傷可用先用 沖洗再用冰塊冷敷。
三、典例精析
例題1、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下列關于現代生活與人類健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感冒藥是家庭常備藥物,過期一兩周仍可服用
B.香煙中的煙草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焦油等會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C.吸毒能使人在短時間內極度興奮,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D.遇到好玩的網絡游戲,可以廢寢忘食地連續數日去攻關
例題2、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下列預防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A.適當鍛煉增強免疫力 B.將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C.清理積水改善環境衛生 D.涂驅蚊藥以防蚊子叮咬
例題3、春季2-3月份是流感的高發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物
B.流感病毒是本次流感的傳染源
C.病毒性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
D.對未患流感的同學注射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例題4、新冠肺炎已成為21世紀頭20年來第三大流行病,奪去了數千條生命,如圖表示人群感染該病毒的大致過程,據圖回答:
(1)從免疫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屬于   (選填“抗原”或“病原體”);
(2)該病流行期間,各學校對進入校園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看,這屬于  ;
(3)因為康復者的血漿中含有   ,所以可用于危重病人的治療,機體的這種免疫屬于 免疫。
例題5、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時,利用綿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實驗:
(1)甲組綿羊在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沒有發病,是因為這些綿羊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產生了  ,這種免疫稱為   ;
(2)乙組綿羊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3)人類的計劃免疫中,如接種乙肝疫苗,相當于實驗中的 “甲”或“乙”)組;
(4)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在傳染病爆發的時期,各個國家對進口物品進行嚴格的病毒學檢疫,采取這一措施是屬于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
第12講人、環境與健康
1、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財富。下列關于健康生活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流感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B.年輕人精力充沛,可以經常熬夜
C.營養過剩或不足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應平衡膳食
D.吸毒對身體的傷害幾乎是毀滅性的,要遠離毒品
[答案]B
[解析] A. 流感期間去公共場合會引起流感交叉感染,應盡量少去公共場所,A正確;B. 無論是不是年輕人,是否精力充沛,熬夜都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B錯誤;C. 營養過剩或不足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應平衡膳食,C正確;D. 吸毒對身體的傷害幾乎是毀滅性的,且難以戒掉,要遠離毒品,D正確。
故B符合題意。
2、安全生活離不開科學知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發生室內著火,立即打開窗通風
B.發現CO中毒者,迅速將其轉移到室外通風處
C.為防止火腿腸變質,加工時加入大量亞硝酸鈉
D.誤食重金屬鹽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鹽水自救
[答案]B
[解析] A.發生室內著火時,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會加速空氣流動,導致火勢加大,A錯誤;B. 發現CO中毒者,迅速將其轉移到室外通風處,B正確;C. 亞硝酸鈉有毒,火腿腸中不能大量加入,C錯誤;D. 誤食重金屬鹽中毒后,可服用雞蛋清成牛奶等進行自救,D錯誤。故B符合題意。
3、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我校于5月15日開展了地震應急避險疏散演練,以下關于防震減災的做法,正確的是(  )
①要牢記緊急逃生路線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準備家庭地震應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處 ③發生地震時不要慌亂,盡可能關閉電、火、煤氣 ④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等,可迅速躲在廣告牌、樹等下面 ⑤撤離時要保護好頭部,不要翻窗、跳樓,可乘坐電梯迅速逃離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發生地震時要牢記緊急逃生路線及附近安全疏散地,準備家庭地震應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處,發生地震時不要慌亂,盡可能關閉電、火、煤氣,地震躲藏時要牢記“蹲下、藏身、抓牢”三要素,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等,不可躲在廣告牌、樹等下面,撤離時要保護好頭部,不要翻窗、跳樓,不能乘坐電梯迅速逃離等。故ABD錯誤,C正確。故C符合題意。
(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
4、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屬于(  )
A.清除病原體 B.控制傳染源 C.切斷傳播途徑 D.保護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 控制傳染病的途徑有:第一,控制傳染源;第二,切斷傳播途徑;第三,保護易感人群; 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C符合題意。
5、2022年年底,為降低病毒通過排污設施擴散至周邊環境的風險,小寧發現市區內頻頻有“大白”對污水泵站等排污設施進行消訴,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大白”能聞到消毒液的氣味主要是因為分子可以再分
B.“大白”身穿防護服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與戴口罩是一樣的
C.“大白"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處理屬于傳染病預防揩施中的控制傳染源
D.為有效利用水資源,“大白”可以過量使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深度消毒
[答案]B
[解析] A.“大白”能聞到消毒液的氣味主要是因為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B.“大白”身穿防護服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與戴口罩是一樣的,即都是保護易感人群,故B正確;C.“大白"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處理屬于傳染病預防揩施中的管理傳染源,故C錯誤;D.“大白”可以過量使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深度消毒后,會對水源產生二次污染,故D錯誤。故B符合題意。
6、杭州小營街道新冠疫苗方艙接種點開打了一針劑新冠疫苗,它是由陳薇院士牽頭研發的,其大體思路:用經過改造后無害的腺病毒作為載體,裝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載體疫苗,將疫苗注射入志愿者體內,檢測疫苗對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注射新冠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B.腺病毒能激發紅細胞產生免疫記憶
C.新冠疫苗激發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D.免疫效果的檢測指標是體內是否有相應的抗體
[答案]B
[解析] A. 注射新冠疫苗使人體產生抗體,屬于保護易感人群;B.病毒激發記憶細胞產生免疫記憶;
C. 新冠疫苗(抗原和抗體相結合)激發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D. 免疫效果 判斷主要看人體是否有抗體。故B符合題意。
7、下列關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骨骼肌組成 B.關節由關節頭、關節腔和關節軟骨組成
C.骨骼肌既可以牽拉骨,又能推開骨 D.人體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的
[答案]D
[解析] A.人體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的。A不符合題意。B.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關節囊三部分構成。B不符合題意。C.當骨骼肌肌腹收縮時,通過肌腱牽動骨圍繞關節運動。C不符合題意。D.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能夠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D符合題意。
8、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圖1所示,醫用外科口罩由口罩體、鼻夾、口罩帶組成,口罩體采用三層工藝(如圖2)制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戴口罩屬于防疫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B.手壓鼻夾使口罩緊貼鼻梁,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C.中間過濾層通過工藝帶上靜電,可以增強對顆粒的吸附能力
D.內層吸水層戴久了會變潮濕,這是由于人體呼出水分汽化造成的
[答案]D
[解析] A. 戴口罩屬于防疫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A正確;B. 手壓鼻夾使口罩緊貼鼻梁,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B正確;C. 帶電體可以吸收灰塵等輕小物體;中間過濾層通過工藝帶上靜電,可以增強對顆粒的吸附能力 ,C正確;D. 物體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稱為液化;內層吸水層戴久了會變潮濕,這是由于人體呼出水分液化造成的,D錯誤;故D符合題意。
9、2021年,人類首次將基因編輯后的豬腎臟移植到人體中,短期內未出現強烈免疫反應,為人體器官的異種移植帶來希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
B.腎單位是人體的排泄器官,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管
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左心室
[答案]A
[解析] 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A正確。B、腎單位指腎的功能單位,是腎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不是排泄器官,B錯誤。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球,C錯誤。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右心房,D錯誤。故A符合題意。
10、生活中遇到危險或意外傷害時,下列采取的方法錯誤的是(  )
A.當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時,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急救
B.擦破皮膚有血滲出時,可將出血部位消毒沖洗后貼上創可貼
C.將煤氣中毒的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搶救
D.被毒蛇咬了以后,立即指壓傷口的遠心端
[答案]D
[解析] A.溺水后可以通過人工呼吸的方式進行急救;B.皮膚創傷破損后,可以貼上創口貼;C.煤氣中毒后應及時通風;D.毒蛇咬了后應按壓近心端,避免血液回流至心臟。故D符合題意。
11、某小組同學為探究牛奶腐敗的原因,利用三個規格相同經過消毒的錐形瓶進行下表所示的實驗操作,在室溫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編號 甲 乙 丙
加入的物質 50毫升滅菌鮮牛奶 50毫升鮮牛奶 50毫升滅菌鮮牛奶
瓶口的處理 不做處理 用消毒瓶塞密封 用消毒棉球塞住
A.本實驗的變量是瓶內空氣的有無 B.乙瓶和丙瓶內牛奶不會腐敗變質
C.上述實驗操作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D.與室溫相比,5℃條件下牛奶會先腐敗
[答案]C
[解析] A、本實驗的變量是瓶內細菌的有無,A不符合題意;B、乙瓶的鮮牛奶沒有滅菌處理,因此細菌在牛奶內繁殖導致乙瓶會提前腐敗,丙瓶牛奶經過滅菌處理細菌不能繁殖,因此可以長時間保存,B不符合題意;C、上述實驗操作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能避免原本細菌環境對實驗的干擾,C符合題意;D、低溫可以保存食物,因此5℃條件下牛奶會晚些時間腐敗,D不符合題意。
12、跳繩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連續跳了一段時間,跳繩者呼吸、心跳明顯加快.跳繩時(  )
A.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散熱增加
B.會出大量的汗,應及時喝水來補充能量
C.體內消耗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人和繩子的機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可以為運動系統提供更多的氧氣
[答案]D
[解析] A、皮膚調節體溫,與血管和神經有關;外界環境溫度較高時,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增多,皮膚散發熱量增加,同時汗液排出量增多,汗液蒸發帶走人體一部分熱量.該選項的敘述是錯誤的;B、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不能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該選項的敘述是錯誤的;C、體內消耗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人體需要的能量.該選項的敘述是錯誤的;D、運動時,不但全身骨骼肌的活動加強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時,心跳也隨著加強加快,促進血液更快地循環,輸送給骨胳更多的養料和氧,運走更多的廢物,該選項的敘述正確。故D符合題意。
13、科學家為了研究鏈霉素對某些細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培養皿盛上適于細菌生存的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在 A 培養皿的一側接種鏈霉菌,在遠離鏈霉菌接種線條一側的三點上分別接種大腸肝菌、結核桿菌、肺炎鏈球菌;在 B 培養皿中不接種鏈霉菌,其他相同于 A 培養皿。將 A、B 培養皿同時放在 25 ℃的環境中培養,七天后,三種細菌在 A、B 培養皿中生存情況不相同,結果如圖。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來說,培養基中必須有有機物,以保證細菌生長的需要
B.產生鏈霉菌素的鏈霉菌是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
C.在接種前要高溫消毒,是為了消除培養皿中原有細菌對實驗的影響
D.實驗結果表明鏈霉菌素對結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答案]B
[解析] A.微生物需要從外界獲取營養,因此培養基中要有有機物,瓊脂對微生物的生長沒有影響,便于制作培養基;故A正確;B.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故B錯;C.該實驗是為了探究鏈霉素對細菌的作用,所以實驗前要進行消毒,保證沒有其他微生物影響實驗;故C正確;D.對比AB的實驗結果可知,鏈霉素對大腸桿菌的生長抑制作用最弱;對結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故D正確;故B符合題意。
14、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能將動脈血和靜脈血分離
B.草履蟲的體表布滿纖毛,有利于草履蟲在水中前進
C.葉片中豐富的篩管有利于將水和無機鹽運送到其他部位
D.由關節軟骨分泌的滑液有利于保持關節的靈活性
[答案]B
[解析] A. 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能夠是血液永遠從心房流向心室,A錯誤;B. 草履蟲的體表布滿纖毛,有利于草履蟲在水中前進,正確;C. 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所以葉片中豐富的篩管有利于將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送到其他部位,C錯誤;D. 由關節軟骨不分泌的滑液,所以D錯誤;故B符合題意。
15、下列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抽血化驗時,針頭刺入的血管是動脈
B.大量輸血時,AB型血可以輸給O型血型的病人
C.測量血壓時,通常測的是上臂靜脈血管中血液的壓強
D.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數量升高可以作為人體內有炎癥的依據
[答案]D
[解析] A、抽血化驗時,針頭刺入的血管是靜脈,因為動脈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位置深,容易出現危險,A錯誤;B、大量輸血時,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B錯誤;C、測量血壓時,通常測得的是上臂肱動脈的血壓,而不是靜脈血管中血液的壓強,C錯誤;D、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數量升高可以作為人體內有炎癥的依據,D正確;故D符合題意。
16、如圖所示為描述某種人體結構或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和肺動脈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則丙、丁分別代表T淋巴細胞和記憶細胞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則丙、丁分別代表乳酸和尿酸
[答案]B
[解析]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不能代表肺動脈,故A錯誤。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脂肪在小腸內被多種消化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故B正確。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到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則丙,丁分別代表淋巴因子和抗體,故C錯誤。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葡萄糖在組織細胞內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則丙,丁分別代表二氧化碳和水。故D錯誤。故B符合題意。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17、某中學為了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舉辦了以“食品安全與健康”為主題的校園漫畫競賽。如圖是一幅獲獎作品。請回答問題:
(1)購買包裝食品時,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標志外,一定要查看生產日期和   期。
(2)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劑可以防止由   引起的食品腐敗,但要遵照國家標準規范使用。
(3)作為一名中學生,當發現商家有類似漫畫中的違法行為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你的做法是:
   。
[答案](1)保質(2)微生物(或細菌、真菌)(3)向有關部門舉報
[解析](1)食品不僅要注意標志,還一定要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防止食品過期;(2)食品中添加防腐劑是為了防止微生物導致的食品腐敗;(3)漫畫中商家違規使用防腐劑,作為中學生的正確做法是向有關部門舉報。
18、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一旦得了腮腺炎,應將患者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后才可上學。
(1)建議患病兒童居家隔離治療,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
(2)腮腺炎病毒在繁殖的過程中出現不同基因型毒株,這種現象稱為   。
(3)醫院診斷后,發病早期兒童可靜脈注滴巴韋靈,靜脈注射后,心臟的   腔室最先出現巴韋靈。
(4)合理膳食可以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下面是小溫一天的食譜,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考慮,還應補充的營養素是   。(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控制傳染源(2)變異(3)右心房(4)維生素、膳食纖維
[解析](1)預防傳染病的途徑有三種:第一,控制傳染源;第二,切斷傳播途徑;第三,保護易感人群; 建議患病兒童居家隔離治療,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2)腮腺炎病毒在繁殖的過程中出現不同基因型毒株,這種現象稱為變異;(3)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小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醫院診斷后,發病早期兒童可靜脈注滴巴韋靈,靜脈注射后,心臟的右心房腔室最先出現巴韋靈。(4)從飲食中可以看出已經有的營養素是糖類、蛋白質,還應該補充維生素、膳食纖維。
19、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奧密克戎,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統計顯示,接種新冠疫苗能夠顯著降低新冠肺炎的重癥率與死亡率。
(1)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產生新毒株的現象屬于   (選填”遺傳”或”變異”)。
(2)注射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該措施屬于  。
(3)最近市場上出現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方便市民在家進行檢測。抗原檢測主要是檢測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質,通過紙條上的質控區(C)和檢測區(T)的顯色情況判定結果(如圖甲所示)。某人抗原檢測結果如圖乙所示,請判斷他的檢測結果是   。
[答案](1)變異(2)保護易感入群(3)陽性
[解析] (1)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產生新毒株的現象屬于變異;(2)傳染病的預防有三種途徑:第一,保護易感人群;第二,切斷傳播途徑;第三,控制傳染源;所以 注射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該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3)因為該人的質控區和檢測區都是紅色,所以是陽性。
(第19題圖) (第20題圖)
20、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感染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最高風險因素。為此,科學家研發了HPV疫苗,以有效地預防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進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
(1)如圖為某年我國腫瘤登記地區宮頸癌發病率隨年齡變化的曲線圖。根據該圖信息分析,宮頸癌發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齡段是   。(以5歲為一個年齡段)
(2)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種HPV疫苗屬于   。
(3)接種疫苗后,人體血液中的相關淋巴細胞會大量增殖、分化,并產生專門抵抗這種病原體的蛋白質,此種蛋白質在免疫學中稱為   。
[答案](1)35~40(2)保護易感人群(3)抗體
[解析](1)根據該圖信息分析,宮頸癌發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齡段是35~40。(2)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種HPV疫苗,是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因此屬于保護易感人群。(3)接種疫苗后,人體血液中的相關淋巴細胞會大量增殖、分化,并產生專門抵抗這種病原體的蛋白質,此種蛋白質在免疫學中稱為抗體。
21、部分少年兒童沒有飯前洗手習慣,為督促衛生習慣養成,某同學做了如下探究:①取兩個相同的饅頭,標記甲、乙;②將兩個饅頭一起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待冷卻后起蓋;③讓某兒童盡快用食指在甲饅頭上按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手,并用同一食指、相同力度在乙饅頭上按一下;④用無菌工具迅速將兩個饅頭分別裝入相同的潔凈塑料袋,并密封;⑤將兩個(裝有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溫暖的地方;⑥幾天后,觀察甲、乙兩饅頭上的菌落情況。結合所學,分析回答問題:
(1)預期:幾天后,會形成較少菌落的是   饅頭。(選填“甲”或“乙”)
(2)將“兩個饅頭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目的是   。
(3)選用相同饅頭和塑料袋,并用同一手指、相同力度按壓的目的是   。
(4)經觀察,發現饅頭上的菌落都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斷這是細菌菌落。
通過探究可知,細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   和有機物,有些細菌還必須在無氧條件下生存。
[答案](1)乙(2)殺死饅頭里的雜菌(3)保證變量的唯一性(4)適宜的溫度
[解析](1)由于兒童用肥皂洗手后拇指按在乙饅頭上,洗手后的拇指細菌會減少,因此預期:幾天后,會形成較少菌落的是乙饅頭。(2)將食物煮熟能夠殺死饅頭的雜菌以便保存食物。(3)選用相同饅頭和塑料袋,并用同一手指、相同力度按壓的目的是保證變量的唯一性。(4)通過探究可知,細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有些細菌還必須在無氧條件下生存。
22、針對“手機屏幕的細菌比馬桶按鈕的多”的傳言,兩組科學興趣小組分別用無菌棉從手機屏幕和馬桶按鈕上取樣后制成10mL菌懸液,取0.1mL菌懸液均勻涂抹在相同的培養基上,放入同一恒溫培養箱中,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統計,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
(1)實驗前將培養基高溫滅菌,目的是   。
(2)兩組實驗操作均正確且一致,但結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   。
(3)實驗中他們另取0.1mL無菌水均勻涂抹在丙組培養基上,增加丙組的目的是為了   。
[答案](1)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 (2)可能是手機的取樣部位和馬桶按鈕的取樣部位不相同
(3)形成對照
[解析](1)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實驗前將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2)兩實驗組實驗操作均正確且完全一致,但實驗結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手機的取樣部位和馬桶按鈕的取樣部位都不相同。(3)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實驗中他們另取0.1mL無菌水均勻涂抹在丙組培養基上,增加丙組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對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
第12講人、環境與健康
1、健康的身體是最大的財富。下列關于健康生活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流感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B.年輕人精力充沛,可以經常熬夜
C.營養過剩或不足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應平衡膳食
D.吸毒對身體的傷害幾乎是毀滅性的,要遠離毒品
2、安全生活離不開科學知識。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發生室內著火,立即打開窗通風
B.發現CO中毒者,迅速將其轉移到室外通風處
C.為防止火腿腸變質,加工時加入大量亞硝酸鈉
D.誤食重金屬鹽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鹽水自救
3、2023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各校于開展了地震應急避險疏散演練,以下關于防震減災的做法,正確的是(  )
①要牢記緊急逃生路線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準備家庭地震應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處 ③發生地震時不要慌亂,盡可能關閉電、火、煤氣 ④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等,可迅速躲在廣告牌、樹等下面 ⑤撤離時要保護好頭部,不要翻窗、跳樓,可乘坐電梯迅速逃離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
4、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屬于(  )
A.清除病原體 B.控制傳染源 C.切斷傳播途徑 D.保護易感人群
5、2022年年底,為降低病毒通過排污設施擴散至周邊環境的風險,小寧發現市區內頻頻有“大白”對污水泵站等排污設施進行消訴,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大白”能聞到消毒液的氣味主要是因為分子可以再分
B.“大白”身穿防護服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與戴口罩是一樣的
C.“大白"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處理屬于傳染病預防揩施中的控制傳染源
D.為有效利用水資源,“大白”可以過量使用消毒液對污水進行深度消毒
6、杭州小營街道新冠疫苗方艙接種點開打了一針劑新冠疫苗,它是由陳薇院士牽頭研發的,其大體思路:用經過改造后無害的腺病毒作為載體,裝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載體疫苗,將疫苗注射入志愿者體內,檢測疫苗對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注射新冠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B.腺病毒能激發紅細胞產生免疫記憶
C.新冠疫苗激發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D.免疫效果的檢測指標是體內是否有相應的抗體
7、下列關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骨骼肌組成
B.關節由關節頭、關節腔和關節軟骨組成
C.骨骼肌既可以牽拉骨,又能推開骨
D.人體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的
8、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圖1所示,醫用外科口罩由口罩體、鼻夾、口罩帶組成,口罩體采用三層工藝(如圖2)制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戴口罩屬于防疫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B.手壓鼻夾使口罩緊貼鼻梁,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C.中間過濾層通過工藝帶上靜電,可以增強對顆粒的吸附能力
D.內層吸水層戴久了會變潮濕,這是由于人體呼出水分汽化造成的
9、2021年,人類首次將基因編輯后的豬腎臟移植到人體中,短期內未出現強烈免疫反應,為人體器官的異種移植帶來希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對移植器官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
B.腎單位是人體的排泄器官,是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C.若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是腎小管
D.從腎臟流回心臟的血液首先到達四個腔中的左心室
10、生活中遇到危險或意外傷害時,下列采取的方法錯誤的是(  )
A.當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時,可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急救
B.擦破皮膚有血滲出時,可將出血部位消毒沖洗后貼上創可貼
C.將煤氣中毒的人轉移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搶救
D.被毒蛇咬了以后,立即指壓傷口的遠心端
11、某小組同學為探究牛奶腐敗的原因,利用三個規格相同經過消毒的錐形瓶進行下表所示的實驗操作,在室溫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編號 甲 乙 丙
加入的物質 50毫升滅菌鮮牛奶 50毫升鮮牛奶 50毫升滅菌鮮牛奶
瓶口的處理 不做處理 用消毒瓶塞密封 用消毒棉球塞住
A.本實驗的變量是瓶內空氣的有無 B.乙瓶和丙瓶內牛奶不會腐敗變質
C.上述實驗操作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D.與室溫相比,5℃條件下牛奶會先腐敗
12、跳繩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連續跳了一段時間,跳繩者呼吸、心跳明顯加快.跳繩時(  )
A.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散熱增加
B.會出大量的汗,應及時喝水來補充能量
C.體內消耗的化學能全部轉化為人和繩子的機械能
D.呼吸、心跳加快,可以為運動系統提供更多的氧氣
13、科學家為了研究鏈霉素對某些細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培養皿盛上適于細菌生存的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在 A 培養皿的一側接種鏈霉菌,在遠離鏈霉菌接種線條一側的三點上分別接種大腸肝菌、結核桿菌、肺炎鏈球菌;在 B 培養皿中不接種鏈霉菌,其他相同于 A 培養皿。將 A、B 培養皿同時放在 25 ℃的環境中培養,七天后,三種細菌在 A、B 培養皿中生存情況不相同,結果如圖。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來說,培養基中必須有有機物,以保證細菌生長的需要
B.產生鏈霉菌素的鏈霉菌是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
C.在接種前要高溫消毒,是為了消除培養皿中原有細菌對實驗的影響
D.實驗結果表明鏈霉菌素對結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14、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能將動脈血和靜脈血分離
B.草履蟲的體表布滿纖毛,有利于草履蟲在水中前進
C.葉片中豐富的篩管有利于將水和無機鹽運送到其他部位
D.由關節軟骨分泌的滑液有利于保持關節的靈活性
15、下列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抽血化驗時,針頭刺入的血管是動脈
B.大量輸血時,AB型血可以輸給O型血型的病人
C.測量血壓時,通常測的是上臂靜脈血管中血液的壓強
D.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數量升高可以作為人體內有炎癥的依據
16、如圖所示為描述某種人體結構或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靜脈,則丙、丁可分別代表主動脈和肺動脈
B.若乙代表人的小腸,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則丙、丁分別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細胞,甲代表抗原,則丙、丁分別代表T淋巴細胞和記憶細胞
D.若乙代表人的組織細胞,甲代表葡萄糖,則丙、丁分別代表乳酸和尿酸
(第16題圖) (第17題圖)
17、某中學為了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舉辦了以“食品安全與健康”為主題的校園漫畫競賽。如圖是一幅獲獎作品。請回答問題:
(1)購買包裝食品時,除了要注意是否有QS標志外,一定要查看生產日期和   期。
(2)向食品中添加防腐劑可以防止由   引起的食品腐敗,但要遵照國家標準規范使用。
(3)作為一名中學生,當發現商家有類似漫畫中的違法行為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你的做法是:
   。
18、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一旦得了腮腺炎,應將患者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后才可上學。
(1)建議患病兒童居家隔離治療,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
(2)腮腺炎病毒在繁殖的過程中出現不同基因型毒株,這種現象稱為   。
(3)醫院診斷后,發病早期兒童可靜脈注滴巴韋靈,靜脈注射后,心臟的   腔室最先出現巴韋靈。
(4)合理膳食可以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下面是小溫一天的食譜,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考慮,還應補充的營養素是   。(寫出一種即可)
19、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奧密克戎,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統計顯示,接種新冠疫苗能夠顯著降低新冠肺炎的重癥率與死亡率。
(1)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產生新毒株的現象屬于   (選填”遺傳”或”變異”)。
(2)注射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分析,該措施屬于  。
(3)最近市場上出現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方便市民在家進行檢測。抗原檢測主要是檢測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質,通過紙條上的質控區(C)和檢測區(T)的顯色情況判定結果(如圖甲所示)。某人抗原檢測結果如圖乙所示,請判斷他的檢測結果是   。
(第19題圖) (第20題圖)
20、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研究表明,感染人乳頭瘤病毒(簡稱HPV)是導致宮頸癌發生的最高風險因素。為此,科學家研發了HPV疫苗,以有效地預防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進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
(1)如圖為某年我國腫瘤登記地區宮頸癌發病率隨年齡變化的曲線圖。根據該圖信息分析,宮頸癌發病率增速最快的年齡段是   。(以5歲為一個年齡段)
(2)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種HPV疫苗屬于   。
(3)接種疫苗后,人體血液中的相關淋巴細胞會大量增殖、分化,并產生專門抵抗這種病原體的蛋白質,此種蛋白質在免疫學中稱為   。
21、部分少年兒童沒有飯前洗手習慣,為督促衛生習慣養成,某同學做了如下探究:①取兩個相同的饅頭,標記甲、乙;②將兩個饅頭一起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待冷卻后起蓋;③讓某兒童盡快用食指在甲饅頭上按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手,并用同一食指、相同力度在乙饅頭上按一下;④用無菌工具迅速將兩個饅頭分別裝入相同的潔凈塑料袋,并密封;⑤將兩個(裝有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溫暖的地方;⑥幾天后,觀察甲、乙兩饅頭上的菌落情況。結合所學,分析回答問題:
(1)預期:幾天后,會形成較少菌落的是   饅頭。(選填“甲”或“乙”)
(2)將“兩個饅頭放在蒸鍋里蒸30分鐘”,目的是   。
(3)選用相同饅頭和塑料袋,并用同一手指、相同力度按壓的目的是   。
(4)經觀察,發現饅頭上的菌落都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斷這是細菌菌落。
通過探究可知,細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   和有機物,有些細菌還必須在無氧條件下生存。
22、針對“手機屏幕的細菌比馬桶按鈕的多”的傳言,兩組科學興趣小組分別用無菌棉從手機屏幕和馬桶按鈕上取樣后制成10mL菌懸液,取0.1mL菌懸液均勻涂抹在相同的培養基上,放入同一恒溫培養箱中,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統計,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
(1)實驗前將培養基高溫滅菌,目的是   。
(2)兩組實驗操作均正確且一致,但結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   。
(3)實驗中他們另取0.1mL無菌水均勻涂抹在丙組培養基上,增加丙組的目的是為了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28張PPT)
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
模 塊 一
生 命 科 學
(共12講)
第12講
人、環境與健康
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生命科學
思維導航
人、健康與環境
健康
免疫
運動
傳染病
非傳染
性疾病
逃生與急救常識
平衡膳食
病原體
特 點
預防措施
傳染性
流行性
腫瘤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健康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人體的免疫
運動系統
運動功能
保 健
知識梳理
知識點1、健康的含義
1、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健康、 和社會關系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關系三者處于 狀態。
2、亞健康:是指處于 和 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
3、出現疾病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許多情況下,從健康到疾病是一個由 變到 變的過程。致病因素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就會引起細胞的損傷,從而出現 、 、形態結構紊亂。
良好
健康 疾病
心理
量 質
功能 代謝
知識梳理
知識點2、人體的免疫
1、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過程和能力。人體的免疫功能體現在 、自我穩定、 。
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
a.概念:人類種族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防御功能。
b.特點:人生來具有的,對 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抗感染
免疫監視
天然
多種病原體
知識梳理
c.組成:
第1道防線:由 、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等組成,其作用是阻擋或殺死 、清掃異物。
第2道防線:由體液中的 和 組成,其作用是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
(2)特異性免疫:
a.概念:只針對 的識別和殺滅作用,稱為特異性免疫。
b.特點:出現較慢,但是針對性 ,作用強大。
病原體
皮膚
吞噬細胞
溶菌酶
某一種

知識梳理
3、抗原和抗體
(1)抗原:指能夠刺激機體產生 免疫應答的物質。
(2)抗體:指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的_____________。
(3)抗原與抗體的關系:
抗原指的是能夠進入人體,刺激人體產生 的物質,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質,多種物質都可成為抗原。
抗體是一種由人體的 細胞分泌的活性蛋白質,它是在抗原進入人體之后,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的特殊蛋白質。
抗體能與特異性的抗原相結合,主要是能夠幫助人體清除侵入人體內的 ,包括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等異物。
特異性
免疫球蛋白
抗體
淋巴
抗原
知識梳理
4、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
(1)人工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注射______或______物質,讓人體產生相應抗體。
人工被動免疫:把含 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注入人體,可使人體立即獲得免疫。
(2)計劃免疫: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人體進行 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 的目的。
疫苗 抗原
特異性抗體
預防
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
知識梳理
知識點3、平衡膳食
1、人體的七大營養素:①蛋白質;② ;③ ;④水;⑤無機鹽;⑥ ;⑦膳食纖維。
2、七大營養素中能提供能量的最重要物質是 ,貯藏能量的重要物質是 ;調節生命活動的有機物是 ;
3、平衡膳食:針對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及人體的需要量,每天食用較多的 類和 類,一定量的肉類和其他含蛋白質的食品,少量的脂肪類食物,且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谷 蔬菜
糖類
維生素
脂肪
糖類
脂肪
維生素
知識梳理
知識點4、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1、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不良的嗜好,有 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心態等。
2、吸煙:香煙中含有 、煙堿、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損害人的
系統、 系統、 統、 系統等,使癌癥發病率大大提高。
3、吸毒:具有很強的 性;破壞身體各個系統,降低人體免疫力;價格昂貴,傾家蕩產,危害社會。
4、酗酒: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 飲酒會使人急性酒精中毒,嚴重損害人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
規律
焦油
呼吸 消化 循環 神經
成癮
過量
知識梳理
知識點5、冠心病、腫瘤、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其預防
1、腫瘤:一種_______疾病,由細胞不正常分裂產生,惡性腫瘤(即癌)的最大特點是腫瘤細胞能轉移并侵犯新組織。
2、動脈硬化:由血液中的_______物質(膽固醇)在動脈管壁沉積增厚,使管壁_____下降,血流量減少導致。常見的疾病有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等。
3、高血壓:收縮壓持續大于 千帕或舒張壓大于 千帕。
4、糖尿病:血糖濃度高,腎臟無法將葡萄糖全部吸收,隨尿液排出。原因是_______分泌不足。其治療辦法主要為 胰島素制劑,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細胞性
脂肪類
彈性
胰島素
18.7
12.0
注射
知識梳理
知識點6、常見的傳染病的特點:
1、傳染病:由 引起并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寄生蟲和微生物是兩大類病原體。
2、傳染病的三個特點:______、______及免疫性。
3、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
(1) :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 :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3) :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4)傳染源和病原體的區別: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等為 ; 是病原體攜帶者。
病原體
流行性 傳染性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病原體
傳染源
知識梳理
4、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
(1)_________ ___:對傳染病人治療、隔離。
(2)______________:對生活用具進行消毒,消滅媒介動物等。
(3)_______ ______:避免接觸,預防接種,鍛煉身體。
切斷其中 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
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任一
知識梳理
知識點7、人體運動系統及保健:
1、人體的運動系統由 、 和 組成;
2、人體全身有 塊骨骼, 塊骨骼肌;活動骨連接又稱 ,在運動中起 作用。
3、運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 和 ;
4、人體任何一個動作的形成,都不是一塊骨或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群在 的統一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5、 對于骨、關節和骨骼肌的功能影響很大,青少年學生應積極參加鍛煉,但既要控制運動量又要做到全面。
骨 骨骼肌 骨連接
206 600多
關節 支點
運動 支持 保護
神經系統
體育活動
知識梳理
知識點8、逃生與急救:
1、地震發生時不要慌亂,要 ;若低層屋內,可逃出到
處,若在高樓層內無法逃出,可躲藏在 下或 中,同時注意保護 ,避開危險處;
2、泥石流發生時,逃生路徑應與泥石流的方向 的方向且朝兩邊的山坡向上逃生;
3、火災時,應采取 姿勢逃生,發現自己被火、煙追趕且又封鎖了向上的道路時,此時應果斷地選擇 逃生路線。
冷靜
空曠
堅固的家具
狹小空間(如衛生間)
頭部
垂直

橫向
知識梳理
4、合理飲食:既要搞好飲食 ,又預防食物 。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過于生冷的食物,需要熱加工的食物一定要 以后再進行食用,不吃保存不當的食物和有毒的動植物。飲食習慣要好,不能暴飲暴食,飲食盡量 為主。
5、觸電、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排除_______。如觸電者要使其脫離電源,溺水者要使口鼻保持暢通;如果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時,則需要進行
和胸外心臟按壓。若被毒蛇咬傷,應在傷口的 端結扎,防止蛇毒擴散,并應及時送醫院搶救。被毒蛇咬傷時不能 ,毒蟲咬傷可用先用 沖洗再用冰塊冷敷。
衛生 中毒
充分煮熟
清淡
致死因素
人工呼吸
近心
冷敷
肥皂水
典例精析
例題1
*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下列關于現代生活與人類健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感冒藥是家庭常備藥物,過期一兩周仍可服用
B.香煙中的煙草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焦油等會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C.吸毒能使人在短時間內極度興奮,可以少量使用毒品
D.遇到好玩的網絡游戲,可以廢寢忘食地連續數日去攻關
解析:
[答案]B
[解析] A.藥物具有一定的保質期,過期的藥物藥效會有變化,不能服用,A錯誤。B.香煙中的煙草燃燒時產生的尼古丁、焦油等會損害入體的呼吸系統,B正確。C.吸毒是違法的行為,毒品嚴重危害入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毒品具有成癮性,少量吸食也會染上毒癮,C錯誤。D.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不能廢寢忘食玩游戲,D錯誤。故B符合題意。
典例精析
例題2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下列預防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A.適當鍛煉增強免疫力
B.將患者進行隔離治療
C.清理積水改善環境衛生
D.涂驅蚊藥以防蚊子叮咬
解析:
[答案]B
[解析]登革病毒以蚊子作為媒介傳播病毒;A.增強免疫力為保護易感人群;B.隔離治療為控制傳染源;C與D.均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B符合題意。
典例精析
例題3
*春季2-3月份是流感的高發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物
B.流感病毒是本次流感的傳染源
C.病毒性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
D.對未患流感的同學注射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解析:
[答案]D
[解析] A. 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是病毒有生命,所以屬于生物,A錯誤;B.流感病毒是本次流感的病原體,傳染源是攜帶病毒的人或其他的生物,B錯誤;C.病毒性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病,C錯誤;D.對未患流感的同學注射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正確;故D符合題意。
典例精析
例題4
*新冠肺炎已成為21世紀頭20年來第三大流行病,奪去了數千條生命,如圖表示人群感染該病毒的大致過程,據圖回答:
(1)從免疫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屬于   (選填“抗原”或“病原體”);
(2)該病流行期間,各學校對進入校園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看,這屬于  ;
(3)因為康復者的血漿中含有   ,所以可用于危重病人的治療,機體的這種免疫屬于   免疫。
解析:
[答案] (1)抗原(2)控制傳染源(3)抗體;體液免疫
[解析] (1)能夠引起人體免疫的細菌或病毒,在免疫角度上稱為抗原;(2)對進入校園的人員測量體溫,是因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員體溫都是偏高的,所以該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3)康復者的血液中存在著抗體,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利用抗體治療的方式屬于體液免疫。
典例精析
例題5
* 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時,利用綿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實驗:
(1)甲組綿羊在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沒有發病,是因為這些綿羊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產生了   ,這種免疫稱為   ;
(2)乙組綿羊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3)人類的計劃免疫中,如接種乙肝疫苗,相當于實驗中的 “甲”或“乙”)組;
(4)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在傳染病爆發的時期,各個國家對進口物品進行嚴格的病毒學檢疫,采取這一措施是屬于   。
解析:
[答案] (1)抗體;特異性免疫(2)對照
(3)甲(4)切斷傳播途徑
[解析] (1)低毒疫苗對于綿陽來說相當于抗原,故在其刺激下產生了抗體,稱為特異性免疫;(2)乙組綿陽未受到實驗變量的影響故屬于對照組;(3)接種的疫苗(低毒疫苗)相當于脫毒病菌,故相當于甲組;(4) 各個國家對進口物品進行嚴格的病毒學檢疫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宜兴市| 岳阳县| 边坝县| 马鞍山市| 巴马| 五峰| 丁青县| 纳雍县| 福建省| 响水县| 腾冲县| 台前县| 龙州县| 青龙| 濉溪县| 易门县| 辽宁省| 肇庆市| 普格县| 开江县| 商洛市| 玉龙| 波密县| 梁平县| 禹州市| 靖宇县| 商丘市| 冕宁县| 潞城市| 会宁县| 阜城县| 延川县| 琼结县| 鄂托克旗| 甘肃省| 台湾省| 正宁县| 高青县| 利津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