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3章空氣與生命第2節氧化和燃燒第1課時銹跡斑斑的鐵產生這兩個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蘋果削皮后會變色,鐵放在空氣中時間久了會變得銹跡斑斑。如果說這兩種現象產生的原因相同,你信嗎?思考:蘋果變色1. 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蘋果削皮后,細胞內存在的一些物質與氧氣發生了反應,生成了某些褐色物質,故蘋果削皮后放一會兒會變色。鐵變得銹跡斑斑是因為鐵與氧氣等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鐵銹。在氧化反應中氧氣提供氧,具有氧化性。一、氧化反應硫在氧氣中燃燒比較硫和鐵分別在氧氣中燃燒與蘋果變色、鐵生銹這兩組氧化反應有什么異同點?思考:相同點:都是氧化反應。不同點:前兩個反應易察覺,速度快,反應劇烈,既發光又放熱;后兩個反應短期內不易察覺,速度慢,反應緩慢,能發熱但不能發光。(1)緩慢氧化是進行得非常緩慢,甚至在短期內不易察覺的氧化反應。(放熱不發光的氧化反應)如:銅和鐵等金屬表面生銹,塑料和橡膠制品的老化,食物的腐敗,酒和醋的釀造等。2. 緩慢氧化和劇烈氧化如:物質的燃燒等。(2)劇烈氧化是氧化過程進行得很劇烈的反應。(1)點燃一支蠟燭,觀察它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然后將一個杯口涂凡士林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觀察此時蠟燭燃燒的現象。燃燒需要足夠的助燃劑(氧氣)二、燃燒的條件1.燃燒活動:蠟燭燃燒一段時間熄滅。燃燒是可燃物質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劇烈的氧化反應。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2)將一根火柴折斷,分成火柴頭和火柴梗兩部分,如圖所示放在銅片上,用酒精燈加熱銅片,火柴頭和火柴梗分別要加熱多久才能燃燒?通過這個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度達到一定的溫度火柴各部分燃燒2.著火點物質 白磷 紅磷 木材 木炭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通常狀況下一些常見物質的著火點結論:不同物質的著火點不同,著火點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可燃物燃燒所需達到的最低溫度叫做著火點。3.燃燒的條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劑,常用的助燃劑為氧氣;三是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燃燒條件圖思考: 森林中的枯枝落葉長期堆積后,雖然未經點燃,有時也會自己燃燒起來。你能用燃燒的條件來分析這種現象嗎?4.自燃枯枝落葉長期堆積,在空氣中發生緩慢氧化,放出熱量,產生的熱量來不及散失,使枯枝落葉的溫度升高,達到其著火點,有時候就會自己燃燒起來。(1)定義: 這種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叫做自燃。(2)常見的自燃:一些著火點較低的可燃物,如糧食、麥稈、煤炭、擦拭機器的棉紗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氣不流通(不注意散熱),時間久了極易自燃,引發火災。5.爆炸(1)定義:燃燒以極快的速度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瞬間累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急劇地膨脹,就會引起爆炸。(2)分類:①燃燒引起的爆炸特點:可燃物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的氣體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膨脹,引起爆炸,是化學變化。實例:炸藥爆炸等。②氣體膨脹特點:有限空間內氣體受熱膨脹引起爆炸,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實例:車胎爆胎、鍋爐爆炸等。車胎爆胎鍋爐爆炸課堂小結1.緩慢氧化、劇烈氧化2.燃燒及燃燒的條件(1)燃燒是一種可燃物質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劇烈的氧化反應。(2)燃燒的條件:有可燃物;要有助燃劑;溫度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3.自燃和爆炸1.下列變化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動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燒C.食物腐爛D.酒的釀造課堂測評B2.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其中“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木柴時,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燒得更旺。“火要虛”的實質是( ) A.散熱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C.木柴的著火點降低 D.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課堂測評3. 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①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B.①說明白磷的著火點不高于80℃C.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D.①③說明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C課堂測評4.在消防知識中有一個詞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的情況下發生的爆炸,下列各項描述中屬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廚房中因燃氣泄漏而爆炸B.高壓鍋因排氣孔堵塞而爆炸C.節日煙花在空中爆炸D.礦井發生瓦斯爆炸B課堂測評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