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模塊三 物質(zhì)科學(xué)(二)物理第26講 運動和力(2)1、我們平時用的書包或旅行袋的背帶都做得比較寬,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做寬一些是為了美觀大方B.做寬一些是為了減小對肩膀的壓力C.做寬些是為了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D.前面三種說法都有科學(xué)道理[答案]C[解析]書包或旅行袋對人的壓力一定,做得比較寬,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不是為了美觀。故C符合題意。2、中空雙層玻璃窗有利于隔熱隔音,實驗表明,中空雙層玻璃窗的隔熱性能與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有關(guān),實驗測得中空雙層玻璃內(nèi)外溫差與中間空氣壓強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中空雙層玻璃中間空氣壓強( )A.等于大氣壓強時,沒有隔熱效果 B.小于10﹣1Pa時,隔熱效果變差C.在10﹣1~102Pa時,隔熱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時的隔熱效果比104Pa時好[答案]D[解析]A、由圖象可知,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等于大氣壓強1×105Pa時,玻璃內(nèi)外溫度差為20℃,并不是沒有隔熱效果,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小于10﹣1Pa時,玻璃內(nèi)外溫度差變大,說明隔熱效果變好,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在10﹣1~102Pa時,玻璃內(nèi)外溫度差逐漸變小,說明隔熱效果逐漸變差,故C錯誤;D、由圖象可知,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等于10﹣3Pa時玻璃內(nèi)外溫度差比104Pa時玻璃內(nèi)外溫度差大,說明隔熱效果要好,故D正確。(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 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答案]D[解析]①因為容器底面積相同,液體同高,乙中液體的體積大于甲中液體的體積,因為質(zhì)量相同,所以ρ甲>ρ乙,故①錯誤;②由圖知,兩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同,由①知ρ甲>ρ乙,根據(jù)p=ρgh知,液體對杯底的壓強p甲>p乙,故②正確;③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個容器中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則重力相等;甲容器為直臂容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自身重力;乙容器上寬下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即F甲>F乙,故③錯誤;④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個容器中兩種液體質(zhì)量相等,則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積和質(zhì)量相同,故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由p=F/S得,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故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③錯誤,②④正確。故D符合題意。4、將同一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現(xiàn)象如圖所示。可以判定這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 )A.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體的密度 B.甲液體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體的密度C.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體的密度 D.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壓強計的探頭浸在甲、乙兩種液體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是相等的,這也就說明了液體壓強是相等的;壓強計的探頭在甲液體浸入的深度比較大,根據(jù)p=ρgh可知,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故A符合題意。5、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圖所示。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p1<p2,F(xiàn)1<F2 B.p1<p2,F(xiàn)1=F2C.p1′=p2′,F(xiàn)1′=F2′ D.p1′>p2′,F(xiàn)1′>F2′[答案]C[解析] (1)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柱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柱的重力,根據(jù)G=mg,因質(zhì)量相同,故F1=F2;因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故液柱的受力面積S相同,根據(jù)p=F/S,液柱對容器底的壓強:p1=p2;(2)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故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F(xiàn)1′=F2′;根據(jù)p=F/S,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p1′=p2′。只有C正確。故C符合題意。(第5題圖) (第6題圖)6、如圖所示是小聰同學(xué)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時得出的圖像,用上述兩種物質(zhì)分別做成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甲的邊長是乙的2倍,把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兩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A.p甲:p乙=1:8 B.p甲:p乙=1:4 C.p甲:p乙=1:2 D.p甲:p乙=1:1[答案]C[解析]根據(jù)圖像可知,甲的密度為:; 乙的密度為:; 甲和乙都是正方體,即密度均勻粗細一致的柱體,則它們對地面的壓強p=ρgh; 則二者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p甲:p乙=ρ甲gh甲:ρ乙gh乙=ρ甲h甲:ρ乙h乙=2g/cm3×2:(8g/cm3×1)=1:2。 故C符合題意。7、如圖所示,把用ρ=1.0×103kg/m3的復(fù)合材料制成邊長分別為2m和3m的甲、乙兩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把G1=2×104N的物體放在甲上,G2=3×104N的物體放在乙上,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則下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p甲∶p乙=2∶3,p甲′∶p乙′=3∶4 B.p甲∶p乙=2∶3,p甲′∶p'乙′=4∶3C.p甲∶p乙=3∶2,p甲′∶p乙′=3∶4 D.p甲∶p乙=3∶2,p甲′∶p乙′=4∶3[答案]A[解析] (1)因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實心均勻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ρgL,則甲、乙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甲∶p乙=ρgL甲∶ρgL乙=L甲∶L乙=2m∶3m=2∶3,故C、D錯誤;(2)由G=mg=ρVg=ρL3g可得,甲、乙兩實心均勻正方體的重力分別為:G甲=ρLg=1.0×103kg/m3×(2m)3×10N/kg=8×104N,G乙=ρLg=1.0×103kg/m3×(3m)3×10N/kg=2.7×105N,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S甲=L=(2m)2=4m2,S乙=L=(3m)2=9m2,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2.5×104Pa,p乙′===×104Pa,則p甲′∶p乙′=2.5×104Pa:×104Pa=3:4,故A正確,B錯誤。故A 符合題意。8、小柯設(shè)計了一個“不用繩子扎口的氣球”,如圖,先將氣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將球口緊套在玻璃瓶口,從抽氣口抽氣,觀察到氣球變大;停止抽氣后,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氣口,此時氣球不用繩子扎,也能保持膨脹狀態(tài)。假設(shè)抽氣前后氣球內(nèi)的氣壓分別是p1、p2,瓶內(nèi)的氣壓分別是p3、p4,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p1=p2 B.p1[答案]A[解析]AB.氣球上方都與大氣相連通,故P1=P2;CD.抽氣后的氣壓為p4,故抽氣后氣壓變小。故A符合題意。(第8題圖) (第9題圖)9、如圖所示,有三個實心圓柱體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積相同,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答案]A[解析] 因為甲、乙、丙都是實心圓柱體,所以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F/S=G/S=mg/s=ρgV/s= ρgsh/s =ρgh。由圖知甲、乙、丙的高度h甲=h乙<h丙,且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所以由p=ρgh可知,三個圓柱體的密度關(guān)系:ρ甲=ρ乙>ρ丙;由圖知甲、乙的底面積S甲<S乙,高度h甲=h乙,所以V甲<V乙,因為ρ甲=ρ乙,m=ρV,所以甲、乙圓柱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m甲<m乙。已知乙、丙的底面積S乙=S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由p= F/S=G/S=mg/s 可知,乙、丙圓柱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m乙=m丙。所以三個圓柱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m甲<m乙=m丙;故A正確,B、C、D錯誤。故A符合題意。10、如圖所示,一個兩端開口的彎管形容器,從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細端用一個橫截面是0.01m2質(zhì)量為1kg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細管中無摩擦的滑動。當(dāng)H=30cm,h=lOcm時,在活塞上放置一個質(zhì)量是lkg的砝碼,活塞靜止。由此可知( )A.水對活塞的壓強等于砝碼對活塞的壓強B.水對活塞的壓力大小等于砝碼所受重力的2倍C.砝碼對活塞的壓強相當(dāng)于20cm深的水產(chǎn)生的壓強D.撤去砝碼,當(dāng)兩側(cè)液面相平時,活塞再次靜止[答案]B[解析]A、∵活塞靜止,∴水對活塞向上的壓強等于活塞對水產(chǎn)生的向下的壓強,而活塞對水產(chǎn)生的向下的壓強是活塞和砝碼的重力共同產(chǎn)生,所以水對活塞的壓強和砝碼對活塞的壓強不相等;故A錯;B、∵活塞靜止,活塞受力平衡,∴水對活塞向上的壓力等于活塞和砝碼的重力;∵活塞和砝碼的質(zhì)量都是1kg;∴水對活塞的壓力大小等于砝碼所受重力的2倍,故B正確;C、根據(jù)連通器的特點可知:在兩個容器中同一深度處壓強相同,即活塞對水產(chǎn)生的向下的壓強等于(H﹣h=30cm﹣10cm=20cm)的水產(chǎn)生的壓強,而砝碼對活塞的壓強是活塞受到的,不是活塞對水的壓強;故C錯;D、撤去砝碼,根據(jù)兩容器的同一深度處的壓強相同,而細端容器中的液面上有活塞,活塞會對液體產(chǎn)生壓強,所以兩側(cè)液面不會到達相平;故D錯。故B符合題意。(第10題圖) (第11題圖)11、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塊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S′(S<S′),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將甲、乙均順時針旋轉(zhuǎn)90°,此時甲、乙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S,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此過程中,甲、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大小分別為Δp甲、Δp乙,則( )A.p甲<p乙,Δp甲=Δp乙 B.p甲>p乙,Δp甲=Δp乙C.p甲>p乙,Δp甲>Δp乙 D.p甲<p乙,Δp甲<Δp乙[答案]D[解析] (1)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S、S′(S<S′),甲、乙壓強相等,根據(jù)F=pS知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小于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所以甲的重力<乙的重力。甲、乙是長方體,當(dāng)甲、乙順時針旋轉(zhuǎn)90°后,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S′、S,甲的受力面積增大,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不變,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減小;乙的受力面積減小,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不變,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增大。由于原來甲、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所以旋轉(zhuǎn)后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小于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即p甲<p乙。(2)Δp=p-p′=-=,因為面積變化相同,甲對地面的壓力小于乙對地面的壓力,所以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小于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即Δp甲<Δp乙。故D符合題意。12、科學(xué)規(guī)律可以用文字、公式和圖像表述,下面四幅圖像與選項表述一致的是( )A.對于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當(dāng)液體密度一定時,其壓強與深度的關(guān)系可用甲圖表示B.對于氣體的密度,當(dāng)氣體的質(zhì)量一定時,其密度與體積的關(guān)系可用乙圖表示C.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離終點的距離與所用時間的關(guān)系可用丙圖表示D.對于導(dǎo)體,當(dāng)其電阻一定時,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可用丁圖表示[答案]C[解析]A.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跟液體深度成正比,圖中不是正比函數(shù)圖象,故A錯誤;B.當(dāng)氣體的質(zhì)量一定時,體積增大時,由 可知氣體的密度減小,圖示錯誤,故B錯誤;C.對于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是一個定值,所以它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成正比,隨著時間的增加,距離終點越來越近,故C正確;D.由可知,當(dāng)電阻一定時, 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圖中不是正比函數(shù)圖象,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13、繪制圖像是科學(xué)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科學(xué)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圖像中能用陰影面積表示相應(yīng)量的是( )A.壓強 B.路程 C. g值 D.密度[答案]B[解析]A.壓強等于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B.路程等于速度與時間的乘積;C.g等于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D.密度等于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故B符合題意。14、小科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探究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小科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將燒瓶從火焰上拿開,迅速塞上瓶塞,此時瓶內(nèi)氣壓為p1。把燒瓶倒置20s,此時瓶內(nèi)氣壓為2。向瓶底澆上冷水,燒瓶內(nèi)的水再次沸騰,沸騰瞬間瓶內(nèi)氣壓為p3。下列關(guān)于p1、p2、p3分析正確的是( )A.p1>p3 B.p2<p3 C.p2=p3 D.p1=p2[答案]A[解析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體積一定時,溫度越低,氣體的壓強越小。把燒瓶倒置20s,此時瓶內(nèi)氣體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故p1>p2;當(dāng)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nèi)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nèi)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dǎo)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故p2>p3。綜上分析可知,p1、p2、p3的關(guān)系是:p1>p2>p3,故A正確,B、C、D錯誤。故A符合題意。(第14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15、如圖所示,輕質(zhì)細繩將物體A、B通過兩個定滑輪分別連在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其中GA=10N,GB=100N,B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整個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NC.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為100N D.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強為2.25×103Pa[答案]D[解析] 物體A由于自身的重力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向左的10N的拉力,因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物體B也對彈簧測力計施加了一個10N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0N,故A、B錯誤;物體B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物體B受到的支持力:F支持=GB-F=100N-10N=90N,因支持力和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物體B對支撐面的壓力:F壓=F支持=90N,故C錯誤;B對地面的壓強:p=F/S=90N/(0.2m)2=2.25×103Pa,故D正確。故D符合題意。16、小明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簡易氣壓計。將橡皮膜平鋪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膠帶綁緊。檢查氣密性后,將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紙上的M處。外界氣壓的變化會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變化,從而使吸管繞O點轉(zhuǎn)動,指示氣壓大小變化。(外界氣溫的變化對容器內(nèi)氣壓的影響極小)(1)檢查氣密性時,將綁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沒在水中,輕壓橡皮膜,如果觀察到 ,則氣密性不好。(2)小明將該氣壓計從甲地帶到乙地,發(fā)現(xiàn)吸管B端的指向從M處變?yōu)镹處。則甲、乙兩地氣壓較大的是 。[答案] (1)橡皮膜邊緣有氣泡冒出 (2)乙[解析] (1)檢查氣密性時,將綁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沒在水中,輕壓橡皮膜,如果觀察到橡皮膜邊緣有氣泡冒出,則氣密性不好。(2)吸管B 端的指向從M處變?yōu)镹 處,那么吸管的A端向下運動,即橡皮膜向下凹陷,那么說明這時大氣壓增大了,即乙地的大氣壓大。17、如圖所示是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1)圖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的 (填“形變程度”或“運動狀態(tài)”)來體現(xiàn)的,我們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 (填“越大”或“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 和圖丙,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 。(4)圖乙與圖甲相比,乙圖中壓力大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顯,這是因為壓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決定的。[答案](1)形變程度;可以 (2)越大;乙 (3)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4)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解析](1)圖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的形變程度來體現(xiàn)的。沙子質(zhì)地柔軟,受力后容易發(fā)生形變,我們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比較甲和乙可知,乙中壓力等于砝碼和桌子的總重力,即壓力較大,那么得到: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控制壓力相等,只改變受力面積,故選實驗乙和丙。(3)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需要控制壓力相等,使用了控制變量法。將壓強的大小用海綿的形變程度來反映,使用了轉(zhuǎn)換法。 (4)圖乙與圖甲相比,壓力大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顯,這是因為壓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決定的。18、為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取一個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將塑料瓶浸在液體中,橡皮膜向瓶內(nèi)凹進得越多,表明液體的壓強越大。(1)將塑料瓶豎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圖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圖乙),兩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圖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則可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同種液體中, ,液體的壓強越大;(2)若用體積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進行實驗,如圖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的位置與圖乙相同,則圖 (選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答案](1)深度越深 (2)乙[解析](1)比較甲和乙兩圖可知,橡皮膜在水里的深度增大,則得到結(jié)論: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2)水和酒精的體積相同,則倒入相同的燒杯后深度相同,放入相同的塑料瓶后橡皮膜所在的深度相同。根據(jù)p=ρ液gh可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則橡皮膜在水中受到的壓強大于在酒精中受到的壓力,那么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19、“飛機迷”小王學(xué)習(xí)了流體壓強知識后,他想探究飛機升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猜想:升力大小與機翼形狀、飛機飛行速度和飛機的仰角(機翼軸線與水平氣流方向的夾角)有關(guān)。(1)小王制作了如圖甲所示的飛機機翼模型,機翼做成該形狀是利用了 ;(2)他利用如圖乙和丙的電風(fēng)扇、升力測力計、飛機模型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升力與仰角的關(guān)系時,按以下步驟進行:①調(diào)節(jié)使風(fēng)扇風(fēng)速最大,并使飛機模型的仰角為0°,記錄測力計的示數(shù),多次實驗求平均值;②改變 ,重復(fù)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③得到“升力與仰角的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丁。由圖像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時,仰角增大,升力會 (填序號);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3)資料顯示:本實驗結(jié)論與實際相符,若某飛機以8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仰角為,后來以5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仰角為(、在15°和20°之間),則仰角 (選填“>”“<”或“=”)。[答案](1)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 (2)迎角大小;C (3)<[解析](1)小王制作了如圖甲所示的飛機機翼模型,機翼做成該形狀是利用了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2)②改變仰角大小,重復(fù)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③由圖像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時,仰角增大,升力會先增大后減小,故選C。(3)速度小,產(chǎn)生的升力小,需要角度接近15°來獲取更大的升力,使得升力等于重力;速度大,產(chǎn)生的升力大,需要角度大于15°來獲取比之前小點的升力,使得升力等于飛機重力,所以飛行升力一定時,速度越大,仰角越小,故θ1<θ2。20、如圖所示,小寧想利用杠桿搬運一桶水。掛在A端的桶重100N,內(nèi)部底面積為600cm2,桶內(nèi)裝有重800N的水,水深1m。重600N的小寧用繩子豎直拉住B端,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300cm2,OA:OB=1:3,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位置。求:(1)水桶底受到的壓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00N。(2)人對繩子的拉力。(3)人對地面的壓強。[答案](1)小于 (2) 300 N (3) 1×104Pa[解析] (1)根據(jù)圖片可知,水桶上口大,下口小,則水的重力由桶的側(cè)壁和底部共同承擔(dān),因此水桶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小于水的重力800N。(2)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而OA:OB=1:3,則(100 N+800 N) ×1= F2×3 得F2=300 N;(3)F壓=600 N- 300 N= 300 N, P= =1×104Pa。21、將平底薄壁直圓筒狀的空杯,放在飲料機的水平杯座上接飲料。杯座受到的壓力F隨杯中飲料的高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S1=0.8cm2,飲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積S2=30cm2,g取10N/kg。(1)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多大?(2)飲料的密度為多大?(3)設(shè)杯底與杯座的接觸面積也為S2,飲料持續(xù)流入空杯5s后關(guān)閉開關(guān),杯對杯座的壓強為多大?[答案](1)3.6N (2)1.2×103kg/m3 (3)1.1×103Pa[解析] (1)由圖可知空杯對杯座的壓力:F0=0.9N,裝滿飲料時,杯對杯座的壓力:F1=4.5N,因杯子為平底薄壁直圓筒狀,所以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F=F1-F0=4.5N-0.9N=3.6N。(2)飲料的質(zhì)量:m====0.36kg,杯中飲料的體積:V=S2H=30cm2×10cm=300cm3=3×10-4m3,則飲料的密度:ρ===1.2×103kg/m3。(3)(3)飲料持續(xù)流入空杯5s,則流入杯中飲料的質(zhì)量:m1=ρS1vt=1.2×103kg/m3×0.8×10-4m2×0.5m/s×5s=0.24kg,此時飲料對杯底的壓力:F2=m1g=0.24kg×10N/kg=2.4N,此時杯對杯座的壓強:p===1.1×103Pa。22、如圖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高為30cm的柱形容器,現(xiàn)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金屬塊(重120N、高20cm、底面積100cm2)分別置于柱形容器底部。其中,乙圖的金屬塊與容器底部之間用少量蠟密封(不計蠟的質(zhì)量)。取g=10N/kg。(1)計算甲圖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乙圖中,向容器內(nèi)加水至液面高度為10cm,求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取大氣壓強p0=1.0×105Pa)(3)若向甲圖中容器內(nèi)加水,畫出從開始加水至容器裝滿水的過程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壓力F隨容器中液面高度h變化的圖象(需標(biāo)注相應(yīng)的數(shù)據(jù))。[答案](1)金屬塊對容器底壓強為1.2×104Pa; (2)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1120N;(3)如解析。[解析](1)金屬塊重120N,底面積100cm2,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其重力,F(xiàn)甲=G=120N,甲圖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1=F甲/S甲=120N/100×10-4m2=1.2×104Pa;(2)乙底部用蠟密封,加入水后,乙不受浮力,對乙受力分析,容器對乙的支持力等于乙的重力加上大氣壓力,F(xiàn)大氣=p0S乙=105Pa×10﹣2m2=1000N,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G乙+F大氣=120N+1000N=1120N;(3)①金屬塊重120N、高20cm、底面積100cm2,沒有加水時,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120N;②若向甲圖中容器內(nèi)加水,在水面從0升高到20cm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Sh,物體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且與h成正比,這個過程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2=G﹣ρ水gSh,可知F2為關(guān)于h的一次減函數(shù);③物體剛好浸沒時,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2m×100×10﹣4m2=20N(小于120N,金屬塊不能上浮),由力的平衡可得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3=120N﹣20N=100N;至容器裝滿水的過程中,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不變,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仍為100N,故從開始加水至容器裝滿水(水高為30cm)的過程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壓力如下所示:23、2022年10月31日,我國組建完成的“天宮”空間站,是當(dāng)今世界上第二個在軌實驗室。航天員可乘坐飛船往返地球和空間站,開展科學(xué)實驗。(1)在空間站生長的水稻,呈現(xiàn)“生長方向雜亂”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它不會像在地球上生長那樣表現(xiàn)出 性。(2)神舟飛船返回艙結(jié)構(gòu)呈鐘形,穩(wěn)定性好。返回艙返回地球時以傾斜的姿態(tài)飛行,與大氣劇烈摩擦,艙外產(chǎn)生1500℃的高溫和烈焰,迎著大氣層的一側(cè)更是比背著大氣層的一側(cè)產(chǎn)生更多的熱量,通過調(diào)姿發(fā)動機自動調(diào)整,使返回艙自轉(zhuǎn)起來。自轉(zhuǎn)有利于返回艙 ,從而避免艙體受損。(3)返回艙降落時,使用降落傘讓返回艙不斷減速,這個過程中返回艙受到的阻力 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已知返回艙的總質(zhì)量為8000kg,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m2,求此時返回艙對地面的壓強。[答案](1)向地 (2)受熱均勻 (3)大于 (4)16000Pa[解析](1)在空間站生長的水稻,呈現(xiàn)“生長方向雜亂”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它不會像在地球上生長那樣表現(xiàn)出向地性。(2)通過調(diào)姿發(fā)動機自動調(diào)整,使返回艙自轉(zhuǎn)起來。自轉(zhuǎn)有利于返回艙受熱均勻,從而避免艙體受損。(3)當(dāng)返回艙減速時,它受到的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即G-f<0,則G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清風(fēng)明月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模塊三 物質(zhì)科學(xué)(二)物理第26講 運動和力(2)一、思維導(dǎo)航二、知識梳理知識點1、壓力1、壓力:_____作用在兩個物體接觸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2、壓力的方向: ;3、壓力的作用點:在 ;4、壓力的大小: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5、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壓力是由物體表面之間的 產(chǎn)生的,重力是由于而產(chǎn)生的;壓力作用于被壓物體的表面,重力作用在物體的重心;壓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壓面,而重力的方向總是 。6、壓力的作用效果:(1)壓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在 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影響越明顯;②在壓力恒定時,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 來表示(符號p)。(3)壓力作用效果研究時,一般采用 法。知識點2、固體壓強1、壓強:(1)概念:壓強是指物體 上受到的壓力。 壓強反映了壓力的 。(2)單位: ,簡稱帕,符號為Pa。(3)公式: ;2、壓強的變化:(1)增大壓強的方法:僅增大 ,或僅減小 ,或兼有;(2)減小壓強的方法:僅增大 ,或僅減小 ,或兼有;3、壓強公式的應(yīng)用:(1)壓強的定義公式:p=F/S此公式適用于固、液、氣體的壓強的計算。(2)根據(jù)上述公式可推導(dǎo)出:F= ;S= 。(3)運用公式計算壓強時的注意點:①壓強的大小是由 共同決定的。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壓力一定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②受力面積是指物體間 的面積,這個面積不一定等于底面積(如圖:受力面積為紅色部分表示的面積)。知識點3、液體壓強1、液體壓強的存在:液體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_______,所以不僅對容器________有壓強,對容器______也有壓強,而且液體_______對容器內(nèi)的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guān)系:液體的壓強隨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________;深度相同時,液體的_____越大,壓強越大。3、比較液體內(nèi)容壓強大小的方法:①同種液體內(nèi)部:同密度,比 , 越大的壓強越大;②異種液體內(nèi)部:同深度,比 , 越大的壓強越大;③不同液體不同深度:利用 進行分析、計算。舉例: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甲裝水,乙裝煤油,兩個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則同一高度A、B兩點液體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是pA pB(填“>”、“<”或“=”)(A、B兩點不在容器底)。知識點4、大氣壓強1、 大氣壓的存在(1)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chǎn)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大氣壓。(2)大氣壓的存在:_____________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用吸管吸飲料、塑料掛鉤的吸盤、覆杯實驗等等,都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2、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的值(1) 實驗可以測量出大氣壓的值;(2)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 :____________帕=760毫米汞柱產(chǎn)生的壓強。3、 大氣壓的測量(1)托里拆利實驗方法: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內(nèi)灌滿 ,排除空氣,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緊緊堵住玻璃管開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銀的槽里;待開口端全部浸入水銀槽內(nèi)時放開手指,將管子豎直固定;當(dāng)管內(nèi)外汞液液面的高度差 時,讀出水銀柱的豎直高度。(2)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下做該實驗時,若將玻璃管改粗或細些,測量出來的水銀柱高度都是 ;若將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長度 ,高度差 ;若將玻璃管上提或下壓些(沒離開液面),則 影響測量值;若玻璃管中進入少量的空氣,則測量值會比真實值 ,若玻璃管頂部出現(xiàn)小孔,則水銀會下降直到 。4、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1)大氣壓的大小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減小。(2)大氣壓受到 和 的影響,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的氣壓____。(3)液體的沸點會隨著氣壓的 而升高,隨氣壓的_____而下降。(4)大氣壓的日常應(yīng)用:真空壓縮保存袋、吸塵器、離心式水泵、拔火罐等。知識點5、流體壓強1、流體:物理學(xué)中把具有 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為流體。常見的流體是大氣和水;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guān)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當(dāng)流體穩(wěn)定流動時,流速 的位置,壓強越小。3、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guān)系解釋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1)飛機機翼:上表面氣流流速____、壓力_____;而下表面氣流流速慢,壓力較大。因此,產(chǎn)生了上下壓力差。(2)車站安全線:火車高速行駛時,火車周圍空氣 ,壓強 。如果人靠近火車,身后的大氣壓會將人壓入,發(fā)生危險。故火車行駛時,禁止人進入安全線以內(nèi)的區(qū)域。(3)兩船盡量不要靠近并列行駛:兩船并排行駛時,兩船間水的流速比兩船外側(cè)的流速 ,兩船間水的壓強比兩船外側(cè)的壓強小, 所以兩船會向 靠近,甚至發(fā)生碰撞。車輛也是如此。三、典例精析例題1、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作浩瀚的海洋,我們?nèi)祟惥蜕钤谶@“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大氣壓。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錯誤的是( )A.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辛Φ刈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B.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的數(shù)值為1.01×105帕(760毫米汞柱)C.大氣壓的大小與大氣的密度有關(guān),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guān)例題2、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的質(zhì)量等于乙的質(zhì)量。若在兩容器中分別加入原有液體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和壓力FA、FB的關(guān)系是( )A.pA<pB,F(xiàn)A=FB B.pA<pB,F(xiàn)A>FB C.pA>pB,F(xiàn)A=FB D.pA>pB,F(xiàn)A>FB(例題2圖) (例題3圖)例題3、鐵塊和小桌靜止在海綿上,如圖甲。撤掉小桌后,鐵塊再次靜止在海綿上,如圖乙。鐵塊的質(zhì)量是600g,鐵塊的底面積是20cm2,小桌的質(zhì)量是200g。桌面的面積是81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大B.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小C.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大D.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小例題4、流量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某一橫截面的流體的體積,用字母Q表示。流量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如每到汛期,監(jiān)測長江的流量是抗洪防汛的重要工作。(1)如圖甲所示,水流在粗細均勻的水平管道內(nèi)向右勻速流動,設(shè)水流速度為v,管內(nèi)通道的橫截面積為S。取一段管道AB,水從B端流到A端所用時間為t,則AB間水柱的長度l= ,體積V= (要求用S、v、t表示)。根據(jù)流量的定義Q=V/t可得Q=v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與橫截面積的乘積;(2)打開水龍頭,自來水通過導(dǎo)管流過如圖乙所示的玻璃管。待水流穩(wěn)定后,比較圖中1、2兩處的流速, 處的流速較大;比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 管中的水面較高;(3)打開水龍頭后,只要水流不散開,就可以觀察到水柱越來越細,如圖丙所示。請你指出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例題5、伽利略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伽利略溫度計。小海查找了有關(guān)伽利略溫度計的資料后,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小塑料瓶內(nèi)充滿了空氣,水槽中的液體為紅墨水,吸管通過一個橡膠塞與小塑料瓶連通,吸管的下端豎直插在紅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記為h。小海分別測出了不同溫度下的高度h。(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2)若該測溫裝置上A點所對應(yīng)的溫度為15℃,則B點對應(yīng)的溫度應(yīng) (填“大于”或”小于”)15℃。(3)若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改進措施有 。(例題5圖) (例題6圖)例題6、如圖所示是我國研發(fā)生產(chǎn)的某型號航拍無人機。無人機起飛前,放在地面上要確保四腳著地。啟動后,利用遙控器可對它進行控制。無人機的部分參數(shù)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機身總質(zhì)量/kg 3.6 四腳著地總面積/cm2 12最大上升速度/(m/s) 1.5 最大水平速度/(m/s) 6(1)無人機啟動前,四腳著地靜止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強;(2)無人機以最大上升速度勻速豎直升高30米,需要飛行的時間;(3)如圖甲是同一架無人機在執(zhí)行某次任務(wù)過程中未更換電池情況下的s-t圖像,若不考慮空氣阻力,第一次、第二次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則F1 F2(選填“>”“<”或“=”)。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清風(fēng)明月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模塊三 物質(zhì)科學(xué)(二)物理第26講 運動和力(2)1、我們平時用的書包或旅行袋的背帶都做得比較寬,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做寬一些是為了美觀大方B.做寬一些是為了減小對肩膀的壓力C.做寬些是為了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D.前面三種說法都有科學(xué)道理2、中空雙層玻璃窗有利于隔熱隔音,實驗表明,中空雙層玻璃窗的隔熱性能與兩層玻璃間空氣壓強有關(guān),實驗測得中空雙層玻璃內(nèi)外溫差與中間空氣壓強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中空雙層玻璃中間空氣壓強( )A.等于大氣壓強時,沒有隔熱效果 B.小于10﹣1Pa時,隔熱效果變差C.在10﹣1~102Pa時,隔熱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時的隔熱效果比104Pa時好(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3、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積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平底容器,分別裝有深度相同、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③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 ④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甲=p′乙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4、將同一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現(xiàn)象如圖所示。可以判定這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 )A.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體的密度 B.甲液體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體的密度C.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體的密度 D.無法判斷5、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圖所示。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1′和F1′,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p1<p2,F(xiàn)1<F2 B.p1<p2,F(xiàn)1=F2C.p1′=p2′,F(xiàn)1′=F2′ D.p1′>p2′,F(xiàn)1′>F2′(第5題圖) (第6題圖)6、如圖所示是小聰同學(xué)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時得出的圖像,用上述兩種物質(zhì)分別做成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甲的邊長是乙的2倍,把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兩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A.p甲:p乙=1:8 B.p甲:p乙=1:4 C.p甲:p乙=1:2 D.p甲:p乙=1:17、如圖所示,把用ρ=1.0×103kg/m3的復(fù)合材料制成邊長分別為2m和3m的甲、乙兩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把G1=2×104N的物體放在甲上,G2=3×104N的物體放在乙上,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則下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p甲∶p乙=2∶3,p甲′∶p乙′=3∶4 B.p甲∶p乙=2∶3,p甲′∶p'乙′=4∶3C.p甲∶p乙=3∶2,p甲′∶p乙′=3∶4 D.p甲∶p乙=3∶2,p甲′∶p乙′=4∶38、小柯設(shè)計了一個“不用繩子扎口的氣球”,如圖,先將氣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將球口緊套在玻璃瓶口,從抽氣口抽氣,觀察到氣球變大;停止抽氣后,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氣口,此時氣球不用繩子扎,也能保持膨脹狀態(tài)。假設(shè)抽氣前后氣球內(nèi)的氣壓分別是p1、p2,瓶內(nèi)的氣壓分別是p3、p4,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p1=p2 B.p1(第8題圖) (第9題圖)9、如圖所示,有三個實心圓柱體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積相同,三者對地面的壓強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10、如圖所示,一個兩端開口的彎管形容器,從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細端用一個橫截面是0.01m2質(zhì)量為1kg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細管中無摩擦的滑動。當(dāng)H=30cm,h=lOcm時,在活塞上放置一個質(zhì)量是lkg的砝碼,活塞靜止。由此可知( )A.水對活塞的壓強等于砝碼對活塞的壓強B.水對活塞的壓力大小等于砝碼所受重力的2倍C.砝碼對活塞的壓強相當(dāng)于20cm深的水產(chǎn)生的壓強D.撤去砝碼,當(dāng)兩側(cè)液面相平時,活塞再次靜止(第10題圖) (第11題圖)11、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塊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S′(S<S′),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將甲、乙均順時針旋轉(zhuǎn)90°,此時甲、乙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分別為S′、S,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此過程中,甲、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大小分別為Δp甲、Δp乙,則( )A.p甲<p乙,Δp甲=Δp乙 B.p甲>p乙,Δp甲=Δp乙C.p甲>p乙,Δp甲>Δp乙 D.p甲<p乙,Δp甲<Δp乙12、科學(xué)規(guī)律可以用文字、公式和圖像表述,下面四幅圖像與選項表述一致的是( )A.對于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當(dāng)液體密度一定時,其壓強與深度的關(guān)系可用甲圖表示B.對于氣體的密度,當(dāng)氣體的質(zhì)量一定時,其密度與體積的關(guān)系可用乙圖表示C.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離終點的距離與所用時間的關(guān)系可用丙圖表示D.對于導(dǎo)體,當(dāng)其電阻一定時,通過導(dǎo)體的電流與導(dǎo)體兩端的電壓可用丁圖表示13、繪制圖像是科學(xué)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科學(xué)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圖像中能用陰影面積表示相應(yīng)量的是( )A.壓強 B.路程 C. g值 D.密度14、小科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探究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guān)系。小科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將燒瓶從火焰上拿開,迅速塞上瓶塞,此時瓶內(nèi)氣壓為p1。把燒瓶倒置20s,此時瓶內(nèi)氣壓為2。向瓶底澆上冷水,燒瓶內(nèi)的水再次沸騰,沸騰瞬間瓶內(nèi)氣壓為p3。下列關(guān)于p1、p2、p3分析正確的是( )A.p1>p3 B.p2<p3 C.p2=p3 D.p1=p2(第14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15、如圖所示,輕質(zhì)細繩將物體A、B通過兩個定滑輪分別連在同一彈簧測力計的兩端,其中GA=10N,GB=100N,B是邊長為20cm的正方體,整個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N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NC.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力為100N D.B物體對支撐面的壓強為2.25×103Pa16、小明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簡易氣壓計。將橡皮膜平鋪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膠帶綁緊。檢查氣密性后,將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紙上的M處。外界氣壓的變化會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變化,從而使吸管繞O點轉(zhuǎn)動,指示氣壓大小變化。(外界氣溫的變化對容器內(nèi)氣壓的影響極小)(1)檢查氣密性時,將綁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沒在水中,輕壓橡皮膜,如果觀察到 ,則氣密性不好。(2)小明將該氣壓計從甲地帶到乙地,發(fā)現(xiàn)吸管B端的指向從M處變?yōu)镹處。則甲、乙兩地氣壓較大的是 。17、如圖所示是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1)圖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的 (填“形變程度”或“運動狀態(tài)”)來體現(xiàn)的,我們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 (填“越大”或“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 和圖丙,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 。(4)圖乙與圖甲相比,乙圖中壓力大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反而不明顯,這是因為壓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決定的。18、為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取一個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將塑料瓶浸在液體中,橡皮膜向瓶內(nèi)凹進得越多,表明液體的壓強越大。(1)將塑料瓶豎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圖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圖乙),兩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圖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則可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同種液體中, ,液體的壓強越大;(2)若用體積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進行實驗,如圖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的位置與圖乙相同,則圖 (選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19、“飛機迷”小王學(xué)習(xí)了流體壓強知識后,他想探究飛機升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猜想:升力大小與機翼形狀、飛機飛行速度和飛機的仰角(機翼軸線與水平氣流方向的夾角)有關(guān)。(1)小王制作了如圖甲所示的飛機機翼模型,機翼做成該形狀是利用了 ;(2)他利用如圖乙和丙的電風(fēng)扇、升力測力計、飛機模型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升力與仰角的關(guān)系時,按以下步驟進行:①調(diào)節(jié)使風(fēng)扇風(fēng)速最大,并使飛機模型的仰角為0°,記錄測力計的示數(shù),多次實驗求平均值;②改變 ,重復(fù)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③得到“升力與仰角的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丁。由圖像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時,仰角增大,升力會 (填序號);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3)資料顯示:本實驗結(jié)論與實際相符,若某飛機以8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仰角為,后來以5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仰角為(、在15°和20°之間),則仰角 (選填“>”“<”或“=”)。20、如圖所示,小寧想利用杠桿搬運一桶水。掛在A端的桶重100N,內(nèi)部底面積為600cm2,桶內(nèi)裝有重800N的水,水深1m。重600N的小寧用繩子豎直拉住B端,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300cm2,OA:OB=1:3,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位置。求:(1)水桶底受到的壓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00N。(2)人對繩子的拉力。(3)人對地面的壓強。21、將平底薄壁直圓筒狀的空杯,放在飲料機的水平杯座上接飲料。杯座受到的壓力F隨杯中飲料的高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飲料出口的橫截面積S1=0.8cm2,飲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積S2=30cm2,g取10N/kg。(1)裝滿飲料時,杯底受到飲料的壓力為多大?(2)飲料的密度為多大?(3)設(shè)杯底與杯座的接觸面積也為S2,飲料持續(xù)流入空杯5s后關(guān)閉開關(guān),杯對杯座的壓強為多大?22、如圖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高為30cm的柱形容器,現(xiàn)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金屬塊(重120N、高20cm、底面積100cm2)分別置于柱形容器底部。其中,乙圖的金屬塊與容器底部之間用少量蠟密封(不計蠟的質(zhì)量)。取g=10N/kg。(1)計算甲圖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乙圖中,向容器內(nèi)加水至液面高度為10cm,求金屬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取大氣壓強p0=1.0×105Pa)(3)若向甲圖中容器內(nèi)加水,畫出從開始加水至容器裝滿水的過程中金屬塊對容器底部壓力F隨容器中液面高度h變化的圖象(需標(biāo)注相應(yīng)的數(shù)據(jù))。23、2022年10月31日,我國組建完成的“天宮”空間站,是當(dāng)今世界上第二個在軌實驗室。航天員可乘坐飛船往返地球和空間站,開展科學(xué)實驗。(1)在空間站生長的水稻,呈現(xiàn)“生長方向雜亂”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它不會像在地球上生長那樣表現(xiàn)出 性。(2)神舟飛船返回艙結(jié)構(gòu)呈鐘形,穩(wěn)定性好。返回艙返回地球時以傾斜的姿態(tài)飛行,與大氣劇烈摩擦,艙外產(chǎn)生1500℃的高溫和烈焰,迎著大氣層的一側(cè)更是比背著大氣層的一側(cè)產(chǎn)生更多的熱量,通過調(diào)姿發(fā)動機自動調(diào)整,使返回艙自轉(zhuǎn)起來。自轉(zhuǎn)有利于返回艙 ,從而避免艙體受損。(3)返回艙降落時,使用降落傘讓返回艙不斷減速,這個過程中返回艙受到的阻力 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已知返回艙的總質(zhì)量為8000kg,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m2,求此時返回艙對地面的壓強。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清風(fēng)明月(共30張PPT)2024浙江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模 塊 三物質(zhì)科學(xué)(二) 物 理(共12講)2024浙江中考一輪復(fù)習(xí)第26講運 動 和 力 (2)思維導(dǎo)航壓力壓強固體壓強液體壓強氣體壓強概念、公式影響因素:壓力、受力面積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產(chǎn)生原因液體壓強特點影響因素應(yīng)用:液體密度、液體深度大氣壓的存在大氣壓的測量大氣壓的應(yīng)用含義作用點方向壓力作用效果流體壓強特點應(yīng)用運動和力(2)知識梳理知識點1、壓力1、壓力:_____作用在兩個物體接觸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2、壓力的方向: ;3、壓力的作用點:在 ;4、壓力的大小: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5、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壓力是由物體表面之間的 產(chǎn)生的,重力是由于而產(chǎn)生的;壓力作用于被壓物體的表面,重力作用在物體的重心;壓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壓面,而重力的方向總是 。垂直垂直于受壓面并指向受壓物體受壓物體的表面相互擠壓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知識梳理6、壓力的作用效果:(1)壓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①在 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影響越明顯;②在壓力恒定時,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 來表示(符號p)。(3)壓力作用效果研究時,一般采用 法。受力面積受力面積越小壓強控制變量知識梳理知識點2、固體壓強1、壓強:(1)概念:壓強是指物體 上受到的壓力。壓強反映了壓力的___________。(2)單位:______,簡稱帕,符號為Pa。(3)公式: ;2、壓強的變化:(1)增大壓強的方法:僅增大 ,或僅減小 ,或兼有;(2)減小壓強的方法:僅增大 ,或僅減小 ,或兼有。作用效果帕斯卡p=F/S單位面積壓力 受力面積受力面積 壓力知識梳理3、壓強公式的應(yīng)用:(1)壓強的定義公式:p=F/S此公式適用于固、液、氣體的壓強的計算。(2)根據(jù)上述公式可推導(dǎo)出:F= ;S= 。(3)運用公式計算壓強時的注意點:①壓強的大小是由 共同決定的。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壓力一定時,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②受力面積是指物體間 的面積,這個面積不一定等于底面積(如圖:受力面積為紅色部分表示的面積)。相互接觸并相互擠壓部分pSF/p壓力和受力面積知識梳理知識點3、液體壓強1、液體壓強的存在:液體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_______,所以不僅對容器________有壓強,對容器______也有壓強,而且液體_______對容器內(nèi)的各個方向都有壓強。2、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guān)系:液體的壓強隨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________;深度相同時,液體的_____越大,壓強越大。流動性側(cè)壁內(nèi)部底部深度相等密度3、比較液體內(nèi)容壓強大小的方法:①同種液體內(nèi)部:同密度,比 , 越大的壓強越大;②異種液體內(nèi)部:同深度,比 , 越大的壓強越大;③不同液體不同深度:利用 進行分析、計算。舉例: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甲裝水,乙裝煤油,兩個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則同一高度A、B兩點液體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是pA pB(填“>”、“<”或“=”)(A、B兩點不在容器底)。知識梳理深度 深度密度 密度p=ρgh或p=F/S分析: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甲=ρ水g(H+hA);乙容器底受到煤油的壓強: p乙=ρ油g(H+hB);因為ρ甲=ρ乙,所以,ρ水g(H+hA)=ρ油g(H+hB);即ρ水 gH+ ρ水ghA =ρ油 gH+ ρ油ghB;因為ρ水 gH>ρ油 gH,所以, ρ水ghA< ρ油ghB ,即p甲<p乙。知識梳理知識點4、大氣壓強1、 大氣壓的存在(1)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chǎn)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大氣壓。(2)大氣壓的存在:_____________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很大。用吸管吸飲料、塑料掛鉤的吸盤、覆杯實驗等等,都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2、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的值(1) 實驗可以測量出大氣壓的值;(2)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____________帕=760毫米汞柱產(chǎn)生的壓強。馬德堡半球1.01×105托里拆利知識梳理3、 大氣壓的測量(1)托里拆利實驗方法: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內(nèi)灌滿 ,排除空氣,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緊緊堵住玻璃管開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銀的槽里;待開口端全部浸入水銀槽內(nèi)時放開手指,將管子豎直固定;當(dāng)管內(nèi)外汞液液面的高度差 時,讀出水銀柱的豎直高度。水銀穩(wěn)定(不變)(2)在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下做該實驗時,若將玻璃管改粗或細些,測量出來的水銀柱高度都是 ;若將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長度 ,高度差 ;若將玻璃管上提或下壓些(沒離開液面),則 影響測量值;若玻璃管中進入少量的空氣,則測量值會比真實值 ,若玻璃管頂部出現(xiàn)小孔,則水銀會下降直到 。知識梳理增加不會小管內(nèi)外液面相平(管內(nèi)外液面高度差為0)760mm不變知識梳理4、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1)大氣壓的大小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減小。(2)大氣壓受到 和 的影響,晴天的氣壓比陰雨天的氣壓____。(3)液體的沸點會隨著氣壓的 而升高,隨氣壓的_____而下降。(4)大氣壓的日常應(yīng)用:真空壓縮保存袋、吸塵器、離心式水泵、拔火罐等。高減小天氣 氣候增大知識梳理知識點5、流體壓強1、流體:物理學(xué)中把具有 的液體和氣體統(tǒng)稱為流體。常見的流體是大氣和水;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guān)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當(dāng)流體穩(wěn)定流動時,流速 的位置,壓強越小。3、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guān)系解釋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1)飛機機翼:上表面氣流流速____、壓力_____;而下表面氣流流速慢,壓力較大。因此,產(chǎn)生了上下壓力差。流動性越大快較小知識梳理(2)車站安全線:火車高速行駛時,火車周圍空氣 ,壓強 。如果人靠近火車,身后的大氣壓會將人壓入,發(fā)生危險。故火車行駛時,禁止人進入安全線以內(nèi)的區(qū)域。(3)兩船盡量不要靠近并列行駛:兩船并排行駛時,兩船間水的流速比兩船外側(cè)的流速 ,兩船間水的壓強比兩船外側(cè)的壓強小,所以兩船會向 靠近,甚至發(fā)生碰撞。車輛也是如此。流速快 小大中間典例精析例題1*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作浩瀚的海洋,我們?nèi)祟惥蜕钤谶@“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大氣壓。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錯誤的是( )A.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辛Φ刈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B.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的數(shù)值為1.01×105帕(760毫米汞柱)C.大氣壓的大小與大氣的密度有關(guān),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guān)解析:[答案]C[解析] A. 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辛Φ刈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A正確;B. 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的數(shù)值為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B正確;C. 大氣壓的大小與大氣的高度有關(guān),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小,C錯誤;D.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guān),D正確;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2*如圖,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的質(zhì)量等于乙的質(zhì)量。若在兩容器中分別加入原有液體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和壓力FA、FB的關(guān)系是( )A.pA<pB,F(xiàn)A=FB B.pA<pB,F(xiàn)A>FBC.pA>pB,F(xiàn)A=FB D.pA>pB,F(xiàn)A>FB解析:[答案]C[解析] 由圖知,容器底面積SA<SB,V甲<V乙,且兩液面相平即h甲=h乙,因甲的質(zhì)量等于乙的質(zhì)量,所以,由ρ=m/v可知,ρ甲SAh甲=ρ乙SBh乙,則ρ甲SA=ρ乙SB,ρ甲>ρ乙,若在兩容器中分別加入原有液體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即h甲′=h乙′,由p=ρgh可知,pA>pB,故AB錯誤;由ρ甲SA=ρ乙SB可知,ρ甲SAh甲′=ρ乙SBh乙′,即m甲′=m乙′;因圓柱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ρghS=ρgV=mg=G,所以,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FA=FB,故C正確、D錯誤。故C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3*鐵塊和小桌靜止在海綿上,如圖甲。撤掉小桌后,鐵塊再次靜止在海綿上,如圖乙。鐵塊的質(zhì)量是600g,鐵塊的底面積是20cm2,小桌的質(zhì)量是200g。桌面的面積是81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大B.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小C.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大D.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小解析:[答案]A[解析] A、B.鐵塊對小桌的壓力等于鐵塊的重力,F(xiàn)鐵塊=G鐵塊=m鐵塊g=0.6kg×10N/kg=6N,鐵塊對小桌的壓強:p鐵塊=F鐵塊/S鐵塊=6N/20×10-4m2=3000Pa。小桌對海綿的壓力等于小桌和鐵塊的總重,F(xiàn)小桌=G總=(m鐵塊+m小桌)g=(0.6kg+0.2kg)×10N/kg=8N,小桌對海綿的壓強:p小桌= F小桌/S小桌= 8N/81×10-4m2 ≈987.7Pa。由計算可知:p鐵塊>p小桌。故A正確,B錯誤;C、D.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力和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故壓力相等,且受力面積相同,所以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和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相等。故C、D錯誤。典例精析例題4*流量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某一橫截面的流體的體積,用字母Q表示。流量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如每到汛期,監(jiān)測長江的流量是抗洪防汛的重要工作。(1)如圖甲所示,水流在粗細均勻的水平管道內(nèi)向右勻速流動,設(shè)水流速度為v,管內(nèi)通道的橫截面積為S。取一段管道AB,水從B端流到A端所用時間為t,則AB間水柱長度l= ,體積V= (要求用S、v、t表示)。根據(jù)流量的定義Q=V/t可得Q=v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與橫截面積的乘積;(2)打開水龍頭,自來水通過導(dǎo)管流過如圖乙所示的玻璃管。待水流穩(wěn)定后,比較圖中1、2兩處的流速, 處的流速較大;比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 管中的水面較高;(3)打開水龍頭后,只要水流不散開,就可以觀察到水柱越來越細,如圖丙所示。請你指出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解析:[答案] (1)vt;Svt;(2)2;C;(3)水往下流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速度變大,而流量保持不變,根據(jù)Q=vS可知,水柱的橫截面積將減小。因此,水柱越來越細。[解析] (1)AB間水柱的長度可用水的流速乘以時間計算,即L=vt,水的體積可用橫截面積S乘以水柱長度計算vt,即V=Svt;(2)在1、2兩處流量相等時,根據(jù)公式Q=vs可知:2處橫截面積s小,水的流速v就大,由于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所以D處壓強小水面低,C處壓強大水面高。(3)水往下流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速度變大,而流量保持不變,根據(jù)Q=vS可知,水柱的橫截面積將減小。因此,水柱越來越細。典例精析例題5*伽利略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溫度計——伽利略溫度計。小海查找了有關(guān)伽利略溫度計的資料后,自制了如圖的測溫裝置。小塑料瓶內(nèi)充滿了空氣,水槽中的液體為紅墨水,吸管通過一個橡膠塞與小塑料瓶連通,吸管的下端豎直插在紅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記為h。小海分別測出了不同溫度下的高度h。(1)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體”或”氣體”)的熱脹冷縮。(2)若該測溫裝置上A點所對應(yīng)的溫度為15℃,則B點對應(yīng)的溫度應(yīng) (填“大于”或”小于”)15℃。(3)若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可采用的改進措施有 。解析:[答案](1)氣體(2)大于 (3)塑料瓶體積大一些[解析] (1)該溫度計的工作物質(zhì)是容器中的氣體,所以該溫度計是氣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工作的。(2)因為該溫度計吸管上溫度的數(shù)值從上往下看,由小到大。B再A的下面,所以B點對應(yīng)溫度高。(3)要想提高該測溫裝置的精確度, 可以讓塑料瓶的體積大一些或者選用更細的吸管。典例精析例題6*如圖是我國研發(fā)生產(chǎn)的某型號航拍無人機。無人機起飛前,放在地面上要確保四腳著地。啟動后,利用遙控器可對它進行控制。(1)無人機啟動前,四腳著地靜止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強;(2)無人機以最大上升速度勻速豎直升高30米,需要飛行的時間;(3)如圖甲是同一架無人機在執(zhí)行某次任務(wù)過程中未更換電池情況下的s-t圖像,若不考慮空氣阻力,第一次、第二次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則F1 F2(選填“>”“<”或“=”)。解析:[答案] (1)3×104Pa (2)20s (3)=[解析] (1)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力:f=G=mg=3.6kg×10N/kg=36N;無人機對地面的壓強:(2)無人機飛行的時間:(3)由圖甲可知,兩次運動均為勻速直線運動,故兩次升力都等于重力,故兩次升力相等。謝謝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xué)教育資源網(wǎng)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學(xué)案:第26講運動和力(2).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練習(xí):第26講 運動和力2(學(xué)生版) .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練習(xí):第26講 運動和力2(教師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第26講 運動和力(2).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