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理州2024屆高中畢業生第二次復習統一檢測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a-230-16S-32C1-35.5Cr-52Fe-56Cu-64第I卷(共126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酶、激素、抗體和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點,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B.神經遞質和激素都需要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才能起作用C.能合成抗體的細胞一般也能合成酶,抗體和酶都是生物大分子D.以上物質既不參與構成細胞,也不提供能量,都只起調節作用2.下列關于生物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敘述正確的是A,為使冬小麥、冬大麥、蕙蘭等植物開花,可在生長期進行一段時間的低溫處理B.種子入庫貯藏時,應控制干燥、無氧和低溫的條件,以降低細胞呼吸速率C.若連續陰雨影響了向日葵的傳粉,可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以防止減產D.大田種植時,增施農家肥有利于作物對有機物的吸收,提高能量利用率3.如下表為某人組織液、血漿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一次測定數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9有機酸蛋白質①1425.02.51.5103.36.016.0②1474.01.251.0114.07.51.0⑧101402.510.352547A.②可直接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B.組織水腫是因為①的滲透壓比②高C.劇烈運動時乳酸的生成場所是③D.②、③中各種離子的濃度是不斷變化的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第1頁(共16頁)4.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明確提出,地球上的當今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進化來的,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通過化石可以了解已經滅絕的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但是不能推測其行為特點B.達爾文認為適應的來源是可遺傳的變異,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C.突變的有害和有利是絕對的,這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以生物發生進化就會形成不同的物種5.在人群中,有多種遺傳病是由苯丙氨酸的代謝缺陷所致。人體內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基因2基因1酶③V酶②7尿黑酸)乙酰乙酸苯丙氨酸酶①→酪氨酸酶⑤今黑色素酶④VC02+H20基因6>酶⑥苯丙酮酸A.酶⑤的缺乏會導致人患白化病B.基因與性狀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C.酶⑥的缺乏會導致人患苯丙酮尿癥D.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影響代謝過程,進而影響生物性狀6.肺炎支原體是支原體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在患者體內采集樣本并制成菌液后,進行分離培養是診斷支原體肺炎的主要方法。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無細胞壁的原核生物B.培養肺炎支原體的培養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C.在對肺炎支原體進行純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對接種環、培養皿和培養基等進行滅菌D.微生物的純培養物就是不含有代謝廢物的微生物培養物7.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青銅器“四羊方尊”的主要材質為合金B.SO2具有導電性,可用于制作光電池C.乙二醇溶液可用作汽車的防凍液D.大豆蛋白纖維是一種可降解材料8.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對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反應做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環辛烯衍生物(A)與四嗪(B)的生物正交反應過程為PhPhNOHOH反應1反應2PhPhh(-Ph為笨基)ABD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為$p2、s即3B.B中雜環上四個氮原子共平面C.反應1和反應2均為消去反應D.D中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6種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第2頁(共1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