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考試時間:2024年1月18日下午16:30一18:00】2023~2024學年上期期末綜合素質測評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本學科為開卷考試,考生獨立完成,可以查閱教科書及相關資料。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8頁,答題卡共2頁。滿分2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跡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點、考場號。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1卷(選擇題,共96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96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古巴比倫王國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下列文化遺產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7.i7770n0連hwA.獅身人面像B.大競技場遺址C.麥加清真寺D.《漢謨拉比法典》石柱2.15世紀后期,一位西班牙商人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西班牙人為該“心病”尋找的“藥方”是A.文藝復興B.開辟新航路C.工業革命D.資產階級革命3.馬克思說:“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材料主要說明殖民掠奪A.推動歐洲社會的資本原始積累B.有助于世界市場形成C.促進了亞非拉地區的社會發展D.利于貿易和航運發展4.右圖是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示意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動力指資本主義的發展前進方向B.動力指歐洲大學興起C.阻力是宗主國殖民統治加,想短短風⊙⊙D.阻力是封建專制制度17世紀18世紀5.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3、14世紀西歐出現了手工工場B,中世紀歐洲政治上實行等級制度C,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D.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最大的是美國和德國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1頁(共8頁)6.下列圖片所反映的情況發生在19世紀后半期,可用于研究資產階級的愜意生活霧都倫敦巴黎公社起義A.工業革命B.“光榮革命”C.殖民擴張D.民主運動7.某同學把歷史知識進行了重組。他把美國獨立戰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和埃及華夫脫運動放在同一個主題。他定義的主題應該是A,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B.一戰后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C.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D.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8.有人說亞歷山大二世和林肯都是解放者,對此“解放”理解正確的是A.廢除了農奴制度B,都為本國發展提供了勞動力C.消除了種族歧視D.推動本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9.19世紀以后,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提高了歐洲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大眾教育在歐洲開始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A.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B.爭奪霸權的需要C.維護封建專制統治需要D.殖民擴張的需要10.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坦克、遠程大炮、馬克沁機槍等新式武器及毒氣投入戰場。工業技術水平的進步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這主要說明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B.一戰削弱了歐洲的力量C.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D.一戰是帝國主義的戰爭11.下圖漫畫名為《1919年巴黎“慶功宴”》。該漫畫最多點幾個系,反正都從德四人的低行能反映出巴黎和會的戶頭支付。A.背景B.經過C.實質D.影響1919年巴黎“慶功寶”12.1917年11月7日晚,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起義者沖進冬宮,臨時政府被推翻,該事件A.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B.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C.開啟俄國近代化進程D.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運動13.列寧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說: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改變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當前這個時期證明不合適,就選擇另一條道路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另一條道路”是指實行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蘇聯工業化D.農業集體化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