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考試時間:2月29日9:00-11:30】4.影響天水市大櫻桃種植的主要氣候因素是A.光照B.熱量3C.溫差D.降水昆明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中新課標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擬5.裂果現象是大櫻桃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導致裂果的主要因素是文科綜合試卷A.晝夜溫差較大B.水分供應失衡C.土壤濕度過干D.當地風力過大105圖11060白沙湖是新磴阿勒泰地區阿克庫木沙漠中的內陸湖,曾是阿拉克別克河流淌的地方,四周沒有明顯的入、泄水道,湖中動植物種類多,但數量少。圖2為白沙湖地區的景觀圖,讀圖完成6~8題。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請認真填涂準考證號。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湖而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喬星植被一、選擇題:本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圖2合題目要求的。6.白沙湖湖面常年穩定,其主要原因是“四川一絕”的潮扇,源于廣東潮州的團扇,完全純手工制作,選用慈竹為原料,以豎竹絲、橫絲A.降雨量大于蒸發量B.河流補給量穩定線編成扇框架,側面成為凹面橢圓扇形。用原蜀產絲絹與夾江宣紙裱背襯而成,扇邊為黑色緞嵌花。C.地下水補給量穩定D.西風帶降水穩定據此完成1~3題。7.影響白沙湖動植物種類多,但數量較少的因素是1.潮扇精美,曾經以國禮形式贈送給外國領導人,主要是其A.生存環境復雜多樣,面積較小B.是重要的水源地,面積較小A.具有民俗文化象征B.深受外國友人喜愛C.人類活動千擾較少,面積較小D.偏遠、封閉環境,面積較小C.絲絹制作價格較高D.制作工藝復雜費時8.下列對白沙湖水生植被帶和喬灌植被帶敘述正確的是2.四川潮扇源于廣東潮州團扇,其淵源主要是①水生植被帶是野鴨等水鳥棲息地②水生植被帶水中有機碳含量低A.兩地氣候適合竹子生長B.兩地扇子文化相同③喬灌植被帶可減弱風沙保護湖面④喬灌植被帶內植物耐旱耐鹽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C.兩地外貿經商條件相同D.兩地扇子需求量大2018年11月8日14:00~10日08:00東北14110253.2007年3月,“德陽潮扇傳統工藝”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廳授予“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C牡丹江站地區北部出現強降水天氣過程,降水集中出現在821020產”證書,下列解釋正確的是1015日夜間到9日白天。8日下午率先出現降水,降水①潮扇深受人們的喜愛,市場競爭力強②地方特色濃郁適合與旅游業融合發展1010強度不斷增強,9日白天天氣系統中心經過時降水6③潮扇工藝復雜,制作周期長,成本高④潮扇制作技藝傳承面臨后繼無人壓力41005強度達到最大,最大降水出現在牡丹江站,其逐2100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時降水量、氣溫和氣壓演變如圖3所示。本次強099517/8大櫻桃喜光喜溫,怕旱怕澇。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現有優質大櫻桃種植基地40km。圖123805/911/917/923/905/10降水過程多為雨雪混合態降水,因氣溫變化,降時次時/一降水量…氣溫氣壓為天水市大櫻桃主要種植區分布圖。據此完成4~5題。水相態不斷變化。讀圖完成9~11題。圖3文科綜合·第1頁(共12頁)文科綜合·第2頁(共12頁)昆明一中2024屆高三第7次聯考政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8分)12. 【答案】B【解析】①選項表述錯在“必須”。中國夢的主體是人民群眾,③選項表述錯誤。②④選項表述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3.【答案】A【解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我國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當代命運的關鍵一招;①選項表述不科學,②③選項符合題意。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時強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④選項表述錯誤。故本題選A。14.【答案】D【解析】基于的意思是由于、根據。本題行為主體是政府。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經濟,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A選項表述錯誤,D選項符合題意;B、C選項屬于措施,不選。故本題選D。15.【答案】A【解析】①③選項表述均符合題意;②④選項分別屬于含義和措施,均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A。16.【答案】A【解析】②選項中“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與題意無關;④選項中“完善黨內監督”不符合題意。①③選項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①選項錯在“總覽全局”,③選項錯在“最高”;②④選項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8.【答案】A【解析】根據背景材料“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局面”,①③選項表述符合題意;“發揮內外因的主導作用”表述錯誤,②不選;“發揮價值觀決定作用”表述錯誤,④不選。故本題選A。19.【答案】A【解析】①②選項表述符合題意;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出現了甲骨文,③選項“三星堆文化是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的表述錯誤;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④選項表述錯誤。故本題選A。20.【答案】B【解析】東盟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合作,強化以和平為導向的價值觀;②選項錯在“強化以發展為主導的價值觀”。東盟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維護東南亞的無核武器地位,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④選項表述錯誤。①③選項表述均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1.【答案】 C【解析】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②選項錯在“主導”;③選項“中國的主張深化了世界各國之間彼此的共識”缺乏材料支撐。①④選項符合題意,故本題選 C。22.【答案】D【解析】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強買強賣——違背自愿原則,①選項錯誤;“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先生為兒子取名“黃河”——違背公序良俗原則,②選項正確;申明是鄭重說明的意思,鄭重申說理由、說明情況;某商家申明對有獎銷售保留最終解釋權——違背公平原則,③選項錯誤;工廠向周圍農田排放工業廢水——違背綠色原則,④選項正確。故本題選D。23.【答案】D【解析】在正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A選項錯誤;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B錯在“必然相互轉化”;C選項“人生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 的表述錯誤;人的思維具有間接性和能動性的特征,D選項正確。故本題選D。非選擇題38.【答案】①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發揮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2分)②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揮人民群眾在“三農”工作中的主人公精神和主體作用,凝聚力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3分)③建設法治政府(1分),在良種技術攻關等農業實用技術的研發與運用、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確保糧食增產中,(3分)政府履行好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3分)【解析】背景素材: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考點考查: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法治政府。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是措施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政治與法治》知識,闡釋黨和國家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中如何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信息①: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可聯系教材知識: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發揮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信息②:趙嚴杰家克服生產困難。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鄭曉明正帶領團隊,在海南崖州坡田洋水稻試驗田里進行水稻插秧工作?!陕撓到滩闹R: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揮人民群眾在“三農”工作中的主人公精神和主體作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信息③: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及時部署。“要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陕撓到滩闹R:建設法治政府,在良種技術攻關等農業實用技術的研發與運用、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確保糧食增產中,政府履行好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39.【答案】①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促使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中美兩國的經濟貿易互補性強,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中美合作共贏順應并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3分)②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綜合國力,在軍事、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且遠超他國;中國的綜合國力居世界前列,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各國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3分)③中美兩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雙方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對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起舉足輕重的影響。(2分)④中美元首會晤積極、全面、富有建設性,有利于中美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解析】背景素材: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考點考查: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國際競爭的實質、聯合國等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是影響類主觀題,設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闡述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對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10分)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相關知識。信息①: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要放在這個大背景下思考和謀劃;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陕撓到滩闹R: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促使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中美兩國的經濟貿易互補性強,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中美合作共贏順應并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信息②:習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從50年中美關系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沖突帶來的啟示,應該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陕撓到滩闹R: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綜合國力,在軍事、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且遠超他國,中國的綜合國力居世界前列,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各國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③:兩國元首同意擴大教育、留學生、青年、文化、體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這次會晤積極、全面、富有建設性,為改善和發展中美關系指明了方向,將成為穩定中美關系的新起點?!陕撓到滩闹R:中美兩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雙方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對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起舉足輕重的影響。中美元首會晤積極、全面、富有建設性,有利于中美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40.【答案】(1)①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體。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提升了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推動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美美與共,促進東西合璧,促進人類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5分)②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春節走向世界,世界擁抱春節,賦予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春節更多世界性,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融合發展,推動全球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5分)(2)大前提:聯合國假日,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2分)小前提:中國春節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2分)結論: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1分)依據:三段論推理規則。三段論推理包括一個包含大項和中項的命題(大前提)、一個包含小項和中項的命題(小前提)以及一個包含小項和大項的命題(結論)三部分。(2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是三段論最基本的推理形式,大前提是規定,小前提是事實,結論是結果。(3分)【解析】背景材料: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能力考查:獲取信息、調動知識、闡釋事物、創新思維、判斷、推理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考查知識點:聯系、文化交流、三段論第(1)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的相關知識,談談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的意義。本題屬于意義類主觀題,學生結合材料關鍵信息,調動《哲學與文化》中聯系、文化交流等知識進行回答,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信息①: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推動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美美與共,促進東西合璧,促進人類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陕撓到滩闹R: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體。信息②:春節走向世界,世界擁抱春節,賦予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春節更多世界性,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融合發展,推動全球文明、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陕撓到滩闹R: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類進步的源泉。第(2)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知識,請你為聯合國將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編寫一個三段論決議并說明編寫依據。依據三段論推理規則,三段論推理包括一個包含大項和中項的命題(大前提)、一個包含小項和中項的命題(小前提)以及一個包含小項和大項的命題(結論)三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是三段論最基本的推理形式,大前提是規定,小前提是事實,結論是決議。具體地講:大前提是行為規定——聯合國假日,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小前提是事實,結論是聯合國決議。小前提是事實:中國春節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務實行動。結論是結果,即聯合國的決議: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41.【答案】(1)不正確。其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條“業主改變住宅用途的限制條件”,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據此,未經周圍鄰居同意,任何公民不得將自己在小區的住宅變更使用性質,用于營利收入,影響周圍鄰居正常生活屬于違法行為,蔡先生須擔責,應該停止對張女士正常休息權的侵害。工商局不宜在居民住宅樓給蔡先生頒發經營許可證,已經頒發的應該撤銷。(6分)(2)不正確。因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該糾紛涉及的法律關系客體是蔡先生民宅的生產經營行為。張女士除了材料中雙方協商,另外可通過以下途徑維權:物業服務公司或社區或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申請仲裁、訴訟。(4分)【解析】背景材料:侵權與維權考點考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相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第(1)問,要求學生回答:蔡先生聲稱自己持有當地工商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張女士無權干涉。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與生活》知識,判斷蔡先生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學生結合材料和《法律與生活》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相關知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回答:不正確;其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條“業主改變住宅用途的限制條件”,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同意。據此,未經周圍鄰居同意,任何公民不得將自己在小區的住宅變更使用性質,用于營利收入,影響周圍鄰居正常生活屬于違法行為,蔡先生須擔責,應該停止對張女士正常休息權的侵害;工商局不宜在居民住宅樓給蔡先生頒發經營許可證,已經頒發的應該撤銷。第(2)問要求學生回答:有網友認為“該糾紛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蔡先生的侵權行為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與生活》知識,判斷該網友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對張女士維權另提建議?;橐?、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可以申請仲裁,其他民事糾紛可以申請仲裁。學生結合材料和《法律與生活》民法典的相關知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回答:不正確;因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該糾紛涉及的法律關系客體是蔡先生的生產經營行為。張女士除了材料中雙方協商,另外可通過以下途徑維權:物業服務公司或社區或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申請仲裁、訴訟。歷史參考答案24.D【解析】時空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北方遼河流域紅山文化。A“敬天保民”中的“保民”沒體現出來;B已邁入階級社會門檻說法對,但不是這個材料反映的主旨;C宗法制不斷發展完善,這個說法不妥;材料考慮的是天壇、太廟、帝陵,說明已經有了貴族,尤其是太廟,是祭祀已去世的貴族統治者。故D正確。25.A【解析】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在經濟上實行鹽鐵官營,推動了西漢中期以后各地鐵器形制相近,產品標識方式統一。故A正確。26.A【解析】時空是唐朝時期。有三則材料,第一則馮甲在親喪期間,朝祥暮歌褻瀆了禮;第二則材料是劉公綽在判案,依據其妻毆其母,導致姑將其弟媳致死被判尊毆卑。第三則材料是孝烈女衛氏因其父被殺而替父報仇,被皇帝表彰為烈女。三則材料都體現判案中的禮法結合,故A正確。27.B【解析】時空是漢朝到明清的儒學專題。董仲舒的漢儒使儒學政治化、神學化、正統化;程朱理學是儒學一體化、思辨化、精微化等;王陽明的心學使儒學主體化、簡約化、大眾化;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使儒學活躍化、近代化色彩。故B項正確。28.A【解析】晚清和民國時期的近代化是高考備考的重點,在這個時期,由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探索的派別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器物到制度、文化,這是高考命題的一個重點。結合材料,明顯可以看出層次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學到越來越多真知。A項正確。29.A【解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當時孫中山提出的民生主義,舊民生是平均地權,新民生是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材料體現了節制資本,明顯是新民生主義,要防止西方的私人大資本壟斷問題的出現。所以他不希望用革命的手段來解決民生問題。所以A項正確。30.C【解析】本題屬計量類圖表題。時空是1953—1985年間,考查的是西部地區。尤其是1964—1966年及1969—1971年之間兩次投資高潮。從這兩次投資高潮明顯可以看出是因為國際環境的惡化。第一個高潮時期1964—1966年是中蘇關系惡化,中美間中國抗美援越;第二個高潮時期,因為有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役,到1971年基辛格訪華前,也就是國際環境仍很嚴峻。所以備戰備荒的三線建設有政治考量因素。故答案是C。31.D【解析】史綱修訂之后,重視18大以來,我國對社會主義探索以及經驗的總結。這道題應該是緊扣時代,18大以來強調了農業的發展,經濟發展質量提高,源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答案應該是D。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出,1992年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順應了世界市場化趨勢,A項錯誤;1992年南方談話,打破了計劃經濟的崇拜,破除了姓“資”姓“社”的束縛,B項錯誤。32.B【解析】4世紀末,基督教已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材料指出尤多西亞借助《荷馬史詩》等古典希臘文化為載體擴大基督教的影響,故選B項。材料強調世俗王權和教權的合作而非對抗,排除A項。基督教會此時并未出現分裂(1054年才正式分裂),排除C項。人文主義思想并非材料主旨,且沒有出現復興跡象,排除D項。33.C【解析】考點,近代美國的分權制衡。美國制憲會議當時就是想確立分權制衡體制。其中在立法方面,參議院仿效了上古時期斯巴達、羅馬和迦太基的元老院,希望參議院行事嚴謹對人民議院、屬大眾政治、有廣泛性的眾議院有制衡作用。所以C正確。34.D【解析】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英美德。在19世紀末,英國大量的進口新興工業制成品,尤其是從美德進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制成品,說明美國和德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效果尤其顯著;但對外出口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工業制成品,這充分說明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采取各種措施,如政府主導、重視發展科技和教育、重用人才,重視經濟發展的轉型,這是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著轉型。所以選項D正確。35.D【解析】時空:一戰—2002年間的美國,屬于計量類圖表題,考查的是實質。通過制裁數量和制裁的成功率兩個量化統計,1914到1979年,制裁數量是在上升,成功率整體比較高,說明美國在世界的權威強,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70年代制裁雖有波動,但經濟制裁的總數在增加,反而制裁的成功率整體上很低,說明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沖擊,原因是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影響了美國的經濟制裁效果。所以正確答案是D。42.【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作答。(1)特點:以皇權為核心;國家治理的核心在于治民;重視社會階層流動;治理方式多樣化(道德教化與法律規制并存);國家治理中制度與文化相統一;政府與基層社會有效互補。(8分)(2)創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文明型國家的和平崛起;具有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特征;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注重民本的傳承和民生的落實;注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社會與國家的良性互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全球治理模式的變革;循序漸進與跨越式發展有機統一。(12分)(3)認識:國家治理要結合國情;要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持以人文本,關注民生;國家治理要與時俱進,做好傳承與創新。(5分)43.【解析】此題考查早期維新派代表鄭觀應。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作答。答案示例:論題:鄭觀應的早期維新思想兼具進步性和局限性。闡述:1894年,鄭觀應完成了《盛世危言》。中國已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作為早期維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晚清社會的嚴重危機;仍把當時晚清定為盛世,為使自己的主張能夠得到統治者的認可和采納;體現了鄭觀應傳播資產階級思想的策略,也暴露出早期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從西學東漸、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對外交往等,認識到西方已進入工業化、民主化、法治化、城市化等資本主義時代,而此時晚清仍是農業化、專制性、人治化的封建時代;當時從富強救國、改良政治、發展教育等方面,推動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為維新變法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礎,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44.【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作答。(1)特點:以提升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為主要目標(或啟蒙思想以促進民族統一為目標);主要集中在思想文化領域。(2分)影響:宣揚了理性主義;推動民族主義思想發展,豐富了啟蒙思想的內涵;為近代德國統一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4分)原因:發動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或頒布憲法,確立德國為君主立憲國家或聯邦制國家);整頓全國經濟和交通運輸,統一國內市場;采取統一的對外貿易政策(改革關稅制度,實施貿易保護);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發展教育和重視科技;19世紀80年代,德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涉及疾病、工傷和養老等方面。(9分)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1題,每題4分,共4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A D B B C B C C A D1.A【解析】潮扇能做為國禮,贈送外國,主要是因為其是優秀民族文化的象征,不是因為其工藝、價格等因素。故選A。2.A【解析】四川屬于巴蜀文化區,廣東屬于粵文化區;四川屬于內陸地區,廣東屬于沿海地區,兩地外貿經商條件不同;潮扇和團扇只是兩地的扇子之一;兩地適合竹子生長,潮扇和團扇都以竹子為基本材料,所以潮扇能夠傳入四川。故選A。3.D【解析】潮扇制作工藝復雜,價格高,生產量少,市場競爭力弱;制作周期長,成本高并非政府需要弘揚的;潮扇屬于四川地區特色產品,和旅游業融合開發,能夠增加就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目前潮扇技藝傳承面臨后繼無人壓力,需要政策支持保護。故選D。4.B【解析】大櫻桃喜光喜溫,從圖中可以看出北部有較多的河流發育,故北部地勢高,阻擋北方冷空氣,促使山南氣溫較高。甘肅省東南部緯度較低光照充足。故選B。5.B【解析】當地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大櫻桃糖分的合成和積累,提高大櫻桃的品質;大櫻桃怕旱怕澇,水分供應失衡會導致果內水分波動較大,造成裂果;土壤濕度過干會導致水分供應不足,影響大櫻桃正常發育;風力過大會導致落果較多,影響產量。故選B。6.C【解析】沙漠中的白沙湖湖面常年穩定,說明蒸發量和補給量平衡,新疆降雨量小于蒸發量,湖泊四周沒有明顯的入、泄水道,應該是地下水補給量穩定導致的。故選C。7.B【解析】白沙湖位于沙漠中,從景觀圖中可以看到喬灌植被帶的植被和湖泊的大致比例,從而確定湖泊面積較小,動植物在此聚集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重要的水源地。故選B。8.C【解析】白沙湖湖面常年穩定,水生植被帶內動植物多,有機碳含量多;喬灌植物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所以需要在湖濱生存,不耐旱。故選C。9.C【解析】伴隨著本次降水過程,呈現一個低壓過境,可以確定是低壓槽或者氣旋過境,降水持續增強過程中主要集中在最低壓出現前,說明是鋒前降水,加之并非顯著降溫,可判斷為暖鋒,而反氣旋過境一般為天氣晴朗。故選C。10.A【解析】本次降水多為雨雪混合態降水,降水相態變化主要受到氣溫變化影響,牡丹江站9日01:00—11:00近地面溫度接近0℃ ,空中氣溫更低,降水相態為固態(雪),11:00—24:00,牡丹江站氣溫升高,降水相態轉為雨夾雪。故選A。11.D【解析】11月,該時間不是糧食作物的生產季;氣象活動期間,氣溫僅在某段時間接近0℃,河流不會出現冰封;牡丹江站觀測逐時降水量最大為12mm,而且持續時間不長,即使引發城市局部內澇,合理規劃交通沒有針對性解決問題;降溫降水天氣,影響交通出行等,關注天氣預報、預警非常有必要。故選D。二.非選擇題(2題,共56分)36.(26分)【解析】本題以我國第5座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建設為背景,主要考查南極羅斯海新站的選址條件、建筑形態、建設模式、地理意義,旨在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能力;突出考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1)本題主要考查羅斯海新站的選址條件。結合材料“恩克斯堡島地勢西高東低……300千米范圍內已有多國科考站”,主要從登陸便利、地基堅實、水源充足、山梁擋風、科研價值高、周邊科考站較多等方面作答。(2)本題主要考查羅斯海新站建筑形態特征的優越性。結合恩克斯堡島的自然環境特點與建筑形態特征,主要從減輕大風和積雪對主樓影響、方便科考人員聯系等方面作答。(3)本題主要考查羅斯海新站建設模式的優勢。結合南極自然環境的惡劣與建筑困難,主要從模塊化設計方式利于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小施工難度、縮短施工時間、減少人員外出、預留未來拓展空間等方面作答。(4)本題主要考查羅斯海新站建成的地理意義。結合中國已有的4座科考站分布及科考站的價值,主要從完善我國南極科考站布局、填補南極科考重點空白區域及監測南極氣候變化、生態系統變化等方面作答。參考答案:(1)海岸線平直,便于科考登陸;有完整基巖,地基堅實;附近有常年積水的淡水湖,水源充足;西側有山梁,可以減少大風天氣的影響;生態系統獨特,科研價值高;周邊科考站眾多,便于國際合作和緊急救援。(每點2分,共8分)(2)主樓的長軸和主導風向保持一致,可以減輕強風對主樓的影響,增強主樓的穩定性;底層局部架空,可以減少積雪對主樓的影響;十字星造型盡可能減小了室內各區域之間的距離,方便科考人員的有效聯系。(每點2分,共6分)(3)建筑內部高度集成,使建筑占地面積最小化,減少建筑對原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采用模塊化建造,可以簡化施工流程,減小施工難度;一體式設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占地面積小,未來可拓展空間大。(每點2分,共6分)(4)完善我國南極科考布局,帶來差異化的科考價值;拓展我國南極考察活動范圍,填補南極重點空白區域;該區域對氣候變化敏感,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利于進行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的監測和科學研究活動。(每點2分,共6分)37.(26分)【解析】本題以華北地區白洋淀流域為背景,主要考查地形對水文特征的影響、河流流量與降水量之間的關系、地下水位變化及原因、潛水水位線模擬測量與實際測量的對比分析、跨區域生態補水的評價,旨在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準確描述和闡釋地理事象發生發展變化特征的能力、具備獨立自主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突出考查區域認知基本素養、綜合分析思維素養。(1)本題主要考查地形對水文特征的影響。結合材料中對流域地貌的劃分,結合地形對水文特征的影響,基于對水文的基本認知,主要從流速、徑流量、含沙量、結冰期、水質等方面差異對比作答。(2)本題主要考查河流流量與降水量之間的關系。重點是對圖6的解讀,準確讀懂圖形中的三個重要信息,即模擬流量、實測流量和降水量,結合三個信息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化,一一對比分析,既要看總體的趨勢,也要觀察特殊的情況,并且基本說明流量(模擬或者實測)和降水量的關系。(3)本題主要考查地下水位變化及原因。結合設問中呈現的時間點,即3~6月期間地下水位較低,根據對華北地區該季節的認知,主要從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是雨水,而該季節氣溫回升、雨季未到等特征作答。(4)本題主要考查潛水水位線模擬測量與實際測量的對比分析。注意設問中突出的時間段,依次觀察圖形變化趨勢,結合材料分析原因,注意條理性作答。(5)本題主要考查跨區域生態補水的評價。結合對區域的基本認知,主要從生態安全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角度作答,需要開放性分析作答。參考答案:(1)山區坡度大,流速比平原大;山區為上游,流域面積小,徑流量小于平原;山區坡度大,侵蝕力強,含沙量大于平原;山區海拔高,結冰期長于平原區;山區污染少,水質比平原好。(每點2分,共6分)(2)模擬流量與實測流量發展變化趨勢總體是一致的(2分);部分月份模擬流量的峰值與實測吻合較差,模擬流量峰值有滯后,可能是受上游中小水庫的調蓄作用(2分);實測流量變化主要受到降雨量的影響(與降雨量變化一致)(2分)。(3)雨季未到,降水少;氣溫升高,蒸發量大;春灌抽水灌溉量大。(每點2分,共6分)(4)1997~1999年,潛水水位整體上升,實測水位高于模擬水位(2分);主要原因是實施了生態補水(2分)。1999年以后,潛水水位整體下降,實測水位下降明顯,低于模擬水位(2分);說明人口和需水量增加,地下水超采(2分)。(5)(表態不給分,理由每點2分,共4分)贊成。因為白洋淀是護衛華北的重要生態屏障;生態補水可維持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發展,保障生態安全;當前流域水位下降明顯,水質變差,水量減少,不利于區域經濟發展和京津冀協調發展。不贊成。流域降水量、徑流量和蒸散發能力都急劇衰減主要受全球變暖的影響,通過跨流域調水,難以得到解決;跨流域生態補水涉及面廣、工程量大,需經科學論證方有實施的可能,故不宜擴大規模;應通過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節約用水、調整產業結構、防治水污染等方式配合解決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 昆一中7文綜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