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8.(15分)研究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反應的特征及機理,對處理該類化合物的污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H2(g)的燃燒熱△H=一285.8k·mo1,CO(g)的燃燒熱△H=-283.0k·mol1,CH&OCH3(g)的然燒熱△H=-1460.5k·mol1,HO(g)H2O(I)△H=-44.0k·mol尸。則4H2(g)+2CO(g)=CH OCH,(g)+H2O(g)△H=kJ·mol-1。(2)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4.0molH2(g)和2.0 mol CO(g),發生反應4H2(g)+2CO(g)CH,OCH(g)+H2O(g),起始時體系壓強為p,平衡時H2(g)的p轉化率為50%。達到平衡時,p(H2)=,平衡常數K,=(以分壓表示,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3)氨的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的海鹽粒子相互作用,發生反應:4NO2(g)+2NaCI(s)一2NaNO(s)+2NO(g)十C2(g),該反應的正反應需在低溫條件下才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活化能:E(正)(填“>”或“<”)En(逆)。國(4)CO還原NO的反應:2CO(g)+2NO(g)=2CO2(g)十2(g)△H①實驗測得E=kEc2(CO)c2(NO),磁=k造c2(CO2)c(N2)(k正k逆是速如率洛數,只與溫度有關)。則升高溫度,(填“增大”“減小”或科“不變”),將pk正(pk正=一gk正)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表示在圖1中。圖1②該反應分別在不同溫度、不同催化劑(a、b)下,保持其他初始條件不變,重復實驗,在相長同時間內測得NO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溫度高于400℃,NO的轉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NO的轉化率/%區都構0100200300400500600T/℃圖2架③恒溫恒壓下,再向該容器中注入稀有氣體氨氣,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將(填“正向移動”“逆向移動”或“不移動”)。29.(10分)菠菜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材料,以下是關于菠菜的實驗及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做“觀察葉綠體”的實驗時,常選用菠菜葉為材料制作臨時裝片,原因是此位置細胞中的葉綠體大而稀。用新鮮菠菜葉為材料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分別用和進行色素的提取和分離。(2)人工光合研究者從菠菜中分離出類囊體膜(TEM,將該膜與光照有機物2卡爾文循環中的酶和底物放入人工合成的“油包水”微滴中構建成人工光合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再通入充足的C2NADP'.C酶產生化學反應。除NADPH外,TEM上還可以生成TEM NADPH-部(答出2種物質名稱)等。相比于葉肉細胞,該系統可以有機物1水更有效地積累有機物,原因是(3)現設計實驗,向微滴中加人不同物質或結構,然后放于適宜圖1【高三理科綜合第9頁(共1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