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七單元 溶 液7.1 物質的溶解新知導學新知導入我們在日常生活或實驗活動中經常用到溶液,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不是物質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 是不是任何物質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 那么,什么是溶液 溶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任務一 認識溶解現象觀察溶解現象[實驗7-1] 可溶物質與難溶物質演示: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高錳酸鉀、酒精、泥沙、食用油,再加入約5 mL水,充分振蕩后,觀察現象。【活動1】任務二 認識溶液認識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溶液: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所形成的均一且穩定的混合物。溶質:被溶解的物質。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任務二 認識溶液討論溶液的組成和特征1.在[實驗7-1]的溶液中,溶質分別是什么 溶劑分別是什么 2.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均一、穩定的特點 透明溶液一定是無色的嗎 3.嘗試從微觀粒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鈉固體也能在水中“消失”的原因。【活動2】任務二 認識溶液1.溶液由溶質在溶劑中溶解而形成。高錳酸鉀溶于水,溶質是高錳酸鉀,溶劑是水;酒精溶于水,溶質是酒精,溶劑是水;泥沙、食用油難溶于水,二者均不能形成溶液。2.“均一”指溶液各部分組成、性質完全一樣;“穩定”指外界條件不變時,溶質和溶劑不會分離,即當水分(溶劑)不蒸發,溫度、壓強不改變時,溶液長時間放置不會分層,也不會有溶質析出。3.分散到溶劑中的分子或離子,達到均一且穩定的狀態后,仍處于不停地無規則運動狀態中;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是氯離子和鈉離子分散到水分子之間。【歸納】1.列舉幾種常見的水溶液。2.列舉日常生活中其他液體溶劑。【學以致用】任務二 認識溶液探究物質溶解時伴隨的熱現象【活動3】溶質 加入固體前水的溫度/℃ 固體完全溶解時溶液的溫度/℃ 溶解前后的溫度變化/℃NaCl NH4NO3 NaOH [實驗7-2] 觀察實驗,填寫空白:任務三 探究物質溶解時伴隨的熱現象固體物質溶解時常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象;有些固體物質溶解時,溶液溫度降低,說明物質溶解時會吸熱,如硝酸銨;有些固體物質溶解時,溶液溫度升高,說明物質溶解時會放熱,如氫氧化鈉;有些固體物質溶解時,溶液溫度不變,說明物質溶解時沒有明顯的熱現象,如氯化鈉。【歸納】任務三:探究物質溶解時伴隨的熱現象課堂小結課堂小結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下列對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B.只有水才能作溶劑C.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的溶質只能是固體2.如圖所示,容器的氣密性良好,導管內有一段紅墨水,試管中盛有適量的冷水。若要紅墨水向右移動,可向試管中加入下列物質中的 ( )A.NH4NO3固體 B.蔗糖C.食鹽 D.NaOH固體CD課堂練習課堂練習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白酒 高錳酸鉀溶液 鹽酸溶質 溶劑 3.寫出下表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名稱或化學式。I2水Ca(OH)2C2H5OHKMnO4HCl乙醇水水水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