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燕子》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湊、伶” 等 9 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散、桿”,會寫 “湊、拂” 等 13 個生字,會寫“烏黑、活潑”等15個詞語。2.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第1-3自然段。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積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詞語,體會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并摘抄。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燕子和春天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和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2.教學難點理解文中一些重點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生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方法描寫自己喜歡的動物或景物。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播放春天美景的視頻,視頻中要有燕子飛翔的畫面。2.提問:同學們,在剛才的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春天里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其中有一種小動物,它有著剪刀似的尾巴,經常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它是誰呢?(引出課題:燕子)(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正音。(2)運用多種方式理解 “伶俐、蕩漾、光彩奪目” 等詞語的意思。比如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直觀演示等方法。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燕子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4.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總結并板書:外形、飛行、停歇。(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1.學習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燕子外形的?(2)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燕子外形的詞語和句子,分析作者的寫作順序(從整體到部分)。(3)出示燕子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燕子的外形,讓學生描述燕子的外形特點,適時提問:“作者在描寫燕子尾巴時,用了‘剪刀似的尾巴’這樣的表述,把尾巴比作剪刀,大家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句能夠讓描寫更加生動形象,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2.學習第二自然段(春天的美景)(1)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思考:春天的美景有哪些?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板書。(3)引導學生理解 “趕集似的聚攏來”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天里的各種景物當作人來寫,賦予它們 “趕集”“聚攏” 這樣的人類行為。這里,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等仿佛都像人們一樣,急急忙忙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春天的熱鬧景象。通過這樣的擬人手法,讓學生體會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也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擬人句,舉例說明擬人句在寫作中如何增強畫面感和情感表達 。(4)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春天的美好和熱鬧。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燕子的飛行)(1)學生自由朗讀三、四自然段,思考: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2)學生找出描寫燕子飛行特點的詞語和句子,如 “斜著身子”“掠過”“唧的一聲”“一轉眼” 等,體會燕子飛行的輕快、靈活。(3)播放燕子飛行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燕子飛行的姿態,理解作者通過 “斜著身子”“掠過”“唧的一聲”“一轉眼” 等動態描寫,生動展現出燕子飛行時輕快、靈活的特點。這些動態描寫賦予了燕子鮮活的生命力,讓讀者仿佛親眼目睹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場景。(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和敏捷。4.學習第五自然段(燕子的停歇)(1)默讀第五自然段,思考:燕子停在電線上的時候,看起來像什么呀?作者是怎么把燕子的樣子寫出來的呢?(2)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燕子停歇的句子,分析句中靜態描寫的妙處,如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從燕子停歇時的姿態、電桿與細線構成的畫面,理解 “五線譜”“音符” 等詞語的含義,感受靜態畫面中蘊含的寧靜與美好,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燕子停歇時的悠閑和寧靜。(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作者從燕子的外形、飛行姿態和停歇時的樣子這三個方面描寫了燕子,表達了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以及對光彩奪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大自然的熱愛。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眼中的燕子或者春天的美景,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五、布置作業1.背誦并默寫課文。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注意抓住它的外形、動作等特點。六、板書設計燕子外形:羽毛 翅膀 尾巴飛行:輕快靈活停歇:像音符七、教學建議在教學進程里,應最大化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優勢,借助圖片、視頻等多樣化形式,讓學生能更為直觀且真切地領略燕子的靈動可愛,感受春天的明媚絢麗。與此同時,著重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朗讀、深度思考與熱烈討論之中,使他們逐步深入剖析課文內容,精準把握作者觀察與描寫的精妙方法,汲取寫作養分。著眼未來教學,還需強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系統性訓練,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與寫作練習,切實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水平,助力他們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穩步邁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