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語文三下23《海底世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進一步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語言運用:朗讀課文,能說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理解“免費的長途旅行”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審美創造: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所學的方法寫一段話。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能說出第4、5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教學難點能運用學習文本的方法,寫一段話。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視頻、海洋生物等相關圖片;課前學生通過網絡、書籍報刊或電視節目了解、搜集有關海底世界的資料。教學過程創設情景:同學們,在“探尋大自然的奧秘”第一站我們領略了“奇妙的天地”,這節課我們繼續開啟第二站“海底的旅程”,看看在海底我們又能探尋到什么奧秘呢?一、回顧全文,暢游海底 1.同學們,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請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 預設:大海真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板書:海底世界)2.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海底奇異的景色,這節課我們來了解海底的物產。(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們上節課的學習情況,既掌握了學生們的學情,也對全文進行了一次梳理。)二、潛入海底,具體感知1.探秘海底動物過渡:海底的確是一個奇異的世界,一同去看看海底的動物。活動一:解決問題: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圈一圈寫了哪幾種動物,說說每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和特點。學習方式:自學,朗讀課文,邊思考邊批注,同桌對學交流答案。展示方式:隨機指名展示學習時間:2分鐘(1)學生匯報,完成表格。動物 活動方法 活動特點海參 靠肌肉伸縮爬行 慢身體像梭子的魚 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 快烏賊和章魚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迅速后退有些貝類 巴在輪船底下作免費的長途旅行 自己不動(設計意圖:表格進行歸納總結,提取課文信息,可以體會表格梳理能更好地整合信息,也使學生逐步明確圍繞一句話寫清楚的方法。)(2)全班匯報交流。預設: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第4自然段選擇速度極快和極慢的,還有利用水的反推力和巴著不動的,通過抓代表性動物,抓典型特點,突出了“各有各的方法”的豐富性。(3)指導學生朗讀。學生讀第4自然段,關注重音、語氣、語調、語速的變化。(4)品味描寫,體會好處。在這些動物中,你覺得誰的活動方式最有趣 預設1:烏賊和章魚師:你想來介紹烏賊和章魚。請你來自我介紹吧!(生自我介紹)①別的魚都是往前游,而烏賊和章魚卻是向后(退)。很獨特的活動方式呢!想不想看看烏賊和章魚是怎么向后退的呀?②指名讀,齊讀。預設2:貝類接下來,你想代表哪個動物來自我介紹呢?①采訪你一下,你為什么對有些貝類最感興趣呢? ②比較描寫貝類的兩句話,體會擬人修辭的作用(生動形象) ③那你們知道貝類是怎樣做免費的長途旅行?(巴在輪船底下)。談感受,讀出感受。小結:把動物當作人來寫,體會擬人修辭在寫法上的好處,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更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貝類的活動方法,非常有趣。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用上這樣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角色扮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品味語文的妙趣。)2.探究植物世界(1)海底動物很獨特,植物也別具一格,讓我們再一起去看看海底的植物吧!活動二:解決問題:默讀第五自然段:(1)找出本段關鍵句;(2)這個自然段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植物的差異?完成思維導圖。學習方式:先獨學,然后小組合作學習,圈畫、批注。展示方式:小組展評匯報學習時間:2分鐘(2)引導學生利用填寫思維導圖的方法梳理第5自然段的結構。(3)提問:第六自然段大海中蘊藏著哪些珍貴的資源呢?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煤、鐵、石油和天然氣,還有陸地上儲量很少的稀有金屬。(物產豐富)總結:我們的海底不僅景色美,珍貴的物產還特別多。難怪作者這樣說:“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設計意圖:學習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從找出關鍵句,到抓住關鍵詞語,深入理解如何圍繞一句話寫清楚的方法,為后面的小練筆做好準備。)三、探秘寫法,學以致用1.總結寫法,內化運用(1)圍繞一個中心意思寫;(2)抓住特點舉例子介紹;(3)從不同方面來體現;(4)巧用方法,用詞精妙。2.鏈接園地,實踐展示活動三:解決問題:圍繞“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頭有多奇妙……”(出示圖片)從哪些方面介紹石頭的奇妙呢?寫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來介紹。學習方式:先獨學思考,然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人人展示。展示方式:組內推選代表班級展示(1)小組交流分享(2)匯報交流,展示評價(每組推薦代表展示) (設計意圖:結合本單元要素和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以及本課習得方法,進行拓展訓練,學以致用。)四、作業超市,自主選擇 今天學習了海底世界,了解了海底的光線、聲音,還有動物們的活動方式和植物的特點等,相信大家對海底很感興趣,想要知道更多的奧秘,你可以:1.畫一畫:海底奇異的景象。(必做)2.寫一寫:你想對大海說的話。(必做)3.查一查:大海的奧秘。(選做)4.讀一讀:儒勒˙凡爾納《海底世界》。(選做)(設計意圖:通過作業超市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必做題,同時挑選感興趣的作業,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激發孩子們熱愛大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課堂總結:同學們,本節課我們一起在海底世界暢游了一番,下節課,我們繼續開啟探尋大自然的奧秘第三站“觀賞火燒云”。板書設計23海底世界景色奇異 光線 聲音物產豐富 動物植物礦產教學反思《海底世界》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奇妙的世界”為主題,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這是對本冊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從怎么把一段話寫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寫清楚,體現了能力訓練的梯度發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寫清楚”的內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寫了“事物”的什么特點,二是了解課文是從“事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在執教過程中,本著“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先學后導”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環節一:回顧全文,暢游海底;環節二:潛入海底,具體感知;環節三:鏈接園地,學以致用;環節四:作業超市,自主選擇。這節課的亮點是學生參與度高、精神飽滿,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本節課的遺憾之處是:因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同學完成了小練筆,且未來得及展示評價,即時評價鼓勵有余,但引導性不強;小組評價不夠及時,評價方式較單一。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備好學情,適時調整教學設計,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在跳一跳中采擷更多的知識碩果。真正讓語文回歸于生活,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培養多元思維,抓好學生問難質疑的能力培養,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