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山青處處埋忠骨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時回顧舊知本文主要描寫了毛主席在聽聞愛子______犧牲的噩耗后,內心極度痛苦、煎熬,幾經躊躇后,最終決定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______ ,表現了毛主席作為一位______的真實感情和身為國家領導的人的______ ______ 。回顧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著填一填。岸英朝鮮父親偉大胸懷回顧舊知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達毛主席悲痛心情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品詞析句,感受悲痛品析語言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愛的長子,在他身上傾注了無限的父愛。當年,地下黨的同志們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邊。后來岸英去蘇聯留學,回國后毛主席又親自把愛子送到農村鍛煉。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岸英!岸英!”品詞析句,感受悲痛心情:肝腸寸斷 心如刀絞背景資料毛岸英(1922.10.24-1950.11.25)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其妻子楊開慧的長子。8歲時,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蘇聯學習。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0年11月25日在美軍空襲中犧牲。品析語言毛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骨吧!”主席想。品詞析句,感受悲痛心情:肝膽欲裂 切膚之痛 情凄意切品析語言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難道岸英真的回不來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 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記錄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記錄稿被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品詞析句,感受悲痛心情:悲不自勝 黯然銷魂 聲淚俱下感受悲痛毛主席是一個疼愛兒子的人。毛主席是一個平凡的父親。毛主席是一個堅強的人。讀到這里,你認為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感受胸懷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現毛主席艱難抉擇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體會矛盾,感受胸懷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骨吧!”主席想。體會抉擇艱難,感受胸懷體會:通過毛主席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了解到毛主席對兒子的愧疚以及希望兒子的遺體運回祖國安葬,想和死去的兒子見上最后一面。感受到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形象。感受胸懷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哪個戰土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為我是國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萬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體會抉擇艱難,感受胸懷體會:毛主席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決定把毛岸英的遺體安葬在朝鮮。感受到毛主席超人的胸懷。感受胸懷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難道岸英真的回不來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記錄稿放在上面。體會抉擇艱難,感受胸懷體會:從毛主席遲疑的神態、黯然的目光和動作中,感受到他巨大的悲痛和艱難的抉擇。體會到毛主席是偉人,也是凡人。感受胸懷背景資料抗美援朝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不顧新中國發出的聲明和警告,把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邊境,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10月,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朝鮮,由彭德懷任總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業務。11月25日,志愿軍司令部遭到美國空軍凝固汽油彈襲擊,毛岸英壯烈犧牲。背景資料舍小家為大家1929年,妹妹毛澤建犧牲,時年24歲1930年,夫人兼戰友楊開慧被反動派殺害,時年29歲1935年,胞弟毛澤覃犧牲,時年29歲1943年,胞弟毛澤民犧牲,時年47歲1946年,侄子毛楚雄犧牲,時年19歲1950年,兒子毛岸英犧牲,時年28歲拓展延伸馬革裹尸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后漢書.馬援傳》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清代龔自珍《已亥雜詩》“忠骨”指忠臣的遺骸,在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遺體。“何須”指為什么要,含有“用不著,不用”的意思。“馬革裹尸”就是用戰馬的皮把尸體包裹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體運回家鄉安葬,那倒無需考慮,即使長眠于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升華主旨這里既是對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評價,又表明了毛主席對兒子遺體安葬問題的態度,即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將兒子葬于朝鮮,充分顯示了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襟。升華主旨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青山處處埋忠骨 第二課時 分層作業妙妙在查找資料時發現當年被安葬在朝鮮的志愿軍烈士還有很多,下面是她找到的與之相關的故事,請你一起來閱讀并完成題目。等風來夏文兵①三奶奶家院子里有棵柿子樹。②小時候,大人一再告誡我,三奶奶柿子樹上的柿子千萬不能摘,那柿子苦得很,小孩吃了肚子疼。有一年,紅彤彤的柿子掛在樹上的時候,村里比我大幾歲的狗蛋慫恿我和他一起去摘三奶奶家的柿子。③我悄悄地跟著他來到三奶奶的小院,三奶奶不在家。我爬上柿子樹摘下一個柿子,小心地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水立刻充滿我的口腔。我傻了,原來柿子不苦啊,我又摸摸肚子,肚子也不疼啊。④晚上,三奶奶發現樹上的柿子沒了,像丟了魂似的呆坐在樹下,誰拉也不回屋。父親讓我跪在三奶奶面前,狠狠地打了我。我一邊哭,一邊大叫著,柿子這么好吃,不讓人吃,等風來……聽我這么說,父親打得更兇了,吼道:“三爺爺的名字是你叫的嗎?你都知道了,還敢去摘?”⑤那之后,我才知道三爺爺的名字叫劉風來。三爺爺年輕時是游擊隊隊長,三奶奶是婦救會的,兩人相愛了,約定等戰爭結束后就結婚。后來,三爺爺所在的游擊隊編入了解放軍,他們北上南下,一直打到了海南島。三奶奶也一直忙著支援前線。⑥三爺爺回來后,和三奶奶結了婚,這棵柿子樹是三爺爺帶回來,種在小院,這是他們愛情的見證。可樹剛剛活起來,三爺爺又走了,這次是去了朝鮮戰場。臨走時,三爺爺說,等柿子紅了,他就回來吃柿子。⑦三奶奶精心侍弄這棵樹,心想,一定要讓三爺爺吃上紅紅的柿子。小樹在三奶奶的精心侍弄下,長高了,掛了果,但因為氣候原因,每年只零星地結幾個柿子。每次看到柿子紅了,三奶奶就異常地高興,心想,三爺爺就要回來了。⑧等呀等,等來的卻是一張烈士證。三奶奶關上了院門,哭了兩天。從那以后,這棵柿子樹就成了三奶奶的命。⑨春去秋來,幾十年過去了,三奶奶老了。這年春天,三奶奶病倒了,大家覺得三奶奶可能等不到這一年的柿子紅了。⑩一天,新聞中說,志愿軍烈士的遺骸將被分批運回國。電視里直播了第一批烈士遺骸運回國內的新聞,國家以最高的禮節迎接。三奶奶看到那神圣、莊嚴的畫面,干枯的臉上一下子有了血色。 民政局的人通知三奶奶,近期回國的志愿軍烈士遺骸名單中有三爺爺。三奶奶聽了,眼淚在溝壑縱橫的臉上流著。 三奶奶讓我代替她去迎接三爺爺。她摘下樹上所有的柿子,用紅色的布包好,讓我走時帶著。她低聲說:“風來呀,柿子每年都給你留著呢,今年終于等到你了。” 第二天早上,我來到三奶奶的小院,太陽照在柿子樹上,三奶奶坐在樹下,倚著樹干,手中捧著那只紅色的布包,安詳地睡著了。(文章有刪減)1.(內容概括)閱讀文章,將下圖補充完整。大人一再告誡“我”,三奶奶柿子樹上的柿子不能摘 (1)__________ 發現柿子沒了后,“我”被父親打,并得知了柿子樹的由來 (2)____________起因 經過 結果 2.(內容理解)大家讀了這篇文章后感觸很深,下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人說三奶奶院里的柿子苦是為了防止小孩子偷摘柿子吃。B.柿子樹是三爺爺種的,這是三爺爺和三奶奶愛情的見證。C.三奶奶精心侍弄柿子樹是為了讓三爺爺一回來就吃上柿子。D.三奶奶病中因為聽到三爺爺遺骸歸國的消息又恢復健康了。3.(句子賞析)讀讀下面的句子,試著從描寫方法的角度分析。太陽照在柿子樹上,三奶奶坐在樹下,倚著樹干,手中捧著那只紅色的布包,安詳地睡著了。4.對于文章標題“等風來”的含義和作用,大家展開了討論,請你補全下列對話。甜甜:“等風來”是說柿子等到風來時候就會被吹落。聰聰:“風來”是 的名字,“等風來”其實是指 ,是三奶奶的期盼和寄托。妙妙:聽完你們的話,我知道“等風來”這個標題的作用是、 。【參考答案】1.在狗蛋的慫恿下“我”偷摘柿子 志愿軍烈士遺骸被運回國,三爺爺、三奶奶得以“團聚”2.D3.這句話運用了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坐、倚、捧、睡”這四個動詞以及安詳的神態,表現出了三奶奶終于盼到了三爺爺的遺骸,心中不再有牽掛和遺憾。4.三爺爺 三奶奶等三爺爺回家 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點明文章中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語文學科部編版五年級上冊10.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課題 10.青山處處埋忠骨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五年級核心素養 目標 1.能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資料,說出對“青山處處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重難點 1.能找出描寫毛主席細節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 2.能說出對“青山處處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師引導:上節課我們閱讀了《青山處處埋忠骨》,請你回顧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著填一填。(教師指名同學來填一填) 2.這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課文,并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體會毛主席身上的父愛與偉人的胸懷。 二、品詞析句,感受悲痛 1.學生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達毛主席悲痛心情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1)從見到這封電報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接著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 賞析:從毛主席的動作中感受到他失去愛子后的悲痛心情。(板書:肝腸寸斷) (2)岸英是毛主席最心愛的長子,在他身上傾注了無限的父愛。當年,地下黨的同志們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邊。后來岸英去蘇聯留學,回國后毛主席又親自把愛子送到農村鍛煉。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岸英!岸英!” 賞析:從毛主席的語言和神態中體會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心如刀絞) 引導:現在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與體會,再來讀一讀課文中的這段話。 追問:毛主席此時為什么會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語?此時他可能想些什么?是不敢相信兒子就這樣離他而去了,還是在回憶與兒子在一起的點滴,或者在深深地自責?現在請你結合補充的資料說說你的體會。(教師相機出示毛岸英資料) (3)毛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 從毛主席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中感受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肝膽欲裂) (4)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賞析:從毛主席的動作和神態中體會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切膚之痛) (5)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骨吧!”主席想。 賞析:從毛主席的心理活動中體會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情凄意切) (6)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難道岸英真的回不來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 賞析:從毛主席的心理活動中體會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悲不自勝) (7)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記錄稿放在上面。 賞析:從毛主席的動作中體會到他的悲痛心情。(板書:黯然銷魂) (8)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記錄稿被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賞析:用“記錄稿被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反襯毛主席的悲痛心情。(板書:聲淚俱下) 4.你能從這些描寫中找到表示“心情悲痛”的詞語嗎?(不能。) 5.小結:整篇課文中并沒有一個“悲痛”的詞語,可又處處是悲痛欲絕,作者是運用了什么方法,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呢! 預設: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活動描寫……我們正是通過這些生動的細節,品味出毛主席內心的悲痛。 6.讀到這里,你認為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 預設1:毛主席是一個疼愛自己兒子的人 預設2:毛主席是一個平凡的父親。 預設3:毛主席是一個堅強的人。 小結:是呀!從文章第一部分來看,我們感受到了毛主席是一個平凡、疼愛兒子、堅強的父親形象。 (板書:慈父情懷) 我們知道,毛岸英是犧牲在朝鮮戰場上,也就是犧牲在異國他鄉。那么,接下來要面對是其遺骨運回國內還是在朝鮮安葬的問題。通過讀文章,我們知道毛主席作出了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將兒子岸英安葬在朝鮮的決定。 三、體會矛盾,感受胸懷 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現毛主席艱難抉擇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1)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岸英奔赴朝鮮時,他因為工作繁忙,未能見上一面,誰知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骨吧!” 主席想。 體會:通過毛主席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了解到毛主席對兒子的愧疚以及希望兒子的遺體運回祖國安葬,想和死去的兒子見上最后一面。感受到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形象。 (2)然而,這種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哪個戰土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為我是國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萬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 體會:毛主席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決定把毛岸英的遺體安葬在朝鮮。感受到毛主席超人的胸懷。 這是一個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決定。他雖然很愛自己的兒子,但并沒有因為自己是主席就搞特殊,而是一視同仁,以國家利益為重,體現了毛主席為革命不徇私情的偉人胸懷。 (3)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主席簽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難道岸英真的回不來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見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記錄稿放在上面。 體會:從毛主席遲疑的神態、黯然的目光和動作中,感受到他巨大的悲痛和艱難的抉擇。體會到毛主席是偉人,也是凡人。 4.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達出毛主席當時的矛盾心理。 請你試著讀一讀,進一步體會毛主席的偉人胸懷。讀反問句,大家記得語氣要加重;讀到作出決定時,語氣要變輕,語速要放緩。誰來試一試。 5.補充資料,感受偉人胸懷 師引導:同學們,經過剛才的交流與討論,我們知曉了毛主席作的這個決定是悲痛的、艱難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那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其實呀!這跟本課發生的時代背景——抗美援朝有關。下面,我們來介紹抗美援朝的有關情況,以更好地理解毛主席的這一抉擇。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不顧新中國發出的聲明和警告,把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邊境,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10月,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朝鮮,由彭德懷任總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業務。11月25日,志愿軍司令部遭到美國空軍凝固汽油彈襲擊,毛岸英壯烈犧牲。 師提問:現在請你結合背景資料和課文第一部分中的電報內容及課文其它相關內容,來談一談毛主席為何要作出把愛子安葬在朝鮮的決定呢? 預設1:我覺得這樣戰爭是保家衛國的戰爭,岸英的死是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把岸英安葬在朝鮮,因為岸英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 預設2:我覺得毛主席很偉大,他想到了岸英,也想到了千千萬萬的志愿軍烈士。如果岸英因為是領袖的兒子,從而遺骨可以回國安葬,那么如何向那些志愿軍烈士交代呢?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又該如何完成呢? 師小結:是呀!毛主席雖然滿懷著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情,但他同時還想到了千千萬萬的志愿軍烈士,想到自己作為領袖不能稿特殊,想到毛岸英的犧牲是為朝鮮人民作貢獻,毛岸英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所以最終選擇了讓愛子和志愿軍烈士一樣安葬在朝鮮。 師過渡: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父親的毛主席因喪子而傷心與悲痛,還感受到了作為領袖的毛主席以國家利益為重、為革命不徇私情的偉人胸懷。在為民族革命事業奮斗的路上,毛主席要忍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舍小家為大家。他為民族的解放事業犧牲了太多。其中,先后就有六位親人犧牲,他們分別是……(課件出示) 1929年,妹妹毛澤建犧牲,時年24歲 1930年,夫人兼戰友楊開慧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29歲 1935年,胞弟毛澤覃犧牲,時年29歲 1943年,胞弟毛澤民犧牲,時年47歲 1946年,侄子毛楚雄犧牲,時年19歲 1950年,兒子毛岸英犧牲,時年28歲 師問:同學們,讀完后,你又有了怎樣的感受? 預設1:我覺得他們都很勇敢,值得我們敬佩。 預設2:我覺得我們的毛主席太不容易了,為了革命事業而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整個家族。 小結:是呀!同學們,他們雖然出生在不同年代,有著各異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經歷,但都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們所受的苦難、折磨,在常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無法忍受的,然而他們卻甘之如飴,樂此不疲;他們的一生很短暫,像歷史長河中的一顆流星,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卻是從頭到尾、徹里徹外栩栩閃光。作業設計 1.小練筆:運用語言,動作,心理等方法,寫自己做某一件事時躊躇的心理。 2.感興趣的同學,推薦書籍《毛澤東傳》、《毛澤東詩詞鑒賞》和《毛澤東和他的六位親人》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青山處處埋忠骨 第二課時 學習任務單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1.請你回顧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著填一填。本文主要描寫了毛主席在聽聞愛子________犧牲的噩耗后,內心極度痛苦、煎熬,幾經躊躇后,最終決定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________,表現了毛主席作為一位________的真實感情和身為國家領導的人的________。二、品詞析句,感受悲痛1.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達毛主席悲痛心情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背景資料: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其妻子楊開慧的長子。8歲時,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后,地下黨安排毛岸英來到上海。后來,由于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1936年,毛岸英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他開始在軍政學校和軍事學院學習,以后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曾冒著槍林彈雨,轉戰歐洲戰場。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毛岸英遵照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解放初期,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0年11月25日在美軍空襲中犧牲。4.整篇課文中并沒有一個“悲痛”的詞語,可又處處是悲痛欲絕,作者是運用了什么方法,達到了這樣的效果呢!5.讀到這里,你認為毛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三、體會矛盾,感受胸懷1.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文中表現毛主席艱難抉擇的句子,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4.請你試著讀一讀,進一步體會毛主席的偉人胸懷。讀反問句,大家記得語氣要加重;讀到作出決定時,語氣要變輕,語速要放緩。5.補充資料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不顧新中國發出的聲明和警告,把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邊境,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10月,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朝鮮,由彭德懷任總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業務。11月25日,志愿軍司令部遭到美國空軍凝固汽油彈襲擊,毛岸英壯烈犧牲。現在請你結合背景資料和課文第一部分中的電報內容及課文其它相關內容,來談一談毛主席為何要作出把愛子安葬在朝鮮的決定呢?四、拓展延伸,升華主旨其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英雄兒女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他們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如為國舍身燃烈焰的邱少云;為國舍身擋子彈的黃繼光……請你結合這些人物的故事,說說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1.朗讀下面句子。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記錄稿被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2.同桌間互相交流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的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二課時 分層練習.doc 10.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二課時 學習任務單.doc 10.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docx 10.青山處處埋忠骨第二課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