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教學目標】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詞內容,體會詩詞藝術手法。2.領悟詩歌中蘊含的語言美,表達美,情感美。【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感悟蘇軾對亡妻的凄婉深沉的愛與思念之情。【教學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導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币磺昵?,王弗是幸運的,她不僅擁有一個男人對她的千般依戀,還擁有這個男人親自為她種下的三萬株松樹。然斯人已逝,可是這份千年不老的愛情依舊溫暖著現代都市里的飲食男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蘇軾的《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了解王弗“敏而靜,軾讀書,終日不去,軾與客言于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蘇軾的結發妻子叫王弗,四川眉州進士王方之女。十六歲嫁給蘇軾以后,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有“幕后聽言”的故事。蘇軾為人曠達,待人接物相對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風后靜聽,并將自己的建議告知于蘇軾。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芍^蘇軾絕佳的賢內助。王弗侍親甚孝,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寫作背景:蘇軾21歲中進士,開始為宦生涯。宋神宗熙寧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自請外調,在密州做地方官。這時他已經40歲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F實里的境遇,對亡妻依舊的一往情深,這年正月二十日夜,蘇軾夢見亡妻王氏,便寫下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悼亡詞。此時詩人四十歲,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題目上“乙卯”,指的就是這一年。資料補充:公元1055年,一對新人結婚了。新郎是19歲的四川才子蘇東坡,新娘是16歲的王弗。一對新人可謂才子佳人,琴瑟和諧。王弗,四川青神縣鄉貢進士王方之女,聰明沉靜,知書達禮?;楹螅慨斕K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王弗賢淑端莊,曾對蘇軾的事業、為人處事進行過多次有識見的告誡、囑咐?!稏|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聽言”的故事,是說東坡每有客來,王弗總是躲在屏風的后面屏息靜聽。待客人走后,她每每軟語相勸,說得在理又每得印證。她是真正的賢妻內助,因此蘇軾早年青云直上,除了有歐陽修等先賢的掖助外,“妻賢夫少禍”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可惜天妒良緣,紅顏薄命,王弗26歲就去世了。這時蘇軾中年喪妻,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悼亡詩悼亡詩,古代詩歌題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晉潘岳的《悼亡詩三首》。后題材擴大,現在廣義的也指對亡故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的詩歌。代表詩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隱、納蘭性德等。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五.整體感知1.朗讀因聲求氣、吟詠詩韻,聲情并茂地朗讀詩詞。示范朗讀,學生聽,學生自由讀,體悟情感。思考:你讀出了詞人何種感情?——傷心欲絕 痛徹心扉2.理清思路本詞題為“記夢”——寫“夢”,圍繞“夢”怎樣概括這首詞的文思?以“夢”為線索,按照時間順序:夢前――夢中――夢醒上片 夢前思量(懷念)——十年生死兩茫茫,……塵滿面,鬢如霜。下片 夢中相逢—— 夜來幽夢忽還鄉,……惟有淚千行。夢醒悲涼——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六、詩歌賞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意疏通:譯:十年來生死相隔,雙方茫然不相知。盡管不去想,卻又實在難以忘懷。你的孤墳在千里之外的眉山,我到哪里去傾訴滿心的凄涼?縱使相重逢,應該也不認識,我早已風塵滿面,鬢發也白如霜。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故鄉,臥室小窗前,你正對鏡梳妝。彼此相看,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有一行行淚水流滿面。料想那明月照耀著的長著小松樹的墳山,是你年復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斷腸的地方。賞析重點詞句,感悟深情。思考:在這首悼亡詞中,哪一句用情至深,最能打動你 請你也飽含深情地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一下。明確:十年生死兩茫茫。 (相思而不相知之痛)不思量,自難忘。(此情無計可消除之難)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無處傾訴之悲)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世事滄桑之哀 )小結——上片:抒寫對亡妻永遠難忘的思念之情和愛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涼、辛酸和傷痛。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溫情不再之苦)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欲說還休之慟)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相思無期之恨)小結——下片:通過寫人、記事、抒情寫了夢中相逢之喜和醒后之悲深入挖掘情感:蘇東坡詞作中的“銘記日”有學者發現,蘇東坡的詞作中,寫到“夢”這個字的大約有一百多首,但惟獨這一首是有時間的,他為什么要把這個時間特別地寫出來 (公元1075年)我們再來翻一翻蘇軾的詩集,還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這首詞寫后差不多連續三年,他每年要在正月二十日寫一首詩。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元豐三年(1080),夢的5年后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元豐四年(1081)夢的6年后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元豐六年(1083) 夢的8年后思考:在差不多連續三年的時間,蘇軾為什么要在同一天用同一個韻來寫一首詞?解讀:乙卯正月二十日,也許蘇軾在夢中和他的妻子曾經進行了一場充滿悲酸與深情的靈魂的對話,以至于蘇軾在那么多年后,依然希望能夠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可以再一次夢到她。詩詞拓展——蘇軾一生的三位女子“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問:如果你同蘇東坡活在同一時代,你是不是會嫁給他 只要蘇東坡肯娶我的話,回答自然是肯定的?!?br/>——方方《喜歡蘇東坡》蘇軾一生的三個女人:王弗(結發之妻)——愛情(11、27)“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依靠)?!?br/>王潤之(繼室)——家庭(25、46)“唯有同穴,尚蹈此言?!?br/>王朝云(小妾)——紅顏知己(23、34)“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br/>講解:王弗是蘇軾的結發之妻,他們雖然只是相守了短短11年,但是王弗給了蘇軾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以至于王弗去世后,蘇軾嚎啕大哭,悲呼“嗚呼哀哉,余永無所依怙(依靠)”。王弗不僅是他的妻子,還是他仕途上的好幫手。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她生性溫柔,知足惜福,婚后處處依著蘇軾。對姐姐的兒子視同己出,王閏之伴隨蘇軾的時間最長,共25年。這是蘇軾人生起伏最大的時期。王閏之陪伴蘇軾“身行萬里半天下”,歷經坎坷與繁華。無論富貴還是困頓,王閏之都將蘇軾的生活打點得頭頭是道。王閏之給了蘇軾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所以蘇軾在王閏之死后的祭文中說到“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碧K軾最終是跟王閏之葬在了一起的。蘇軾第三任是他的妾室王朝云,朝云是他的鐵桿粉絲,也是他的紅顏知己。別人讀不懂蘇軾,但朝云卻能一語破的,可惜天妒紅顏,朝云也早早去世了。蘇軾在《悼朝云》一詩中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再沒有人能像朝云一樣理解自己。我們不知道蘇軾最愛誰?但是我們知道,蘇軾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他對于生命中的三位女性都是至誠至真的!總結詩歌該詞表現了詞人綿綿不盡的哀傷和對妻子的思念。上片寫詩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片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肺腑,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人間的某些擦肩而過,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有情有意又有天真的心,就會發現生命沒有比這一刻更美的。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誠摯地珍惜,要深深地疼愛?!智逍?br/>八.作業:1.背誦詩詞2.請你替蘇軾寫一封情書!“弗兒,十年了,我與你一生一死已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你可知道,我從來不需要刻意的去想你,因為我不曾有一刻,真正的忘記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