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樂清中學保送生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樂清中學保送生考試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樂清中學保送生考試科學試卷
1.(2025九下·樂清競賽)手術前通常麻醉劑是以氣體的形式通過蓋著鼻子和嘴巴的面罩傳輸給病人。氣體麻醉劑的作用對象是人體的(  )。
A.消化系統 B.神經系統 C.呼吸系統 D.循環系統
2.(2025九下·樂清競賽)心血管狹窄引起的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及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如圖所示,冠脈支架介入性治療方法因其創傷小、效果好,成為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的新型方法。手術時,支架置入心臟的路線是小動脈—X—冠狀動脈,其中X是(  )
A.主動脈 B.肺動脈 C.上腔靜脈 D.小靜脈
3.(2025九下·樂清競賽)化學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下說法或應用正確的是:(  )
A.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劑
C.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化器”是為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D.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并填埋處理
4.(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四個反應中,其中一條反應的化合價變化情況不同于其他三條,這條反應是(  )
A.HCl+HClO=Cl2↑+H2O B.6KOH+3Cl2=KClO3+5KClO+3H2O
C.2H2S+SO2=3S↓+2H2O D.2FeCl3+Fe=3FeCl2
5.(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關于化學反應a+b=c+d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若a的質量大于c,則b的質量一定小于d
B.a、b、c、d都是化合物時,該化學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若a、c為單質,b、d為化合物時,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若c,d為鹽和水時,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6.(2025九下·樂清競賽)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通過實驗現象獲得證據,從而歸納出相關結論是科學上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關于實驗現象或結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物質是氧化鐵
B.某難溶白色固體中加入過量的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固體肯定是大理石
C.降溫時,飽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體
D.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7.(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
A.圖表示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催化劑條件下制氧氣
B.圖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等質量鋅粉和鐵粉
C.圖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D.圖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不斷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
8.(2025九下·樂清競賽)實驗室常用飽和亞硝酸鈉與氯化銨溶液反應制取純凈的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 = NaCl+N2↑+2H2O(此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NaNO2飽和溶液容易滴下
B.裝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冷凝氣體
C.反應到一定程度,應移去酒精燈,以防止反應物溫度過高而沖出
D.可用排空氣法收集到純凈的氮氣
9.(2025九下·樂清競賽)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假設產生的氣體全部溢出)。隨著鹽酸加入,溶液中離子數目也相應地發生變化。(提示:先后發生的反應為: 。如圖所示,四條曲線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是 (  )
A.a: Cl-; b: HSO3; c: SO3; d:K+
B.
C.
D.a:K+; b: HSO;; c: Cl-; d: SO;
10.(2025九下·樂清競賽)已知在相同的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它們的分子數之比。如圖所示,帶有均勻刻度的密封容器有一個理想活塞(無摩擦且密封性良好,活塞及電熱絲體積忽略不計)。在常溫下,開始在刻度 12cm的位置,活塞左室為空氣,右室為O2和H2的混合氣體。用電火花點燃右室氣體時,活塞被推向左邊,逐漸恢復到常溫下的溫度時活塞又逐漸向右滑動,最終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處,液體體積忽略不計,則原O2與H2的混合氣體中,O2與H2白的體積比可能是①8:1; ②1:8; ③7:2; ④1:17; ⑤2:1中的哪種組合(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⑤
11.(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是A、B兩輛車做直線運動的路程一時間圖像,則(  )
A.運動過程中,
B.在運動過程中,A車總在 B 車前方
C.時刻,A、B兩車相遇
D.t1 時刻,A、B兩車速度相等
12.(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實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的是(  )
A.甲圖磁鐵能吸引許多小鐵屑
B.乙圖擠掉空氣后吸盤能吊起重物
C.丙圖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D.丁圖刺破細線上側的肥皂膜,看到細線如圖變化
13.(2025九下·樂清競賽)根據所學的科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在河邊洗衣服時,用木棒捶打衣服的主要目的是迫使衣服突然運動起來,衣服上的灰塵因為慣性仍然靜止,從而使灰塵脫離衣服。
B.兩只完全相同的行李箱,分別受到兩個大小相同的推力的作用,推力對行李箱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電腦顯示屏表面比它下面的電腦桌面有更多的灰塵是因為顯示屏工作時表面帶電,容易吸附灰塵。
D.“船小好調頭”是指船的速度小,改變船的運動方向需要的力小。
14.(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虛線是由一電子槍打出的南北方向的電子運動軌跡,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以下關于電子槍的位置和磁針偏轉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磁針N極向紙里偏轉
B.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
C.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
D.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磁針N極向不偏轉
15.(2025九下·樂清競賽)氫氣球下面吊著一個重物勻速升空,忽略空氣阻力,若氫氣球突然爆炸,爆炸后重物將(  )
A.動能先減少后增大,機械能不變
B.動能先減少后增大,機械能一直減少
C.動能一直增大,機械能不變
D.動能一直增大,機械能一直減少
16.(2025九下·樂清競賽)光從空氣中斜射到一塊水平透明玻璃板上,設入射角為α,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β。對于β與α的關系有如下說法:①β隨α的減小而增大②β隨α的增大而增大③當α≤30°時,β一定大于120°④當α≥30°時,β一定小于120°。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2025九下·樂清競賽) 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下:
①甲圖中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
②乙圖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兩圖在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比較上述三種情況下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種情況下,A、B在水平方向都不受摩擦力
B.三種情況下,A、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
C.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相等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但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18.(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4V ,定值電阻R =20Ω ,在S閉合的情況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電壓表時,電壓表有明顯示數
B.可以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量程為0.6A 的電流表
C.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3V0.5A ”的小燈的,小燈泡能正常發光
D.在a、b 兩點間接入一個5Ω 電阻,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0.64W
19.(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 滑片P從滑動變阻器R的a端向b端滑動,當滑片P滑動到 ab的中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是滑片在a端時的1.4倍,則電阻R的阻值為(  )
A.12Ω B. 14Ω
C.16Ω D.20Ω
20.(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圓柱形物體高2m,底面積200cm ,密度為 某人在河岸邊通過圖示滑輪裝置(滑輪、繩子質量和摩擦均不計)將該物體從水中以0.2m/s的速度勻速拉起,水面高度始終不變,人手中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400N,g取10N/kg,從圓柱體剛露出水面到繩子斷了經歷的時間是(  )
A.5s B.6s C.7s D.8s
21.(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A板質量可忽略不計,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無壓力作用在A板上時,滑片P恰好與電阻R的最上端接觸。E為電源, R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則:
(1)無壓力時,電壓表示數為   ;當用力F 向下壓彈簧印時,壓力F越大,電壓表示數   (填“越大”或“越小”)。
(2)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的過程中,彈簧甲的彈性勢能不斷   (填“增加”或“減少”)。
22.(2025九下·樂清競賽)甲、乙兩種質量相等的不同晶體,均勻加熱,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熱量的條件下,兩種晶體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兩種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相比較,Q甲   Q2(選填“>”、“<”或“=”);若要選擇一種液體作為散熱器中的冷卻液,應選擇液態   (選填“甲”或“乙”)。
23.(2025九下·樂清競賽)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如圖是小明同學設計的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兩次實驗情景,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   。
(2)在乙圖中,小明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之后,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
(3)實驗時把金屬盒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在以下幾個實驗中,所用研究方法與此方法相同的有____(填序號)。
A.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
B.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慢慢抽出,聽到罩內鬧鐘的鈴聲逐漸減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C.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大小、電阻大小的關系
D.探究動能大小相關因素實驗中,由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
24.(2025九下·樂清競賽)現有兩個電阻元件,其中一個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它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另一個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現根據圖甲所示電路圖對其中一個電阻元件R進行測試。
(1)根據圖甲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導線連接是錯誤的,該導線是   號線(填圖中序號)。電路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圖乙中所示   端(填“左”或“右”);
(2)電路圖連接正確后,測得其電流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值,測試數據如下表:
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U /V 080 1.00 1.20 1.40 1.60
I/A 2.40 2.90 3.30 3.60 3.80
①根據表中數據,判斷元件R可能是由上述哪類材料制成的    
②把定值電阻R 和元件接入如圖丙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電流表讀數為2.4A ,已知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2V ,此時定值電阻R 的電功率為   W;
③由表中數據規律推斷R。兩端電壓為1.80V 時,其中的電流為   A。
25.(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R為定值電阻,初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點,閉合開關S后滑片P在a、 b、 、 d、 點(a、 b、 、 d、 把滑動變阻器電阻四等分)電壓表、電流表讀數記錄如下表。請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計算:
P位置 a b   d  
I(A) 0 0 0.15 0.2 0.3
U(V) 3 3 1.5 1 0
(1)此電路 滑動變阻器某處發生斷路,若故障只發生在一個地方,則故障點位于   之間(填“ab”“bc” “cd”或“de”)。
(2)計算滑動變阻器 cd段的電阻值是多少    
(3)當P在d點時, R的電功率是多少    
26.(2025九下·樂清競賽)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p1為( 現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杠桿的A端,杠桿B端懸掛質量為1kg的乙物體,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p2為 已知: AO:AB =1:4, g取10N / kg。求:
(1)細繩對甲物體的拉力大小
(2)甲物體的底面積是多大
(3)若移動O點,使甲物體剛好離開地面,問:
27.(2025九下·樂清競賽)現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溶液,選擇適當的試劑將其轉化為相應的沉淀或固體,從而實現Cl-、SO2-、NO3的相互分離。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下列流程圖表示:
(1)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所用試劑、沉淀的化學式:
試劑1:     試劑3:     沉淀C:    
(2)寫出溶液a中所含有的陽離子   。
(3)恰當地控制試劑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   。
28.(2025九下·樂清競賽)已知草酸亞鐵晶體(相對分子質量為180)由Fe、C、O、H四種元素組成,晶體中含結晶水,晶體受熱易分解。某課外小組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來檢驗其分解產物。
(1)該裝置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填字母)   ,原因是   。
(2)改用正確裝置開始實驗,準確稱取18.0g 晶體加熱完全分解,B處變藍,C處生成白色沉淀,E處黑色粉末變 紅色固體。
①假設各裝置中的反應都是完全進行,反應后A試管中剩余固體7.2g,C 處生成白色沉淀10.0g,E 處生成紅色固體6.4g。寫出草酸亞鐵晶體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②若完全反應后在A處試管中有黑色固體粉末(混合物)產生,且質量少于7.2g,倒出時有燃燒現象。則該黑色固體粉末中引起燃燒的物質是   。
29.(2025九下·樂清競賽)氯離子插層鎂鋁水滑石 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材料,其在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H2O(氣體),現用下圖裝置進行試驗確定其化學式(固定裝置略去)。已知:濃硫酸不能吸收HCl氣體。
(1)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只通過測定裝置C、D的增重來確定X,則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按氣流方向,用接口字母a、b、 、d、 表示)。其中裝置 C的作用是   。裝置連接后,首先要進行的操作是   。
(3)加熱前先通過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反應開始后仍持續通入 的兩個作用是   、   。
(4) 完全分解后測得裝的C 增重3.65g、裝置D增重9.90g, 則X=   。
30.(2025九下·樂清競賽) 白磷 是磷的單質之一,易氧化,與鹵素單質反應生成鹵化磷。鹵化磷通常有三鹵化磷或五鹵化磷,五鹵化磷分子結構 (以 為例)如圖所示。上下兩個氯原子處于中間三個氯原子所構成平面 (三個氯原子形成等邊三角形,P原子處于三角形重心)的對稱位置,即該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
(1) 6.2g白磷在一定量氯氣中完全燃燒,白磷反應完全,生成 質量為13.75g,其余生成 反應所消耗的氯氣為   g。(已知相對分子質量:
(2)白磷和氯、溴反應,生成混合鹵化磷 且x為整數)。其中 有   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如果某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結構),該混合鹵化磷的分子式可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氣體麻醉劑的作用是使患者的意識、痛覺等各種感覺和神經反射暫時消失。
【解答】氣體麻醉劑的作用對象是人體的神經系統。氣體麻醉藥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廣泛和顯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識、痛覺等各種感覺和神經反射暫時消失,達到鎮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答案】A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脈支架是通過傳統的球囊擴張導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狹窄區,以防止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后再狹窄。
【解答】 冠脈循環是指血液由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流向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經冠狀靜脈流回心臟內部。由于心血管狹窄引起的冠心病已成為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冠脈支架介入性治療是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的新型方法,其技術要點是將動脈支架從血管植入冠狀動脈阻塞處,打開支架后,恢復血管暢通。簡單說支架未打開時候通過手腕或者大腿根的小動脈→用導管送到主動脈→冠狀動脈狹窄處,用球囊充氣打開支架擴張血管。所以X是主動脈。
故答案為:A。
3.【答案】C
【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土壤的污染與保護;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用礦物、空氣、水等做原料,經過化學加工精制而成,能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養料,被稱為化學肥料,簡稱化肥。
(2) 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
(3)汽車排氣管上裝有的“催化轉換器”能夠使有毒的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無毒的氮氣和二氧化碳。
(4)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
【解答】A、雖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長,但長期使用化肥往往會使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故說法錯誤。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適量食品添加劑,若過量,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危害,說法錯誤。
C、汽車排氣管上裝有的“催化轉換器”能夠使有毒的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無毒的氮氣和二氧化碳,說法正確。
D、 廢舊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應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處理,因為填埋會使得這些重金屬元素污染土壤或水資源,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4.【答案】B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對方程式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A中H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0價;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降低到0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B中Cl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1價和+5價,只有元素化合價升高。
C中H2S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0價;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降低到0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D中 FeCl3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從+3價降低到+2價;Fe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升高到+2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所以B反應的化合價變化情況不同于其他三條 。
故答案為:B
5.【答案】D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若a的質量大于c,則b的質量一定小于d ,故A正確
B、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a、b、c、d都是化合物時,該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3NO2+2H2O═2HNO3+NO,故B正確。
C、若a、c為單質,b、d為化合物,則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C正確。
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若c、d為鹽和水,該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6.【答案】C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2)碳酸鹽與酸反應會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
(3)大部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個別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4)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氫鈉是鹽,但溶液成酸性;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碳酸鈉溶液成堿性。
【解答】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物質是四氧化三鐵,故說法錯誤。
B、某難溶白色固體中加入過量的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固體肯定是難溶于水的碳酸鹽,如碳酸鈣、碳酸鋇等,但不一定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大理石,故說法錯誤。
C、如果某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溫時是不會有晶體析出的,如氫氧化鈣,故說法正確。
D、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7.【答案】B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解答】A、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有催化劑反應速率快一些,反應需要時間短,沒有催化劑反應速率慢一些,反應需要時間長,但是最終生成氧氣質量相等,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B、鐵和鋅反應的質量相等時,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多,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C、向一定質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后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D、向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酸性減弱,pH升高,恰好完全反應時pH=7,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溶液顯堿性,pH大于7,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故答案為:B。
8.【答案】D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1)因為制取氮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蒸餾瓶內氣體膨脹,壓強會增大,使長頸漏斗中的液體不容易滴下。
(2)冰鹽是用來降低氣體的溫度的,起凝作用。
(3)放熱反應只要達到反應溫度后就不需要加熱了。
(4)氮氣的密度與空氣相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解答】A、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NaNO2飽和溶液容易滴下,因為該反應放熱,蒸餾瓶內壓強會增大,不用導管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不能滴入蒸餾瓶中,說法正確。
B、 裝置中B中裝有“冰鹽”,可起到冷凝水蒸氣的作用,從而能保證經過干燥管后得到干燥的氮氣,說法正確。
C、因為該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反應到一定程度 ,應移去酒精燈以防反應物溫度過高而沖出 ,說法正確。
D、因為氮氣的密度與空氣相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9.【答案】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先后發生的反應為①K2SO3+HCl═KHSO3+KCl,
②KHSO3+HCl═KCl+H2O+SO2↑,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先后發生的反應為①K2SO3+HCl═KHSO3+KCl,
②KHSO3+HCl═KCl+H2O+SO2↑,則一開始亞硫酸根的數目逐漸減小至0; 亞硫酸氫根的數目先逐漸增加,后逐漸減小減小至0;反應前后鉀離子的數目不變;氯離子的數目從0開始逐漸增加, 則 。
故答案為:C。
10.【答案】A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活塞最終停在容器體積的2處,可知反應后剩余的氣體是氫氣或氧氣,即原來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為3體積,后來變為2體積,即減少了1體積,所以反應原混合氣體的進行解答。
【解答】②當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8:1時,即氫氣有16體積,氧氣有2體積,根據化學方程式,2體積氧氣消耗4體積氫氣,剩余12體積氣體,與左邊氣體體積相同,活塞最終停在中央,符合題意;
③當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7時,即氫氣有4體積,氧氣有14體積,根據化學方程式,4體積氫氣消耗2體積氧氣,最終剩余12體積氣體,與左邊氣體體積相同,活塞最終停在中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s-t圖像相交表示相遇,圖像斜率表示速度。
【解答】A.開始運動時,B在A前方,AB同時開始運動,11時刻,兩車相遇,由圖像可知,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A車總比B車快,故A不符合題意;
B.開始運動時,B在A前方,AB同時開始運動,r1時刻,兩車相遇,t1時刻后,A車在B車前方,故B不符合題意;
C.t1時刻,A車追上B車,A、B兩車相遇,故C符合題意;
D.由圖像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A車速度大于B車速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2.【答案】D
【知識點】分子間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雖然彼此相互隔開,卻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間的引力,像一只只無形的手,將分子與分子聚集在一起,構成各種固體和液體的。不但物體內部的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兩個物體接觸面上的分子之間同樣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答】A、 甲圖磁鐵能吸引許多小鐵屑是因為磁體磁性,不符合題意。
B、乙圖擠掉空氣后吸盤能吊起重物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不符合題意。
C、丙圖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與分子間的吸引力無關,不符合題意。
D、刺破細線上側的肥皂膜,會看到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慣性;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水沖出時給灰塵一個力,改變了灰塵的運動狀態而脫離衣服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靜電具有吸附輕小物質的特點。
(4)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與質量有關。
【解答】A、用木棒捶打衣服,水從衣服的纖維中沖出,水給塵土一個力,塵土改變了原來的運動狀態而塵土脫離衣服,衣服變干凈,故說法錯誤。
B、兩只完全相同的行李箱,分別受到兩個大小相同的推力的作用,如果推力的方向不相同或者作用點不相同,推力對行李箱的作用效果也會不相同,故說法錯誤。
C、電腦顯示器在工作時,產生了大量靜電,可以吸引輕小的灰塵,故說法正確。
D “船小好調頭”是指船的質量小,慣性就小,就越容易改變所處的運動狀態,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14.【答案】B
【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磁場和磁感線;右手螺旋定則
【解析】【分析】(1)科學上規定,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電子運動的方向與我們規定的電流方向恰好相反。
(2)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和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則(也叫安培定則)來判定。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北極。右手螺旋定則也
可以用來判斷直線電流的磁場方向,只是需讓大拇指指向電流方向,四指彎曲的方向就是直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
(3)科學上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其所處點的磁場方向
【解答】 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 ,則電流方向從右到左,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下方的磁場方向是向外的(可以當做是N極),所以小磁針的N極會向外偏轉,故說法A錯誤,B正確。
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 ,則電流方向從做到右,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下方的磁場方向是向內的,所以小磁針的N極會向內偏轉,故C、D說法均錯誤。
故答案為:B
15.【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1)一切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2)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之和稱為機械能。大量事實表明,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量就保持不變,或者說,機械能守恒。
【解答】在氫氣球爆炸前, 重物勻速升空 ,此時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當氫氣球爆炸后, 此時受到的浮力遠小于重力,重力會阻礙物體繼續向上運動,所以物體將向上做減速運動,動能較少,重力勢能增加;當達到最高處時,動能為0,重力勢能達到最大;之后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動能逐漸增加,重力勢能減小;因為不考慮空氣阻力的變化,所以這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始終保持不變,所以A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16.【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規律: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下:
由圖知,當 α 減小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會減小,所以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都會靠近法線,此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會增大;當a增大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會增大,所以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都會遠離法線,此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會減小,所以①說法正確,②說法錯誤。
當 α =30°時,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為30°,所以反射光線與玻璃表面的夾角是90°-30°=60°;而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30°但大于0°,因此折射光線與玻璃面的夾角大于60°但小于90°,所以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大于60°+60°=120°,當α<30° 時更是如此,所以③說法正確,
由上面已知,當 α =30°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 β 大于120°,故④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17.【答案】C
【知識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有可能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本題中分別對三個圖中的物體A、B 進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甲圖中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與地面之間也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
乙圖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物體相對于地面向右運動,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
丙圖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物體相對于地面向右運動,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
故答案為:C。
18.【答案】C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可以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的內阻很小、在電路中相當于導線,使用時與被測電路元件串聯;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和額定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串聯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串聯電阻的阻值,從而判斷燈泡能否正常發光。
【解答】A.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合適的電壓表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此時電壓表相當于測電源電壓,則電壓表的示數約等于電源電壓,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若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電流表,電路中電流為
所以電流表不會損壞,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3V 0.5A”的小燈泡,根據可知,燈泡電阻
串聯時電路中的電流
所以燈泡不能正常發光,C錯誤,符合題意;
D.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5Ω的電阻,總功率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答案】B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的一半電阻分別與R1和Rx串聯后在并聯,當滑片在端時,R1與R2串聯后再與Rx并聯,結合歐姆定律分析。
【解答】設電源電壓為U,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的一半電阻分別與R1和Rx串聯后在并聯,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在端時,R1與R2串聯后再與Rx并聯,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是滑片在端時的1.4倍,由此可得
代入數據
解得

其中不符合題意,舍去,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0.【答案】A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選求出物體的體積,根據公式m=ρV求出物體的質量,進一步求出物體的重力,繩子被拉斷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減去繩子的最大拉力,根據浮力公式進一步求出繩子被拉斷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已知物體的底面積,再求出物體浸入水中的長度,從而求出物體上升的高度,進一步求出繩子被拉斷所用的時間。
【解答】物體的重力為
滑輪、繩子質量和摩擦均不計,動滑輪對物體的拉力不得超過800N,則當浮力
繩子會斷,設此時物體在水中高度為h,由得
解得,,從圓柱體剛露出水面到繩子斷了經歷的時間是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1.【答案】(1)0;越大
(2)增加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勢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壓力F越大時,滑片下移,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 ,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
【解答】(1)無壓力時,滑片P恰好與電阻R的最上端接觸,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因此電壓表示數為0。當用力向下壓彈簧印時,壓力越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越小,由于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
(2)用力向下壓彈簧甲的過程中,壓力對彈簧做功,彈簧的彈性形變增大,機械能轉化成彈性勢能,彈簧甲的彈性勢能不斷增大。
22.【答案】<;甲
【知識點】比熱容
【解析】【分析】當熱源相同的情況下,物體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與加熱的時間有關。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多的,比熱較大;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少的,比熱較小。
【解答】甲、乙質量相等,因為甲晶體與乙晶體的熔點不相同,雖然甲的熔點要高于乙的熔點,但甲晶體在熔化過程所用時間比乙熔化過程所用時間短,所以可知兩種晶體熔化過程中Q甲<Q乙。由圖形可知當甲乙兩種晶體熔化為液體后,吸收相同的熱量時,甲升高的溫度少,所以甲的比熱容比乙的比熱容大,更適合做散熱器中的冷卻液。
23.【答案】(1)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2)不變;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3)D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甲、乙兩圖都是水,橡皮膜所處的深度不同,所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據此得出結論; 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要探究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保持橡皮膜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 ; 知道轉換法在實驗中的應用: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
【解答】(1)甲、乙兩次實驗,液體都是水,深度各不相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不同,故可得出: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2)在同一高度,物體受到的液體壓強相同,所以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改變了液體的密度,所以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3)實驗中把金屬盒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液體的壓強的大小,這里用到了轉換法;
A.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A不符合題意。
B.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慢慢抽出,聽到罩內鬧鐘的鈴聲逐漸減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運用了科學推理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大小、電阻大小的關系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C不符合題意。
D.探究動能大小相關因素實驗中,由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運用了轉換法,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4.【答案】(1)④;右
(2)金屬材料;2.88;3.9
【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歐姆定律結合表格數據得出元件R0阻值的變化,然后判斷其材料 ;由電路圖可知,R0、R串聯,先由表格得出2.4A時電阻R0兩端的電壓,再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R兩端的電壓,再利用P=UI求出此時電阻R的電功率。【解答】(1)由電路圖可知,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接在兩端,如圖乙,滑動變阻器和并聯了,電壓表串聯在了電路中,其中有一根導線連接是錯誤的,該導線是④號線,正確的接法如圖
電路開關閉合前,為了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阻值最大處,即應滑到最右端。
(2)①根據表中數據可得,第一個的值
第二個的值
第三個R0的值
第四個的值
第五個的值
由以上計算可以判斷,元件可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它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把定值電阻和元件接入如圖丙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電流表讀數為,此時R0兩端的電壓為0.8V,已知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電阻的電功率為
③由表中數據規律可知,電壓每增加0.2V,電流的增加量遞減0.1A,由此推斷兩端電壓為時,通過其中的電流為3.9A。
25.【答案】(1)bc
(2)5Ω
(3)0.4W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首先對電路進行分析,明確電阻的連接關系及電流表、電壓表的測量位置。然后根據滑片在不同位置時的電路關系,根據歐姆定律、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分別得到兩種情況下各電阻阻值和消耗的電功率。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滑片P在a、b處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電壓表有示數,電壓表的示數等于電源電壓,說明此時電路斷路,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當滑片在c點時,電路中有電流,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壓表示數減小,因此故障點在c點。
(2)當滑片在c點時, Rce的電阻
當滑片在d點時, Rde的電阻
、、、、把滑動變阻器電阻四等分可知,滑動變阻器段的電阻值是
(3)當滑片在d點時,R0兩端的電壓
當P在d點時,的電功率是
26.【答案】(1)乙物體的重力
由可知,,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則細繩對A端的拉力
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細繩對甲的拉力也為30N。
(2)甲對地面的壓力減少了30N,根據可得
解得,甲物體的底面積
(3)甲物體的重力
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甲對地面的壓力為0,A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40N,設此時的支點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所以
由圖可知,若移動點,使甲物體剛好離開地面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公式計算乙物體的重力,已知AO:AB=1:4,則OA:OB=1: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LOA=G乙LOB,檢查計算細繩對A端的拉力,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可知細繩對甲的拉力;
(2)甲對地面的壓力的減少量等于細繩對甲的拉力,根據F=pS可得ΔF=F1-F2=p1S-p2S,代入數據解方程可得甲物體的底面積;
(3)根據F=pS計算甲的重力,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甲對地面的壓力為0,A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兩力臂之比,進一步計算AO:AB的值。
27.【答案】(1)Ba(NO3)2;Na2CO3;BaCO3、Ag2CO3
(2)Na+、Ba2+
(3)逐滴加入稀硝酸至溶液pH=7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銀離子和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也會和硫酸根離子生成微溶的硫酸銀;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硝酸根離子沒有沉淀生成,先加硝酸鋇再加硝酸銀;因為加入含有銀離子和鋇離子的溶液都是過量的,所以還需要加入碳酸鈉,除去兩者,過濾后加入稀硝酸除去過量碳酸鈉,得到的硝酸鈉的溶液,蒸發結晶得到硝酸鈉晶體。故實現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的相互分離,且不引入雜質離子,加入物質的順序為硝酸鋇、硝酸銀、碳酸鈉、稀硝酸。
【解答】(1)由分析得,試劑1:硝酸鋇Ba(NO3)2;試劑3:Na2CO3;沉淀C:碳酸鋇BaCO3、碳酸銀Ag2CO3。
(2)溶液a中含有的陽離子為不反應的鈉離子Na+、過量的鋇離子Ba2+。
(3)當稀硝酸和碳酸鈉恰好反應時,溶液顯中性,故恰當地控制試劑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逐滴加入稀硝酸至溶液pH=7。
28.【答案】(1)A;固體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鐵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操作的步驟分析判斷,注意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卻回流,使試管破裂; 根據反應現象判斷物質的種類。
【解答】(1)由于加熱固體時會產生水蒸氣,水蒸氣冷凝導流可能會炸裂試管,故最不合理的部分是A,原因是固體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①改用正確裝置,實驗開始后,B處變藍色,說明草酸亞鐵晶體中有結晶水;C處有白色沉淀,E處部分黑色粉末變為紅色,說明草酸亞鐵分解產生:CO、CO2,
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根據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2.8g,
則生成水的質量為:18.0g-7.2g-4.4g-2.8g=3.6g,由此可知7.2g為氧化亞鐵,反應中草酸亞鐵晶體、氧化亞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的分子個數比為:,所以草酸亞鐵晶體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考慮“黑色固體混合物粉末”,應是Fe與FeO的混合,燃燒現象應是溫度較高時Fe的燃燒情況。
29.【答案】(1)
(2)a→e→d→b;吸收HCl氣體;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將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帶入裝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產生倒吸
(4)3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Mg2Al(OH)6Cl xH2O]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水蒸氣,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書寫方程式;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HCl;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X的值。
【解答】(1)根據題給信息:[Mg2Al(OH)6Cl xH2O]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HCl氣體,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HCl;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讓氣體與溶液充分接觸反應,故其連接順序是a→e→d→b;連接好裝置后首先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影響測量結果;
(3)因為加熱后的裝置中含有殘留的HCl和水蒸氣,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
(4)根據題意可得:
x=3。
30.【答案】(1)17.75
(2)2;PCl3Br2或者PCl2Br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答;根據x的取值及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結構來分析混合鹵化磷解答。
【解答】(1)設反應所消耗的氯氣的質量為x,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改變,可得:
a:c=2:1
則:
x=17.75g;
(2)由題中信息可知,PCl5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故PC14Br有2種同的空間結構;根據PCl5的結構可知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混合鹵化磷有三種不同結構,混合鹵化磷可能為PCl3Br2或PCl2Br3。
1 / 1浙江省樂清中學保送生考試科學試卷
1.(2025九下·樂清競賽)手術前通常麻醉劑是以氣體的形式通過蓋著鼻子和嘴巴的面罩傳輸給病人。氣體麻醉劑的作用對象是人體的(  )。
A.消化系統 B.神經系統 C.呼吸系統 D.循環系統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 氣體麻醉劑的作用是使患者的意識、痛覺等各種感覺和神經反射暫時消失。
【解答】氣體麻醉劑的作用對象是人體的神經系統。氣體麻醉藥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廣泛和顯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識、痛覺等各種感覺和神經反射暫時消失,達到鎮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2025九下·樂清競賽)心血管狹窄引起的冠心病已經成為危及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如圖所示,冠脈支架介入性治療方法因其創傷小、效果好,成為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的新型方法。手術時,支架置入心臟的路線是小動脈—X—冠狀動脈,其中X是(  )
A.主動脈 B.肺動脈 C.上腔靜脈 D.小靜脈
【答案】A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
【解析】【分析】“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冠脈支架是通過傳統的球囊擴張導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狹窄區,以防止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后再狹窄。
【解答】 冠脈循環是指血液由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流向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經冠狀靜脈流回心臟內部。由于心血管狹窄引起的冠心病已成為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冠脈支架介入性治療是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的新型方法,其技術要點是將動脈支架從血管植入冠狀動脈阻塞處,打開支架后,恢復血管暢通。簡單說支架未打開時候通過手腕或者大腿根的小動脈→用導管送到主動脈→冠狀動脈狹窄處,用球囊充氣打開支架擴張血管。所以X是主動脈。
故答案為:A。
3.(2025九下·樂清競賽)化學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下說法或應用正確的是:(  )
A.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劑
C.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化器”是為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D.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并填埋處理
【答案】C
【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土壤的污染與保護;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用礦物、空氣、水等做原料,經過化學加工精制而成,能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養料,被稱為化學肥料,簡稱化肥。
(2) 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
(3)汽車排氣管上裝有的“催化轉換器”能夠使有毒的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無毒的氮氣和二氧化碳。
(4)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
【解答】A、雖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長,但長期使用化肥往往會使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故說法錯誤。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適量食品添加劑,若過量,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危害,說法錯誤。
C、汽車排氣管上裝有的“催化轉換器”能夠使有毒的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無毒的氮氣和二氧化碳,說法正確。
D、 廢舊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應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處理,因為填埋會使得這些重金屬元素污染土壤或水資源,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4.(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四個反應中,其中一條反應的化合價變化情況不同于其他三條,這條反應是(  )
A.HCl+HClO=Cl2↑+H2O B.6KOH+3Cl2=KClO3+5KClO+3H2O
C.2H2S+SO2=3S↓+2H2O D.2FeCl3+Fe=3FeCl2
【答案】B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對方程式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A中H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0價;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降低到0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B中Cl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1價和+5價,只有元素化合價升高。
C中H2S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0價;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降低到0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D中 FeCl3中鐵元素的化合價從+3價降低到+2價;Fe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升高到+2價,既有元素化合價升高,也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所以B反應的化合價變化情況不同于其他三條 。
故答案為:B
5.(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關于化學反應a+b=c+d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若a的質量大于c,則b的質量一定小于d
B.a、b、c、d都是化合物時,該化學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若a、c為單質,b、d為化合物時,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若c,d為鹽和水時,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答案】D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若a的質量大于c,則b的質量一定小于d ,故A正確
B、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a、b、c、d都是化合物時,該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3NO2+2H2O═2HNO3+NO,故B正確。
C、若a、c為單質,b、d為化合物,則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C正確。
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若c、d為鹽和水,該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6.(2025九下·樂清競賽)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通過實驗現象獲得證據,從而歸納出相關結論是科學上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關于實驗現象或結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物質是氧化鐵
B.某難溶白色固體中加入過量的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固體肯定是大理石
C.降溫時,飽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體
D.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答案】C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2)碳酸鹽與酸反應會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氣體。
(3)大部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個別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4)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氫鈉是鹽,但溶液成酸性;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碳酸鈉溶液成堿性。
【解答】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物質是四氧化三鐵,故說法錯誤。
B、某難溶白色固體中加入過量的鹽酸,能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固體肯定是難溶于水的碳酸鹽,如碳酸鈣、碳酸鋇等,但不一定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大理石,故說法錯誤。
C、如果某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溫時是不會有晶體析出的,如氫氧化鈣,故說法正確。
D、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則該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7.(2025九下·樂清競賽)下列圖象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
A.圖表示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催化劑條件下制氧氣
B.圖表示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逐漸加入等質量鋅粉和鐵粉
C.圖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D.圖表示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不斷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
【答案】B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解答】A、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有催化劑反應速率快一些,反應需要時間短,沒有催化劑反應速率慢一些,反應需要時間長,但是最終生成氧氣質量相等,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B、鐵和鋅反應的質量相等時,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多,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C、向一定質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先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后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D、向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進行,溶液酸性減弱,pH升高,恰好完全反應時pH=7,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溶液顯堿性,pH大于7,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
故答案為:B。
8.(2025九下·樂清競賽)實驗室常用飽和亞硝酸鈉與氯化銨溶液反應制取純凈的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 = NaCl+N2↑+2H2O(此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NaNO2飽和溶液容易滴下
B.裝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冷凝氣體
C.反應到一定程度,應移去酒精燈,以防止反應物溫度過高而沖出
D.可用排空氣法收集到純凈的氮氣
【答案】D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分析】(1)因為制取氮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蒸餾瓶內氣體膨脹,壓強會增大,使長頸漏斗中的液體不容易滴下。
(2)冰鹽是用來降低氣體的溫度的,起凝作用。
(3)放熱反應只要達到反應溫度后就不需要加熱了。
(4)氮氣的密度與空氣相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解答】A、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NaNO2飽和溶液容易滴下,因為該反應放熱,蒸餾瓶內壓強會增大,不用導管時長頸漏斗內的液體不能滴入蒸餾瓶中,說法正確。
B、 裝置中B中裝有“冰鹽”,可起到冷凝水蒸氣的作用,從而能保證經過干燥管后得到干燥的氮氣,說法正確。
C、因為該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反應到一定程度 ,應移去酒精燈以防反應物溫度過高而沖出 ,說法正確。
D、因為氮氣的密度與空氣相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D
9.(2025九下·樂清競賽)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假設產生的氣體全部溢出)。隨著鹽酸加入,溶液中離子數目也相應地發生變化。(提示:先后發生的反應為: 。如圖所示,四條曲線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是 (  )
A.a: Cl-; b: HSO3; c: SO3; d:K+
B.
C.
D.a:K+; b: HSO;; c: Cl-; d: SO;
【答案】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先后發生的反應為①K2SO3+HCl═KHSO3+KCl,
②KHSO3+HCl═KCl+H2O+SO2↑,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向一定量的K2SO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先后發生的反應為①K2SO3+HCl═KHSO3+KCl,
②KHSO3+HCl═KCl+H2O+SO2↑,則一開始亞硫酸根的數目逐漸減小至0; 亞硫酸氫根的數目先逐漸增加,后逐漸減小減小至0;反應前后鉀離子的數目不變;氯離子的數目從0開始逐漸增加, 則 。
故答案為:C。
10.(2025九下·樂清競賽)已知在相同的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它們的分子數之比。如圖所示,帶有均勻刻度的密封容器有一個理想活塞(無摩擦且密封性良好,活塞及電熱絲體積忽略不計)。在常溫下,開始在刻度 12cm的位置,活塞左室為空氣,右室為O2和H2的混合氣體。用電火花點燃右室氣體時,活塞被推向左邊,逐漸恢復到常溫下的溫度時活塞又逐漸向右滑動,最終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處,液體體積忽略不計,則原O2與H2的混合氣體中,O2與H2白的體積比可能是①8:1; ②1:8; ③7:2; ④1:17; ⑤2:1中的哪種組合(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⑤
【答案】A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活塞最終停在容器體積的2處,可知反應后剩余的氣體是氫氣或氧氣,即原來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為3體積,后來變為2體積,即減少了1體積,所以反應原混合氣體的進行解答。
【解答】②當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8:1時,即氫氣有16體積,氧氣有2體積,根據化學方程式,2體積氧氣消耗4體積氫氣,剩余12體積氣體,與左邊氣體體積相同,活塞最終停在中央,符合題意;
③當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7時,即氫氣有4體積,氧氣有14體積,根據化學方程式,4體積氫氣消耗2體積氧氣,最終剩余12體積氣體,與左邊氣體體積相同,活塞最終停在中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1.(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是A、B兩輛車做直線運動的路程一時間圖像,則(  )
A.運動過程中,
B.在運動過程中,A車總在 B 車前方
C.時刻,A、B兩車相遇
D.t1 時刻,A、B兩車速度相等
【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s-t圖像相交表示相遇,圖像斜率表示速度。
【解答】A.開始運動時,B在A前方,AB同時開始運動,11時刻,兩車相遇,由圖像可知,兩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A車總比B車快,故A不符合題意;
B.開始運動時,B在A前方,AB同時開始運動,r1時刻,兩車相遇,t1時刻后,A車在B車前方,故B不符合題意;
C.t1時刻,A車追上B車,A、B兩車相遇,故C符合題意;
D.由圖像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A車速度大于B車速度,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2.(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實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間有吸引力的是(  )
A.甲圖磁鐵能吸引許多小鐵屑
B.乙圖擠掉空氣后吸盤能吊起重物
C.丙圖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D.丁圖刺破細線上側的肥皂膜,看到細線如圖變化
【答案】D
【知識點】分子間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雖然彼此相互隔開,卻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間的引力,像一只只無形的手,將分子與分子聚集在一起,構成各種固體和液體的。不但物體內部的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兩個物體接觸面上的分子之間同樣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答】A、 甲圖磁鐵能吸引許多小鐵屑是因為磁體磁性,不符合題意。
B、乙圖擠掉空氣后吸盤能吊起重物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不符合題意。
C、丙圖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與分子間的吸引力無關,不符合題意。
D、刺破細線上側的肥皂膜,會看到另一側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2025九下·樂清競賽)根據所學的科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們在河邊洗衣服時,用木棒捶打衣服的主要目的是迫使衣服突然運動起來,衣服上的灰塵因為慣性仍然靜止,從而使灰塵脫離衣服。
B.兩只完全相同的行李箱,分別受到兩個大小相同的推力的作用,推力對行李箱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電腦顯示屏表面比它下面的電腦桌面有更多的灰塵是因為顯示屏工作時表面帶電,容易吸附灰塵。
D.“船小好調頭”是指船的速度小,改變船的運動方向需要的力小。
【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慣性;物體帶電情況的判斷
【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水沖出時給灰塵一個力,改變了灰塵的運動狀態而脫離衣服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靜電具有吸附輕小物質的特點。
(4)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與質量有關。
【解答】A、用木棒捶打衣服,水從衣服的纖維中沖出,水給塵土一個力,塵土改變了原來的運動狀態而塵土脫離衣服,衣服變干凈,故說法錯誤。
B、兩只完全相同的行李箱,分別受到兩個大小相同的推力的作用,如果推力的方向不相同或者作用點不相同,推力對行李箱的作用效果也會不相同,故說法錯誤。
C、電腦顯示器在工作時,產生了大量靜電,可以吸引輕小的灰塵,故說法正確。
D “船小好調頭”是指船的質量小,慣性就小,就越容易改變所處的運動狀態,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C
14.(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虛線是由一電子槍打出的南北方向的電子運動軌跡,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以下關于電子槍的位置和磁針偏轉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磁針N極向紙里偏轉
B.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
C.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磁針N極向紙外偏轉
D.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磁針N極向不偏轉
【答案】B
【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磁場和磁感線;右手螺旋定則
【解析】【分析】(1)科學上規定,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電子運動的方向與我們規定的電流方向恰好相反。
(2)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和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則(也叫安培定則)來判定。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北極。右手螺旋定則也
可以用來判斷直線電流的磁場方向,只是需讓大拇指指向電流方向,四指彎曲的方向就是直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
(3)科學上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其所處點的磁場方向
【解答】 若電子槍在圖示左側 ,則電流方向從右到左,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下方的磁場方向是向外的(可以當做是N極),所以小磁針的N極會向外偏轉,故說法A錯誤,B正確。
若電子槍在圖示右側 ,則電流方向從做到右,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流下方的磁場方向是向內的,所以小磁針的N極會向內偏轉,故C、D說法均錯誤。
故答案為:B
15.(2025九下·樂清競賽)氫氣球下面吊著一個重物勻速升空,忽略空氣阻力,若氫氣球突然爆炸,爆炸后重物將(  )
A.動能先減少后增大,機械能不變
B.動能先減少后增大,機械能一直減少
C.動能一直增大,機械能不變
D.動能一直增大,機械能一直減少
【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解析】【分析】(1)一切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2)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之和稱為機械能。大量事實表明,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量就保持不變,或者說,機械能守恒。
【解答】在氫氣球爆炸前, 重物勻速升空 ,此時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當氫氣球爆炸后, 此時受到的浮力遠小于重力,重力會阻礙物體繼續向上運動,所以物體將向上做減速運動,動能較少,重力勢能增加;當達到最高處時,動能為0,重力勢能達到最大;之后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動能逐漸增加,重力勢能減小;因為不考慮空氣阻力的變化,所以這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始終保持不變,所以A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16.(2025九下·樂清競賽)光從空氣中斜射到一塊水平透明玻璃板上,設入射角為α,反射光線跟折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β。對于β與α的關系有如下說法:①β隨α的減小而增大②β隨α的增大而增大③當α≤30°時,β一定大于120°④當α≥30°時,β一定小于120°。上述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規律: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根據題意畫出光路圖如下:
由圖知,當 α 減小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會減小,所以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都會靠近法線,此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會增大;當a增大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會增大,所以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都會遠離法線,此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會減小,所以①說法正確,②說法錯誤。
當 α =30°時,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為30°,所以反射光線與玻璃表面的夾角是90°-30°=60°;而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30°但大于0°,因此折射光線與玻璃面的夾角大于60°但小于90°,所以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大于60°+60°=120°,當α<30° 時更是如此,所以③說法正確,
由上面已知,當 α =30°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 β 大于120°,故④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17.(2025九下·樂清競賽) 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下:
①甲圖中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
②乙圖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兩圖在水平恒力F 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比較上述三種情況下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種情況下,A、B在水平方向都不受摩擦力
B.三種情況下,A、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
C.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且摩擦力大小相等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②、③中B在水平方向都受摩擦力但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答案】C
【知識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有可能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本題中分別對三個圖中的物體A、B 進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甲圖中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與地面之間也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
乙圖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物體相對于地面向右運動,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
丙圖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體上,A、B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沒有摩擦力,B物體相對于地面向右運動,因此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F。
故答案為:C。
18.(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4V ,定值電阻R =20Ω ,在S閉合的情況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電壓表時,電壓表有明顯示數
B.可以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量程為0.6A 的電流表
C.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3V0.5A ”的小燈的,小燈泡能正常發光
D.在a、b 兩點間接入一個5Ω 電阻,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0.64W
【答案】C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可以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的內阻很小、在電路中相當于導線,使用時與被測電路元件串聯;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壓和額定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串聯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串聯電阻的阻值,從而判斷燈泡能否正常發光。
【解答】A.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合適的電壓表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此時電壓表相當于測電源電壓,則電壓表的示數約等于電源電壓,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若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電流表,電路中電流為
所以電流表不會損壞,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3V 0.5A”的小燈泡,根據可知,燈泡電阻
串聯時電路中的電流
所以燈泡不能正常發光,C錯誤,符合題意;
D.在a、b兩點間接入一個5Ω的電阻,總功率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 滑片P從滑動變阻器R的a端向b端滑動,當滑片P滑動到 ab的中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是滑片在a端時的1.4倍,則電阻R的阻值為(  )
A.12Ω B. 14Ω
C.16Ω D.20Ω
【答案】B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的一半電阻分別與R1和Rx串聯后在并聯,當滑片在端時,R1與R2串聯后再與Rx并聯,結合歐姆定律分析。
【解答】設電源電壓為U,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的一半電阻分別與R1和Rx串聯后在并聯,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在端時,R1與R2串聯后再與Rx并聯,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P滑動到ab的中點時,電流表的示數是滑片在端時的1.4倍,由此可得
代入數據
解得

其中不符合題意,舍去,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0.(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圓柱形物體高2m,底面積200cm ,密度為 某人在河岸邊通過圖示滑輪裝置(滑輪、繩子質量和摩擦均不計)將該物體從水中以0.2m/s的速度勻速拉起,水面高度始終不變,人手中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400N,g取10N/kg,從圓柱體剛露出水面到繩子斷了經歷的時間是(  )
A.5s B.6s C.7s D.8s
【答案】A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選求出物體的體積,根據公式m=ρV求出物體的質量,進一步求出物體的重力,繩子被拉斷時物體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減去繩子的最大拉力,根據浮力公式進一步求出繩子被拉斷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已知物體的底面積,再求出物體浸入水中的長度,從而求出物體上升的高度,進一步求出繩子被拉斷所用的時間。
【解答】物體的重力為
滑輪、繩子質量和摩擦均不計,動滑輪對物體的拉力不得超過800N,則當浮力
繩子會斷,設此時物體在水中高度為h,由得
解得,,從圓柱體剛露出水面到繩子斷了經歷的時間是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1.(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A板質量可忽略不計,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無壓力作用在A板上時,滑片P恰好與電阻R的最上端接觸。E為電源, R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則:
(1)無壓力時,電壓表示數為   ;當用力F 向下壓彈簧印時,壓力F越大,電壓表示數   (填“越大”或“越小”)。
(2)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的過程中,彈簧甲的彈性勢能不斷   (填“增加”或“減少”)。
【答案】(1)0;越大
(2)增加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勢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壓力F越大時,滑片下移,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 ,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
【解答】(1)無壓力時,滑片P恰好與電阻R的最上端接觸,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因此電壓表示數為0。當用力向下壓彈簧印時,壓力越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越小,由于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示數越大。
(2)用力向下壓彈簧甲的過程中,壓力對彈簧做功,彈簧的彈性形變增大,機械能轉化成彈性勢能,彈簧甲的彈性勢能不斷增大。
22.(2025九下·樂清競賽)甲、乙兩種質量相等的不同晶體,均勻加熱,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熱量的條件下,兩種晶體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兩種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相比較,Q甲   Q2(選填“>”、“<”或“=”);若要選擇一種液體作為散熱器中的冷卻液,應選擇液態   (選填“甲”或“乙”)。
【答案】<;甲
【知識點】比熱容
【解析】【分析】當熱源相同的情況下,物體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與加熱的時間有關。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多的,比熱較大;吸收(或放出)熱量較少的,比熱較小。
【解答】甲、乙質量相等,因為甲晶體與乙晶體的熔點不相同,雖然甲的熔點要高于乙的熔點,但甲晶體在熔化過程所用時間比乙熔化過程所用時間短,所以可知兩種晶體熔化過程中Q甲<Q乙。由圖形可知當甲乙兩種晶體熔化為液體后,吸收相同的熱量時,甲升高的溫度少,所以甲的比熱容比乙的比熱容大,更適合做散熱器中的冷卻液。
23.(2025九下·樂清競賽)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如圖是小明同學設計的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兩次實驗情景,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   。
(2)在乙圖中,小明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之后,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
(3)實驗時把金屬盒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在以下幾個實驗中,所用研究方法與此方法相同的有____(填序號)。
A.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
B.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慢慢抽出,聽到罩內鬧鐘的鈴聲逐漸減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C.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大小、電阻大小的關系
D.探究動能大小相關因素實驗中,由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
【答案】(1)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2)不變;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3)D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甲、乙兩圖都是水,橡皮膜所處的深度不同,所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據此得出結論; 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要探究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保持橡皮膜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 ; 知道轉換法在實驗中的應用: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
【解答】(1)甲、乙兩次實驗,液體都是水,深度各不相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不同,故可得出:液體密度相同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2)在同一高度,物體受到的液體壓強相同,所以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發現U型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改變了液體的密度,所以小明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3)實驗中把金屬盒放入液體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液體的壓強的大小,這里用到了轉換法;
A.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A不符合題意。
B.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慢慢抽出,聽到罩內鬧鐘的鈴聲逐漸減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運用了科學推理法,故B不符合題意。
C.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大小、電阻大小的關系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C不符合題意。
D.探究動能大小相關因素實驗中,由木塊移動距離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運用了轉換法,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4.(2025九下·樂清競賽)現有兩個電阻元件,其中一個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它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另一個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其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現根據圖甲所示電路圖對其中一個電阻元件R進行測試。
(1)根據圖甲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導線連接是錯誤的,該導線是   號線(填圖中序號)。電路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圖乙中所示   端(填“左”或“右”);
(2)電路圖連接正確后,測得其電流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值,測試數據如下表:
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U /V 080 1.00 1.20 1.40 1.60
I/A 2.40 2.90 3.30 3.60 3.80
①根據表中數據,判斷元件R可能是由上述哪類材料制成的    
②把定值電阻R 和元件接入如圖丙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電流表讀數為2.4A ,已知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2V ,此時定值電阻R 的電功率為   W;
③由表中數據規律推斷R。兩端電壓為1.80V 時,其中的電流為   A。
【答案】(1)④;右
(2)金屬材料;2.88;3.9
【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歐姆定律結合表格數據得出元件R0阻值的變化,然后判斷其材料 ;由電路圖可知,R0、R串聯,先由表格得出2.4A時電阻R0兩端的電壓,再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R兩端的電壓,再利用P=UI求出此時電阻R的電功率。【解答】(1)由電路圖可知,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接在兩端,如圖乙,滑動變阻器和并聯了,電壓表串聯在了電路中,其中有一根導線連接是錯誤的,該導線是④號線,正確的接法如圖
電路開關閉合前,為了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阻值最大處,即應滑到最右端。
(2)①根據表中數據可得,第一個的值
第二個的值
第三個R0的值
第四個的值
第五個的值
由以上計算可以判斷,元件可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它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把定值電阻和元件接入如圖丙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電流表讀數為,此時R0兩端的電壓為0.8V,已知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電阻的電功率為
③由表中數據規律可知,電壓每增加0.2V,電流的增加量遞減0.1A,由此推斷兩端電壓為時,通過其中的電流為3.9A。
25.(2025九下·樂清競賽)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R為定值電阻,初始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點,閉合開關S后滑片P在a、 b、 、 d、 點(a、 b、 、 d、 把滑動變阻器電阻四等分)電壓表、電流表讀數記錄如下表。請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計算:
P位置 a b   d  
I(A) 0 0 0.15 0.2 0.3
U(V) 3 3 1.5 1 0
(1)此電路 滑動變阻器某處發生斷路,若故障只發生在一個地方,則故障點位于   之間(填“ab”“bc” “cd”或“de”)。
(2)計算滑動變阻器 cd段的電阻值是多少    
(3)當P在d點時, R的電功率是多少    
【答案】(1)bc
(2)5Ω
(3)0.4W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首先對電路進行分析,明確電阻的連接關系及電流表、電壓表的測量位置。然后根據滑片在不同位置時的電路關系,根據歐姆定律、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分別得到兩種情況下各電阻阻值和消耗的電功率。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滑片P在a、b處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電壓表有示數,電壓表的示數等于電源電壓,說明此時電路斷路,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當滑片在c點時,電路中有電流,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壓表示數減小,因此故障點在c點。
(2)當滑片在c點時, Rce的電阻
當滑片在d點時, Rde的電阻
、、、、把滑動變阻器電阻四等分可知,滑動變阻器段的電阻值是
(3)當滑片在d點時,R0兩端的電壓
當P在d點時,的電功率是
26.(2025九下·樂清競賽)甲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p1為( 現將甲物體用細繩掛在輕質杠桿的A端,杠桿B端懸掛質量為1kg的乙物體,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強p2為 已知: AO:AB =1:4, g取10N / kg。求:
(1)細繩對甲物體的拉力大小
(2)甲物體的底面積是多大
(3)若移動O點,使甲物體剛好離開地面,問:
【答案】(1)乙物體的重力
由可知,,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則細繩對A端的拉力
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細繩對甲的拉力也為30N。
(2)甲對地面的壓力減少了30N,根據可得
解得,甲物體的底面積
(3)甲物體的重力
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甲對地面的壓力為0,A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40N,設此時的支點為,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所以
由圖可知,若移動點,使甲物體剛好離開地面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重力公式計算乙物體的重力,已知AO:AB=1:4,則OA:OB=1: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LOA=G乙LOB,檢查計算細繩對A端的拉力,根據力的相互作用可知細繩對甲的拉力;
(2)甲對地面的壓力的減少量等于細繩對甲的拉力,根據F=pS可得ΔF=F1-F2=p1S-p2S,代入數據解方程可得甲物體的底面積;
(3)根據F=pS計算甲的重力,要使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甲對地面的壓力為0,A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兩力臂之比,進一步計算AO:AB的值。
27.(2025九下·樂清競賽)現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溶液,選擇適當的試劑將其轉化為相應的沉淀或固體,從而實現Cl-、SO2-、NO3的相互分離。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下列流程圖表示:
(1)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所用試劑、沉淀的化學式:
試劑1:     試劑3:     沉淀C:    
(2)寫出溶液a中所含有的陽離子   。
(3)恰當地控制試劑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   。
【答案】(1)Ba(NO3)2;Na2CO3;BaCO3、Ag2CO3
(2)Na+、Ba2+
(3)逐滴加入稀硝酸至溶液pH=7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混合物的分離方法(過濾、蒸發、結晶)
【解析】【分析】銀離子和氯離子生成氯化銀沉淀,也會和硫酸根離子生成微溶的硫酸銀;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硝酸根離子沒有沉淀生成,先加硝酸鋇再加硝酸銀;因為加入含有銀離子和鋇離子的溶液都是過量的,所以還需要加入碳酸鈉,除去兩者,過濾后加入稀硝酸除去過量碳酸鈉,得到的硝酸鈉的溶液,蒸發結晶得到硝酸鈉晶體。故實現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的相互分離,且不引入雜質離子,加入物質的順序為硝酸鋇、硝酸銀、碳酸鈉、稀硝酸。
【解答】(1)由分析得,試劑1:硝酸鋇Ba(NO3)2;試劑3:Na2CO3;沉淀C:碳酸鋇BaCO3、碳酸銀Ag2CO3。
(2)溶液a中含有的陽離子為不反應的鈉離子Na+、過量的鋇離子Ba2+。
(3)當稀硝酸和碳酸鈉恰好反應時,溶液顯中性,故恰當地控制試劑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逐滴加入稀硝酸至溶液pH=7。
28.(2025九下·樂清競賽)已知草酸亞鐵晶體(相對分子質量為180)由Fe、C、O、H四種元素組成,晶體中含結晶水,晶體受熱易分解。某課外小組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來檢驗其分解產物。
(1)該裝置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填字母)   ,原因是   。
(2)改用正確裝置開始實驗,準確稱取18.0g 晶體加熱完全分解,B處變藍,C處生成白色沉淀,E處黑色粉末變 紅色固體。
①假設各裝置中的反應都是完全進行,反應后A試管中剩余固體7.2g,C 處生成白色沉淀10.0g,E 處生成紅色固體6.4g。寫出草酸亞鐵晶體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②若完全反應后在A處試管中有黑色固體粉末(混合物)產生,且質量少于7.2g,倒出時有燃燒現象。則該黑色固體粉末中引起燃燒的物質是   。
【答案】(1)A;固體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鐵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操作的步驟分析判斷,注意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水蒸氣在試管口冷卻回流,使試管破裂; 根據反應現象判斷物質的種類。
【解答】(1)由于加熱固體時會產生水蒸氣,水蒸氣冷凝導流可能會炸裂試管,故最不合理的部分是A,原因是固體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①改用正確裝置,實驗開始后,B處變藍色,說明草酸亞鐵晶體中有結晶水;C處有白色沉淀,E處部分黑色粉末變為紅色,說明草酸亞鐵分解產生:CO、CO2,
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根據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2.8g,
則生成水的質量為:18.0g-7.2g-4.4g-2.8g=3.6g,由此可知7.2g為氧化亞鐵,反應中草酸亞鐵晶體、氧化亞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的分子個數比為:,所以草酸亞鐵晶體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考慮“黑色固體混合物粉末”,應是Fe與FeO的混合,燃燒現象應是溫度較高時Fe的燃燒情況。
29.(2025九下·樂清競賽)氯離子插層鎂鋁水滑石 是一種新型離子交換材料,其在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H2O(氣體),現用下圖裝置進行試驗確定其化學式(固定裝置略去)。已知:濃硫酸不能吸收HCl氣體。
(1)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只通過測定裝置C、D的增重來確定X,則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按氣流方向,用接口字母a、b、 、d、 表示)。其中裝置 C的作用是   。裝置連接后,首先要進行的操作是   。
(3)加熱前先通過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反應開始后仍持續通入 的兩個作用是   、   。
(4) 完全分解后測得裝的C 增重3.65g、裝置D增重9.90g, 則X=   。
【答案】(1)
(2)a→e→d→b;吸收HCl氣體;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將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帶入裝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產生倒吸
(4)3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Mg2Al(OH)6Cl xH2O]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水蒸氣,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書寫方程式;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HCl;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X的值。
【解答】(1)根據題給信息:[Mg2Al(OH)6Cl xH2O]高溫下完全分解為MgO、Al2O3、HCl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HCl氣體,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HCl;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讓氣體與溶液充分接觸反應,故其連接順序是a→e→d→b;連接好裝置后首先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裝置漏氣,影響測量結果;
(3)因為加熱后的裝置中含有殘留的HCl和水蒸氣,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
(4)根據題意可得:
x=3。
30.(2025九下·樂清競賽) 白磷 是磷的單質之一,易氧化,與鹵素單質反應生成鹵化磷。鹵化磷通常有三鹵化磷或五鹵化磷,五鹵化磷分子結構 (以 為例)如圖所示。上下兩個氯原子處于中間三個氯原子所構成平面 (三個氯原子形成等邊三角形,P原子處于三角形重心)的對稱位置,即該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
(1) 6.2g白磷在一定量氯氣中完全燃燒,白磷反應完全,生成 質量為13.75g,其余生成 反應所消耗的氯氣為   g。(已知相對分子質量:
(2)白磷和氯、溴反應,生成混合鹵化磷 且x為整數)。其中 有   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如果某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的空間結構(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結構),該混合鹵化磷的分子式可能是   。
【答案】(1)17.75
(2)2;PCl3Br2或者PCl2Br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答;根據x的取值及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結構來分析混合鹵化磷解答。
【解答】(1)設反應所消耗的氯氣的質量為x,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改變,可得:
a:c=2:1
則:
x=17.75g;
(2)由題中信息可知,PCl5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故PC14Br有2種同的空間結構;根據PCl5的結構可知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混合鹵化磷有三種不同結構,混合鹵化磷可能為PCl3Br2或PCl2Br3。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平舆县| 德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古丈县| 钦州市| 玛多县| 青河县| 陇川县| 新昌县| 甘谷县| 景东| 高青县| 鲁甸县| 壶关县| 兖州市| 建瓯市| 太白县| 游戏| 五家渠市| 兰溪市| 大丰市| 上虞市| 四平市| 肥西县| 凤城市| 调兵山市| 友谊县| 清水河县| 拉萨市| 余江县| 阿拉善盟| 兰州市| 竹溪县| 陇南市| 肇州县| 泰州市| 敦化市| 贞丰县| 堆龙德庆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