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

資源簡介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
一、填空題
1.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   ;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   。
【答案】熱的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2.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時間的距離,是一個   單位。
【答案】長度
【知識點】光年
【解析】【分析】光年是用于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1 光年約為 9.46 萬億千米。
3.(2018五下·江山期末)熱總是從   的一端傳向   的一端。
【答案】較熱;較冷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解答】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一方傳向溫度低的一方。
4.(2025五上·梁山期末)   的物體叫作光源,月亮   (是/不是)光源。
【答案】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不是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來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
5.(2025五上·梁山期末)熱傳遞的方式有   、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
【答案】熱傳導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
6.(2024六下·金東期末)“聲音”單元我們曾做過一個家庭實驗,在相同的杯子裝不同量的水并敲擊杯子,當杯子里水越多,發出的聲音越   ,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時,越用力發出的聲音越   (填“高”“低”“強”或“弱”)。
【答案】低;強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當杯子里水越多時,杯子和水整體的振動就越慢。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所以杯子里水越多,敲擊時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 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杯子時,越用力,杯子的振動幅度就越大,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強。
7.(2025五上·南昌期末)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   。(填“強”或“弱”)
【答案】強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不同,光滑的物體和淺色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更強。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
8.(2025五上·南昌期末)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線路發生的變化,叫做光的   現象。
【答案】折射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由空氣斜射如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改變,產生折射現象。
9.(2025五上·蘭山期末)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作   。
【答案】傳導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傳導。熱傳導時,熱總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
10.(2025六上·宿州期末)太陽光包含   、橙、紫、   、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答案】紅;綠;藍
【知識點】光路圖
【解析】【分析】太陽光是白光,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
二、判斷題
11.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一定越好。(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同種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強度越高。當材料的孔隙一定時,閉口孔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溫性能越好。所以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不一定越好。
12.(2025五上·梁山期末)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在沿直線傳播。(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的反射現象,當然反射的光線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13.(2025五上·梁山期末)冬天應該穿顏色淺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不同。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淺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弱。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因此冬天應該穿顏色深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14.(2025五上·曲江期末)熱的不良導體根本不能傳熱。 (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熱的不良導體只是傳熱慢,并不是根本不能傳熱。
15.(2025五上·曲江期末)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小孔成像,這個現象是中國古代墨子發現的。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三、單選題
16.(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質適合做保溫杯中的夾層中的保溫材料的是(  )
A.碎布 B.塑料 C.不銹鋼
【答案】A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保溫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減緩熱傳遞,所以我們一般選用熱的不良導體作為保溫的材料。保溫材料需要具備低導熱系數以減少熱量傳遞,同時要輕便、易加工。碎布是多孔纖維材料,空氣滯留效果好,導熱系數低,是常見保溫填充物;塑料中的泡沫塑料也是優良保溫材料,但普通塑料導熱性較差;不銹鋼是金屬導熱性強,完全不適合保溫。因此最合適的是碎布,它成本低、環保且保溫性能良好。
17.(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體導熱性能比較強的是(  )。
A.報紙 B.棉花 C.鐵片
【答案】C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鐵皮屬于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棉花和報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能差。
18.(2019四下·余杭期末)下列三種物質中,反光能力最強的是(  )。
A.蠟燭 B.玻璃 C.絲綢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玻璃是三種物質中表面最光滑的,因此是反光能力最強的。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物體的反光能力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表面顏色的深淺有關。
19.下列物體中,(  )是光源。
A.關閉的手電筒 B.月亮 C.太陽
【答案】C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太陽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光和熱,是天然光源。而關閉的手電筒,處于不發光狀態,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月亮也不是光源。
20.(2021六下·嘉興期末)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  )千米。
A.10萬 B.30萬 C.300萬 D.100億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能夠再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
21.(2024六下·柯城期末)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其中“光年”是(  )單位。
A.時間 B.距離 C.質量 D.能量
【答案】B
【知識點】光年
【解析】【分析】恒星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數字,通常用光年作計量單位。光年是距離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經歷1年所走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
22.(2024五下·陽新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  )。
A.皎潔的月光 B.火紅的太陽 C.燃燒的蠟燭
【答案】A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亮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太陽光。
23.(2025五上·梁山期末)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下面(  )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
A. B. C.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潛望鏡之所以可以從下邊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為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且都與水平方向成45度夾角。因此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B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
24.(2025五上·曲江期末)夏天的雨后,天空中經常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  )形成的。
A.空氣中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
B.太陽光穿透厚厚的云層時發出的光
C.云層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的光
【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時或下雨后,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珠,他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折射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25.(2025五上·曲江期末)燈暖浴霸打開后,人立即感覺浴室熱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屬于(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答案】C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燈暖浴霸發出的熱量直接通過電磁波(如紅外線)傳遞給人體,這種傳熱方式屬于熱輻射。
四、連線題
26.(2025五上·長興期末)請將下列光的現象與原理正確連接。
【答案】
【知識點】光的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坐在井里的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空,是因為井壁阻擋了來自其他方向的光線。在墻壁上鑿個洞,光可以通過這個洞沿直線傳播進來,這體現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在水面形成的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猴子以為水中的月亮是真實的月亮,才會去撈。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反射陽光,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這是光的反射現象。
27.(2025五上·華鎣期末)請把下面的光源與它所屬的類型進行連線。
太陽
螢火蟲 自然光源
綻放的煙花
閃電 人造光源
點燃的蠟燭
【答案】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自然界中本身就能發光的物體,太陽是恒星,能自行發光;螢火蟲通過自身的生理機制發光;閃電是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的光。 人造光源則是人類制造出來用于發光的物體,綻放的煙花是利用火藥等物質燃燒發光,點燃的蠟燭是通過蠟燭燃燒發光,它們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發光體。
五、綜合題
28.(2025四上·溫嶺期末) 自制小樂器。
學校舉行科學嘉年華活動,①②③三組同學分別用吸管、橡皮筋、鋼管制作了吹奏、彈撥、敲擊樂器。
(1) ①②③組同學都能用小樂器演奏聲音,這些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樂器。
A.只有第②組 B.只有①②組 C.①②③組
(2)可以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的是第(  )組樂器。
A. B.B.①③ C.①②③
(3) 第①組同學吹奏1號吸管時,聲音太弱,下列(  )可以讓聲音變強。
A.相同力度改吹2號吸管
B.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
C.將1號吸管剪短一些
(4) 第②組同學彈1234四根橡皮筋后,發現都太低,下列(  )可以彈出更高音。
A.加一根更粗的橡皮筋
B.彈奏變更松的1號橡皮筋
C.彈奏變更緊的1號橡皮筋
(5)第③組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上圖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鋼管,研究的問題是(  )。
A.聲音的高低與鋼管粗細有關嗎
B.聲音的高低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C.聲音的強弱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6) 若用第③組樂器研究“聲音的強弱與敲擊力度”是否有關,下列實驗方法可行的是 (  ) 。
A.不同力度敲擊1號鋼管
B.不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
C.相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
【答案】(1)C
(2)B
(3)B
(4)C
(5)B
(6)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①、②、③組的樂器都依賴物體振動發聲。
(2)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唯一的變量是物體長度,因此需要用到①(吸管)和③(鋼管),它們振動物體的長度可以直接改變;而②組橡皮筋的聲音主要與松緊或粗細有關。
(3)聲音強弱與振動幅度有關,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可以增大振動幅度,使聲音變強。
(4)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弦的松緊程度有關,弦越細、越短、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因此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緊張程度有關,將橡皮筋調得更緊,振動頻率增加,音高變高。
(5)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用相同力度敲擊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的鋼管,唯一變量是鋼管長度,因此研究的是聲音高低與鋼管長度的關系。
(6)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因此研究“聲音強弱與敲擊力度”應固定鋼管,用不同力度敲擊同一根鋼管進行對比。
29.(2025六上·汕尾期末)潛水艇為了能夠從水下觀察海面上的情況,通常配備有潛望鏡,如圖是制作潛望鏡的設計圖。
(1) A、B位置應安裝   。
(2)請你在鏡筒內繪制出光的傳播路徑。
【答案】(1)平面鏡
(2)
【知識點】光的反射;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1)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來工作的,使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后能讓觀察者從水下看到海面上的情況。 在潛望鏡中,為了實現光的反射從而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需要安裝能反射光的光學元件。 平面鏡是最常用的能對光進行反射的光學元件,在潛望鏡的 A、B 位置安裝平面鏡,光線射到平面鏡上時,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改變傳播方向,經過兩次反射后,就可以使水下的人看到海面上的物體。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射到平面鏡 A 上時,作出反射光線。因為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成45°角,所以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為45°,反射光線會垂直向下傳播。
六、簡答題
30.(2025六下·期中)我們在比較棉布、紙張和鋼絲球的保溫效果時,把棉布、紙張塞得更緊一些,保溫效果會不會更好?
【答案】答:不一定。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固體的導熱能力比氣體強,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
31.科學家說,月球本身不會發光,請你解釋月光是如何產生的?
【答案】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知識點】光的反射;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外輻射光和熱。這些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其中一部分到達了月球。月球表面的巖石、塵土等物質會對太陽光進行反射。由于月球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存在各種地形和物質,所以反射光的方向是不同的,使得月球在我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月光。
32.(2025四上·阿榮旗期末)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觀察到的哪些現象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答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學生可以通過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叉或者其他生活中的現象,表述出在使物體振動的同時可以聽到聲音,物體振動消失,聲音消失即可。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當我們敲打鼓面時,可以看到鼓面振動,同時聽到鼓聲;彈奏吉他或琴弦時,可以看到琴弦振動,同時聽到聲音;說話時,可以感覺到喉嚨的振動,同時聽到聲音。
33.(2025五上·南昌期末)傾斜放入水中的鉛筆會有哪些變化 你怎樣解釋這個現象
【答案】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介質交界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不變;當光斜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改變。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
34.(2025四上·涼州期末) 用力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怎樣 這說明了什么
【答案】會跳動起來,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著。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鼓面上撒些紙屑,用力敲鼓,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七、實驗探究題
35.(2025五上·曲江期末)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東設計如圖所示實驗。
(1)圖中a所指的實驗材料名稱是____。
A.三面鏡 B.平面鏡 C.三棱鏡
(2)小東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從上往下顏色依次是____。
A.紅、黃、橙、綠、藍、靛、紫
B.紅、橙、綠、黃、藍、靛、紫
C.紅、橙、黃、綠、藍、靛、紫
(3)圖中a對太陽光起的作用是____。
A.分散光線 B.會聚光線 C.放大圖像
【答案】(1)C
(2)C
(3)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1)三棱鏡是一種光學器件,通常呈三角形,能夠將白光(如太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是因為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而三棱鏡能夠讓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從而形成彩虹色的光譜。
(2)當白光通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紅光的波長最長,折射角度最小,所以它在光譜的最上方;紫光的波長最短,折射角度最大,所以在最下方。因此,形成的彩色光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3)三棱鏡的主要作用是將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個過程稱為色散。
36.(2025四上·汕尾期末)高低音產生的秘密實驗:鋼尺實驗。
(1)正確的步驟是: (     ) →(     ) → (     ) → (     )。
A.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B.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C.將鋼尺伸出桌邊 20厘米,壓緊D.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
(2)聲音高低變化的規律: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短,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的振動快慢與聲音高低成   關系。 (均選填“越快”“越慢” “正比例” “越低”或“越高”)
(3)實驗結論:   。
【答案】(1)C;B;A;D
(2)越慢;越低;越快;越高;正比例
(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鋼尺實驗的步驟是:將鋼尺伸出桌邊20厘米,壓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這個步驟順序能夠確保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準點來觀察,然后通過改變條件來觀察變化。因此正確的步驟是C →B →A →D。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撥動同一把鋼尺,尺子伸出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出聲音越高。鋼尺的振動快慢(頻率)與聲音的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即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
(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
1 / 1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
一、填空題
1.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   ;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   。
2.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時間的距離,是一個   單位。
3.(2018五下·江山期末)熱總是從   的一端傳向   的一端。
4.(2025五上·梁山期末)   的物體叫作光源,月亮   (是/不是)光源。
5.(2025五上·梁山期末)熱傳遞的方式有   、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
6.(2024六下·金東期末)“聲音”單元我們曾做過一個家庭實驗,在相同的杯子裝不同量的水并敲擊杯子,當杯子里水越多,發出的聲音越   ,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時,越用力發出的聲音越   (填“高”“低”“強”或“弱”)。
7.(2025五上·南昌期末)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   。(填“強”或“弱”)
8.(2025五上·南昌期末)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線路發生的變化,叫做光的   現象。
9.(2025五上·蘭山期末)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作   。
10.(2025六上·宿州期末)太陽光包含   、橙、紫、   、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二、判斷題
11.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一定越好。(  )
12.(2025五上·梁山期末)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在沿直線傳播。(  )
13.(2025五上·梁山期末)冬天應該穿顏色淺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
14.(2025五上·曲江期末)熱的不良導體根本不能傳熱。 (  )
15.(2025五上·曲江期末)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  )
三、單選題
16.(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質適合做保溫杯中的夾層中的保溫材料的是(  )
A.碎布 B.塑料 C.不銹鋼
17.(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體導熱性能比較強的是(  )。
A.報紙 B.棉花 C.鐵片
18.(2019四下·余杭期末)下列三種物質中,反光能力最強的是(  )。
A.蠟燭 B.玻璃 C.絲綢
19.下列物體中,(  )是光源。
A.關閉的手電筒 B.月亮 C.太陽
20.(2021六下·嘉興期末)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  )千米。
A.10萬 B.30萬 C.300萬 D.100億
21.(2024六下·柯城期末)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其中“光年”是(  )單位。
A.時間 B.距離 C.質量 D.能量
22.(2024五下·陽新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  )。
A.皎潔的月光 B.火紅的太陽 C.燃燒的蠟燭
23.(2025五上·梁山期末)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下面(  )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
A. B. C.
24.(2025五上·曲江期末)夏天的雨后,天空中經常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  )形成的。
A.空氣中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
B.太陽光穿透厚厚的云層時發出的光
C.云層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的光
25.(2025五上·曲江期末)燈暖浴霸打開后,人立即感覺浴室熱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屬于(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四、連線題
26.(2025五上·長興期末)請將下列光的現象與原理正確連接。
27.(2025五上·華鎣期末)請把下面的光源與它所屬的類型進行連線。
太陽
螢火蟲 自然光源
綻放的煙花
閃電 人造光源
點燃的蠟燭
五、綜合題
28.(2025四上·溫嶺期末) 自制小樂器。
學校舉行科學嘉年華活動,①②③三組同學分別用吸管、橡皮筋、鋼管制作了吹奏、彈撥、敲擊樂器。
(1) ①②③組同學都能用小樂器演奏聲音,這些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樂器。
A.只有第②組 B.只有①②組 C.①②③組
(2)可以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的是第(  )組樂器。
A. B.B.①③ C.①②③
(3) 第①組同學吹奏1號吸管時,聲音太弱,下列(  )可以讓聲音變強。
A.相同力度改吹2號吸管
B.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
C.將1號吸管剪短一些
(4) 第②組同學彈1234四根橡皮筋后,發現都太低,下列(  )可以彈出更高音。
A.加一根更粗的橡皮筋
B.彈奏變更松的1號橡皮筋
C.彈奏變更緊的1號橡皮筋
(5)第③組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上圖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鋼管,研究的問題是(  )。
A.聲音的高低與鋼管粗細有關嗎
B.聲音的高低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C.聲音的強弱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6) 若用第③組樂器研究“聲音的強弱與敲擊力度”是否有關,下列實驗方法可行的是 (  ) 。
A.不同力度敲擊1號鋼管
B.不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
C.相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
29.(2025六上·汕尾期末)潛水艇為了能夠從水下觀察海面上的情況,通常配備有潛望鏡,如圖是制作潛望鏡的設計圖。
(1) A、B位置應安裝   。
(2)請你在鏡筒內繪制出光的傳播路徑。
六、簡答題
30.(2025六下·期中)我們在比較棉布、紙張和鋼絲球的保溫效果時,把棉布、紙張塞得更緊一些,保溫效果會不會更好?
31.科學家說,月球本身不會發光,請你解釋月光是如何產生的?
32.(2025四上·阿榮旗期末)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觀察到的哪些現象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33.(2025五上·南昌期末)傾斜放入水中的鉛筆會有哪些變化 你怎樣解釋這個現象
34.(2025四上·涼州期末) 用力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怎樣 這說明了什么
七、實驗探究題
35.(2025五上·曲江期末)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東設計如圖所示實驗。
(1)圖中a所指的實驗材料名稱是____。
A.三面鏡 B.平面鏡 C.三棱鏡
(2)小東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從上往下顏色依次是____。
A.紅、黃、橙、綠、藍、靛、紫
B.紅、橙、綠、黃、藍、靛、紫
C.紅、橙、黃、綠、藍、靛、紫
(3)圖中a對太陽光起的作用是____。
A.分散光線 B.會聚光線 C.放大圖像
36.(2025四上·汕尾期末)高低音產生的秘密實驗:鋼尺實驗。
(1)正確的步驟是: (     ) →(     ) → (     ) → (     )。
A.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B.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C.將鋼尺伸出桌邊 20厘米,壓緊D.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
(2)聲音高低變化的規律: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短,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的振動快慢與聲音高低成   關系。 (均選填“越快”“越慢” “正比例” “越低”或“越高”)
(3)實驗結論: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熱的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2.【答案】長度
【知識點】光年
【解析】【分析】光年是用于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1 光年約為 9.46 萬億千米。
3.【答案】較熱;較冷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解答】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一方傳向溫度低的一方。
4.【答案】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不是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來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
5.【答案】熱傳導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
6.【答案】低;強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當杯子里水越多時,杯子和水整體的振動就越慢。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所以杯子里水越多,敲擊時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 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杯子時,越用力,杯子的振動幅度就越大,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強。
7.【答案】強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不同,光滑的物體和淺色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更強。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
8.【答案】折射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由空氣斜射如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改變,產生折射現象。
9.【答案】傳導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傳導。熱傳導時,熱總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
10.【答案】紅;綠;藍
【知識點】光路圖
【解析】【分析】太陽光是白光,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
11.【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同種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強度越高。當材料的孔隙一定時,閉口孔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溫性能越好。所以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不一定越好。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的反射現象,當然反射的光線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不同。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淺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弱。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因此冬天應該穿顏色深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14.【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熱的不良導體只是傳熱慢,并不是根本不能傳熱。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小孔成像,這個現象是中國古代墨子發現的。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16.【答案】A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保溫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減緩熱傳遞,所以我們一般選用熱的不良導體作為保溫的材料。保溫材料需要具備低導熱系數以減少熱量傳遞,同時要輕便、易加工。碎布是多孔纖維材料,空氣滯留效果好,導熱系數低,是常見保溫填充物;塑料中的泡沫塑料也是優良保溫材料,但普通塑料導熱性較差;不銹鋼是金屬導熱性強,完全不適合保溫。因此最合適的是碎布,它成本低、環保且保溫性能良好。
17.【答案】C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鐵皮屬于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棉花和報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能差。
18.【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玻璃是三種物質中表面最光滑的,因此是反光能力最強的。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物體的反光能力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表面顏色的深淺有關。
19.【答案】C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太陽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光和熱,是天然光源。而關閉的手電筒,處于不發光狀態,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月亮也不是光源。
20.【答案】B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能夠再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
21.【答案】B
【知識點】光年
【解析】【分析】恒星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數字,通常用光年作計量單位。光年是距離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經歷1年所走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
22.【答案】A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亮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太陽光。
23.【答案】B
【知識點】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潛望鏡之所以可以從下邊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為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且都與水平方向成45度夾角。因此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B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
24.【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時或下雨后,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珠,他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折射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25.【答案】C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燈暖浴霸發出的熱量直接通過電磁波(如紅外線)傳遞給人體,這種傳熱方式屬于熱輻射。
26.【答案】
【知識點】光的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坐在井里的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空,是因為井壁阻擋了來自其他方向的光線。在墻壁上鑿個洞,光可以通過這個洞沿直線傳播進來,這體現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在水面形成的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猴子以為水中的月亮是真實的月亮,才會去撈。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反射陽光,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這是光的反射現象。
27.【答案】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自然界中本身就能發光的物體,太陽是恒星,能自行發光;螢火蟲通過自身的生理機制發光;閃電是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的光。 人造光源則是人類制造出來用于發光的物體,綻放的煙花是利用火藥等物質燃燒發光,點燃的蠟燭是通過蠟燭燃燒發光,它們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發光體。
28.【答案】(1)C
(2)B
(3)B
(4)C
(5)B
(6)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①、②、③組的樂器都依賴物體振動發聲。
(2)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唯一的變量是物體長度,因此需要用到①(吸管)和③(鋼管),它們振動物體的長度可以直接改變;而②組橡皮筋的聲音主要與松緊或粗細有關。
(3)聲音強弱與振動幅度有關,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可以增大振動幅度,使聲音變強。
(4)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弦的松緊程度有關,弦越細、越短、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因此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緊張程度有關,將橡皮筋調得更緊,振動頻率增加,音高變高。
(5)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用相同力度敲擊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的鋼管,唯一變量是鋼管長度,因此研究的是聲音高低與鋼管長度的關系。
(6)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因此研究“聲音強弱與敲擊力度”應固定鋼管,用不同力度敲擊同一根鋼管進行對比。
29.【答案】(1)平面鏡
(2)
【知識點】光的反射;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1)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來工作的,使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后能讓觀察者從水下看到海面上的情況。 在潛望鏡中,為了實現光的反射從而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需要安裝能反射光的光學元件。 平面鏡是最常用的能對光進行反射的光學元件,在潛望鏡的 A、B 位置安裝平面鏡,光線射到平面鏡上時,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改變傳播方向,經過兩次反射后,就可以使水下的人看到海面上的物體。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射到平面鏡 A 上時,作出反射光線。因為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成45°角,所以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為45°,反射光線會垂直向下傳播。
30.【答案】答:不一定。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固體的導熱能力比氣體強,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
31.【答案】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知識點】光的反射;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況
【解析】【分析】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外輻射光和熱。這些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其中一部分到達了月球。月球表面的巖石、塵土等物質會對太陽光進行反射。由于月球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存在各種地形和物質,所以反射光的方向是不同的,使得月球在我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月光。
32.【答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學生可以通過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叉或者其他生活中的現象,表述出在使物體振動的同時可以聽到聲音,物體振動消失,聲音消失即可。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當我們敲打鼓面時,可以看到鼓面振動,同時聽到鼓聲;彈奏吉他或琴弦時,可以看到琴弦振動,同時聽到聲音;說話時,可以感覺到喉嚨的振動,同時聽到聲音。
33.【答案】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介質交界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不變;當光斜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改變。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
34.【答案】會跳動起來,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著。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鼓面上撒些紙屑,用力敲鼓,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35.【答案】(1)C
(2)C
(3)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1)三棱鏡是一種光學器件,通常呈三角形,能夠將白光(如太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是因為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而三棱鏡能夠讓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從而形成彩虹色的光譜。
(2)當白光通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紅光的波長最長,折射角度最小,所以它在光譜的最上方;紫光的波長最短,折射角度最大,所以在最下方。因此,形成的彩色光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3)三棱鏡的主要作用是將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個過程稱為色散。
36.【答案】(1)C;B;A;D
(2)越慢;越低;越快;越高;正比例
(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鋼尺實驗的步驟是:將鋼尺伸出桌邊20厘米,壓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這個步驟順序能夠確保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準點來觀察,然后通過改變條件來觀察變化。因此正確的步驟是C →B →A →D。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撥動同一把鋼尺,尺子伸出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出聲音越高。鋼尺的振動快慢(頻率)與聲音的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即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
(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阜新| 大余县| 永春县| 长寿区| 天全县| 乌鲁木齐市| 鄂州市| 洞口县| 淮南市| 佛教| 岳阳县| 浦城县| 措美县| 宜黄县| 新竹县| 沁阳市| 蒙自县| 乌苏市| 易门县| 连山| 邯郸市| 三明市| 昌图县| 台北县| 安陆市| 九江市| 乌兰浩特市| 浦北县| 南丹县| 嘉兴市| 高清| 牡丹江市| 西乡县| 方正县| 平邑县| 台前县| 千阳县| 上林县| 离岛区|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