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一、填空題1.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 ;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 。【答案】熱的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2.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時間的距離,是一個 單位。【答案】長度【知識點】光年【解析】【分析】光年是用于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1 光年約為 9.46 萬億千米。3.(2018五下·江山期末)熱總是從 的一端傳向 的一端。【答案】較熱;較冷【知識點】熱傳遞【解析】【解答】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一方傳向溫度低的一方。4.(2025五上·梁山期末) 的物體叫作光源,月亮 (是/不是)光源。【答案】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不是【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來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5.(2025五上·梁山期末)熱傳遞的方式有 、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答案】熱傳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6.(2024六下·金東期末)“聲音”單元我們曾做過一個家庭實驗,在相同的杯子裝不同量的水并敲擊杯子,當杯子里水越多,發出的聲音越 ,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時,越用力發出的聲音越 (填“高”“低”“強”或“弱”)。【答案】低;強【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解析】【分析】當杯子里水越多時,杯子和水整體的振動就越慢。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所以杯子里水越多,敲擊時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 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杯子時,越用力,杯子的振動幅度就越大,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強。7.(2025五上·南昌期末)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 。(填“強”或“弱”)【答案】強【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不同,光滑的物體和淺色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更強。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8.(2025五上·南昌期末)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線路發生的變化,叫做光的 現象。【答案】折射【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由空氣斜射如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改變,產生折射現象。9.(2025五上·蘭山期末)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作 。【答案】傳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傳導。熱傳導時,熱總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10.(2025六上·宿州期末)太陽光包含 、橙、紫、 、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答案】紅;綠;藍【知識點】光路圖【解析】【分析】太陽光是白光,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二、判斷題11.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一定越好。(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同種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強度越高。當材料的孔隙一定時,閉口孔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溫性能越好。所以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不一定越好。12.(2025五上·梁山期末)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在沿直線傳播。( )【答案】錯誤【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的反射現象,當然反射的光線也是沿直線傳播的。13.(2025五上·梁山期末)冬天應該穿顏色淺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不同。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淺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弱。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因此冬天應該穿顏色深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14.(2025五上·曲江期末)熱的不良導體根本不能傳熱。 (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熱的不良導體只是傳熱慢,并不是根本不能傳熱。15.(2025五上·曲江期末)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 )【答案】正確【知識點】光的傳播【解析】【分析】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小孔成像,這個現象是中國古代墨子發現的。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三、單選題16.(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質適合做保溫杯中的夾層中的保溫材料的是( )A.碎布 B.塑料 C.不銹鋼【答案】A【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保溫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減緩熱傳遞,所以我們一般選用熱的不良導體作為保溫的材料。保溫材料需要具備低導熱系數以減少熱量傳遞,同時要輕便、易加工。碎布是多孔纖維材料,空氣滯留效果好,導熱系數低,是常見保溫填充物;塑料中的泡沫塑料也是優良保溫材料,但普通塑料導熱性較差;不銹鋼是金屬導熱性強,完全不適合保溫。因此最合適的是碎布,它成本低、環保且保溫性能良好。17.(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體導熱性能比較強的是( )。A.報紙 B.棉花 C.鐵片【答案】C【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鐵皮屬于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棉花和報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能差。18.(2019四下·余杭期末)下列三種物質中,反光能力最強的是( )。A.蠟燭 B.玻璃 C.絲綢【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玻璃是三種物質中表面最光滑的,因此是反光能力最強的。B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物體的反光能力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表面顏色的深淺有關。19.下列物體中,( )是光源。A.關閉的手電筒 B.月亮 C.太陽【答案】C【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太陽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光和熱,是天然光源。而關閉的手電筒,處于不發光狀態,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月亮也不是光源。20.(2021六下·嘉興期末)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 )千米。A.10萬 B.30萬 C.300萬 D.100億【答案】B【知識點】光的傳播【解析】【分析】光能夠再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21.(2024六下·柯城期末)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其中“光年”是( )單位。A.時間 B.距離 C.質量 D.能量【答案】B【知識點】光年【解析】【分析】恒星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數字,通常用光年作計量單位。光年是距離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經歷1年所走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22.(2024五下·陽新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 )。A.皎潔的月光 B.火紅的太陽 C.燃燒的蠟燭【答案】A【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亮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太陽光。23.(2025五上·梁山期末)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下面( )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A. B. C.【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潛望鏡之所以可以從下邊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為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且都與水平方向成45度夾角。因此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B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24.(2025五上·曲江期末)夏天的雨后,天空中經常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 )形成的。A.空氣中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B.太陽光穿透厚厚的云層時發出的光C.云層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的光【答案】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時或下雨后,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珠,他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折射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25.(2025五上·曲江期末)燈暖浴霸打開后,人立即感覺浴室熱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屬于(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答案】C【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燈暖浴霸發出的熱量直接通過電磁波(如紅外線)傳遞給人體,這種傳熱方式屬于熱輻射。四、連線題26.(2025五上·長興期末)請將下列光的現象與原理正確連接。【答案】【知識點】光的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坐在井里的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空,是因為井壁阻擋了來自其他方向的光線。在墻壁上鑿個洞,光可以通過這個洞沿直線傳播進來,這體現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在水面形成的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猴子以為水中的月亮是真實的月亮,才會去撈。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反射陽光,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這是光的反射現象。27.(2025五上·華鎣期末)請把下面的光源與它所屬的類型進行連線。太陽螢火蟲 自然光源綻放的煙花閃電 人造光源點燃的蠟燭【答案】【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自然界中本身就能發光的物體,太陽是恒星,能自行發光;螢火蟲通過自身的生理機制發光;閃電是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的光。 人造光源則是人類制造出來用于發光的物體,綻放的煙花是利用火藥等物質燃燒發光,點燃的蠟燭是通過蠟燭燃燒發光,它們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發光體。五、綜合題28.(2025四上·溫嶺期末) 自制小樂器。學校舉行科學嘉年華活動,①②③三組同學分別用吸管、橡皮筋、鋼管制作了吹奏、彈撥、敲擊樂器。(1) ①②③組同學都能用小樂器演奏聲音,這些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樂器。A.只有第②組 B.只有①②組 C.①②③組(2)可以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的是第( )組樂器。A. B.B.①③ C.①②③(3) 第①組同學吹奏1號吸管時,聲音太弱,下列( )可以讓聲音變強。A.相同力度改吹2號吸管B.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C.將1號吸管剪短一些(4) 第②組同學彈1234四根橡皮筋后,發現都太低,下列( )可以彈出更高音。A.加一根更粗的橡皮筋B.彈奏變更松的1號橡皮筋C.彈奏變更緊的1號橡皮筋(5)第③組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上圖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鋼管,研究的問題是( )。A.聲音的高低與鋼管粗細有關嗎 B.聲音的高低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C.聲音的強弱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6) 若用第③組樂器研究“聲音的強弱與敲擊力度”是否有關,下列實驗方法可行的是 ( ) 。A.不同力度敲擊1號鋼管B.不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C.相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答案】(1)C(2)B(3)B(4)C(5)B(6)A【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①、②、③組的樂器都依賴物體振動發聲。(2)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唯一的變量是物體長度,因此需要用到①(吸管)和③(鋼管),它們振動物體的長度可以直接改變;而②組橡皮筋的聲音主要與松緊或粗細有關。(3)聲音強弱與振動幅度有關,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可以增大振動幅度,使聲音變強。(4)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弦的松緊程度有關,弦越細、越短、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因此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緊張程度有關,將橡皮筋調得更緊,振動頻率增加,音高變高。(5)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用相同力度敲擊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的鋼管,唯一變量是鋼管長度,因此研究的是聲音高低與鋼管長度的關系。(6)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因此研究“聲音強弱與敲擊力度”應固定鋼管,用不同力度敲擊同一根鋼管進行對比。29.(2025六上·汕尾期末)潛水艇為了能夠從水下觀察海面上的情況,通常配備有潛望鏡,如圖是制作潛望鏡的設計圖。(1) A、B位置應安裝 。(2)請你在鏡筒內繪制出光的傳播路徑。【答案】(1)平面鏡(2) 【知識點】光的反射;制作潛望鏡【解析】【分析】(1)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來工作的,使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后能讓觀察者從水下看到海面上的情況。 在潛望鏡中,為了實現光的反射從而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需要安裝能反射光的光學元件。 平面鏡是最常用的能對光進行反射的光學元件,在潛望鏡的 A、B 位置安裝平面鏡,光線射到平面鏡上時,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改變傳播方向,經過兩次反射后,就可以使水下的人看到海面上的物體。(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射到平面鏡 A 上時,作出反射光線。因為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成45°角,所以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為45°,反射光線會垂直向下傳播。六、簡答題30.(2025六下·期中)我們在比較棉布、紙張和鋼絲球的保溫效果時,把棉布、紙張塞得更緊一些,保溫效果會不會更好?【答案】答:不一定。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固體的導熱能力比氣體強,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31.科學家說,月球本身不會發光,請你解釋月光是如何產生的?【答案】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知識點】光的反射;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況【解析】【分析】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外輻射光和熱。這些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其中一部分到達了月球。月球表面的巖石、塵土等物質會對太陽光進行反射。由于月球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存在各種地形和物質,所以反射光的方向是不同的,使得月球在我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月光。32.(2025四上·阿榮旗期末)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觀察到的哪些現象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學生可以通過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叉或者其他生活中的現象,表述出在使物體振動的同時可以聽到聲音,物體振動消失,聲音消失即可。【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當我們敲打鼓面時,可以看到鼓面振動,同時聽到鼓聲;彈奏吉他或琴弦時,可以看到琴弦振動,同時聽到聲音;說話時,可以感覺到喉嚨的振動,同時聽到聲音。33.(2025五上·南昌期末)傾斜放入水中的鉛筆會有哪些變化 你怎樣解釋這個現象 【答案】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介質交界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不變;當光斜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改變。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34.(2025四上·涼州期末) 用力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怎樣 這說明了什么 【答案】會跳動起來,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著。【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鼓面上撒些紙屑,用力敲鼓,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七、實驗探究題35.(2025五上·曲江期末)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東設計如圖所示實驗。(1)圖中a所指的實驗材料名稱是____。A.三面鏡 B.平面鏡 C.三棱鏡(2)小東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從上往下顏色依次是____。A.紅、黃、橙、綠、藍、靛、紫B.紅、橙、綠、黃、藍、靛、紫C.紅、橙、黃、綠、藍、靛、紫(3)圖中a對太陽光起的作用是____。A.分散光線 B.會聚光線 C.放大圖像【答案】(1)C(2)C(3)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1)三棱鏡是一種光學器件,通常呈三角形,能夠將白光(如太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是因為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而三棱鏡能夠讓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從而形成彩虹色的光譜。(2)當白光通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紅光的波長最長,折射角度最小,所以它在光譜的最上方;紫光的波長最短,折射角度最大,所以在最下方。因此,形成的彩色光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紅、橙、黃、綠、藍、靛、紫。(3)三棱鏡的主要作用是將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個過程稱為色散。36.(2025四上·汕尾期末)高低音產生的秘密實驗:鋼尺實驗。(1)正確的步驟是: ( ) →( ) → ( ) → ( )。A.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B.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C.將鋼尺伸出桌邊 20厘米,壓緊D.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2)聲音高低變化的規律: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短,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的振動快慢與聲音高低成 關系。 (均選填“越快”“越慢” “正比例” “越低”或“越高”)(3)實驗結論: 。【答案】(1)C;B;A;D(2)越慢;越低;越快;越高;正比例(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鋼尺實驗的步驟是:將鋼尺伸出桌邊20厘米,壓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這個步驟順序能夠確保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準點來觀察,然后通過改變條件來觀察變化。因此正確的步驟是C →B →A →D。(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撥動同一把鋼尺,尺子伸出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出聲音越高。鋼尺的振動快慢(頻率)與聲音的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即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1 / 1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一、填空題1.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 ;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 。2.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一年時間的距離,是一個 單位。3.(2018五下·江山期末)熱總是從 的一端傳向 的一端。4.(2025五上·梁山期末) 的物體叫作光源,月亮 (是/不是)光源。5.(2025五上·梁山期末)熱傳遞的方式有 、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6.(2024六下·金東期末)“聲音”單元我們曾做過一個家庭實驗,在相同的杯子裝不同量的水并敲擊杯子,當杯子里水越多,發出的聲音越 ,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時,越用力發出的聲音越 (填“高”“低”“強”或“弱”)。7.(2025五上·南昌期末)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 。(填“強”或“弱”)8.(2025五上·南昌期末)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的線路發生的變化,叫做光的 現象。9.(2025五上·蘭山期末)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作 。10.(2025六上·宿州期末)太陽光包含 、橙、紫、 、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二、判斷題11.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一定越好。( )12.(2025五上·梁山期末)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在沿直線傳播。( )13.(2025五上·梁山期末)冬天應該穿顏色淺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 )14.(2025五上·曲江期末)熱的不良導體根本不能傳熱。 ( )15.(2025五上·曲江期末)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 ( )三、單選題16.(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質適合做保溫杯中的夾層中的保溫材料的是( )A.碎布 B.塑料 C.不銹鋼17.(2025六下·期中)下列物體導熱性能比較強的是( )。A.報紙 B.棉花 C.鐵片18.(2019四下·余杭期末)下列三種物質中,反光能力最強的是( )。A.蠟燭 B.玻璃 C.絲綢19.下列物體中,( )是光源。A.關閉的手電筒 B.月亮 C.太陽20.(2021六下·嘉興期末)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 )千米。A.10萬 B.30萬 C.300萬 D.100億21.(2024六下·柯城期末)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其中“光年”是( )單位。A.時間 B.距離 C.質量 D.能量22.(2024五下·陽新期末)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 )。A.皎潔的月光 B.火紅的太陽 C.燃燒的蠟燭23.(2025五上·梁山期末)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下面( )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A. B. C.24.(2025五上·曲江期末)夏天的雨后,天空中經常會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由于( )形成的。A.空氣中的小水滴將太陽光分散成七種色光B.太陽光穿透厚厚的云層時發出的光C.云層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的光25.(2025五上·曲江期末)燈暖浴霸打開后,人立即感覺浴室熱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屬于(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四、連線題26.(2025五上·長興期末)請將下列光的現象與原理正確連接。27.(2025五上·華鎣期末)請把下面的光源與它所屬的類型進行連線。太陽螢火蟲 自然光源綻放的煙花閃電 人造光源點燃的蠟燭五、綜合題28.(2025四上·溫嶺期末) 自制小樂器。學校舉行科學嘉年華活動,①②③三組同學分別用吸管、橡皮筋、鋼管制作了吹奏、彈撥、敲擊樂器。(1) ①②③組同學都能用小樂器演奏聲音,這些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樂器。A.只有第②組 B.只有①②組 C.①②③組(2)可以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的是第( )組樂器。A. B.B.①③ C.①②③(3) 第①組同學吹奏1號吸管時,聲音太弱,下列( )可以讓聲音變強。A.相同力度改吹2號吸管B.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C.將1號吸管剪短一些(4) 第②組同學彈1234四根橡皮筋后,發現都太低,下列( )可以彈出更高音。A.加一根更粗的橡皮筋B.彈奏變更松的1號橡皮筋C.彈奏變更緊的1號橡皮筋(5)第③組用相同的力度敲擊上圖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鋼管,研究的問題是( )。A.聲音的高低與鋼管粗細有關嗎 B.聲音的高低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C.聲音的強弱與鋼管長度有關嗎 (6) 若用第③組樂器研究“聲音的強弱與敲擊力度”是否有關,下列實驗方法可行的是 ( ) 。A.不同力度敲擊1號鋼管B.不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C.相同力度敲擊1、2號鋼管29.(2025六上·汕尾期末)潛水艇為了能夠從水下觀察海面上的情況,通常配備有潛望鏡,如圖是制作潛望鏡的設計圖。(1) A、B位置應安裝 。(2)請你在鏡筒內繪制出光的傳播路徑。六、簡答題30.(2025六下·期中)我們在比較棉布、紙張和鋼絲球的保溫效果時,把棉布、紙張塞得更緊一些,保溫效果會不會更好?31.科學家說,月球本身不會發光,請你解釋月光是如何產生的?32.(2025四上·阿榮旗期末)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觀察到的哪些現象可以支持你的想法?33.(2025五上·南昌期末)傾斜放入水中的鉛筆會有哪些變化 你怎樣解釋這個現象 34.(2025四上·涼州期末) 用力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怎樣 這說明了什么 七、實驗探究題35.(2025五上·曲江期末)為了探究太陽光的顏色,小東設計如圖所示實驗。(1)圖中a所指的實驗材料名稱是____。A.三面鏡 B.平面鏡 C.三棱鏡(2)小東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從上往下顏色依次是____。A.紅、黃、橙、綠、藍、靛、紫B.紅、橙、綠、黃、藍、靛、紫C.紅、橙、黃、綠、藍、靛、紫(3)圖中a對太陽光起的作用是____。A.分散光線 B.會聚光線 C.放大圖像36.(2025四上·汕尾期末)高低音產生的秘密實驗:鋼尺實驗。(1)正確的步驟是: ( ) →( ) → ( ) → ( )。A.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B.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C.將鋼尺伸出桌邊 20厘米,壓緊D.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2)聲音高低變化的規律: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短,振動頻率 ,聲音 ;鋼尺的振動快慢與聲音高低成 關系。 (均選填“越快”“越慢” “正比例” “越低”或“越高”)(3)實驗結論: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熱的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2.【答案】長度【知識點】光年【解析】【分析】光年是用于衡量天體之間距離的長度單位,1 光年約為 9.46 萬億千米。3.【答案】較熱;較冷【知識點】熱傳遞【解析】【解答】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分析】熱傳遞的方向是從溫度高的一方傳向溫度低的一方。4.【答案】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不是【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來很亮,是反射的太陽光。5.【答案】熱傳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6.【答案】低;強【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解析】【分析】當杯子里水越多時,杯子和水整體的振動就越慢。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所以杯子里水越多,敲擊時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 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當用不同的力道敲擊杯子時,越用力,杯子的振動幅度就越大,發出的聲音也就越強。7.【答案】強【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不同,光滑的物體和淺色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更強。黑板用久了會產生“反光”現象,同學們會看不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舊黑板反射出來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8.【答案】折射【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光由空氣斜射如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會發生改變,產生折射現象。9.【答案】傳導【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但是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兩種或三種等多種傳熱方式并存。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式叫做熱傳導。熱傳導時,熱總是從溫度較高處傳到溫度較低處。10.【答案】紅;綠;藍【知識點】光路圖【解析】【分析】太陽光是白光,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11.【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同種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其強度越高。當材料的孔隙一定時,閉口孔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溫性能越好。所以材料之間的空隙越小,保溫效果不一定越好。12.【答案】錯誤【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作光的反射。司機通過后視鏡能看到車后面的情況,這時光的反射現象,當然反射的光線也是沿直線傳播的。13.【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顏色的物體,吸熱的本領不同。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淺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弱。深色物體吸收熱的本領強,因此冬天應該穿顏色深的衣服才會感覺到更暖和。14.【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熱的不良導體只是傳熱慢,并不是根本不能傳熱。15.【答案】正確【知識點】光的傳播【解析】【分析】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小孔成像,這個現象是中國古代墨子發現的。做小孔成像實驗時,要慢慢調整紙杯與蠟燭之間的距離,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為止。16.【答案】A【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保溫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減緩熱傳遞,所以我們一般選用熱的不良導體作為保溫的材料。保溫材料需要具備低導熱系數以減少熱量傳遞,同時要輕便、易加工。碎布是多孔纖維材料,空氣滯留效果好,導熱系數低,是常見保溫填充物;塑料中的泡沫塑料也是優良保溫材料,但普通塑料導熱性較差;不銹鋼是金屬導熱性強,完全不適合保溫。因此最合適的是碎布,它成本低、環保且保溫性能良好。17.【答案】C【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是不一樣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常見,吸熱慢性,散熱也慢。鐵皮屬于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棉花和報紙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能差。18.【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解答】玻璃是三種物質中表面最光滑的,因此是反光能力最強的。B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物體的反光能力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表面顏色的深淺有關。19.【答案】C【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太陽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光和熱,是天然光源。而關閉的手電筒,處于不發光狀態,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所以月亮也不是光源。20.【答案】B【知識點】光的傳播【解析】【分析】光能夠再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21.【答案】B【知識點】光年【解析】【分析】恒星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數字,通常用光年作計量單位。光年是距離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經歷1年所走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22.【答案】A【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月亮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太陽光。23.【答案】B【知識點】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潛望鏡之所以可以從下邊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為兩塊平面鏡互相平行,且都與水平方向成45度夾角。因此明明用平面鏡做了潛望鏡,B設計可以觀察到高處的大樹。24.【答案】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時或下雨后,空中懸浮著很多小水珠,他們會像三棱鏡一樣,將陽光折射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25.【答案】C【知識點】熱傳遞【解析】【分析】燈暖浴霸發出的熱量直接通過電磁波(如紅外線)傳遞給人體,這種傳熱方式屬于熱輻射。26.【答案】【知識點】光的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坐在井里的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空,是因為井壁阻擋了來自其他方向的光線。在墻壁上鑿個洞,光可以通過這個洞沿直線傳播進來,這體現了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在水面形成的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猴子以為水中的月亮是真實的月亮,才會去撈。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反射陽光,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這是光的反射現象。27.【答案】【知識點】光源【解析】【分析】自然光源是自然界中本身就能發光的物體,太陽是恒星,能自行發光;螢火蟲通過自身的生理機制發光;閃電是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的光。 人造光源則是人類制造出來用于發光的物體,綻放的煙花是利用火藥等物質燃燒發光,點燃的蠟燭是通過蠟燭燃燒發光,它們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發光體。28.【答案】(1)C(2)B(3)B(4)C(5)B(6)A【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①、②、③組的樂器都依賴物體振動發聲。(2)研究“聲音高低與振動物體長度是否有關”,唯一的變量是物體長度,因此需要用到①(吸管)和③(鋼管),它們振動物體的長度可以直接改變;而②組橡皮筋的聲音主要與松緊或粗細有關。(3)聲音強弱與振動幅度有關,更大力度吹1號吸管可以增大振動幅度,使聲音變強。(4)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弦振動部分的長度、弦的松緊程度有關,弦越細、越短、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因此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緊張程度有關,將橡皮筋調得更緊,振動頻率增加,音高變高。(5)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用相同力度敲擊粗細相同而長度不同的鋼管,唯一變量是鋼管長度,因此研究的是聲音高低與鋼管長度的關系。(6)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因此研究“聲音強弱與敲擊力度”應固定鋼管,用不同力度敲擊同一根鋼管進行對比。29.【答案】(1)平面鏡(2) 【知識點】光的反射;制作潛望鏡【解析】【分析】(1)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來工作的,使光線經過多次反射后能讓觀察者從水下看到海面上的情況。 在潛望鏡中,為了實現光的反射從而改變光的傳播方向,需要安裝能反射光的光學元件。 平面鏡是最常用的能對光進行反射的光學元件,在潛望鏡的 A、B 位置安裝平面鏡,光線射到平面鏡上時,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改變傳播方向,經過兩次反射后,就可以使水下的人看到海面上的物體。(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線射到平面鏡 A 上時,作出反射光線。因為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成45°角,所以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為45°,反射光線會垂直向下傳播。30.【答案】答:不一定。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被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固體的導熱能力比氣體強,如果材料塞得太緊,導熱速度可能會增強,保溫效果可能反而變差。31.【答案】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知識點】光的反射;月球的特征;月球表面的概況【解析】【分析】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地向外輻射光和熱。這些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其中一部分到達了月球。月球表面的巖石、塵土等物質會對太陽光進行反射。由于月球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存在各種地形和物質,所以反射光的方向是不同的,使得月球在我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月光。32.【答案】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學生可以通過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叉或者其他生活中的現象,表述出在使物體振動的同時可以聽到聲音,物體振動消失,聲音消失即可。【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當我們敲打鼓面時,可以看到鼓面振動,同時聽到鼓聲;彈奏吉他或琴弦時,可以看到琴弦振動,同時聽到聲音;說話時,可以感覺到喉嚨的振動,同時聽到聲音。33.【答案】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介質交界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不變;當光斜射入水中,光的傳播路線改變。將鉛筆傾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一樣。解釋:光透過空氣斜射進水中,其傳播路線會發生變化。34.【答案】會跳動起來,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著。【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鼓面上撒些紙屑,用力敲鼓,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起來,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35.【答案】(1)C(2)C(3)A【知識點】光的折射【解析】【分析】(1)三棱鏡是一種光學器件,通常呈三角形,能夠將白光(如太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是因為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而三棱鏡能夠讓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從而形成彩虹色的光譜。(2)當白光通過三棱鏡時,不同波長的光會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來。紅光的波長最長,折射角度最小,所以它在光譜的最上方;紫光的波長最短,折射角度最大,所以在最下方。因此,形成的彩色光帶從上到下的順序是紅、橙、黃、綠、藍、靛、紫。(3)三棱鏡的主要作用是將白光分散成不同顏色的光譜,這個過程稱為色散。36.【答案】(1)C;B;A;D(2)越慢;越低;越快;越高;正比例(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知識點】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鋼尺實驗的步驟是:將鋼尺伸出桌邊20厘米,壓緊→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鋼尺,觀察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的高低。這個步驟順序能夠確保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準點來觀察,然后通過改變條件來觀察變化。因此正確的步驟是C →B →A →D。(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撥動同一把鋼尺,尺子伸出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出聲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出聲音越高。鋼尺的振動快慢(頻率)與聲音的高低成正比例關系,即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3)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學生版).docx 小升初科學專項復習:聲、光、熱(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