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 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1.(2024·北京昌平二模)為探究DNA甲基化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關系,研究者給予大耳兔高脂飲食以制備As模型組,提取脾臟DNA進行水解并檢測其甲基化水平,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組別 DNA甲基化水平(%)對照組 3.706模型組 2.259A.DNA甲基化不影響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B.檢測DNA水解產物有無U以排除RNA影響C.高脂飲食引起的As與基因表達水平改變無關D.As模型組大耳兔的DNA甲基化可能會遺傳2.(2024·山東泰安二模)海兔神經系統的研究為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輕觸海兔的噴水管,其鰓就會收縮,這一反射稱為縮鰓反射。若連續重復此種輕觸刺激,海兔的縮鰓反射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習慣化。再給予海兔噴水管一個強刺激,可以去除習慣化。圖1表示海兔縮鰓反射習慣化的神經環路示意圖,圖2表示習慣化前后軸突末梢變化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神經纖維某處處于外負內正的狀態時,K+通道不可能處于開放狀態B.刺激a點,b點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則說明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C.習慣化后再給予噴水管強刺激,可能使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D.若提高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則可能消除習慣化3.(2024·河北滄州模擬)科學家使用腦炎病毒(LCMV)制造出慢性感染模型小鼠,感染腦炎病毒一段時間后,模型小鼠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上調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進而出現耗竭。其具體機制為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與PD-L1(程序性死亡受體的配體-1)結合后可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凋亡、失能、耗竭,PD-L1主要表達在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可通過該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LCMV能激活小鼠體內具有特異性的吞噬細胞、B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等B.抗原呈遞細胞可根據機體情況主動選擇促進還是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發揮作用C.上調PD-1能避免病毒被完全清除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持續發揮免疫殺傷作用D.腫瘤細胞可能會通過過量表達PD-1誘導抗原呈遞細胞耗竭來逃避“追殺”4.(2024·廣東東莞模擬)如圖為物種豐富度的簡單模型。在此模型中,R代表群落的有效資源范圍,群落中每一物種只能利用R的一部分。n表示群落中某個物種的生態位寬度,δ表示生態位之間的重疊。該模型旨在闡明群落所含物種數多少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物種在群落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B.根據“收割理論”,由于捕食者的存在,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受到影響,更易成為群落2C.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3中將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D.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2的種間競爭最激烈5.(2024·重慶模擬)下圖為科研人員對某人工漁場進行調查后,構建的漁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模型(部分)。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為2 122.373B.第二營養級能量的去路幾乎無未被利用的能量C.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比第四第五營養級之間的小D.第三營養級輸出的111.3 能量中包含有第三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6.(2024·山東菏澤一模)傳統的基于慢病毒感染、胚胎基因編輯構建非人靈長類腦疾病動物模型常出現操作困難、編輯基因脫靶等問題。若要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并獲得陽性克隆的細胞,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構建動物疾病模型更具有優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的MⅡ期卵母細胞中B.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激活重構胚,促進其分裂、發育C.進行胚胎移植前,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以防發生免疫排斥D.重構胚必須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子宮中才能發育成個體7.(2024·湖南長沙二模)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對高等哺乳動物應激狀態下(例如驚嚇)相關應急活動形成有重要調節作用,下圖1為受到驚嚇時甲狀腺分泌活動的調控示意圖。下圖2表示小鼠在受到驚嚇刺激時,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實時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為實時監測小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研究小組可利用__________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甲狀腺激素,進而通過相關儀器監測血液中放射性強度即可。(2)根據圖1可推測圖2中引起t1、t2時刻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的信號分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在已有實驗基礎上增加甲、乙兩組實驗,利用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來驗證(2)中假說,并在下圖坐標軸上畫出預測的實驗現象。①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結果預測(如圖所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 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1.(2024·北京昌平二模)為探究DNA甲基化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關系,研究者給予大耳兔高脂飲食以制備As模型組,提取脾臟DNA進行水解并檢測其甲基化水平,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組別 DNA甲基化水平(%)對照組 3.706模型組 2.259A.DNA甲基化不影響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B.檢測DNA水解產物有無U以排除RNA影響C.高脂飲食引起的As與基因表達水平改變無關D.As模型組大耳兔的DNA甲基化可能會遺傳C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表觀遺傳不影響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A正確;U(尿嘧啶)是RNA特有的堿基,檢測DNA水解產物有無U以排除RNA影響,B正確;模型組是高脂飲食組,而對照組是正常組別,據表可知,模型組的DNA甲基化水平較低,說明高脂飲食引起的As與基因表達水平有關,C錯誤;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表觀遺傳屬于可遺傳變異,As模型組大耳兔的DNA甲基化可能會遺傳,D正確。]2.(2024·山東泰安二模)海兔神經系統的研究為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輕觸海兔的噴水管,其鰓就會收縮,這一反射稱為縮鰓反射。若連續重復此種輕觸刺激,海兔的縮鰓反射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習慣化。再給予海兔噴水管一個強刺激,可以去除習慣化。圖1表示海兔縮鰓反射習慣化的神經環路示意圖,圖2表示習慣化前后軸突末梢變化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神經纖維某處處于外負內正的狀態時,K+通道不可能處于開放狀態B.刺激a點,b點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則說明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C.習慣化后再給予噴水管強刺激,可能使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D.若提高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則可能消除習慣化C [當恢復靜息電位時,剛開始神經纖維也處于外負內正的狀態,K+通道是打開的,A錯誤;要證明單向傳遞,還需要設計刺激b、檢測a的膜電位變化的對照實驗,只刺激a點,b點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不可以說明興奮傳遞是單向的,B錯誤;從圖2可以看出習慣化是神經遞質釋放減少導致的,習慣化后再給予海兔以噴水管強刺激,可以去除習慣化,可能使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C正確;由題意可知習慣化是因為連續重復弱刺激(輕觸刺激),縮鰓反射逐漸減弱甚至消失而引起的,如果能降低此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就會發生正常興奮,則可能消除習慣化現象,D錯誤。]3.(2024·河北滄州模擬)科學家使用腦炎病毒(LCMV)制造出慢性感染模型小鼠,感染腦炎病毒一段時間后,模型小鼠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上調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進而出現耗竭。其具體機制為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與PD-L1(程序性死亡受體的配體-1)結合后可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凋亡、失能、耗竭,PD-L1主要表達在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可通過該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LCMV能激活小鼠體內具有特異性的吞噬細胞、B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等B.抗原呈遞細胞可根據機體情況主動選擇促進還是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發揮作用C.上調PD-1能避免病毒被完全清除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持續發揮免疫殺傷作用D.腫瘤細胞可能會通過過量表達PD-1誘導抗原呈遞細胞耗竭來逃避“追殺”C [腦炎病毒(LCMV)會激活小鼠體內特異性的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吞噬細胞對異物的識別沒有特異性,不是被某種抗原激活的,A錯誤;據題干信息“模型小鼠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上調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進而出現耗竭”可知,不是抗原呈遞細胞主動選擇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B錯誤;根據感染腦炎病毒一段時間后,模型小鼠細胞毒性T細胞出現耗竭,可以推測出上調PD-1能避免病毒被完全清除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持續發揮免疫殺傷作用,C正確;腫瘤細胞可能會過量表達PD-L1,而不是PD-1,從而會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耗竭,D錯誤。]4.(2024·廣東東莞模擬)如圖為物種豐富度的簡單模型。在此模型中,R代表群落的有效資源范圍,群落中每一物種只能利用R的一部分。n表示群落中某個物種的生態位寬度,δ表示生態位之間的重疊。該模型旨在闡明群落所含物種數多少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物種在群落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B.根據“收割理論”,由于捕食者的存在,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受到影響,更易成為群落2C.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3中將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D.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2的種間競爭最激烈C [一個物種在群落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A錯誤;根據“收割理論”,由于捕食者的存在,群落有更大的物種豐富度,更易成為群落3,B錯誤;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因為群落3的R之間重疊的最多,所以群落3將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種間競爭最激烈,C正確,D錯誤。]5.(2024·重慶模擬)下圖為科研人員對某人工漁場進行調查后,構建的漁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模型(部分)。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為2 122.373B.第二營養級能量的去路幾乎無未被利用的能量C.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比第四第五營養級之間的小D.第三營養級輸出的111.3 能量中包含有第三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B [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除了流向下一營養級和流向分解者外,還用于呼吸作用散失以及未被利用,因此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大于2 122.373,A錯誤;分析第二營養級能量的輸入與輸出可知,輸入量(873.8+4 449=5 322.8)≈輸出量(86.75+427.4+2 871+1 937=5 322.15),因此第二營養級能量的去路幾乎無未被利用的能量,B正確;第四與第五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4.964÷58.22×100%≈8.53%,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58.22÷427.4×100%≈13.62%,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比第四第五營養級之間的大,C錯誤;第三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是第二營養級輸出的能量中所包含的能量,D錯誤。]6.(2024·山東菏澤一模)傳統的基于慢病毒感染、胚胎基因編輯構建非人靈長類腦疾病動物模型常出現操作困難、編輯基因脫靶等問題。若要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并獲得陽性克隆的細胞,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構建動物疾病模型更具有優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的MⅡ期卵母細胞中B.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激活重構胚,促進其分裂、發育C.進行胚胎移植前,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以防發生免疫排斥D.重構胚必須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子宮中才能發育成個體C [需要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MⅡ期的卵母細胞中,使核移植動物模型的核遺傳物質全部來自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A正確;使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可以激活重構胚, 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過程,B正確;受體不會對移植的胚胎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故而進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C錯誤;重構胚必須采用胚胎移植技術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個體子宮中才能繼續發育,D正確。]7.(2024·湖南長沙二模)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對高等哺乳動物應激狀態下(例如驚嚇)相關應急活動形成有重要調節作用,下圖1為受到驚嚇時甲狀腺分泌活動的調控示意圖。下圖2表示小鼠在受到驚嚇刺激時,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實時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為實時監測小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研究小組可利用__________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甲狀腺激素,進而通過相關儀器監測血液中放射性強度即可。(2)根據圖1可推測圖2中引起t1、t2時刻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的信號分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在已有實驗基礎上增加甲、乙兩組實驗,利用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來驗證(2)中假說,并在下圖坐標軸上畫出預測的實驗現象。①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結果預測(如圖所示)。[解析] (1)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故可利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甲狀腺激素,進而通過相關儀器監測血液中放射性強度即可實時監測小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2)分析題圖,t1時受到驚嚇,機體會通過神經調節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t2時主要是下丘腦產生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垂體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3)為利用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來驗證(2)中假說,可以取同種生理狀態相似的小鼠均分為甲、乙兩組,手術切除甲組小鼠通向甲狀腺的傳出神經,手術切除乙組小鼠的垂體,手術恢復后分別給予甲、乙兩組小鼠驚嚇刺激并實時監測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則甲組實驗只能通過分級調節產生甲狀腺激素,則t2時刻甲狀腺激素的量才開始增加,乙組實驗通過神經調節產生甲狀腺激素,故t1時刻開始產生甲狀腺激素,相關的預測結果圖示見答案。(略)[答案] (1)碘 (2)神經遞質和促甲狀腺激素 (3)①取同種生理狀態相似的小鼠均分為甲、乙兩組,手術切除甲組小鼠通向甲狀腺的傳出神經,手術切除乙組小鼠的垂體,手術恢復后分別給予甲、乙兩組小鼠驚嚇刺激并實時監測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學科核心素養專訓(七) 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1.(2024·北京昌平二模)為探究DNA甲基化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關系,研究者給予大耳兔高脂飲食以制備As模型組,提取脾臟DNA進行水解并檢測其甲基化水平,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2413題號567組別 DNA甲基化水平(%)對照組 3.706模型組 2.259A.DNA甲基化不影響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B.檢測DNA水解產物有無U以排除RNA影響C.高脂飲食引起的As與基因表達水平改變無關D.As模型組大耳兔的DNA甲基化可能會遺傳2413題號567√C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表觀遺傳不影響DNA堿基對的排列順序,A正確;U(尿嘧啶)是RNA特有的堿基,檢測DNA水解產物有無U以排除RNA影響,B正確;模型組是高脂飲食組,而對照組是正常組別,據表可知,模型組的DNA甲基化水平較低,說明高脂飲食引起的As與基因表達水平有關,C錯誤;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表觀遺傳屬于可遺傳變異,As模型組大耳兔的DNA甲基化可能會遺傳,D正確。]2413題號5672.(2024·山東泰安二模)海兔神經系統的研究為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輕觸海兔的噴水管,其鰓就會收縮,這一反射稱為縮鰓反射。若連續重復此種輕觸刺激,海兔的縮鰓反射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習慣化。再給予海兔噴水管一個強刺激,可以去除習慣化。圖1表示海兔縮鰓反射習慣化的神經環路示意圖,圖2表示習慣化前后軸突末梢變化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當神經纖維某處處于外負內正的狀態時,K+通道不可能處于開放狀態B.刺激a點,b點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則說明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C.習慣化后再給予噴水管強刺激,可能使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D.若提高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則可能消除習慣化2413題號567√C [當恢復靜息電位時,剛開始神經纖維也處于外負內正的狀態,K+通道是打開的,A錯誤;要證明單向傳遞,還需要設計刺激b、檢測a的膜電位變化的對照實驗,只刺激a點,b點能檢測到膜電位變化,不可以說明興奮傳遞是單向的,B錯誤;從圖2可以看出習慣化是神經遞質釋放減少導致的,習慣化后再給予海兔以噴水管強刺激,可以去除習慣化,可能使神經末梢釋放的物質增加,C正確;由題意可知習慣化是因為連續重復弱刺激(輕觸刺激),縮鰓反射逐漸減弱甚至消失而引起的,如果能降低此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的“閾值”,就會發生正常興奮,則可能消除習慣化現象,D錯誤。]2413題號5673.(2024·河北滄州模擬)科學家使用腦炎病毒(LCMV)制造出慢性感染模型小鼠,感染腦炎病毒一段時間后,模型小鼠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上調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進而出現耗竭。其具體機制為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與PD-L1(程序性死亡受體的配體-1)結合后可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凋亡、失能、耗竭,PD-L1主要表達在抗原呈遞細胞表面。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可通過該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LCMV能激活小鼠體內具有特異性的吞噬細胞、B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等B.抗原呈遞細胞可根據機體情況主動選擇促進還是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發揮作用C.上調PD-1能避免病毒被完全清除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持續發揮免疫殺傷作用D.腫瘤細胞可能會通過過量表達PD-1誘導抗原呈遞細胞耗竭來逃避“追殺”2413題號567√C [腦炎病毒(LCMV)會激活小鼠體內特異性的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吞噬細胞對異物的識別沒有特異性,不是被某種抗原激活的,A錯誤;據題干信息“模型小鼠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上調PD-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表達進而出現耗竭”可知,不是抗原呈遞細胞主動選擇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的功能,B錯誤;根據感染腦炎病毒一段時間后,模型小鼠細胞毒性T細胞出現耗竭,可以推測出上調PD-1能避免病毒被完全清除后細胞毒性T細胞仍持續發揮免疫殺傷作用,C正確;腫瘤細胞可能會過量表達PD-L1,而不是PD-1,從而會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耗竭,D錯誤。]2413題號5674.(2024·廣東東莞模擬)如圖為物種豐富度的簡單模型。在此模型中,R代表群落的有效資源范圍,群落中每一物種只能利用R的一部分。n表示群落中某個物種的生態位寬度,δ表示生態位之間的重疊。該模型旨在闡明群落所含物種數多少的原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一個物種在群落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B.根據“收割理論”,由于捕食者的存在,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受到影響,更易成為群落2C.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3中將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D.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群落2的種間競爭最激烈2413題號567√C [一個物種在群落中所處的空間位置和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A錯誤;根據“收割理論”,由于捕食者的存在,群落有更大的物種豐富度,更易成為群落3,B錯誤;若圖中三個群落的R相同,因為群落3的R之間重疊的最多,所以群落3將有最高的物種豐富度,種間競爭最激烈,C正確,D錯誤。]2413題號5675.(2024·重慶模擬)下圖為科研人員對某人工漁場進行調查后,構建的漁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模型(部分)。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2413題號567A.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為2 122.373B.第二營養級能量的去路幾乎無未被利用的能量C.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比第四第五營養級之間的小D.第三營養級輸出的111.3 能量中包含有第三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B [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除了流向下一營養級和流向分解者外,還用于呼吸作用散失以及未被利用,因此此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大于2 122.373,A錯誤;分析第二營養級能量的輸入與輸出可知,輸入量(873.8+4 449=5 322.8)≈輸出量(86.75+427.4+2 871+1 937=5 322.15),因此第二營養級能量的去路幾乎無未被利用的能量,B正確;第四與第五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4.964÷58.22×100%≈8.53%,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58.22÷427.4×100%≈13.62%,第三第四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比第四第五營養級之間的大,C錯誤;第三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是第二營養級輸出的能量中所包含的能量,D錯誤。]2413題號5676.(2024·山東菏澤一模)傳統的基于慢病毒感染、胚胎基因編輯構建非人靈長類腦疾病動物模型常出現操作困難、編輯基因脫靶等問題。若要對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并獲得陽性克隆的細胞,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構建動物疾病模型更具有優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的MⅡ期卵母細胞中B.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激活重構胚,促進其分裂、發育C.進行胚胎移植前,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以防發生免疫排斥D.重構胚必須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子宮中才能發育成個體2413題號567√C [需要將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注入去核MⅡ期的卵母細胞中,使核移植動物模型的核遺傳物質全部來自經基因編輯的單個體細胞,A正確;使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可以激活重構胚, 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過程,B正確;受體不會對移植的胚胎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故而進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免疫檢查,C錯誤;重構胚必須采用胚胎移植技術移植到同種、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個體子宮中才能繼續發育,D正確。]2413題號5677.(2024·湖南長沙二模)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對高等哺乳動物應激狀態下(例如驚嚇)相關應急活動形成有重要調節作用,下圖1為受到驚嚇時甲狀腺分泌活動的調控示意圖。下圖2表示小鼠在受到驚嚇刺激時,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實時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2413題號567(1)為實時監測小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研究小組可利用____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甲狀腺激素,進而通過相關儀器監測血液中放射性強度即可。(2)根據圖1可推測圖2中引起t1、t2時刻甲狀腺激素含量上升的信號分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3題號567碘神經遞質和促甲狀腺激素(3)請在已有實驗基礎上增加甲、乙兩組實驗,利用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來驗證(2)中假說,并在下圖坐標軸上畫出預測的實驗現象。①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3題號567取同種生理狀態相似的小鼠均分為甲、乙兩組,手術切除甲組小鼠通向甲狀腺的傳出神經,手術切除乙組小鼠的垂體,手術恢復后分別給予甲、乙兩組小鼠驚嚇刺激并實時監測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②結果預測(如圖所示)。2413題號567[解析] (1)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故可利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甲狀腺激素,進而通過相關儀器監測血液中放射性強度即可實時監測小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2)分析題圖,t1時受到驚嚇,機體會通過神經調節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t2時主要是下丘腦產生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垂體產生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2413題號567(3)為利用自變量控制的減法原理來驗證(2)中假說,可以取同種生理狀態相似的小鼠均分為甲、乙兩組,手術切除甲組小鼠通向甲狀腺的傳出神經,手術切除乙組小鼠的垂體,手術恢復后分別給予甲、乙兩組小鼠驚嚇刺激并實時監測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的變化,則甲組實驗只能通過分級調節產生甲狀腺激素,則t2時刻甲狀腺激素的量才開始增加,乙組實驗通過神經調節產生甲狀腺激素,故t1時刻開始產生甲狀腺激素,相關的預測結果圖示見答案。(略)2413題號56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前訓練(七)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七)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含答案(教師用).docx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考前訓練(七)科學思維模型與建模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