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題 滿分70分 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30分)得分求的選項。1.“時間的車輪又軋出了同樣的轍痕,隋朝與秦朝是那么驚人的相似。一樣的氣吞萬里如虎;一樣的千古江山盡歸一姓;一樣的二世而亡。”關于隋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出現了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建立者是楊堅,定都大興C.是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D.是我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2.含嘉倉是隋唐時期最大的國家糧倉,被譽為“天下第一糧倉”。經考古發掘 (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庫藏巨大,在全國運河地區普遍建立。這些倉窖遺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A.國家統一的條件 B.政治制度的創新C.商業發展的水平 D.財政經濟的狀況3.依靠可信史料認識歷史是學習歷史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唐代歷史”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 )A.書籍《隋唐英雄傳》 B.電視劇《大唐飛歌》C.唐墓葬出土的唐三彩 D.司馬遷《史記》七年級歷史試卷第 1頁 (共8頁)4.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他說:“夫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據此可知,唐太宗 ( )A.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B.整頓吏治;裁減冗員C.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D.輕徭薄賦,愛惜民力5.杜甫的詩因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強烈的時代色彩,被譽為“詩史”。下面兩首詩內容的變化反映出詩人經歷了唐朝社會的 (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憶昔》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 四鄰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無家別》A.八王之亂 B.安史之亂 C.藩鎮割據 D.黃巢起義6.唐朝時期,邊疆一些民族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權。下圖為南詔政權遺址出土的蓮花紋瓦當,其形制和紋樣都與唐長安城大明宮和興慶坊出土的磚瓦毫無二致。這反映了唐朝 ( )A.中外交往密切 B.民族交往交融C.文學藝術多彩 D.制瓷技術高超7.“他不畏艱險,歷經磨難到達天竺,訪遍名寺研習佛法;學成后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材料評述的是 ( )A.張騫通西域 B.玄奘西行C.鑒真東渡 D.鄭和下西洋8.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解釋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B.武則天統治為后來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C.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D.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9.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數軸,是通過中國古代時間軸建構的時空定位,其中①所處時期的時代主題是 ( )A.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0.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他評價的是 ( )A.秦王嬴政 B.漢高祖劉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趙匡胤11.宋代沿襲五代舊制,設樞密院負責軍事事務,下圖是宋朝樞密院正副樞密使出身統計圖,與統計圖所反映的現象相關政策是 ( )A.杯酒釋兵權 B.三省六部制 C.崇文抑武 D.設置通判12.岳飛詞“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陸游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兩宋之交,文學作品反映出的時代最強音是 ( )A.北伐中原,結束三國鼎立 B.仗義執言,揭露統治腐朽C.憂國憂民,同情民間疾苦 D.收復河山,渴望國家統一13.建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重要方法之一,小沈同學在學習北宋歷史知識時,繪制了如下示意圖,圖中▲處應填寫 ( )A.強化了中央集權 B.促進了貿易發展C.推動了文化昌盛 D.增強了軍事力量14.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時期,中央政府在該地區行使行政管轄所采取的措施是 ( )A.設置安西都護府 B.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C.設置北庭都元帥府 D.設置駐藏大臣15.不論以魏為正統,或以蜀為正統,從來沒有人把另外兩國排斥在中國之外;當宋、遼、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時,雖互為敵國,但也并不把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這一觀點意在強調 ( )A.儒家思想的正統性 B.中央集權達到頂峰C.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D.民族隔閡完全消失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題。其中第16題9分,第17題11分,第18題7分,19題13分。16.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在中華帝國的正午時分高調登場,卻匆忙謝幕,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一段宛如曇花般脆弱短暫的璀璨輝煌。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任務。【一統天下】(1)材料一是小陽同學繪制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圖 (局部),請問圖中①統一全國的是哪一朝代 這一統一有何重要意義 (3分)【鞏固統一】材料二(2)根據材料二,寫出A、B段河道的名稱,并指出大運河開通的目的。 (4分)【曇花出現】材料三 隋煬帝在位的時候,急功近利,不恤民力,橫征暴斂,搜求不止,加上東征西討,窮兵黷武,使得百姓無法忍受。起義軍的檄文中,痛斥隋煬帝:“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中國歷史教科書》(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1分)【以史為鑒】(4)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說一說隋朝的曇花一現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1分)17.珍視歷史遺產,堅定文化自信。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某歷史學習小組,關于唐朝歷史進行板報制作,請你參與完成。【展示文明】【感悟文明】 材料一 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資治通鑒》卷一九八 材料二【解說文明】 人物名片一 人物:________ 時期:唐朝 主要歷史貢獻:在日本傳授佛法,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人物名片二 人物:僧一行 時期: ______._____ 主要歷史貢獻:_______________(1)請將“展示文明”中的唐朝文物進行歸類,放入不同的展板。 (填寫字母即可, 4分)版塊一“商業繁榮” 版塊二“農業生產技術改進”版塊三“手工業發達” 版塊四“科技文化繁盛”(2)“感悟文明”板塊中,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2分)(3)補全“解說文明”板塊中,人物名片一的歷史信息,并仿照人物名片一,完成人物名片二的制作。 (4分)在兩位人物身上我們能學到哪些優秀的品質 (1分)18“山海有情,天遼地寧”。遼寧山好水好、風光壯麗,自然旅游資源豐富多樣。遼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品·古建筑】七年級歷史試卷第6頁 (共8頁)【觀·博物館】材料一 遼寧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最近“唐宋風華——數字畫境中的藝術世界”展覽驚艷眾人,其中《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展區,讓游客們流連忘返。 這兩幅作品,生動的反映了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人們在衣食住行和婚姻觀念等方面受到北方民族和域外習俗的影響,整個時代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材料二 遼寧省博物館展廳里有一口碩大的銅鐘,因上面鑄有某朝皇帝出行的儀仗鹵簿圖,被稱為“鹵簿鐘”。據考證,這口大鐘曾與徽宗、欽宗二帝一同被金軍擄走,在北上途中被金軍丟棄。(2)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從這兩幅作品中,能看到唐朝怎樣的社會風氣 材料二中遼寧省博物館的鹵簿鐘所鑄的是哪個朝代皇帝出行的情況 (2分)【護·遺址遺跡】材料三 遼寧遺址遺跡眾多,資源十分豐富。人文景觀有沈陽 (陵、廟、寺、城)50余處……——遼寧省人民政府網(3)請你談談作為中學生,如何加強對本地遺址遺跡及文物資源的保護。 (答出一點即可,2分)七年級歷史試卷第7頁 (共8頁)19.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歷代統治者都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國家政權。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政權并立】(1)寫出圖一中西夏政權的建立者,指出圖二中南宋的都城,并找出宋金和議后南宋和金的分界線。 (4分)【統一全國】1279年, ① 軍攻滅 ② 殘部,完成了全國的統一,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政權并立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2)請將上表中①②處內容補充完整。 (2分)【治理邊疆】(3)閱讀圖三元朝形勢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什么 (1分)【制度創新】(4)制度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請你從下面三個史實中選取兩個,論證觀點“制度創新與完善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與重要保障”。 (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符合邏輯) (6分)隋朝科舉制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期中歷史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 共30 分1——5 B D C A B6——10 B B B C D11——15 C D A B C二、 主觀題: 40分16. 共 10 分(1) 隋朝 (1分)隋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民族交融的大趨勢,進一步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2分)(2) A. 永濟渠 B. 通濟渠目的: 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4分)(3)隋煬帝的殘暴統治 (1分)(4)統治者要愛惜民力、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言之成理即可 (1分)17.共 11分(1) 版塊一“商業繁榮” B 版塊二“農業生產技術改進” C版塊三“手工業發達” A 版塊四 “科技文化繁盛 D (4分)(2)開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 (2分)(3) 人物名片一: 鑒真 (1分)人物名片二: 時期:唐朝 (1分)主要歷史貢獻:制定了《大衍歷》,還組織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既對天文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也對世界數學的發展具有價值。 (2分)品質: 堅持不懈、不畏艱險等 (1分)18.共7分(1)契丹族 耶律阿保機 澶淵之盟 (3分)(2)開放的社會風氣 北宋 (2分)(3)言之成理即可 (2分)19. 共 13分(1)元昊 臨安 淮水至大散關一線 (4分)(2)元南宋 (2分)(3)澎湖巡檢司 (1分)(4)觀點:制度創新與完善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與重要保障 (6分)選取史事: 隋朝確立科舉制、元朝行省制度論述: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對隋朝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元朝創立行省制度,設置了嶺北、遼陽等10個行省,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總結:綜上所述,制度創新與完善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與重要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