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春 宣威市期末)如圖反映了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單位:萬噸),從中可以獲取的準確信息是(  )
A.農村經濟趨向健康發展
B.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C.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土地改革運動成效顯著
2.(2024春 宣威市期末)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中,我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涌現出無數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的時代精神。下列人物屬于這一時期杰出代表的是(  )
A. 邱少云 B.黃繼光
C. 楊靖宇 D.焦裕祿
3.(2024春 呈貢區期末)如圖反映的是新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對這一示意圖的解讀正確的一項是(  )
A.從①到④,反映出建國初期經濟建設一帆風順
B.從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極大促進經濟發展
C.從②到③,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誤
D.從③到④,說明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
4.(2024春 陽信縣期末)小武同學在學習中國現代史某單元時,做了如圖課堂筆記,據此判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
1956年,中國共產黨在京召開八大;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多快好省”的總路線;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A.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
D.偉大的歷史轉折
5.(2024春 文峰區期末)如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它反映了這一時期(  )
A.國家實力的強大 B.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C.社會生產力提升 D.農村人民辛勤勞動
6.(2024春 連江縣期中)下面兩位人物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是(  )
《人民日報》報道:焦裕祿抱病帶領全縣人民與嚴重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奮力改變蘭考縣貧困面貌。 《人民日報》報道:王進喜率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當井噴險情發生時,他不顧腿傷,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
A.心系祖國,嚴謹治學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D.堅持科學、崇尚民主
7.(2024春 裕華區期末)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B.開展大躍進運動
C.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
D.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
8.(2024春 涼州區期末)會議指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次會議(  )
A.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B.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C.使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
D.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9.(2024春 江陰市期中)在“感動中國”人物中,與“會戰石油,艱苦創業”這一描述相符的是(  )
A.王進喜 B.雷鋒 C.鄧稼先 D.邱少云
10.(2024春 衡陽期中)中共中央為恢復國民經濟提出的八字方針是(  )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B.調整、穩定、鞏固、提高
C.調整、發展、充實、提高
D.調整、鞏固、發展、深化
11.(2024春 衡陽期中)習總書記重訪蘭考的時候說:“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當時政治老師讀報,讀著讀著哽咽了。焦裕祿精神影響了一代人。”焦裕祿被譽為(  )
A.“最可愛的人” B.“鐵人”
C.解放軍好戰士 D.黨的好干部
12.(2024春 太和縣期中)1958年,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造成我國1959年至1961年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的原因之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問題在于(  )
A.急于求成而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B.過于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蓄意破壞
D.沒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13.(2024春 岳池縣期中)1958年,中國大地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全國大約出動9000萬人,大搞“小(高爐)、土(土法煉鋼、煉鐵)、群(群眾運動)”。小土爐、小高爐遍地開花,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全國掀起。這一現象應該出現在下列哪一時期?(  )
A.“大躍進”運動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土地改革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14.(2024 陽谷縣二模)能體現下列一組歷史人物事跡的主題是(  )
A.開天辟地換新顏 B.團結抗戰謀獨立
C.保家衛國立國威 D.艱苦創業促發展
15.(2024春 寧德期中)“他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油田石油大會戰第一口油井,并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王進喜 B.焦裕祿 C.雷鋒 D.鄧稼先
16.(2024春 寧德期中)“一九六七年的夏天到秋天……流言極多、滿街的大字報。一會兒說紅衛兵要揪我了;一會兒又說紅衛兵要抄我的家了。”材料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 B.農業合作化運動
C.大躍進運動 D.人民公社化運動
17.(2024春 郟縣期中)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中央開始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B.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C.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中共中央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18.(2024春 嶧城區期中)20世紀70年代,在山亭區鳧城鎮榆樹腰村黨支部的號召下,全村20多名“鐵姑娘”,全用肩挑手提,無論嚴寒酷暑,苦戰七年零五個月,開挖愚公渠,為榆樹腰村引來了庫水,解決了全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上述史實體現的精神是(  )
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B.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
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D.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19.(2024春 豐潤區期末)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甘當革命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身上所體現的時代精神是(  )
A.舍生忘死的獻身精神 B.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
C.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 D.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
20.(2024春 巴南區期末)20世紀60年代初,大慶工人吃大苦,耐大勞,堅持“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精神風貌,出色地完成石油會戰,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大慶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黃繼光 B.王進喜 C.焦裕祿 D.雷鋒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春 宣威市期末)如圖反映了1957﹣1961年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狀況(單位:萬噸),從中可以獲取的準確信息是(  )
A.農村經濟趨向健康發展
B.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C.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土地改革運動成效顯著
【分析】本題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圖片看出,1959﹣1961年糖料、油量、棉花產量不斷下降,這說明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接著,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總路線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嚴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故B符合題意;農村經濟趨向健康發展不符合史實,排除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是1956年,排除C;土地改革完成是1952年,排除D。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圖片說明農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2.(2024春 宣威市期末)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中,我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涌現出無數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的時代精神。下列人物屬于這一時期杰出代表的是(  )
A. 邱少云 B.黃繼光
C. 楊靖宇 D.焦裕祿
【分析】本題考查了焦裕祿的事跡,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中”并結合所學可知,1956﹣1966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焦裕祿在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時,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帶領全縣干部和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使蘭考貧困面貌大為改觀,他身患癌癥,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稱頌他是“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D項正確;邱少云、黃繼光在1950﹣1953年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排除AB項;楊靖宇是抗日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模范人物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雷鋒等的事跡。
3.(2024春 呈貢區期末)如圖反映的是新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對這一示意圖的解讀正確的一項是(  )
A.從①到④,反映出建國初期經濟建設一帆風順
B.從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極大促進經濟發展
C.從②到③,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誤
D.從③到④,說明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
【分析】本題考查了國民經濟的調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使我國人民遇到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
【解答】圖中①點到②點是從1952年﹣﹣1957年,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農業的發展。③點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左”傾錯誤嚴重泛濫,打擊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中共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并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圖中①點到④點這一變化過程反映了建國初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國民經濟的調整方針內容與作用。
4.(2024春 陽信縣期末)小武同學在學習中國現代史某單元時,做了如圖課堂筆記,據此判斷其學習的主題是(  )
1956年,中國共產黨在京召開八大;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多快好省”的總路線;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A.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
D.偉大的歷史轉折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中共八大、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八字方針”的相關史實。
【解答】1956年,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八大以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接著,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嚴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為克服困難局面,中共中央開始調整國民經濟,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中共八大、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八字方針”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故小武同學課堂筆記學習的主題是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C項正確;1953——1957年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標志著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排除A項;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排除B項;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我國偉大的歷史轉折,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和準確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的相關史實。
5.(2024春 文峰區期末)如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它反映了這一時期(  )
A.國家實力的強大 B.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C.社會生產力提升 D.農村人民辛勤勞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圖片中出現“蘿卜千斤重”“肥豬賽大象”這樣極度夸張的表述和畫面,在現實中,蘿卜和肥豬不可能達到如此夸張的程度。結合所學知識,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開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運動在農業上,對糧食產量估計嚴重浮夸,各地競相虛報夸大糧食產量等,出現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宣傳和行為。這種現象是違背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當時人們盲目追求高指標、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導致了經濟發展出現嚴重問題,B項正確;“蘿卜千斤重”“肥豬賽大象”這種夸張的情況并不是國家實力強大的體現,而是經濟建設中的失誤表現,A項錯誤;這種夸張的表述不是社會生產力真實提升的反映,實際生產力并沒有達到這樣夸張的程度,C項錯誤;圖片主要體現的是浮夸風,而不是農村人民辛勤勞動,辛勤勞動不會出現如此不切實際的夸張成果,D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閱讀史料、歷史解釋能力。
6.(2024春 連江縣期中)下面兩位人物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是(  )
《人民日報》報道:焦裕祿抱病帶領全縣人民與嚴重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奮力改變蘭考縣貧困面貌。 《人民日報》報道:王進喜率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當井噴險情發生時,他不顧腿傷,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
A.心系祖國,嚴謹治學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C.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D.堅持科學、崇尚民主
【分析】本題考查了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掌握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描述了王進喜:大慶油田石油工人,被譽為“鐵人”;焦裕祿:領導蘭考人民治理災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人民稱頌他為“黨的好干部”,他們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C是正確的選項;他們沒有體現出嚴謹治學、堅持科學、崇尚民主,排除AD;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焦裕祿體現出的精神,排除B。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7.(2024春 裕華區期末)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B.開展大躍進運動
C.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
D.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八字方針。1961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
【解答】從圖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65年我國工業國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上升,這是由于國家對國民經濟發展采取調整政策所致。因為從1959至1960年中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災難,中共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發布“八字方針”對國民經濟發展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故選項C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八字方針的相關史實。
8.(2024春 涼州區期末)會議指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次會議(  )
A.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
B.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C.使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
D.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分析】本題考查中共八大,識記中共八大相關知識。
【解答】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B.第一屆全國人民帶大會,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排除B項。C.根據“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大會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指出,當前黨和人民主要的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成為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C項正確。D.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狀況,熟記中共八大相關知識。
9.(2024春 江陰市期中)在“感動中國”人物中,與“會戰石油,艱苦創業”這一描述相符的是(  )
A.王進喜 B.雷鋒 C.鄧稼先 D.邱少云
【分析】本題考查“鐵人”王進喜的事跡,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與“會戰石油,艱苦創業”這一描述相符的是“鐵人”王進喜,他率領鉆井隊打出了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功勛,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精神財富——鐵人精神。
B.雷鋒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模范人物,助人為樂的榜樣,排除。
C.鄧稼先被譽為“兩彈元勛”,排除。
D.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期間涌現的英雄人物。
故選:A。
【點評】記憶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和事跡,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0.(2024春 衡陽期中)中共中央為恢復國民經濟提出的八字方針是(  )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B.調整、穩定、鞏固、提高
C.調整、發展、充實、提高
D.調整、鞏固、發展、深化
【分析】本題考查了國民經濟的調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使我國人民遇到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
【解答】據題干“中共中央為恢復國民經濟提出的八字方針是”和所學知識可知,為克服困難局面,中央從1961年開始調整國民經濟,提出的八字方針是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中共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并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A項正確;排除B、C、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國民經濟的調整方針內容。
11.(2024春 衡陽期中)習總書記重訪蘭考的時候說:“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當時政治老師讀報,讀著讀著哽咽了。焦裕祿精神影響了一代人。”焦裕祿被譽為(  )
A.“最可愛的人” B.“鐵人”
C.解放軍好戰士 D.黨的好干部
【分析】本題考查了模范人物焦裕祿的事跡。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中涌現出大批先進人物:“鐵人”王進喜、“兩彈元勛”鄧稼先、“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節約標兵”雷鋒。
【解答】據題干“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當時政治老師讀報,讀著讀著哽咽了。焦裕祿精神影響了一代人”和所學知識可知,焦裕祿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于鄭州,終年42歲。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被譽為“黨的好干部”,D項正確;“最可愛的人”是對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稱呼,排除A項;石油工人王進喜被譽為“鐵人”,排除B項;雷鋒被譽為解放軍好戰士,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模范人物焦裕祿的事跡。
12.(2024春 太和縣期中)1958年,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造成我國1959年至1961年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的原因之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問題在于(  )
A.急于求成而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B.過于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蓄意破壞
D.沒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分析】本題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黨和政府錯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解答】A.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由于黨和人民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在總路線的指導下,1958年,黨和政府錯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這就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再加上出現了自然災害嚴重,1959年﹣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A符合題意。
B.文化大革命過于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排除B。
C.文化大革命開始于1976年,排除C。
D.文化大革命沒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排除D。
故選:A。
【點評】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相關知識。
13.(2024春 岳池縣期中)1958年,中國大地上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全國大約出動9000萬人,大搞“小(高爐)、土(土法煉鋼、煉鐵)、群(群眾運動)”。小土爐、小高爐遍地開花,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全國掀起。這一現象應該出現在下列哪一時期?(  )
A.“大躍進”運動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
C.土地改革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
【分析】本題以小土爐、小高爐遍地開花,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在全國掀起為依托,考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知識點。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958年”“全民大煉鋼鐵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黨中央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是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計劃指標,它表現在工業上首先是要求鋼產量指標翻一番,還提出趕超英國的口號,為達到這一目標,在全國范目掀起以大煉鋼鐵為中心的大躍進運動。許多工廠,農村學校機關,建起小高爐煉鐵、煉鋼,毀掉不少山林,也影響其他行業,造成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A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相關知識。
14.(2024 陽谷縣二模)能體現下列一組歷史人物事跡的主題是(  )
A.開天辟地換新顏 B.團結抗戰謀獨立
C.保家衛國立國威 D.艱苦創業促發展
【分析】本題考查了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和鄧稼先的精神。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兩彈元勛”鄧稼先;“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解答】根據題干圖片中人物分別是焦裕祿、王進喜、雷鋒和鄧稼先,結合所學可知,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和“兩彈元勛”鄧稼先是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們身上共同體現了這個時代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愛國奉獻,D項正確;開天辟地換新顏主要涉及新中國成立,排除A項;團結抗戰謀獨立主要涉及抗日戰爭,排除B項;保家衛國立國威主要體現抗美援朝,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焦裕祿、王進喜、雷鋒和鄧稼先的事跡與時代精神。
15.(2024春 寧德期中)“他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業,打出了大慶油田石油大會戰第一口油井,并創造了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鉆井紀錄。”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王進喜 B.焦裕祿 C.雷鋒 D.鄧稼先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1960年,率領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他以頑強的意志,使大慶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開鉆。當井噴的險情發生時,他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制服了井噴,被譽為“鐵人”,A項正確;焦裕祿是黨的好干部,排除B項;雷鋒是解放軍的好戰士,排除C項;鄧稼先是兩彈元勛,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英雄人物,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和綜合運用歷史史實的能力。
16.(2024春 寧德期中)“一九六七年的夏天到秋天……流言極多、滿街的大字報。一會兒說紅衛兵要揪我了;一會兒又說紅衛兵要抄我的家了。”材料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 B.農業合作化運動
C.大躍進運動 D.人民公社化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識。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它成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標志。
【解答】根據題干“一九六七年的夏天到秋天……流言極多、滿街的大字報。一會兒說紅衛兵要揪我了;一會兒又說紅衛兵要抄我的家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衛兵”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現的特殊群體。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毛澤東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發起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四人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特殊群體,A項正確;農業合作化運動發生在1953—1956年,排除B項;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排除C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關知識。
17.(2024春 郟縣期中)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從③到④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中央開始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B.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C.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中共中央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分析】本題考查國民經濟的調整。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D項正確;中共中央開始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1952年,排除A項;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時間是1958年,排除B項;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思想指導下,開展了“大躍進”運動,接著,全國農村又大辦人民公社。“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開來,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記憶國民經濟的調整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8.(2024春 嶧城區期中)20世紀70年代,在山亭區鳧城鎮榆樹腰村黨支部的號召下,全村20多名“鐵姑娘”,全用肩挑手提,無論嚴寒酷暑,苦戰七年零五個月,開挖愚公渠,為榆樹腰村引來了庫水,解決了全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上述史實體現的精神是(  )
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B.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
C.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
D.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體現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排除。
B.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體現的是抗美援朝精神,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
C.根據材料“全用肩挑手提,無論嚴寒酷暑,苦戰七年零五個月,開挖愚公渠,為榆樹腰村引來了庫水,解決了全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可知,20世紀70年代,山亭區鳧城鎮榆樹腰村村民自己解決全村群眾吃水問題,體現了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符合題意。
D.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體現在抗日戰爭,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
故選:C。
【點評】記憶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9.(2024春 豐潤區期末)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甘當革命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身上所體現的時代精神是(  )
A.舍生忘死的獻身精神 B.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
C.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 D.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模范人物,解答的關鍵是“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解答】A.雷鋒精神與舍生忘死無關,排除。
B.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主要針對黨政領導干部而言,而雷鋒是普通的戰士,排除。
C.根據材料“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結合所學可知,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好事做了一火車”,體現了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也是這一時期不畏艱辛、艱苦奮斗的體現,正確。
D.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是改革開放精神的內涵,與雷鋒精神不符,排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能力,考查學生對雷鋒精神的認識。
20.(2024春 巴南區期末)20世紀60年代初,大慶工人吃大苦,耐大勞,堅持“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精神風貌,出色地完成石油會戰,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大慶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黃繼光 B.王進喜 C.焦裕祿 D.雷鋒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模人物,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故B符合題意;黃繼光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排除A;焦裕祿是黨的好干部,排除C;雷鋒是解放軍好戰士,排除D。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模人物,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大慶工人的杰出代表是王進喜。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武平县| 安龙县| 汾阳市| 内丘县| 古浪县| 崇信县| 伊金霍洛旗| 平凉市| 斗六市| 乌恰县| 呼和浩特市| 佛冈县| 开封县| 合肥市| 鄂托克前旗| 鄂伦春自治旗| 威信县| 顺平县| 济源市| 农安县| 凤冈县| 舒城县| 盐亭县| 崇仁县| 眉山市| 寻甸| 双流县| 吉林省| 丹东市| 界首市| 博爱县| 石台县| 济阳县| 阜新市| 银川市| 阜宁县| 江北区| 新泰市| 麦盖提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