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世界現代史(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世界現代史(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世界現代史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5 安陽縣一模)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  )
A.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
B.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
C.美國希望中國貿易轉型
D.美國謀求經濟霸權
2.(2025 渾南區模擬)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羅斯福新政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調整
B.林肯在美國南北戰爭中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后研制出無煙炸藥
D.冷戰開始后,美國開始扶持日本,為其提供軍需訂單
3.(2024秋 潁州區期末)1917年俄歷10月25日俄國頒布了《告俄國公民書》,與此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
A.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B.使俄國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C.使俄國由落后農業國變成了強大工業國
D.使俄國成為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4.(2024秋 通州區期末)1932﹣1934年,美國政府投入180億美元修了13000個運動場、1000個機場、800多個醫院、2500所學校、100個水電站、20萬畝國家公園、種了2億棵樹。這些舉措體現出羅斯福新政“新”在(  )
A.推行指令計劃經濟 B.加強對工業的指導
C.重視福利國家建設 D.采用國家干預手段
5.(2024秋 通州區期末)1935年,礦工斯達漢諾夫在一個工作班6小時內,用風鎬挖煤102噸,超過原定額13倍。在他的帶動下,蘇聯掀起了突破舊定額,創造新紀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社會主義競賽運動。勞動競賽的開展(  )
A.適應了工業化建設 B.推動了農業集體化
C.擺脫蘇聯模式束縛 D.終止了新經濟政策
6.(2024秋 新縣期末)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過一系列改革,使美國壟斷資本喪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經濟特權。而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也使美國喪失了一個便利的商品銷售市場、原料供應地……這表明古巴革命(  )
A.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權
B.削弱了美國的殖民統治
C.促進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壯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
7.(2024秋 新縣期末)1932年,國際聯盟針對九一八事變成立調查團,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調查報告。日本對此表示抗議并退出國聯,并繼續擴大對華侵略。這說明國際聯盟(  )
A.打擊了日本侵華的氣焰
B.維護了凡爾賽體系秩序
C.維護了華盛頓體系秩序
D.不能有效維護世界和平
8.(2024秋 東莞市期末)1933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立即成立國家復興管理局應對危機。聯邦政府通過大規模舉辦公共工程,擴大就業刺激消費;通過提高勞工地位,提高勞工待遇,緩和社會矛盾。這些措施的突出特點是(  )
A.穩定社會秩序 B.調整資本主義制度
C.國家干預經濟 D.國家控制經濟發展
9.(2024秋 東莞市期末)巴黎和會上,美、英、法三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并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主要表明巴黎和會(  )
A.是大國分贓會議 B.重建了世界秩序
C.妥協與問題并存 D.排斥蘇俄和中國
10.(2025 姑蘇區模擬)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直接經濟損失達1805億美元;英國失去了其對外投資的1/4,法國失去了1/3,而德國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資,以上材料說明一戰(  )
①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②促進了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③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④極大地削弱了歐洲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 泗洪縣一模)英語每年都會增加一些新詞匯,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帶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邊自由貿易體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應鏈)等一些詞匯。材料中這些新詞匯反映出(  )
A.英國的世界地位不斷提高
B.世界文化觀念漸趨統一
C.英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D.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12.(2025 蘇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以下體現這一憲法要求的是(  )
A.卡德納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華夫脫運動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
13.(2025 蘇州一模)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草擬了戰后世界的藍圖:一是建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二是重建國際經濟體系。其中,“全球性的國際組織”指的是(  )
A.聯合國 B.世界貿易組織
C.國際聯盟 D.歐共體
14.(2025 碑林區校級二模)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極不合理的狀態。為改變20世紀初這種不合理狀態而發生的事件是(  )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萬隆會議
C.卡德納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5.(2025 蘇州一模)“1946年,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揭開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下列關于信息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時期出現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
B.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
C.兩次工業革命美國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
16.(2024秋 豐城市校級期末)這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截至2015年已有193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該國際組織是(  )
A.國際聯盟 B.世界貿易組織
C.聯合國 D.上海合作組織
17.(2024秋 樊城區期末)梳理歸納知識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某同學上完課后整理了以下資料,他學習的主題是(  )
主題 1920﹣1930年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918﹣1922年 扎格魯爾 埃及華夫脫運動
1934年 卡德納斯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歐洲早期殖民掠奪活動
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18.(2024秋 金寨縣期末)歷史事實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以下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漢武帝在長安設立了太學
C.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
D.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19.(2024秋 臨淄區期末)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B.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C.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了滅六國的戰爭
D.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
20.(2024秋 潁州區期末)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的正當要求遭到列強的拒絕;但是在隨后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英美兩國對中國代表提出的有關山東問題的要求卻表示支持。列強在兩次會議上對中國問題的不同態度反應的實質問題是(  )
A.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
C.日本在華擴張損害了英美在華利益
D.英美與中國關系緩和
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世界現代史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5 安陽縣一模)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  )
A.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
B.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
C.美國希望中國貿易轉型
D.美國謀求經濟霸權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謀求經濟霸權,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據題干“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可知,美國處處打壓中國,開展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關稅,中國產品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這些都是美國謀求經濟霸權的表現,D項正確;“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所述美國的目的是謀求經濟霸權,“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美國的目的是謀求經濟霸權,并不是希望中國貿易轉型,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美國謀求經濟霸權。
2.(2025 渾南區模擬)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羅斯福新政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調整
B.林肯在美國南北戰爭中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后研制出無煙炸藥
D.冷戰開始后,美國開始扶持日本,為其提供軍需訂單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史實,什么是歷史解釋,注意掌握區別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的方法。
【解答】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則是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選項A是對羅斯福新政的客觀地認識和評判,屬于歷史解釋,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史實,排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歷史史實,什么是歷史解釋的概念。
3.(2024秋 潁州區期末)1917年俄歷10月25日俄國頒布了《告俄國公民書》,與此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
A.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B.使俄國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C.使俄國由落后農業國變成了強大工業國
D.使俄國成為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分析】本題考查了俄國十月革命,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寧在俄歷1917年10月25日武裝起義(即十月革命),成功的當天,彼得格勒蘇維埃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國家政權已轉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的機關,即領導彼得格勒無產階級和衛戍部隊的軍事革命委員會手中”。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政權,使俄國成為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D項正確;1861年農奴制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排除A項;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排除B項;斯大林領導工業化建設使俄國由落后農業國變成了強大工業國,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4.(2024秋 通州區期末)1932﹣1934年,美國政府投入180億美元修了13000個運動場、1000個機場、800多個醫院、2500所學校、100個水電站、20萬畝國家公園、種了2億棵樹。這些舉措體現出羅斯福新政“新”在(  )
A.推行指令計劃經濟 B.加強對工業的指導
C.重視福利國家建設 D.采用國家干預手段
【分析】本題考查了羅斯福新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羅斯福新政通過政府大規模投資公共項目,如運動場、機場、醫院等,來刺激經濟和提供就業機會,這正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體現。這種干預不僅有助于緩解經濟危機,還展示了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積極作用,D正確;推行指令計劃經濟指的是政府直接制定并執行詳細的經濟計劃。然而,羅斯福新政并非指令性計劃經濟,而是通過政府投資來刺激經濟,并未直接介入私人企業的運營,排除A;雖然羅斯福新政確實包含對工業的指導,如《國家工業復興法》,但題目描述的是公共設施的建設,并未直接涉及工業指導,排除B;福利國家通常指政府通過立法和政策來保障公民的經濟和社會福利。雖然羅斯福新政包含一些社會福利措施,但題目中描述的主要是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非直接的福利政策,排除C。
故選:D。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5.(2024秋 通州區期末)1935年,礦工斯達漢諾夫在一個工作班6小時內,用風鎬挖煤102噸,超過原定額13倍。在他的帶動下,蘇聯掀起了突破舊定額,創造新紀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社會主義競賽運動。勞動競賽的開展(  )
A.適應了工業化建設 B.推動了農業集體化
C.擺脫蘇聯模式束縛 D.終止了新經濟政策
【分析】本題考查了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1935年正值蘇聯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的時期。勞動競賽能夠激發工人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直接支持工業化的快速發展,A正確;雖然蘇聯在這一時期也進行了農業集體化改革,但題干中的勞動競賽主要發生在工業領域,特別是礦業,與農業集體化的直接關聯不大,排除B;1935年時,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和固化,且勞動競賽本身是在該模式下進行的一種激勵措施,并非為了擺脫該模式,排除C;新經濟政策在1928年左右就已經被逐漸放棄,以轉向更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1935年的勞動競賽與新經濟政策的終止無直接關聯,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6.(2024秋 新縣期末)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過一系列改革,使美國壟斷資本喪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經濟特權。而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也使美國喪失了一個便利的商品銷售市場、原料供應地……這表明古巴革命(  )
A.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權
B.削弱了美國的殖民統治
C.促進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壯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古巴革命,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據題干“古巴革命后,新政府通過一系列改革,使美國壟斷資本喪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經濟特權。而美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也使美國喪失了一個便利的商品銷售市場、原料供應地……”可知,古巴革命后的一系列改革直接導致美國在古巴的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這減少了美國經濟在古巴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對美國的經濟霸權形成了沖擊,A項正確;題干內容涉及古巴革命對美國經濟的沖擊,不能擴大為削弱美國的殖民統治,排除B項;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促進了第三世界的崛起,排除C項;題干內容主要涉及古巴革命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并沒有涉及對社會主力量的影響,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巴革命。
7.(2024秋 新縣期末)1932年,國際聯盟針對九一八事變成立調查團,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調查報告。日本對此表示抗議并退出國聯,并繼續擴大對華侵略。這說明國際聯盟(  )
A.打擊了日本侵華的氣焰
B.維護了凡爾賽體系秩序
C.維護了華盛頓體系秩序
D.不能有效維護世界和平
【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1932年,國際聯盟針對九一八事變成立調查團,形成了不利于日本的調查報告。日本對此表示抗議并退出國聯,并繼續擴大對華侵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抗議國聯調查并退出,繼續擴大對華的侵略,這說明國際聯盟不能有效維護世界和平,D項正確;打擊了日本侵華的氣焰,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維護了凡爾賽體系秩序,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維護了華盛頓體系秩序,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8.(2024秋 東莞市期末)1933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立即成立國家復興管理局應對危機。聯邦政府通過大規模舉辦公共工程,擴大就業刺激消費;通過提高勞工地位,提高勞工待遇,緩和社會矛盾。這些措施的突出特點是(  )
A.穩定社會秩序 B.調整資本主義制度
C.國家干預經濟 D.國家控制經濟發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羅斯福新政,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解答】題目中提到美國國會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聯邦政府大規模舉辦公共工程、提高勞工地位和待遇等措施來應對危機,這說明羅斯福新政的顯著特點是國家干預經濟,C項正確;穩定社會秩序是這些措施帶來的結果之一,但不是突出特點,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是在堅持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調整生產關系,并非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調整,排除B項;題目中的措施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而非完全控制,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羅斯福新政,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9.(2024秋 東莞市期末)巴黎和會上,美、英、法三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并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主要表明巴黎和會(  )
A.是大國分贓會議 B.重建了世界秩序
C.妥協與問題并存 D.排斥蘇俄和中國
【分析】本題考查了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題干描述,三國在巴黎和會上既有目的上的矛盾,又通過讓步達成了一致,且最終結果并未使任何一方完全滿意,德國也未得到徹底處理。這恰恰體現了妥協(通過讓步達成一致)與問題(目的未完全實現,德國問題未妥善解決)并存的情況,C正確;雖然巴黎和會確實涉及到了戰敗國的領土和賠款問題,但題干主要強調的是三國之間的目的不一致和最終結果的妥協性,而非單純的分贓性質,排除A;題干中并未直接提及巴黎和會重建世界秩序的方面,而是聚焦于三國間的矛盾和妥協,排除B;題干中并未提及巴黎和會對蘇俄和中國的態度,排除D。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
10.(2025 姑蘇區模擬)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直接經濟損失達1805億美元;英國失去了其對外投資的1/4,法國失去了1/3,而德國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資,以上材料說明一戰(  )
①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②促進了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③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④極大地削弱了歐洲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讀題干材料。
【解答】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根據“直接經濟損失達1805億美元;英國失去了其對外投資的1/4,法國失去了1/3,而德國失去了其全部海外投資”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戰極大地削弱了歐洲的力量;故③④表述正確,D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同時促進了殖民地人民的覺醒,①②都屬于一戰的影響,但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排除含有①②的ABC三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1.(2025 泗洪縣一模)英語每年都會增加一些新詞匯,如近些年增加了“The Belt and Road”(一帶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邊自由貿易體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應鏈)等一些詞匯。材料中這些新詞匯反映出(  )
A.英國的世界地位不斷提高
B.世界文化觀念漸趨統一
C.英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D.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
【分析】本題考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題干詞匯與英國的世界地位無關,排除。
B.題干重在強調經濟全球化,與世界文化無關,排除。
C.英國的經濟實力題干詞匯未體現,排除。
D.“‘The Belt and Road’(一帶一路)、‘Multilateral Free Trade System’(多邊自由貿易體制)、‘Global Supply Chain’(全球供應鏈)”都有利于相關國家發展經濟,有利于經濟全球化的加強,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記憶經濟全球化背景、發展歷程、表現、影響,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2.(2025 蘇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以下體現這一憲法要求的是(  )
A.卡德納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華夫脫運動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
【分析】本題考查了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卡德納斯改革是墨西哥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社會改革,旨在實現憲法中規定的各項民主權利,打擊寡頭勢力,改善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并進一步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這一改革明顯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A正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在20世紀初期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與墨西哥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憲法無關,排除B;華夫脫運動是埃及在一戰后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排除C;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是巴拿馬在20世紀后期從美國手中收回運河區主權的事件,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3.(2025 蘇州一模)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草擬了戰后世界的藍圖:一是建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二是重建國際經濟體系。其中,“全球性的國際組織”指的是(  )
A.聯合國 B.世界貿易組織
C.國際聯盟 D.歐共體
【分析】本題考查了聯合國的成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聯合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的目標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并促進對于全體人類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羅斯福在二戰期間確實提出了建立這樣一個全球性國際組織的構想,A正確;世界貿易組織是處理全球貿易規則和爭端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95年。它并非羅斯福在1943年提出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排除B;國際聯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以及促進國際合作和國際貿易。但它并非羅斯福在1943年提出的,且其性質和目標與題目描述不符,排除C;歐共體是歐洲共同體的簡稱,是歐洲聯盟的前身之一,成立于1967年。它是一個區域性組織,而非全球性國際組織,且成立時間遠晚于題目中的1943年,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4.(2025 碑林區校級二模)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極不合理的狀態。為改變20世紀初這種不合理狀態而發生的事件是(  )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萬隆會議
C.卡德納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改變這個不合理狀態,1920年甘地領導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項正確;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玻利瓦爾和圣馬丁領導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排除A項;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排除B項;1934年,卡德納斯當選為墨西哥總統。為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況,保證憲法的實施,他推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5.(2025 蘇州一模)“1946年,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揭開了信息革命的序幕。”下列關于信息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時期出現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
B.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
C.兩次工業革命美國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重點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解答】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開展,現代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D項正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了新式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排除B項;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走在了世界前列,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三次科技革命。
16.(2024秋 豐城市校級期末)這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截至2015年已有193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該國際組織是(  )
A.國際聯盟 B.世界貿易組織
C.聯合國 D.上海合作組織
【分析】本題考查聯合國的知識。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是《聯合國憲章》簽訂后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現有193個會員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它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在形成實質性事項的決議時,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這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C項正確;國際聯盟成立于1920年,其主要宗旨為維護和平、裁減軍備和實施委任統治、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排除A項;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增長,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排除B項;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各成員國間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聯合國的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17.(2024秋 樊城區期末)梳理歸納知識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某同學上完課后整理了以下資料,他學習的主題是(  )
主題 1920﹣1930年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918﹣1922年 扎格魯爾 埃及華夫脫運動
1934年 卡德納斯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歐洲早期殖民掠奪活動
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分析】本題考查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亞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洲埃及華夫脫運動都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美洲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是卡德納斯在墨西哥推行的一場擺脫政治危機、實現民主政治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其主題應是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D項正確;從所學知識可知,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推動政治經濟的現代化,并不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排除A項;從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的事件都是關于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并不是歐洲早期殖民掠奪活動,排除B項;從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甘地和扎格魯爾、卡德納斯改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無關,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8.(2024秋 金寨縣期末)歷史事實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以下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B.漢武帝在長安設立了太學
C.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
D.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事實,什么是歷史解釋的相關史實。注意掌握區別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的方法。
【解答】歷史事實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題干選項中“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漢武帝在長安設立了太學”“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選項ABD屬于歷史事實;選項C是對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評判,屬于歷史解釋。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歷史事實,什么是歷史解釋的相關史實。
19.(2024秋 臨淄區期末)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B.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C.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了滅六國的戰爭
D.秦的統一結束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什么是歷史史實,什么是歷史解釋,注意掌握區別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的方法。
【解答】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選項D是對秦的統一的分析或評判,屬于歷史解釋,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史實,排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歷史史實,什么是歷史解釋的概念。
20.(2024秋 潁州區期末)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的正當要求遭到列強的拒絕;但是在隨后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英美兩國對中國代表提出的有關山東問題的要求卻表示支持。列強在兩次會議上對中國問題的不同態度反應的實質問題是(  )
A.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B.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
C.日本在華擴張損害了英美在華利益
D.英美與中國關系緩和
【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正當要求遭到拒絕,華盛頓會議上英美兩國對中國的要求表示支持,英美對中國的態度的變化是因為日本在華擴張損害了英美在華利益,C項正確;從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正當要求遭到拒絕,華盛頓會議上英美兩國對中國的要求表示支持,不能說明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也不能說明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排除AB項;從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正當要求遭到拒絕,華盛頓會議上英美兩國對中國的要求表示支持,并不能說明英美與中國關系緩和,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系、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仪陇县| 林芝县| 镇雄县| 永寿县| 达孜县| 大埔县| 镇原县| 固始县| 巨鹿县| 滦南县| 磐石市| 东乡| 胶南市| 新邵县| 固始县| 通江县| 新绛县| 正宁县| 成都市| 丹凤县| 玉林市| 安丘市| 梧州市| 南平市| 忻州市| 达州市| 图片| 镇巴县| 肇源县| 鹤山市| 且末县| 赤水市| 民乐县| 长乐市| 石棉县| 宣城市| 日喀则市| 麻江县| 怀远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