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秋 龍口市期末)毛澤東曾經指出:“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展。”關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誕生之間的關系,以下說法最準確的是( )A.促進了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B.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全面覺醒C.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條件D.為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2.(2024秋 山亭區期末)中華民族在百年的抗爭和七十多年的偉大復興歷程中,創造了一系列光輝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化。下列與“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有關的史事是( )A.中共一大 B.紅軍長征 C.開國大典 D.抗美援朝3.(2024秋 西寧期末)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共關系的破裂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中國共產黨吸取教訓,拿起武器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第一槍”是指( )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廣州起義4.(2024秋 潁州區期末)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下列事件與內容或意義搭配正確的是( )A.南昌起義——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B.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C.秋收起義——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D.古田會議——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5.(2024秋 山亭區期末)北平學生痛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這里描述的是( )A.一二 九運動 B.一 二八事變C.“華北自治運動” D.八一三事變6.(2025 通州區校級模擬)1920年,長沙女子李欣淑公開登報聲明,反對父母包辦婚姻,毅然離家出走,到北京工讀。聲明稱:“我于今決計尊重我個人的人格,積極的和環境奮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進。“據此可知( )A.變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B.民主與科學已成為思想主流C.封建禮教的統治地位受到沖擊D.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7.(2024秋 沅江市期末)陳獨秀說:“只因為擁有德莫克拉西和賽因斯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文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 )A.平等、自由 B.民主、科學 C.民主、共和 D.科學、平等8.(2024秋 淮濱縣期末)哪一事件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華北危機 B.西安事變 C.北伐戰爭 D.重慶談判9.(2024秋 沅江市期末)“紅軍長征的勝利,鞏固和發展了陜甘革命根據地,使全國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線的西北,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發展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這說明全國革命的重心( )A.由城市轉向山區 B.由沿海轉向內地C.由南方轉向北方 D.由農村轉向城市10.(2024秋 廣信區期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的標志是( )A.西安事變 B.盧溝橋事變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1.(2024秋 阿克蘇地區期末)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如果追溯人民軍隊發展的“起點”,可以前往( )A.陜西西安事變紀念館 B.上海中共二大紀念館C.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 D.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12.(2024秋 龍馬潭區期末)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多年來,其中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精神是( )A.長征精神 B.井岡山精神C.抗戰精神 D.紅船精神13.(2024秋 西寧期末)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 )A.促使國民黨緩和內部矛盾B.從中國全民族的利益出發C.力求改善國共兩黨的關系D.確保穩固國民黨統治地位14.(2024秋 張店區期末)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學生用他們滿腔的熱血揭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封建王朝統治時代 B.資產階級革命時代C.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15.(2024秋 西寧期末)“五四精神”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永遠值得弘揚的精神財富,其核心是( )A.自強不息 B.追求真理 C.視死如歸 D.愛國主義16.(2024秋 諸城市期末)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經歷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則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下列與“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直接相關的是( )A.倡導實業救國 B.宣傳變法維新C.提倡民主科學 D.追求自強求富17.(2024秋 西寧期末)魯迅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的白話小說是( )A.《狂人日記》 B.《敬告青年》C.《文學改良芻議》 D.《駱駝祥子》18.(2024秋 西寧期末)創建于1924年5月的陸軍軍官學校(右圖),培養出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此學校創建的地點位于( )A.北京 B.上海 C.嘉興 D.廣州19.(2024秋 潁州區期末)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瞻仰南湖革命紀念館時說:“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下列主題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國民革命,北伐能爭C.武裝起義,八一建軍 D.戰略轉移,萬里長征20.(2024秋 潁州區期末)“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這首《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歌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 )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C.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D.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中考沖刺押題預測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秋 龍口市期末)毛澤東曾經指出:“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展。”關于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誕生之間的關系,以下說法最準確的是( )A.促進了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B.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全面覺醒C.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條件D.為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知識,注意題干材料內容的解讀。【解答】根據材料“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展”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使一些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走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為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D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促進了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不符合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誕生之間的關系,排除A項;五四運動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全面覺醒,但與中國共產黨誕生條件無關,排除B項;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條件是無產階級的發展,并非五四運動,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2.(2024秋 山亭區期末)中華民族在百年的抗爭和七十多年的偉大復興歷程中,創造了一系列光輝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化。下列與“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有關的史事是( )A.中共一大 B.紅軍長征 C.開國大典 D.抗美援朝【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中華民族在百年的抗爭和七十多年的偉大復興歷程中,創造了一系列光輝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化”“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項正確;紅軍長征鍛造了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排除B項;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成立,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抗美援朝精神指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2024秋 西寧期末)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共關系的破裂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中國共產黨吸取教訓,拿起武器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第一槍”是指( )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廣州起義【分析】本題考查了南昌起義。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根據材料“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和所學知識可知,從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激起了中國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是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B項正確;武昌起義發生于 1911年10月10日,它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當時的主要目標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沒有關系,排除A項;秋收起義是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的起義。它是繼南昌起義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武裝起義,排除C項;廣州起義是 1927年12 月11日,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的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起義,但它晚于南昌起義,排除D項。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南昌起義,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4.(2024秋 潁州區期末)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下列事件與內容或意義搭配正確的是( )A.南昌起義——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B.八七會議——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C.秋收起義——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D.古田會議——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八七會議,重點掌握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B項搭配正確,符合題意;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排除A項;1922年召開的中共二大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排除C項;1927年發生的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八七會議的相關史實。5.(2024秋 山亭區期末)北平學生痛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這里描述的是( )A.一二 九運動 B.一 二八事變C.“華北自治運動” D.八一三事變【分析】本題考查一二 九運動。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材料中“北平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游行,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并結合所學知識,1935年,日本不斷制造一系列分離華北的活動,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A項正確;一 二八事變是指1932年1月28日至2月18日在中國上海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不在北平,排除B項;1935年下半年,日本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八一三事變是指1937年8月13日在中國上海發生的軍事沖突,不在北平,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6.(2025 通州區校級模擬)1920年,長沙女子李欣淑公開登報聲明,反對父母包辦婚姻,毅然離家出走,到北京工讀。聲明稱:“我于今決計尊重我個人的人格,積極的和環境奮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進。“據此可知( )A.變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B.民主與科學已成為思想主流C.封建禮教的統治地位受到沖擊D.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分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李欣淑公開反對父母包辦婚姻,并離家出走,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封建禮教(特別是關于婚姻和女性地位的部分)的直接挑戰。她的聲明也強調了對個人人格的尊重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這進一步體現了封建禮教統治地位受到的沖擊,C正確;1920年,維新變法早已經失敗,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李欣淑個人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而非民主與科學成為主流的廣泛社會現象,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馬克思主義或工人運動,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7.(2024秋 沅江市期末)陳獨秀說:“只因為擁有德莫克拉西和賽因斯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文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 )A.平等、自由 B.民主、科學 C.民主、共和 D.科學、平等【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所標舉的兩大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他還將它們形象地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陳獨秀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B項正確;平等、自由是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排除A項;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時期倡導的思想,排除C項;科學、平等不是陳獨秀提倡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8.(2024秋 淮濱縣期末)哪一事件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華北危機 B.西安事變 C.北伐戰爭 D.重慶談判【分析】本題考查了西安事變,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項正確;華北危機表明,中華民族的危機已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排除A項;從所學知識可知,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排除C項;從所學知識可知,重慶談判屬于抗戰勝利后,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西安事變,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9.(2024秋 沅江市期末)“紅軍長征的勝利,鞏固和發展了陜甘革命根據地,使全國革命的重心移到了靠近抗日前線的西北,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發展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這說明全國革命的重心( )A.由城市轉向山區 B.由沿海轉向內地C.由南方轉向北方 D.由農村轉向城市【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1927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失利后,率部隊向井岡山進軍,開始創建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并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排除。B.長征前,中國革命的中心在江西等南方省份,而非沿海地區,排除。C.紅軍長征的勝利,使全國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轉向北方,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發展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符合題意。D.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全國革命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排除。故選:C。【點評】記憶紅軍長征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10.(2024秋 廣信區期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的標志是( )A.西安事變 B.盧溝橋事變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的標志的相關史實。【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逼蔣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臨潼華清池實行“兵諫”,扣押蔣介石,并通電全國,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D項正確;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為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發動的“兵諫”,此時蔣介石未答應“聯共抗日”,排除A項;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排除B項;一二 九運動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無關,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的相關史實。11.(2024秋 阿克蘇地區期末)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如果追溯人民軍隊發展的“起點”,可以前往( )A.陜西西安事變紀念館 B.上海中共二大紀念館C.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 D.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據所學可知,人民軍隊發展的“起點”可以追溯到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C項符合題意;西安事變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戰的序幕,排除A項;中共二大召開于1922年,當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自己的武裝,排除B項;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是為了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12.(2024秋 龍馬潭區期末)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多年來,其中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精神是( )A.長征精神 B.井岡山精神C.抗戰精神 D.紅船精神【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它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是激勵我們黨頑強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執政興國的寶貴精神財富,D正確;長征精神,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創造的革命精神,排除A;井岡山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誕生于土地革命時期的井岡山根據地。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是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艱苦奮斗的作風,排除B;抗戰精神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展現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等精神,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13.(2024秋 西寧期末)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 )A.促使國民黨緩和內部矛盾B.從中國全民族的利益出發C.力求改善國共兩黨的關系D.確保穩固國民黨統治地位【分析】本題考查西安事變,識記西安事變相關知識。【解答】A.促使國民黨緩和內部矛盾不是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出發點,排除A項。B.結合所學知識,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力圖與國民黨實現共同抗日,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B項正確。C.力求改善國共兩黨的關系不是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出發點,排除C項。D.確保穩固國民黨統治地位是國民黨的出發點,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狀況,熟記西安事變相關知識。14.(2024秋 張店區期末)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學生用他們滿腔的熱血揭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封建王朝統治時代 B.資產階級革命時代C.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解答】A.封建王朝統治時代開始于秦朝,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B.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與孫中山等人的活動有關,與五四運動無關,排除B項;C.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于鴉片戰爭時期,與五四運動關系不大,排除C項;D.據材料“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學生用他們滿腔的熱血揭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序幕”并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北平學生發動了五四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因此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以五四運動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15.(2024秋 西寧期末)“五四精神”是先輩留給我們的永遠值得弘揚的精神財富,其核心是( )A.自強不息 B.追求真理 C.視死如歸 D.愛國主義【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激發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青年學生們率先發起運動,高呼“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等口號,社會階層廣泛參與,共同為了爭取國家的獨立、主權和民族的尊嚴而斗爭。愛國主義貫穿于五四運動的始終,是五四精神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D項正確;五四精神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和主要訴求,自強不息不能完全體現五四運動所特有的精神內涵和價值取向,排除A項;追求真理是五四運動中先進分子的重要行動和精神追求,但它是為了實現愛國救亡這一根本目標而進行的探索和努力,是在愛國主義情感驅動下的一種具體表現,不能作為五四精神的核心來涵蓋整個運動所展現的精神實質,排除B項;在五四運動中,確實有部分參與者在面對反動勢力的鎮壓時表現出了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些學生在游行示威中不懼危險。但這種精神是為了捍衛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而展現出的一種勇氣和決心,是愛國精神的一種具體行為表現,不能全面、準確地代表五四精神的核心,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16.(2024秋 諸城市期末)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經歷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則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下列與“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直接相關的是( )A.倡導實業救國 B.宣傳變法維新C.提倡民主科學 D.追求自強求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新文化運動的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經歷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則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抨擊舊道德、舊文化,提倡民主、科學,主張進行文學革命等,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C項正確;倡導實業救國的是狀元實業家張謇,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思想解放運動無直接關系,排除A項;宣傳變法維新的是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排除B項;追求自強求富的是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經濟近代化,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知識。17.(2024秋 西寧期末)魯迅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的白話小說是( )A.《狂人日記》 B.《敬告青年》C.《文學改良芻議》 D.《駱駝祥子》【分析】本題以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為依托,考查《狂人日記》。【解答】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里面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這部小說是《狂人日記》。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表白話短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A符合題意;BCD與題意不符。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魯迅的代表作品。18.(2024秋 西寧期末)創建于1924年5月的陸軍軍官學校(右圖),培養出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此學校創建的地點位于( )A.北京 B.上海 C.嘉興 D.廣州【分析】本題考查黃埔軍校,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圖片反映的是黃埔軍校。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亦稱“黃埔軍校”。故D符合題意;黃埔軍校建立在廣州,與北京、上海、嘉興無關,排除ABC。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黃埔軍校,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圖片反映的是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位于廣州。19.(2024秋 潁州區期末)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瞻仰南湖革命紀念館時說:“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下列主題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國民革命,北伐能爭C.武裝起義,八一建軍 D.戰略轉移,萬里長征【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可知,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故A符合題意;題干反映的是中共成立,與國民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不符,排除B;武裝起義,八一建軍反映的是南昌起義,排除C;戰略轉移,萬里長征與紅軍長征不符,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創立。20.(2024秋 潁州區期末)“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這首《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歌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 )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C.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D.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可知,歌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故C符合題意;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A;紅軍長征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排除B;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歌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